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到底還有多少石油?
文章來源 : 華爾街日報 於 2006-05-01 14:47:42
Daniel Yergin
已探明儲量一直是油氣公司披露業績時最隆重的節目之一,投資者對此也倍加關注。隨著油價在高位震蕩、對能源安全的憂慮,以及擔心石油會耗盡,如今這些數據的意義變得更加重要。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這些數據多少能夠對未來的石油 “ 庫存 ” 提供直觀、定量的信息,至少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提交報告的公司是如此,也是投資者評價公司的基礎。
事實卻並非如此。目前 SEC 強行要求披露已探明儲量的做法已經過時,向投資者提供的信息也越來越有別於許多公司的實際資源量。這也有違披露信息的初衷 ── 能源安全。它不應同最近一些牽扯到公司行為的案例與和解混為一談。之所以普遍存在這個問題,症結在於規定本身,如果想要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應對規定作出修改。目前的體係類似於放著 CT 掃描不用,非要醫生用手術結果進行診斷。
令人吃驚的是,目前匯報儲量的體係 ── 可稱為 “1978 年體係 ”── 仍在沿用上世紀 70 年代時的技術和方法。那時還沒有數字化革命,海上開發的極限為 600 英尺水深,而現在則達到了 12,000 英尺的水深。這些規定沒有認識到過去 30 年裏科技發生的巨大進步,因此,石油公司如今在製訂數十億美元項目時所采用的標準技術在向投資者披露已探明儲量時要麽不準使用,要麽隻允許使用一部分。
此外,這些規定也沒有同該行業全球化的步伐相適應。原規定對評價德州、路易斯安娜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石油工業中心的陸上油田的狀況還算有效。但現在,企業 80% 以上的已探明儲量都在美國之外,不同國家財政製度的差異使其更難以對比國內和國際儲量。而且讓人莫名其妙的是,根據在許多產油國通行的石油分成合同,每當油價上漲時,已探明儲量就會下降。
如今的大型項目無論在規模還是在複雜程度上都令過去的項目相形見絀。非傳統項目吸引的資金比重越來越大,但是在 “1978 年體係 ” 下,它們都沒有得到合理采納。非傳統項目中包括加拿大油沙、天然氣合成油 (GTL) 和被稱為 “ 超深水域 ” 的項目。到 2010 年時,這些 “ 非傳統液體 ” 將占到北美石油產能的 45% 。目前的體係還沒有完全考慮更加龐大的、由大宗商品推動的液化天然氣業務,而這對未來美國的天然氣供應至關重要。
目前的規定是為了應對 1973 年的石油禁運而製定的,當年的石油禁運不但撼動了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也動搖了美國的信心。美國還剩下多少石油?這成為能源安全的當務之急,國會 (Congress) 要求 SEC 製定一個體係,能夠匯報資源基數。 SEC 就利用保護投資者的理由實施了這個硬性規定。
盡管在這類評估中經常會用到 “ 審計 ” 一詞,但油氣儲量不能像倉庫庫存或公司現金餘額那樣進行普通意義上的 “ 審計 ” 。而且,探明儲量是地下數千甚至數萬英尺地層的一個近似數值。其大小、形狀、含有物和生產潛力都是將直接證據和專家通過各種科學規律和方法做出的解釋相結合得出的預測結果。除此之外還有經濟方麵的考慮,如果開采石油的成本高於銷售石油可能帶來的收入,那麽公司就不會將其計為儲量。如果有 90% 的可能性收回成本,才會稱其為 “ 已探明 ” 儲量。
麵對這種複雜局麵, SEC 采用了獨立組織石油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簡稱 SPE) 製定的技術定義。 SPE 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和專業組織,其成員都是學術界和業內專家。因此,在製定自己的標準時, SEC 參考了 SPE 在 1965 年頒布的定義和 70 年代的一些修訂。這成為 “1978 年體係 ” 的基礎。盡管 SPE 根據衡量儲層的重大進展已三次修訂定義,並正在再次修訂,但這個體係一直沿用至今。不過, SEC 在很大程度上仍繼續依靠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技術和 “ 最佳實務 ” 。
這個規定在描述已探明儲量時采用了 “ 合理的確定性 ” ,但將其同估算具體儲藏油氣含量的直接物理測量手段相聯係。這適用於陸上或淺水地區的油井,但對大型海上項目就難以奏效,這些地方的水深可能達到 7,000 英尺,儲層距海底還有 20,000 英尺,要收集 SEC 要求的直接物理數據會耗資相當巨大,也存在實際風險。同時,石油行業已經將 “ 合理的確定性 ” 標準擴大到測量和估算的非直接手段,如同 CT 掃描一樣。很大一部分資金都投入到這些方法中。
結果是強製披露的儲量同公司實際的計劃、策略和活動,以及數十億美元是如何支出的都毫無聯係。按照當前的規定,石油公司目前的許多工作盡管同未來密切相關,卻不能被統計在內。這種脫節很難讓投資者了解公司的狀況和未來的前景。
比如,按照目前 SPE 普遍公認的 “ 壓力梯度 ” 法,某公司認為應報已探明儲量為 6.58 億桶石油。而按照 SEC 依據過去的技術手段製定的標準,公司可能隻披露 2.61 億桶的已探明儲量。以每桶 50 美元計算,這相當於未來儲量存在 200 億美元的差異。從純科學角度說,這基本上相當於在油田 20 至 30 年的開采期內,將給市場帶來近 6.50 桶石油。
目前的體係還堅持采用年底時的價格,而不是某個平均價格來計算油氣儲備是否 “ 經濟 ” ,進而可視為已探明儲量。但這無論是對當年還是來年,甚至是某一天可能出現的情況都不能提供一個確定的指導意見。加拿大重油的價格在 2004 年底由於短期定價狀況的變化出現了下跌,因為暫時的無利可圖導致大量加拿大重油不能作為已探明儲量,因而 20 億桶的原油儲量不得不被 “ 注銷 ” 。後來價格迅速反彈,這些儲量又搖身一變,重新被計為 “ 已探明 ” 儲量。
目前的預測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將在今後 25 年裏將投資 6 萬億美元來滿足未來的油氣需求。儲量數據的精確度和可靠性是行業產能及這些項目投資的核心。當然,改革已探明儲量披露體係的真正受益人將是投資者,以及依靠未來供應能力的消費者。近期的數據提醒我們,這對能源安全同樣也是至關重要的。
(編者按:丹尼爾 • 尤金 (Daniel Yergin) 為劍橋能源研究機構 (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 董事長,他是該機構新發布的研究報告 ── 《油氣儲量披露現代化》 (Modernizing Oil and Gas Reserves Disclosure) 的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