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234 --- 【ZT】讀李碧華:在煙花三月裏東張西望

(2006-02-25 04:01:56) 下一個

 

【讀李碧華】:在煙花三月裏東張西望

 

文章來源: 文學城 文化走廊  作者:網上無名 於 2006-02-24 09:27:53   

 

李碧華的《煙花三月》,是一本記實性的小說作品。它以袁竹林這個女人坎坷的一生為主線,從她十八歲起被迫在日軍侵華期間被騙充當“慰安婦”,到她於解放以後繼續的遭遇和出國見證侵華惡行,還有她同刻骨銘心愛著的廖奎失散三十八年後終得重逢又無奈再度分離,每一步都是惆悵和辛酸。除此之外,這部作品還涉及了其它人物,包括廖奎晚年的老伴薑春蘭,袁竹林的養女小毛,侵華大軍中的懺悔者東史郎,等等,以及大量的相關史實和近旁事物描寫,內容涵蓋豐富,氣勢宏大,是一部很有力度的作品。關於它的內容介紹,還有文學、曆史等價值的評說,我雖然沒有找過看過,但相信很多書評都已經做過認真的詳述,我這裏就不重複去幹這件事了。

隻粗粗談談我在閱讀的時候記錄下來的一些作者於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矛盾組合之和諧與突兀,是純粹個人的東張西望,算不上評論。

 

樸素與優美

這兩者在本書中的共存,我想基本上是有目共睹的。初初開讀的時候,感覺李的文字風格較前有很大不同,當下感歎她的精妙。這是一部小說,但它其實更是類似於記錄片的東西,跟她從前的《霸王別姬》和《胭脂扣》之類絕對不可隸屬於相同的領域。如果用同樣的編排甚至鋪華,可能會讓讀者讚許她的筆力,但是對作品本身是一種不公平的處理。所以作者四處擺放簡單樸素的描述,很多根本就是這個沒有文化的婦女的原話,因而不會以耀眼的光華掩蓋事實本身濃重的悵然。

頂多也就是,用一些比較流動的字句,把作者的情感帶過一筆。比如在第三章中,寫這個老婆婆晚年索賠無門生活艱難,引用了她的一些話語之後,有這樣兩句:

“袁竹林大哭。但很快,她又把眼淚抹去。明天一個人上街買菜,或到路邊乘涼。”

如此簡單的字句,也能顯現出作者駕馭文字的能力,十分可貴,而更可貴的是她以作品而非以作者為基準的創作姿態。

再多舉兩個例子。在第七章中,寫到“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上的控訴,本來是可以大興筆墨渲染一下兒氣氛的,作者卻選擇寫下:“許多苦痛的故事,仍是人間秘密,漸埋於塵土中。”又如第八章中,提到李登輝下台,她也是輕輕歎了一口氣:“國家代表同一個在民間如昆蟲般存活的老人沒有什麽牽連。也聽不到她一把微弱的聲音。而我們也各自生活。各有各的快樂和煩惱。”

是啊,除此以外,還能說什麽呢?侃侃而談的確實大有人在,但是然後呢?

與之迥然不同的,是這部書的後半部分。作者可謂大力潑灑自己的感想,全力介入事件的始末,甚至在景物描寫中攙雜了大量的抒情。這種變化一來是事實造成的 - 她不再是一位旁觀者,而轉成了正在經曆事件的人。因而她無法再以複述的形式繼續自己的作品,於是便很自然地改用最舒服的方式寫下去了。這表麵上是矛盾,變成以人為本,其實卻不是。遭遇是用事實講話,愛情是用心靈講話,就這麽簡單。所以看到有些評論覺得她這部作品過於散亂,如果是指這一方麵而言,我倒不能完全同意。

 

嚴謹與隨意

與上一部分的討論的內容近似,《煙花三月》也同樣優雅地結合了嚴謹與隨意這兩種寫作風格。書中的事實部分,作者都查考過大量資料,並且進行了許多實地考察,盡量在做著詳實的工作。畢竟這是一段殘酷的曆史,不是一部悲情的小說而已。

然而,通篇的認真之外,又有著一種行雲流水的自如,給人感覺李碧華還是李碧華,她的腦子遊走四方。單從本書的小標題,就可以看出一點兒痕跡:“五塊錢買了個指環”,“火澤睽”,“星星月亮一罐醋”,“像一塊轉的薑湯”。。。講老實話,其中的許多標題,看得我哭笑不得。我想,如果不是她,換了一個小字輩,這種寫法大概是會難被認同的。不過因為是她的緣故,大家盡可以看成是飛馳的風度啦。

再進一步看看“蒲鬆齡和狐狸吃不吃爆米花”一章,簡直就是博客風格的文字,嗬嗬。作者自己多半會形容為“半明不昧最動人”,倒也沒錯。比它更厲害的是“死去的季節遺下赤繩”,從袁婆婆寫到$法$輪$功$到水果到白光到阿炳到台灣地震到迪士尼到史諾比到村上春樹到《續玄怪錄》,好不熱鬧,我列不全,就這樣都累得夠嗆了。

那都還是有閱讀的快感的。至於“黃鶴樓·情花·熱咖啡”,我個人感覺真有點過了。在這一方麵,我倒頗能讚同上文中提過的“散亂”一說。

 

寬和與狹隘

既然提到了“情花”,那就順便把這組矛盾也寫一寫。

“情花”其實就是作者特看不上的大陸的一種劣質紙巾。類似的被李碧華不惜筆墨貶低過的,還有中國女人的悍,武漢人的凶,國人不懂預約的可厭,“極具社會主義特色的旅館”,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李碧華無疑是寬和的。她在整個尋夫事件中的所做所想,都是出於她寬和憐愛的一顆心。在這方麵,我想我不必多說,書中有很多文字說明,一看就知道了。

但是她在一些小事方麵的不寬容,我隻能不以為然。並不是她說了我國家的不好令我心裏不平衡,而是因為她在描述這些的時候,用的不是同樣寬和的心態。不是用愛憐,而是用一種類似於階層的東西,甚至不惜把它們都放在這樣一部厚重的作品裏麵。是為了加重人物的悲劇色彩呢?還是為了表達自己深刻的悲哀?不論是什麽目的,其實又何必?

 

悲憫與自我

其實這一組矛盾跟我上麵的一組也很相近,尤其是在悲憫方麵,帶人悲傷流淚又溫情綿綿,少半出於文字,多半出於作者的大愛。

至於李碧華的自我,在行文當中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凸顯出來。她每一次給別人金錢資助,包括一個紅包一筆電話費,都不厭其煩地寫了下來,或許也被她看作是祥實的一個部分了吧。甚至在接受袁婆婆禮物的細節上,也沒忘了描繪一下自己非常體貼的一麵。老天有眼,看那是多麽有玲瓏愛心的一個人!我垂頭喪氣地看著這些細節,心裏想,是人總脫不了俗,真是一點不錯。

這其實也是正常的。李碧華對人的生命狀態懷著如此悲憫又慈愛的心,甚至不會放過一絲讓人生出希望的努力。她用有力的筆,寫那段沉重的曆史;她借用自己的影響力,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幫助一對普普通通的老人;她任由自己沉浸在那些愴然的日子裏,去感知他人的情懷。但這一切都不可能帶她脫離自我。人類本來就是以一已為中心的,那麽悲憫的存在,大概也不應該是指責同一個人太過自我的理由。說到底,任何一個人,能夠在自我之外,還存很多悲憫,都理當被慶賀被敬重。

所以呢,寫了這麽多組矛盾,不過是我自己東張西望下的矛盾。回到寫書回到做人,有矛盾,也就意味著有矛盾中的積極一麵,都應該算是可以驕傲一下的成就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