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日本歐洲上升勢頭良好“BRIC”表現可圈可點
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任期內擔任財長的拉裏·薩默斯曾以“全球經濟騰飛隻有單
一引擎”來形容美國內需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英國《經濟學家》雜誌日前撰文
指出,全球經濟增長隻靠一國拉動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將不會阻
擋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步伐。
文章指出,日本和歐洲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之和已超過美國,
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穩步增長將有助於維持全球經濟發展勢頭。此外,新興市場國
家的內需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美國內需下降帶來的缺口。當然,這些論點都建
立在美國經濟隻是增速放緩而非陷入衰退的前提下。上月底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
論壇上,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也表示,全球經濟已不再那麽脆弱,與過
去10年任何時候相比,當今世界可以更好地應對美國經濟減速問題。
盡管多數分析人士認為新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將延續前任的加息政策,但實
際美國經濟在去年年末就已進入慢車道。去年第四季度,美國實際GDP增速按年率
計算已下降到近3年來最低的1.1%。一些經濟學家將此歸結於颶風“卡特裏娜”
和汽車銷量下降等特殊因素,並預測今年第一季度增速將回升到4%以上,而且今後
相當長一段時期會維持在這一高位。
文章對這種觀點提出質疑,認為第一季度增速出現反彈確有可能,但考慮到樓市
降溫已開始影響消費者支出,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就很難說了。去年12月,美國現房
銷售量大幅下跌,房價走低。據高盛公司估算,在考慮季節因素的前提下,美國的房
產中間價自去年10月以來已下跌近4%。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曆史經驗表明,房產價
格即使平穩回落也會導致消費者支出大幅減少。
再來看看日本和歐元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據高盛公司估算,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經
濟增速按年率計算將達到4.2%(官方統計數據2月17日公布)。照此推算,日
本去年經濟增長率將達3.9%,而美國僅為3.1%。日本就業形勢也有所改觀,
去年12月就業機會與應聘者之比達到1992年來的最高點。此外,日本通貨緊縮
現象的消失使實際利率水平降低,也為國內需求的增加提供了支持。麥格裏銀行的經
濟師指出,2005年日本零售額自1996年以來首次實現全年上揚,換句話說,
日本經濟對出口的依賴性已大為降低。
歐元區經濟也正從頹勢中走出,表現最佳的是德國。盡管德國大公司的重組在一
定程度上以犧牲就業和消費者支出為代價,但其生產效率和利潤也因此獲得大幅提升
。而且隨著資本支出的增加,新的就業機會也將不斷產生,就業狀況遲早會得到改善
。高盛公司分析人士認為,德國現在的經濟狀況和18個月前的日本相當。《經濟學
家》的文章指出,2006年德國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勢必超過淨出口。在歐
元區的其他國家,內需也已成為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摩根斯坦利的報告顯示,自1
999年以來,歐元區95%的GDP增長都由內需決定,區內各國應對外部衝擊的
能力大為增強。
新興經濟體近年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多年來,中國、印度等一直被視為依賴廉價
商品出口賺取外匯的國家。但高盛公司的統計數字表明,近年來“BRIC”(巴西
、俄羅斯、印度和中國)4國對全球各國或地區內需的貢獻遠遠超過對本國GDP增
長的貢獻。吉姆·奧尼爾還表示,過去5年中,全球1/3的內需來自“BRIC”
,超過歐洲所占比例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