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之 838 --- 研究報告:印度--世界製造業基地崛起

(2005-12-12 06:41:16) 下一個

報告方:麥肯錫公司

  執筆人:ShashankLuthra,RameshMangaleswa
ran,AsutoshPadhi

  編者按:

  印度作為一個製造業中心落後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主要原因是基礎建設和政府監
管存在問題。雖然障礙很大,但一些跨國公司被印度低成本的高技術勞動力所吸引,
還是率先進入印度。將印度作為製造基地考慮的跨國公司,應該側重技術含量高的行
業,以利用印度大量高質量的工程師。目前將采購和製造環節放在印度的跨國公司,
可以獲得先發優勢,例如和最佳供應商建立密切關係,獲得最優秀人材和政府的支持


  印度在離岸後台服務市場是領跑者,但是作為製造中心,印度落後於中國、泰國
和亞洲其他地區(表1)。落後的原因不勝枚舉:跨國公司在印度經營時必須克服不
可靠的電力供應、糟糕的路況、堵塞的海港和空港。雪上加霜的是,跨國公司還要和
阻礙用工和抑製國內很多行業需求的政府政策做鬥爭。

  上述種種障礙數不勝數,但是這並沒有嚇退那些在印度建廠的跨國製造商。而且
,這些公司選擇印度並不是出於偶然。所有公司都屬於高技術密集度的行業,需要先
進的技術專長——這也正是印度可能成為主要外包和製造基地的領域。

  麥肯錫認為,下一波全球製造業的外包浪潮將集中在那些技術密集型的行業。除
了汽車零件和組裝之外,這些行業還包括金屬製品、機械、製藥和電信設備。美國公
司離岸外包的製造環節中有超過一半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而且該比例到2015年
將上升到70%。

  在印度的製造業產出中,高技術含量的行業占到近40%,印度完全有優勢吸收
部分高技術外包工作。首先,印度提供大量工程和技術人才:每年印度畢業的工程類
大學生數量高達40萬,僅次於中國的49萬。印度可靠的供應商數量的增加、國內
市場的規模可能吸引公司落戶到印度(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以躲避國內嚴峻的價
格壓力。例如,LG公司計劃利用印度高速增長的手機需求,在印度製造手機。

  汽車零件

  發達市場的汽車製造商必須應對雙重壓力:在創新的同時降低成本。一方麵,它
們要開發出價格不菲的新功能,取悅消費者,同時提高環境和安全標準;另一方麵;
汽車的基本價格在未來幾年將不會有所增加。種種因素促使公司從成本較低的地區采
購更多的零部件。麥肯錫分析認為,受此趨勢影響,汽車零件行業的外包總額將從2
002年的650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750億美元。

  麥肯錫認為印度能夠獲得外包總額中的250億美元,和中國、墨西哥和泰國一
起成為領先的全球外包基地。

  印度製造行業曆史悠久,高等教育製度發達,因此印度的汽車零件行業除了成本
低之外,還在工藝、產品和裝備工程領域擁有技術優勢。印度的工藝流程技術可以應
用到生產流程重組中,使流程的勞動密集度更高、資本密集度更低,從而顯著降低跨
國公司的總體成本。例如,在西方工廠中采用的“去自動化”生產流程,最多將某些
零部件的總體製造成本降低20%。

  在產品設計領域,印度的優勢在於通過設計降低成本。例如,重新設計Maru
tiAlto的轉向係統,可使其重量降低15%。印度的工程師還能夠快速設計產
品,有助於降低開發成本和交貨時間。例如,一家印度供應商僅用了6個月就為一家
汽車製造商設計了一種轉向係統,而該製造商在其他低成本國家用了4年多才和當地
的供應商聯合開發了類似的係統。很多汽車製造商開始在印度建立工程和設計中心,
以利用當地的技能。

  在裝備工程領域,印度先進的加工和機床工業讓在當地(較為便宜)製造裝備設
備成為可能。一家領先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將裝備設計和采購轉移到印度後,發現當地
成本要比其他發展中國家低20%。而且,由於印度編程人員和設計人員“價廉物美
”,如果公司采購二手資本設備並在公司內部重新改裝,在印度最多可以節約85%
的成本。

  目前幾乎所有的全球汽車製造巨頭都已經在印度采購零件。印度的汽車零件出口
總金額(包括跨國公司零件供應商的出口)從1998年到2003年的5年內以每
年25%的速度增長,目前每年的金額已經超過10億美元。但是跨國公司仍需利用
其他方式擴大在印度的成功,包括投入資金培養供應商,和政府建立對話來培養關係
,為監管問題提供意見,培養能幹的印度經理,使其擁有足夠的能力和權限發現和解
決當地發生的問題。

  精細化學行業

  與汽車零件不同,精細化學的離岸製造和采購還沒有啟動。例如,在美國精細化
學細分市場,進口僅占化學品消費的20%。而且,發展中國家在各細分市場全球貿
易中的份額僅占20%,累計份額僅為10%-15%。但是發達國家國內的價格壓
力、低利潤,以及大量消耗精細化學品的行業轉移到亞洲,給跨國公司足夠的動力尋
找新的采購、生產和研發基地。中國和印度等成熟供應基地的出現進一步加快了該趨
勢。

  考慮到印度在化學、工程和降本上的優勢,印度有潛力成為發展中國家在精細化
學領域的兩大出口國之一(另一個是中國)。其出口量從2002年的20億美元,
將增加到2015年的150億美元。

  印度擁有大量的非熟練勞動力,可以成為工程師和化工專家的後備軍。一家精細
化學跨國公司的印度負責人說:“我們在印度的工廠已經實現了歐洲的勞動生產率水
平,而勞動力成本隻有歐洲工廠的20%。”在一些重要的產品領域,國內需求也在
上升。

  此外,越來越多的印度公司通過工藝和裝備創新(表2),獲得了成本優勢。通
過廠房設計中的創新,如印度一家特種化學品公司把產品周轉時間從國際一般水平(
8-9天),減少到2-3天,從而降低了存貨成本,提高了靈活性。該公司還大量
生產所有所需原材料,從而把成本降低了30%-40%。德固賽以及羅姆和哈斯已
經在印度開設了工廠;拜耳、科萊恩和杜邦則視印度為重要的中間化學品采購基地;
太陽化工已經開始從印度采購油墨中間品。

  顯然,跨國公司擁有很多機會:

  (一)日用精細化學品領域已經開始出現可靠的印度廠商;跨國公司可以和一家
或多家地方廠商建立采購聯係。

  (二)在複雜精細化學品、標準特種化學品和定製特種化學品的中間品領域,一
些印度公司創新步伐很快。當規模足夠大時,跨國公司可以在當地設立控股或獨資廠


  (三)定製特種化學品領域也為跨國公司提供了一個重要機會,因為這些公司的
專屬技術和對客戶的了解,為它們在印度嚐試采用創新的削減成本方式奠定了基礎。

  除了製造領域,跨國公司還能夠在其原有研發資源的基礎上,結合印度在設計和
研發領域的專業知識,形成強大的優勢。總體而言,過去跨國公司並沒有及時把握這
一機會,但如今情況正在發生改變。比如,通用電氣在班加羅爾的全球研發中心就有
近2000名工作人員,11個實驗室中有4個從事與化學相關的研究工作。

  先進入印度的跨國公司的確麵臨著一些風險;它們要發展供應商,開發內部流程
,這也需要很多額外的工作。但是,一旦跨國公司在印度起步,印度政府就會把它們
看作“燈塔式”的投資者,給予很多支持。很多跨國公司通過子公司或合資公司的形
式,已經進入了印度市場,並取得了領先位置。這些都表明,進入印度市場利益大於
風險。

  電氣和電子產品

  印度融入龐大的世界電氣和電子產品市場時間較晚,但是上述吸引汽車和特殊化
學公司的優勢同樣也會吸引跨國電氣和電子生產商。它們應該致力於印度的強項——
定製化產品,如工業製動器和傳感器,以及動力總成、纜線和連接器等非電子零部件
。麥肯錫認為,到2015年,印度能夠利用這些領域的優勢,將電氣和電子產品的
出口額提高到180億美元。

  一些財富100強公司已經在印度采購和生產電氣和電子產品。盡管它們的印度
分廠規模很小,但已經達到或超過了國際成本和生產率標準。很多產品在印度的製造
成本比在美國或歐洲的成本低30%-40%。

  與此同時,霍尼韋爾印度自動化公司(HoneywellAutomatio
nIndia,即原來的TataHoneywell)則重新設計了很多本土的自
動化產品,供應全球市場。這些新設計使成本削減了20%,從而降低了定價,增加
了國內市場和其它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需求。

  在非電子部件領域,印度的主要優勢在於它現有的機械和機電製造基地:高質量
的供應商和技術合作夥伴建立了彼此獨立又互利共贏的關係。

  跨國公司之所以把印度看作製造和采購的離岸中心,與印度的設計能力和供貨商
及相關公司網絡是分不開的。但是,在製造電氣和電子產品之前,印度必須要解決以
下三個問題:國內需求小,缺乏生產集聚效應,缺乏可靠的交通基礎設施。

  由於印度的間接稅和進口稅很高,因此電氣電子產品的零售價也很高。因而,這
些產品在印度的銷售情況不如中國。由於經濟特區政策的嚴格限製(如聘用合同工存
在限製,行政和通關手續複雜),建立電氣電子設備產業集群的努力收效甚微。盡管
公司擁有強大的供貨商和合作夥伴網,但地理位置分散。此外,印度港口的吞吐量和
周轉時間限製,也進一步削弱了對時間高度敏感行業的競爭力。雖然解決這些問題絕
非易事,但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還是會收到成效。

  願意在印度采購和生產的跨國公司可以獲得先發優勢,比如與最出色的供貨商確
立獨家供貨關係,吸引到最傑出的人才,獲得政府的支持。總體而言,這些公司將逐
漸掌握應該如何更快地削減成本,增加收益,提高在西方國家市場上的競爭力,並在
亞洲市場確立領先地位。此外,印度既具備高素質人才,又擁有龐大的低收入、未能
充分享受相關服務的人群。跨國公司在這裏可以學到更多的經驗,開發更多適應新興
市場需求的產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