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編者的話:近期,日本經濟利好不斷。日本政府宣稱經濟走過“拐點”,樂觀派
更高呼“日本經濟進入黃金時代”。無獨有偶,世界權威經濟學界也紛紛重新評判,
聲稱“日本經濟已經複蘇,今後15年日本前景將更為光明。”在20世紀90年代
經濟泡沫崩潰後,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陰霾似乎已在一夜之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在美國經濟潛藏泡沫,世界經濟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日本經濟能否扮演世界經
濟的第二引擎,將直接關係到中國經濟在多大程度上可用日本市場分散美國風險。
對於日本經濟的複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濟雜誌英國《經濟學家》用了“隱秘
”這個詞來形容。種種跡象表明,現在已經到了日本經濟的拐點,經過改革與調整,
一直阻礙經濟複蘇的難題已經基本消除。
當前日本經濟的複蘇具有“內需主導”特征和“質量增長”的本質,經濟增長模
式也證明經濟具有持續擴張餘地,並進入良性循環。
第三次回潮
據日本內閣府稱,按年率計算,2005年第一、二季度的實質GDP分別增長
5.8%和3.3%,平均超過美國同期水平,在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同時,政策
當局連續上調季度經濟增長率,特別是第二季度上調幅度超過66%,表明經濟的現
實指標大幅超越預期指標,潛在增長因素活躍,經濟步入快速擴張期。
泡沫崩潰後,日本經濟曾表現三次回潮。第一次是在1996年橋本政權提出“
六大改革”背景下,借助日元貶值,刺激出口的回升。但因消費稅的驟然提高,抑製
了國內消費的增長,經濟複蘇曇花一現。第二次則從1999年初開始,在小淵政權
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政策邏輯下,暫時擱置改革,全麵刺激景氣,並利用美國
IT市場,獲得經濟顯著回升,後因2000年後半期美國IT泡沫崩潰而熄火。
最近一次是自2002年初,在深化改革與“中國特需”背景下,形成“出口、
內需雙引擎”型複蘇,到2003年中期達到頂點,進入擴張期。此次回升雖經曆了
2004年中美經濟調整下的短暫負增長,但總體上保持了低速滑翔狀態。日本央行
將其描繪為“景氣拐點”,即景氣爬升後進入高原區。這種狀況雖未表現驚人的高增
長,但經濟底盤拓寬,蓄積了內需勢能,為2005年的再次爬升奠定了基礎。從這
個意義上看,當前日本景氣的上揚當屬此番複蘇周期波的延長性擴張,堪稱“第三次
回潮的再擴張”,表明當前的日本經濟複蘇周期拉長,富有可持續性。
內需主導的複蘇
首先,景氣進入內需拉動階段。通常日本景氣複蘇表現為三個階段。第一是出口
拉動階段,主要表現在2002年初到2003年中期,利用中國為主的亞洲市場啟
動景氣。第二階段自2003年中期到2004年底,在出口和企業利潤上升帶動下
,國內設備投資增加,工礦生產恢複。第三階段始於2005年,主要特征是企業生
產規模擴大,企業利潤增加,就業增加,股息分紅、工資上揚,個人消費及民間住宅
投資跟進。
從今年前三季增長情況看,設備投資、個人消費和民間住宅投資扮演了經濟增長
的主角。今年前三季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值對全年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率為0.4,
其中個人消費占0.2,民間住宅投資占0.1,民間設備投資占0.1,而政府消
費為0.1,進出口差額為-0.1,二者抵消,民間內需貢獻率達100%。
其次,泡沫崩潰後,長期扮演刺激經濟增長主角的公共投資連續下降,日本經濟
已擺脫依賴公共投資特征,呈現民間主導的“自律型”擴張特點。
據日本財務部門“法人企業統計”,2004年度“企業設備投資總額”比上年
度增加26.7%,2005年前三季,企業設備投資增勢不減。同期,另一個反映
經濟自律性增長的指標“個人消費”也呈現持續的正增長,2005年前三季分別增
長1.2%、0.7%和0.3%。尤其是第一季的個人消費出現了自1997年以
來時隔8年的高增長。同時,“消費者態度指數”也突破1991年9月以來最好狀
況。另一方麵,日本儲蓄率下降,購買欲增強。《日本經濟新聞》稱“偏好儲蓄已經
屬於‘過去的日本人’”。
第三,企業利潤率明顯提高。據日本財務部門“法人企業統計”,2004年度
全部產業的企業經常利潤率比上年度增加23.5%,總金額達44.7萬億日元,
超過同期日本稅收總額,比泡沫旺盛時期的1989年度高12%。企業利潤大幅上
升,使上市企業紅利上漲,刺激日本企業股備受青睞,成為日本股全麵上揚的基礎。
2005年中期,上市企業的中期分紅比去年增加28%,增幅創曆史新高,促
進企業更加重視股東利益,轉變企業戰略。特別是在新擴張中,企業收益普遍上升,
企業資金剩餘進一步增加,從而使企業獲得了利用自有資金及時擴張投資的條件,增
強了企業競爭力,形成良性循環。
增長模式轉型
在改革的推動下,日本經濟增長模式實現了根本轉變。具體表現為在市場三大經
濟主體中,企業和個人等民間力量唱主角。特別是企業投資和創新成為景氣複蘇的主
引擎。企業研發創造了新產品,喚起新需求,又成為企業擴大投資的新動力;尖端企
業控製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強化了國內生產,確保企業利潤,支撐設備投資,使日本
經濟步入新軌道。
企業的主角地位使複蘇具有可持續性。當前,國際機構對日本經濟前景普遍樂觀
,IMF和OECD都強調其具有可持續性?如設備投資穩增,技術創新活躍,日本
企業的產品更新速度世界一流,市場份額大增。一方麵,新經濟因素日臻成熟,經濟
更具彈性和活力。另一方麵,傳統產業“大複活”:汽車產業競爭優勢突出;海運、
造船、鋼鐵、化工全麵複興,關閉多年的舊廠重新開工。日本經濟甚至還出現了“景
氣複蘇,庫存未增”的特點,這表明經濟具有持續擴張餘地。
與此同時,股票市場與經濟景氣聯動,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得益彰。在這次擴
張中,股票市場扮演了景氣風向標作用,先於景氣率先上揚,在增強了市場信心的同
時,又刺激企業擴張投資。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改革下,外國投資者和國內個人投資者
成為股市投資主力軍,使內外資金結合,形成了雄厚的設備投資和個人消費的資金源
,增強了景氣上升後勁。
泡沫崩潰13年後,在世界三大股市中,日本股市表現最佳。2003年度,日
經平均股價漲46%。2004年,歐美股市盤整,日本股市仍穩步回升。2005
年中期後,日本股市空前活躍,日經平均股價超過14800日元,恢複到5年前水
平,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日交易金額突破3萬億日元,遠超過泡沫頂點時期的1.3萬
億日元。
股市盛況促進了企業清理“泡沫沉滓”,庫存降至15年來最低,製造業生產能
力恢複,上市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接近泡沫前水平。另一方麵,政府促進信貸債權證券
化和流動化,不良債權明顯降低,大型銀行的不良債權率平均降至4%~6%,銀行
股備受外資青睞,盈利環境改觀,大型銀行全麵扭虧為盈。股票、債券市場活躍使證
券和保險業收益回升。2003財年野村證券收益規模首次接近美林公司,其他證券
公司收益增幅達兩位數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所 劉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