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近年來,有關美國經常賬戶即將調整的假警報不時出現。不妨稱之為“狼來了綜
合症”。在沒有出現嚴重後果的情況下,世界承受失衡日益加劇的時間越長,金融市
場也就越發相信這種失衡是可持續的。
然而,目前出現了一些令人憂慮且日益緊迫的新問題。全球經濟失衡繼續以令人
震驚的速度加劇。同時,在各種失衡現象中,出現了一種危險的不對稱現象。200
5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創記錄的水平,將占到全球經濟總赤字的70%左右
。在另一方麵,出現盈餘的範圍要分散得多:2005年全球經常賬戶總盈餘的70
%來自大約10個經濟體。實際上,世界是在美國外部失衡的針尖上維持平衡的。美
國政府迅速將矛頭指向他國,將出現失衡的原因歸咎於世界上其他國家急於實現經濟
增長。但歸根結底,缺少儲蓄的美國經濟體應該承擔的責任無疑大得超出比例。
而這種狀況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很大程度上,這是由於美國國家儲蓄前景將要進
入一個新的惡化階段。受卡特裏娜颶風和能源危機的影響,美國國內儲蓄的三大組成
部分——家庭儲蓄、政府部門儲蓄和企業儲蓄——很可能都將惡化。
在能源危機加劇之前,美國消費者的個人儲蓄率就已經在負值運行;美國家庭在
可支配收入受能源價格衝擊而下降的情況下,正努力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個
人儲蓄率應該會滑落得更低。與此同時,卡特裏娜颶風之後的恢複與重建支出,可能
使聯邦政府2006年預算赤字至少上升1個百分點。此外,商業部門用作緩衝的儲
蓄看來也可能減少,原因是能源價格上漲及單位勞工成本提高,侵蝕了企業的利潤。
這可能使儲蓄本就不足的美國經濟陷入一觸即發的關鍵點。自2002年年初開
始,美國淨國民儲蓄率徘徊在僅占國內生產總值1.5%的曆史低點,並很可能在明
年某時跌破“零點”關口。這將意味著,作為全球經濟領袖,美國的儲蓄甚至還不足
以補充其枯竭的資本存量。
從方程式的另一側來看,也有理由擔憂全球失衡問題。美國吸收更多全球儲蓄資
金造成的衝擊,可能由於幾個主要盈餘國家的經濟複蘇而加劇。日本目前就是這種情
況,而德國也很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由於德國和日本的經濟複蘇越來越依賴於內需
支持,多餘的儲蓄將被吸收。這可能導致它們提供給美國、用於彌補不斷擴大的儲蓄
缺口的資金減少。
這就是全球儲蓄中不對稱現象可能帶來的影響。如果美國這個全球最大赤字國在
赤字問題上陷得更深,而同時全球主要盈餘國又開始吸收其本國儲蓄,那麽美國的外
部融資壓力將越來越大。這無疑將加大一種可能性:這些壓力將不得不以經典的經常
賬戶調整方式,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釋放,這意味著美元走軟及美國利率上揚。隻要世
界其它國家處於儲蓄過剩狀況,就有可能避免對以美元計價的資產進行大幅度重新定
價。但現在,隨著盈餘經濟體走上吸收自身過剩儲蓄的漫長道路,美國要想避免這種
危險的結局就更為困難。
當然,這些都隻是理論上,留下了一個關鍵問題尚待回答:什麽才能觸發上述理
論所指的調整?有幾種可能的事件風險或衝擊能夠引發平衡調整。其中包括能源危機
、美國爆發保護主義、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美國通脹問題,以及美聯儲主席換屆過
渡期內總會產生的不確定性。所有這些潛在風險有兩個共同點:它們不是短期的,它
們會動搖支撐海外投資者對美元資產投資意願的信心因素。
歸根結底,經濟危機的曆史清楚地表明了一個重要事實:任何經濟體回避自身失
衡的時間越長,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