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178 --- 別為後格林斯潘時代發愁

(2005-09-23 13:50:12) 下一個

 

上個月,澳大利亞的一份報紙別出心裁地推薦伊恩·麥克法蘭(Ian Macfarlane)接替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主席之職。雖然麥克法蘭在美國並不知名,但他卻具備其他Fed主席候選人所沒有的某些優勢:與格林斯潘不相伯仲的工作經曆。

自9年前麥克法蘭成為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行長以來,該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下降了1個百分點,其失業率則下降了3個百分點,降低到美國的水平。雖然曾遭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房地產泡沫的打擊,但澳大利亞經濟隻有一個季度出現過負增長。

由於格林斯潘即將於明年1月退休,心神不定的投資者們不禁要問,還有人能取得他這樣的業績嗎?環顧一下澳大利亞和世界其他地方可以發現,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在格林斯潘任內美國經濟一貫表現良好,但這種良好的經濟表現也並非是獨一無二的。曾在花旗集團(Citigroup)任職的以色列央行行長士丹利·費希爾(Stanley Fischer)說,世界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也取得了與美國十分類似的良好表現。

從經濟谘詢公司Global Insight Inc.有關世界9大國家經濟體表現的數據中可以看出,1987年以來,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和西班牙在降低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方麵與美國做得一樣好,甚至比美國還要好。不過這些國家中隻有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經濟增長率高於美國,而美國的經濟則最具穩定性,1987年以來隻有5個季度出現過經濟負增長。

格林斯潘領導下的Fed取得成功的任何良好條件許多其他央行似乎也都具備。這意味著,布什總統不必非要找一位像格林斯潘一樣兼具智慧、直覺和操守的人出任Fed主席不可。但這確實意味著,找一位不具備現代央行管理者素質的人接掌Fed則是件冒險的事。

何以解釋各國央行普遍取得的成功呢?按阿蘭·巴德(Alan Budd)的話說,在過去20年裏央行工作的專業化和技術性大大增強了。巴德在上世紀90年代曾任職於英國的財政部和央行,他目前擔任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女王學院的教務長。他說:“這不僅僅是個避免政治因素幹擾的問題,而是個要把經濟學運用進來的問題。”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從1992年起開始設立通貨膨脹率目標,定期召開政策會議並發表通貨膨脹報告,巴德說這為英國央行在1997年正式贏得獨立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礎。

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的央行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采用量化的通貨膨脹目標,而Fed至今仍拒絕這樣做。這種做法究竟有無好處學者們仍在爭論。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Bank)駐悉尼的經濟學家經濟學家羅裏·羅伯遜(Rory Robertson)說,雖然澳大利亞央行設立了通貨膨脹率目標,但麥克法蘭或多或少還是在做著與格林斯潘同樣的工作,即當經濟增長強勁且就業市場趨緊時就加息,而當經濟增長受到威脅時就降息。

雖然人們對格林斯潘將主觀判斷置於硬性規則之上的做法褒貶不一,但據巴德說,很難精確記述各國央行負責人在這段時間內究竟是如何行事的。因此,雖然格林斯潘對1987年的股市暴跌和2001年的科技股泡沫破裂迅速做出了反應,但他的外國同行們在麵對出乎意料的局麵時卻一直采取了靈活的態度。在麥克法蘭1996年接掌澳大利亞央行不久(他從1979年起就在央行工作),亞洲金融危機就嚴重打擊了澳大利亞的出口市場和澳元。麥克法蘭此時沒有照搬教科書上的經典做法,即通過加息來阻止澳元匯率的下跌,而澳大利亞經濟也有驚無險地逃過了此次劫難。與此異曲同工的是,當2003年爆發的非典型肺炎(SARS)和瘋牛病疫情突然影響到加拿大的經濟增長前景時,該國央行及時終止了加息進程,改為降息。

運氣成分也一貫重要。雖然油價在不斷上漲,但像1973年和1979年那樣損害經濟增長並推高通貨膨脹的石油危機卻並未出現。中國融入全球市場給產品價格施加了無所不在的下行壓力。而在美國,科技進步導致的生產率大幅提高也使格林斯潘受益。相比之下,德國經濟增長狀況不佳則應部分歸因於兩德統一所帶來的困難,而日本則受害於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後遺症。與此同時,人口增長的停滯不前是德日兩國共同麵臨的不利因素。

四個講英語的國家一直做得非常好。這是因為它們金融和就業市場的條條框框較少,因此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首席經濟學家科蒂斯(Jean-Philippe Cotis)的話說,這些國家的上述市場更有伸縮性,從而也就具有一種自我糾正機製。如果一位工人在某一行業內失了業,那他可能會到其他行業找一份工資較低的工作。而企業在麵臨市場需求下滑的時候也更有可能通過削價和縮減產能來渡過難關。在科蒂斯看來,這使得央行可以更容易地下調利率,並使降息的效應擴散到購房者和企業。

其他國家在管理經濟方麵取得的良好成績並不會使格林斯潘的成就黯然失色。由於美國對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具有決定性影響,如果美國在管理經濟方麵表現不佳,其他國家也不大可能有上佳表現。就像麥克法蘭今年早些時候說的,影響澳大利亞的重大宏觀經濟事件很大程度上都來自外部,而非澳大利亞本國發生的事情。而曾擔任Fed副主席的阿蘭·布蘭德(Alan Blinder)也表示,其他國家央行的管理人士一直在向格林斯潘學習。

其他國家一直在密切關注格林斯潘的繼任人問題,因為Fed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穩定起著重要作用。麥格理銀行的羅伯遜說,外國人普遍不喜歡布什的外交和財政政策,但卻對“某位聰明而有判斷力的人士掌管著Fed”感到欣慰,外國投資者希望下一位Fed主席能夠具備央行人士的慣有特色。羅伯遜說,最符合上述條件的人選是Fed前任理事本·貝南克(Ben Bernanke),此人現在擔任布什總統的經濟顧問。羅伯遜稱,投資者能夠知道貝南克在想些什麽。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供稿並保留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