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歐盟貿易代表曼德爾森9月5日一白天都在醞釀情緒,他似乎已經感覺到當日晚
上自己將和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在紡織品問題上會達成一致。
好事多磨,5日晚間,薄熙來和曼德爾森終於在北京簽署了紀要,雙方就解決中
國輸歐紡織品在歐盟海關滯港問題達成妥協。目前滯留在歐盟海關的全部中國紡織品
將被放行。
對於超出6月11日中歐紡織品諒解備忘錄協議數量的部分,中歐將各自承擔其
簽發的許可證數量,對於雙方都沒有發放許可證的滯港產品,中歐將平均分擔責任。
中歐以真誠談判解決爭端的合作模式自我“克隆”了一次。
上周末,曼德爾森派代表匆匆來京,原想求助薄熙來賣個麵子,給中國積壓在歐
盟各國港口的紡織品一條出路,讓出明年配額。可談判風頭轉向,中國人似乎再也不
願意讓步了。
曼德爾森轉而希望歐盟各國讓步,“增加今年配額,主動給紡織品放行算了”。
可惜歐盟各國出於貿易保護心態硬是不同意,無奈的曼德爾森隻有借著中歐峰會的東
風自己趕到北京。薄熙來以禮相待,大家好好再談,在友好的
氣氛中,薄熙來讓步還是不讓步?
讓步不讓步?隻有局中人自己清楚,在最後的謎底揭開之前,深諳中國文化之道
的曼德爾森,在即將獲得對手讓步時,開始大聲向中方示好。
曼德爾森在當日下午的中歐峰會上表示:歐盟各國應當糾正對中國的錯誤認識。
“中國紡織品出口問題不僅僅是中國一國的問題,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應當
由各國共同努力來進行解決”,“中國出口產品具有無可比擬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這
一點在今後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改變。但是,用設限的方法處理紡織品問題並不是最佳
的途徑”。
其實,曼德爾森講這一番話也是在給歐盟各政府打預防針:中歐最後達成的協議
隻能是各讓一步。因為在薄熙來的心裏,對於歐洲出現的中國紡織品滯港問題,中方
沒有任何錯誤,也沒有任何責任。曼德爾森隻能期待中國顧及歐盟進口商和零售商的
利益,伸出援手。
有意思的是,講完這一番言論之後,曼德爾森又匆匆趕往北京飯店,繼續與薄熙
來的談判。
這就是歐盟高層對中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經濟的態度,紡織品摩擦正常,挑戰不
是全部。曼德爾森希望歐盟各國逐步糾正對中國錯誤的認識,將中國視為正當的商業
競爭對手,而不是敵人。什麽樣的理念,導致什麽樣的合作,以及什麽程度的“互利
共贏”。
為了吸取中國輸歐紡織品積壓的教訓,也為了標榜自己的談判合作精神,曼德爾
森又在教育美國人了,“歐盟與中國在6月份達成的諒解備忘錄,給此類問題的解決
提供了一個典範。各國應當進行建設性的合作,與中國一起解決紡織品問題”。
可惜,在歐盟向左走的同時,美國人向右走得越來越遠了。中美第四輪紡織品談
判不成,再對兩類中國紡織品設限,美國人在談判技巧上無所不用其極。
美國人從來有遏止對手的傳統,日本就是當年受害者;而歐洲人卻真有自由主義
精神,典型代表有如英國,包容了德國、美國的經濟崛起。
用美國《紐約時報》3日發表的社論文章的話說,美國對中國紡織品設限是越來
越“愚蠢”。歐洲麵向低收入者的商店貨架上空空如也,就是限製措施的徹底失敗。
但是美國政府卻完全無視“大西洋對岸一個同樣不明智的舉動所提供的教訓”。
遏止不是自由貿易應有的方式,保護主義不會給未來的繁榮帶來絲毫好處,可是
美國人在向右走的路上越走越遠。一場颶風吹得美國政府焦頭爛額,胡錦濤主席推遲
了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中美之間的紡織品談判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可能陷入一場僵局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