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之509 --- "蜜月期"後,中俄經貿關係何去何從

(2005-08-31 06:15:06) 下一個

諸多障礙決定了實現中俄經貿戰略目標“過程未必一帆風順”

  8月25日下午,代號為“和平使命-2005”的中國俄羅斯聯合軍事演習在
山東濰北地區落下帷幕。

  “軍事演習是結束了,但在另一個‘戰場’上我們雙方還在加緊合作。”北京一
位俄羅斯問題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說,“經貿方麵,中俄兩國的合作領域
比軍事演習更加廣泛。”

  其實,就在軍事演習即將開始的時候,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
基大將也坦言:“俄羅斯聯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作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全麵,
越來越積極,也越來越具有計劃性。”

  據了解,截止到2004年,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第四大貿易夥伴,俄羅斯也進
入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的行列,名列第八。

  6月30日至7月3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對俄羅斯聯邦
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不但深化了中俄兩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經貿關係上
,也明確了兩國的目標。胡錦濤曾對媒體表示:“中俄兩國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經貿關係發展潛力巨大。雙方已經商定,要努力使雙邊貿易額到2010年達到60
0億至800億美元。”

  俄羅斯方麵的反應也較為積極。除了兩國元首在會晤期間所希望達成的一係列合
作意向之外,普京總統在本月也再次強調了俄方的態度。

  據俄塔社報道,8月9日,普京在接見新任駐華大使拉佐夫時,叮囑他與中國同
事一道工作,積極開展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合作。尤其是,“應該將發展中俄之
間的經濟關係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不難看出,中俄兩國都在較為積極地同對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中國社會
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建民對中國經濟時報說,“
尤其在經貿問題上,雙方都擺出了積極的姿態。”

  那麽,中國與俄羅斯在經濟上都具有什麽樣的互補性?在雙邊經貿交往中,可能
會存在哪些障礙、遇到什麽樣的新問題?兩國的經貿關係會朝什麽樣的方向發展呢?

  中俄兩國處在“蜜月期”

  “這兩年,中俄兩國高層的姿態都比較積極,雙方的關係進入了一個良好的發展
階段。”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俄羅斯/獨聯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孫秀峰教授對中
國經濟時報說,在經貿關係上,說中俄兩國處在“蜜月期”是沒有問題的。

  8月12日,中俄總理會晤委員會經貿分委會第八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在會議上
,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表示,中俄兩國已經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雙邊的經貿合作進
入了嶄新而令人鼓舞的階段。

  200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200億美元,提前實現了2003年3月兩
國元首確定的發展目標。

  除此之外,中俄成功地結束了俄羅斯加入WTO的雙邊市場準入的談判,並且,
雙方相互承認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俄羅斯是我國十大貿易夥伴中率先承認中國完全
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

  這些成果,不但加深了兩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更為雙邊的經貿合作走上正軌
、駛入快車道準備了條件。

  截至2004年12月末,經中國商務部批準備案的中國在俄投資的項目協議額
超過6.8億美元,而俄方在華實際投資額也將近4.5億美元。

  去年,中俄經貿分委會下設的投資常設工作組召開了首次會議,“中俄遠東投資
合作論壇”也成功舉辦,雙方企業商定了總額近7億美元的投資項目——目前,莫斯
科中國貿易中心,聖彼得堡綜合社區開發,以及在俄遠東建設紙漿廠和木材加工廠等
一係列大項目在按計劃逐步落實當中。

  “這是在戰略協作框架下,實現兩國政府製訂的目標比較出色的一年。”李建民
說,從今年上半年的形勢來看,中俄兩國的經貿關係發展得還是比較順利的。

  這樣的判斷是有依據的。雖然今年發生了溫州鞋遭遇“灰色清關”事件以及遠東
石油管道等問題,但中俄之間的經貿關係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相反,還取
得了不俗的“成績”。

  據滿洲裏海關統計,今年1-7月,經該口岸向俄羅斯出口的汽車達2912輛
,貿易額達2558萬美元。而在6月份的時候,中國一汽集團首輛在海外投產的S
UV已在俄羅斯下線,即將批量投放市場——預計在俄年產量達3000-5000
輛。

  與俄羅斯貿易往來較為頻繁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也有新的突破。據哈爾濱海關統
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對俄出口額6203萬美元,同比增長32.2%,進口356
9萬美元,同比增長14.7%;俄羅斯因此從哈爾濱市第七貿易夥伴上升為繼韓國
、日本、美國和德國之後的第五貿易夥伴。

  除此之外,8月2日在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召開的“俄羅斯-中
國邊境鐵路會議”上兩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就外貿鐵路運輸、商務等問題進行了洽
談。雙方特別強調增加邊境貨物運輸,其中,今年上半年,邊境鐵路戈羅捷克沃-綏
芬河線出口貨物運輸增加16.3%,總量達到350萬噸。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旅遊局與俄羅斯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決定於2005年8月
25日起,開展中國赴俄羅斯旅遊的業務。

  而俄羅斯方麵提供的統計數據也在表明,中俄兩國的經貿關係在順利發展當中。
據俄羅斯中央銀行公布,今年上半年俄羅斯對外貿易額增長35%,總量達到166
0.7美元。伴隨著這種增長,俄羅斯對華的貿易順差也在逐步擴大。

  俄羅斯鐵路公司8月12日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俄通過鐵路向中國
出口440萬噸石油,比去年同期增長23%。去年俄通過鐵路向中國出口了約60
0萬噸石油,與2003年相比增長68%。而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俄今年通過鐵
路向中國出口的石油將達到1000萬噸,2006年將增至1500萬噸。

  今年上半年,僅俄羅斯托姆斯克州向中國出口的木材總額就達到了7.0765
億美元,與2004年1-6月份出口總額(4.0328億美元)相比較提高了2
.06億美元。

  在投資領域,雙方也進行了深入的合作。據李建民介紹,6月10日在俄聖彼得
堡市舉行的中俄第二屆投資促進會議期間,中俄雙方簽署了7個投資協議,總金額達
到15億美元,比上一屆增長1倍多。其中,聖彼得堡“波羅的海明珠”綜合社區開
發項目總投資超過13億美元,是目前中國在俄最大的直接投資項目。

  “這隻是一些較為典型的雙邊經貿情況。”孫秀峰說,“良好的合作背後,是雙
方在逐步開發對方的市場潛力。”

  兩國間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自普京執政以來,中俄兩國的經貿關係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經過10多年的合作
,中俄經貿關係已經進入增長期,雙方都在努力挖掘對方的市場潛力。

  “俄羅斯作為一個轉型中國家,隨著經濟製度的完善,這個巨大的新興市場對我
國有很大的吸引力。”孫秀峰說,目前,中俄雙方在經貿上具有很大的互補性。

  孫秀峰向本報分析,同為發展大國,中俄兩國在經貿問題上有若幹可以相互“取
長補短”的地方。

  俄羅斯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隨著俄政局局勢的逐漸穩定,市場經
濟秩序有了根本性的好轉,經濟快速發展——人們普遍認為,俄羅斯經濟的快速發展
主要得益於天然資源的開發與出口。目前,石油、天然氣等部門正逐漸成為俄經濟發
展的支柱部門。

  而這兩年,能源緊缺成為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之一,在這種情況下,中俄兩
國在能源問題上可謂“意氣相投”。

  去年,在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121億美元貨物當中,石油產品幾乎占了1/3
以上的貿易額。

  7月4日,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表示,
中國是俄羅斯在東方最有前景的能源合作夥伴,“俄中能源合作潛力巨大,加強這一
領域的合作有望推動實現兩國領導人提出的雙邊貿易目標。”

  根據中俄雙方1996年4月簽署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共同開
展能源領域合作的協議》(2000年7月續簽),兩國相關企業進行了中俄原油管
道、中俄韓天然氣管道、薩哈林天然氣等項目的合作研究。

  中國除了需要俄羅斯大量的能源以外,對其他資源也是“胃口極大”。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地大物博”的中國正日益麵臨著資源/能源短缺的問題
,而俄羅斯卻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中國麵臨的壓力。

  從目前中國對俄進口產品的情況,不難看出中國的需要:俄羅斯目前向中國出口
,仍以資源和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為主,比如:燃料能源產品、貴重金屬及製品、機器
製造及運輸工具、原木及紙漿製品等等。其中,俄對中國的木材出口,已經成為了俄
遠東及西伯利亞地區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據滿洲裏海關提供的資料表明,在俄對中國的出口中,機器設備、礦物燃料、木
材、鋼材、肥料、化工產品、海產品、有色金屬、紙漿處於前9位,占95%以上的
貿易份額。

  而俄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有機器設備、皮革製品、鞋、紡織品、針織服裝、化
工產品、肉類、玩具和體育器材、裘皮、果蔬製品、幹果製品、糧食、陶瓷、水果、
礦物燃料,這些產品占其進口總額的85%。

  “我們需要俄羅斯的能源和尖端機電技術產品,而俄羅斯受前蘇聯畸形的‘重工
業過重,輕工業過輕’的經濟結構影響,決定了他們需要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孫秀
峰說。

  現在,俄羅斯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消費品進口國家,市場潛力很大。其中,食品
、紡織品、家用電器等需要大量從中國進口。

  除了輕工產品在俄羅斯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之外,如建築市場、種植業、養殖業等
市場潛力也不小。俄羅斯在核電、航天、電子及軍工等領域,對中國也比較具有吸引
力。在去年7月份前中國花費1650萬美元從俄羅斯引進的32項技術中,核電、
航天、電子等領域的項目占了半數以上。

  “中俄兩國在產業結構方麵的互補性是顯而易見的。”孫秀峰說,要實現這種經
貿合作的“互補性”雖然還需要各種條件,但足以看出“兩國間的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

  “俄方已經有人意識到,他們的商品出口結構對自己十分不利。”李建民說,雖
然雙邊的市場潛力都比較大,但俄方已經感覺到目前中俄貿易方式對他們自己提出的
挑戰。

  雙邊經貿關係麵臨諸多挑戰

  “今年,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的機電產品比重較小,估計僅占出口額的3%。”李
建民說,以前,這類產品大致占出口額的30%。

  李建民向本報分析,目前中俄貿易所遇到的挑戰之一,就是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問
題。

  近年來,能源/資源在中國從俄羅斯的進口商品中所占比重逐漸上升,使俄方感
覺到了“危機”——俄方更希望自己的機電產品、機械設備等科技含量較高的商品占
有更大的比重,不願意石油、天然氣等初級產品大量輸送到中國,而成為“世界經濟
中的燃料和原料供應地”。

  “中國出口俄羅斯的產品同樣談不上什麽技術含量。”李說。目前,中國已經注
意到了對俄出口商品結構所存在的問題,並在逐步調整當中,正“努力使高附加值的
產品占據更大的比重”。

  進出口商品結構需要調整,這僅是中俄經貿關係中遇到的挑戰之一。要想實現兩
國元首製訂的戰略發展目標——雙邊貿易額到2010年達到600億至800億美
元,2020年中方向俄投資達120億美元——前麵並非坦途。

  李建民、孫秀峰等專家向中國經濟時報分析,中俄經貿合作麵臨的挑戰與障礙還
表現在多個方麵:

  首先,經濟體製不完善。由於中俄兩國同屬經濟轉型國家,在管理體製方麵均有
許多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地方。俄羅斯不但法律多變、政策不穩,而且執法腐敗現
象十分嚴重,這就加大了中國與俄羅斯進行貿易、投資合作的風險係數。

  第二,經濟實力限製。從俄羅斯的情況來看,其經濟總量較前蘇聯而言大大縮水
,外貿發展潛力也受到製約;中國雖然發展較快,但由於“西部大開發”及“振興東
北”的長遠計劃,中國資本“走出去”會受到一定影響。

  商務部研究院歐洲部研究員李鋼,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未來影
響中俄貿易規模的因素還包括:

  貿易方式。目前中俄兩國的貿易方式以一般貿易為主,輔以邊境貿易,貿易方式
比較單一,不利於雙邊貿易持續穩定的發展。

  貿易製度。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而俄羅斯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由此造成兩國在貿易製度上的差異,將影響雙邊貿易的發展。

  “俄羅斯的貿易製度是影響中俄兩國貿易未來發展的根本性障礙,是所有因素中
的重中之重。”李說,“如果貿易製度不改變,兩國間無法按照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原
則開展貿易和投資活動,兩國的貿易關係難以深化,貿易規模更難以擴大。”

  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專家則向記者表示,“中俄兩國間存在的一些不信任行為”
,是影響雙邊經貿關係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各種複雜的因素交互作用,直接影響到中
俄經貿合作的發展後勁。

  利用“政治熱”改變“經濟冷”

  “目前這種經貿方式,短期內恐怕難以根本扭轉。”孫秀峰說。

  雖然,兩國元首已經協商了中俄經貿的戰略發展目標,但由於缺乏大的投資項目
的推動,中俄經貿的發展後勁顯得較為疲弱。

  由於中俄兩國都處於經濟轉型期,資金短缺是兩國麵臨的共同問題。雖然,中國
近20年來吸收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但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能力相對有限——俄
羅斯的企業情況可能更糟一些。

  “中俄雙方相互投資規模較小,水平較低。”李建民說,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迅
速擴大貿易額難度不小。

  目前,中國對俄羅斯累計協議投資額不足7億美元,兩國相互投資也僅10億美
元。而在去年中俄總理第九次定期會晤中,兩國總理首次確定到2020年實現中國
對俄投資120億美元的目標。

  這些年來,中國一直把投資的重點放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而
俄羅斯有實力的企業,眼睛也大都盯住西方——中俄之間的貿易,絕大多數集中在遠
東一帶。

  據李建民介紹,中俄兩國都相互進入了對方的十大貿易夥伴行列,但卻都沒有進
入對方十大投資國家,“這是比較罕見的”。

  在雙邊投資方麵,中國對俄累計協議投資額相當於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1.8%
,相當於俄累計外資額的0.8%;俄對華累計投資額相當於俄對外投資總額的6.
3%,相當於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額的0.089%;兩國相互投資也僅相當於去年雙
邊貿易額的4.8%。

  “加大中俄相互投資力度和規模,是兩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到了一個特定階段
後必然出現的趨勢。”李說,“到2020年對俄投資120億美元的可行性不需要
再討論,而是要探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為了鼓足後勁,李提出了“加快立法,促進對俄投資”,“建立跨部門的領導協
調機製,製定對俄投資的整體戰略,全麵指導對俄投資工作”,“政府部門提供切實
可行的政策支持”,“積極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跨國公司”等七條建議。

  孫秀峰則認為,中俄雙方應當充分利用目前的“政治熱”,抓住機會,加大力度
,改變“經濟冷”的局麵。

  “然而,我們最需要的是俄羅斯的能源、高端的機電技術及軍工產品;而我們現
在給人家的是輕紡、家電等低端產品。”孫不無憂慮地說,奉行“雙頭鷹”政策的俄
羅斯能否願意配合中國,“還比較難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