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之415 ---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大驅動力
(2005-08-04 05:59:36)
下一個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7月30日一期發表一篇社論,評析中國的發展對全球經
濟產生的積極影響。社論說,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大驅動力,而且
對其他經濟體的影響也廣泛得多。社論正題為《中國如何操縱世界經濟》,副題為《
中國發生的事件越來越影響到全球工資、利潤、物價和利率》,摘要如下: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中國連同其他正在崛起的大國印度、巴西和前蘇聯國家有效地使全球勞動力翻了
一番,大大提高了世界的潛在產出,因而未來的繁榮前景更加光明。較之以前或目前
的亞洲新興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沒有什麽了不起,但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較大,這是由於兩個方麵的原因:擁有廉價的勞動力大軍;中國經濟是開放型經濟,
而且開放程度異乎尋常。因此,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大驅動力,而
且對其他經濟體的影響也廣泛得多。
匯率調整世界緊盯中國
北京上周宣布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此事給全球貨幣、債券和商品市場帶來衝擊
波,北京具有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就在幾年前,誰都不太在乎人民幣是否盯住美
元。然而,這種聯係最近成了國際政治的一個熱門話題。
通過購買國庫券,中國向美國消費者和政府提供著廉價資金。如果人民幣轉而盯
住一籃子貨幣導致中國減持美元資產,那麽美國的債券收益率可能就會上升。美國的
中國抨擊者們要求人民幣再上調25%或者更多,他們這下應該小心了。這種大幅重
新定值一定會將債券收益率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從而嚴重損害美國經濟。其實,如
果說調整人民幣幣值會對美國的貿易逆差產生什麽實際影響,那不會是通過重新定值
本身,而是因為債券收益率升高壓縮了國內需求。
美國的貿易逆差主要是開支過度和儲蓄不足引起的,並非源自中國的競爭。如果
說美國貿易逆差的責任中國也有份兒,那不是通過壓低匯率,而是通過降低債券收益
率從而刺激家庭過度借貸和開支。從這個角度看,現在製定全球貨幣政策的是北京,
而不是華盛頓。
諸多難題答案都是中國
人們一心關注人民幣、美國貿易赤字和就業崗位問題,認為這些就是中國對世界
其他地區產生的主要影響。這種看法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所及範圍遠遠超過出口廉價商品:中國正在使勞動力、資本、商品和資產的相對價格
發生根本變化,其速度之快以前從未有過。如果你能認識到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之
深、影響之廣,就能找到當前各種經濟難題的答案。
舉個油價的例子。自去年初以來,油價已經翻了一番,然而較之以前油價帶來的
衝擊,通貨膨脹率仍然很低,全球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個中謎底就是中國。油價高漲
是由於中國需求強勁,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源於供應中斷,就此而言全球經濟增長不大
可能受到損害。多虧了中國,從照相機、電腦到微波爐和自行車等各種商品價格下降
,進而抵消了高油價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此外,來自中國的競爭以及發達國家的公司
有可能遷往國外也有助於抑製工資上漲從而控製通貨膨脹。
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許多國家,大多數商品的價格下降了,但是房價卻在猛
漲。這又是中國龍在發揮威力。由於中國提供著比較廉價的商品,各國中央銀行比較
容易達到各自的通貨膨脹目標,無需大幅提高實際利率。這就助長了借貸熱。由此帶
來的超額流動性流入了房地產等資產的價格,而沒有流入傳統的通貨膨脹。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有一個謎令美國的中央銀行負責人格林斯潘百思
不得其解:經濟增長勢頭強勁,而且政府大舉借債,可是為何美國的債券收益率卻如
此之低?部分答案還是與中國有關,因為中國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庫券。
延續繁榮應當歡迎中國
今後若幹年,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利率、工資、利潤、石油甚至房價有可能越
來越多的是“中國製造”。中國的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世界的決策者應該如何應對
?試圖通過采取保護主義措施中止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如美國的許多國會議員希望
的那樣——將是一場災難,因為那會關閉未來全球繁榮的一個強大源泉。
要應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實力,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是:讓這個國家在全球經濟穩定
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應該成為七國集團和經合組織等國際經濟政策論壇的正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