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之429 --- 亞洲經濟在正負兩方麵都存在風險
(2005-08-07 11:04:28)
下一個
雷曼兄弟最新研究報告指出
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今天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盡管對亞
洲(日本除外)經濟嶄新格局的實現抱有信心,但該地區的經濟在正負兩方麵都存在
風險。
亞洲(日本除外)多數經濟體上半年都經曆了經濟發展的周期性低穀,這雖然推
遲了該地區經濟進入新格局的進程,但並未改變雷曼兄弟對這一目標終將實現的看法
。中國和馬來西亞決定本國貨幣不再釘住美元,更增加了其對亞洲地區正向新目標前
進的信心。
新格局是指該地區必然會走出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而重新崛起。報告認為,這涉
及到三個基本變化:亞洲國內需求的複蘇;更強硬的亞洲貨幣;以及收縮的國際收支
經常項目順差。亞洲(日本除外)經濟體總體將在下半年得到恢複,而經濟好轉可以
成為推動這一新目標的催化劑,它將有望在明年出現。
題為《中國:產能過盛,而非經濟過熱》的報告稱,雖然人民幣匯率首次對美元
升值2%可能看上去比例很小,而且匯率的變動近期很可能繼續受到嚴格管製,但中
國向浮動匯率製度轉變已經開始。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將很有可能允許人民幣升值。
原因有兩方麵:其一是要控製不斷膨脹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今年中國的國際收
支經常項目有望超過GDP的6%。其二是恢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中國需要浮動匯
率製度來增強對貨幣政策的控製力度。
報告認為,人民幣匯率改革在中期為亞洲其他國家貨幣升值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今年到目前為止,經濟的減速發展已經為亞洲貨幣升值減除了一些壓力,但是從整個
周期來看,亞洲貨幣仍然被嚴重低估:去年該地區的整體國際收支順差達到了364
0億美元。
雷曼兄弟在預測亞洲大多數經濟體(日本除外)下半年經濟會好轉的同時提高了
對2006年GDP的預測:香港從5.0%上升至6.0%,韓國從5.5%上升
至6.0%。但是,該行也指出,亞洲經濟正負兩方麵都存在風險。首先,如果周期
好轉導致經濟繁榮,特別考慮到中國采用新的匯率製度,將可能會重演2004年早
期的景象:經濟好轉吸引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亞洲貨幣升值的投機,這又進一步增
加了資本流入。亞洲貨幣當局對此采取大量外匯幹預措施,以防貨幣飆升阻礙剛剛開
始的經濟複蘇。其結果是:盡管以最大努力消除外匯幹預,但貨幣供應量還是不斷增
長。目前,亞洲地區的貨幣供給非常寬鬆,實際平均短期利率創曆史最低,隻有2%
,若除去中國,實際利率接近0%。
此外,亞洲經濟還麵臨三個主要的負麵風險:美國經濟不平衡惡化或中國出現經
濟硬著陸,石油價格反彈,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報告預計,世界經濟不平衡的風險將不斷加劇。由於國內需求上升,亞洲(日本
除外)的總和GDP增長將達到6.8%;亞洲大多數貨幣對美元升值10-20%
;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總額將減少1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