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之190 --- 全球四大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新變化

(2005-05-12 10:34:17) 下一個

來源:《國際貿易》2005年第4期

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2004年之後,世界經濟從疲軟轉入強勁增長以及各
國通貨膨脹日趨攀升,所有這些均導致了世界各大經濟體宏觀調控發生新的變化,其
中,最引入矚目的則是宏觀經濟政策的新變革,這在美國、日本、歐盟和中國表現得
尤為突出。誠然,因國情不同,其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但在宏觀經濟政策變革的基
本方麵則並沒有實質性不同。

  由擴展轉向緊縮

  從2001年秋世界經濟擺脫衰退進入複蘇,到2004年12月底前的3年多
時間裏,上述四大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財政赤字增大,並由此開始實施從擴展
轉向緊縮的財政政策。

  布什就任上一屆美國總統4年問,美國財政赤字一直居高不下,2004年聯邦
財政赤字更是高達4000多億美元,比老布什就任總統的1992年(2904億
美元)還高出1000多億美元。由於財政赤字的不斷攀升,美國國內不斷向布什政
府施加壓力,迫使其調整其財政政策,由過去的擴展財政政策轉向緊縮的財政政策。
在此情況下,布什總統在2004年秋季連任大選中承諾,在其繼任期間將通過減少
軍費開支和聯邦支出等途徑,促使龐大的財政赤字下降。近來布什仍不止一次地表示
,將通過適度削減軍費和改革社會保障係統,減少用於社會保障方麵的支出,以使居
高不下的財政赤字在其卸任的2009年達到削減一半的預期目標。前不久,美國國
防部承諾在今後6年內減少聯邦軍費開支600多億美元。盡管削減數額有限,但確
實朝著減少財政赤字的方向邁進。此外,布什還打算在其第二個任期內,力圖通過延
長雇員和工人退休年齡以及把社會保障係統納入市場調節的辦法,減少政府用於醫療
保險的支出,進一步減少巨額財政赤字。

  除美國適時采取從擴展的財政轉向緊縮財政政策外,日本在2001年至200
4年期間亦采取了大量發行國債的擴展財政政策,例如,最近兩年間,日本央行每年
都發行30萬億日元新國債,試圖以此振興不景氣的日本經濟。在2004年7月日
本經濟從疲弱進入複蘇後,日本政府依然實施擴展的財政政策。然而,由於其財政赤
字不斷攀升,致使該國財政狀況嚴重惡化。日本公共負債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高居
發達國家之冠,預計還將急劇攀升。2005年3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預測,
到2050年時,美國政府一般公債將從2004年的占GDP65%猛增至239
%;法國將從66%增加到235%;德國將從68%增到221%;英國從42%
上升至160%;而在此期間,日本政府一般公債占其GDP比率將由88%急劇增
至252%。由於政府財政狀況不斷惡化,迫使日本政府從2005年開始,不得不
采取課征稅收的措施。據美林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傑斯帕?科爾估計,從2005年起
的連續3年內,日本民眾加重後的年金與社會保障提拔額,再加上征稅,將使日本民
眾增加7.2萬億日元(約合705億美元)的額外負擔,相當於2%的可支配收入
。而增加稅收屬於緊縮財政的範圍,預示著日本財政政策將從2005年開始由擴展
轉向緊縮。

  德國和法國都是歐盟中的大國。在2002年至2004年期間,德法兩國為了
刺激其經濟增長,都加大了財政刺激手段,結果,上述兩國的財政赤字連續兩年(德
國為3年)均突破了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不超過3%的上限。鑒於德國和法
國等國的財政赤字日益增加,2005年3月21日,歐盟委員會不得不對1997
年通過的《穩定與增長公約》進行改革,規定在今後5年內,準許德國和法國等財政
赤字占GDP比率可以繼續突破3%,但是,德法等國必須從第5年開始,逐步削減
其赤字,以使其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超過3%上限。應該注意到,歐盟對《
穩定與增長公約》的改革,與其說是改革,倒不如說是對德國和法國等大國的妥協,
顯而易見,作為歐盟的兩個經濟大國,若其經濟繼續疲軟,將勢必影響歐盟經濟的發
展。

  由於入不敷出,中國在2003年也出現了高達3500億元人民幣的財政赤字
。盡管2004年中國財政出現盈餘,但為了控製經濟過熱增長,中國政府決定從2
005開始調整其財政政策,由以往長達6年的積極財政政策轉向穩中趨緊的財政政
策。所謂穩中趨緊的財政政策是,在政府開支方麵,根據經濟運行中的實際情況,對
某些過熱部門減少政府支出,而對一些急需的部門則加大政府支出力度。事實證明,
中國實施的這種穩中趨緊的財政政策也應視為宏觀財政政策的重大轉變,即從以往的
財政擴展轉向財政緊縮。

  毋庸置疑,近年美國、日本、歐盟和中國四大經濟體財政政策均從過去的擴張轉
向緊縮,理所當然地應被看作是全球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降低利率變為提高利率

  與財政政策相適應,上述四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最近也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在2
004年以前,主要西方國家的貨幣政策均以刺激經濟複蘇為主,但從2004年6
月底開始,則以對付通貨膨脹為主。應當強調指出的是,西方貨幣政策,既包括提高
或降低銀行存款儲備金政策,又包括利用銀行窗口的所謂貼現率消長變化的政策,及
供市場委員會經常使用的利率政策。而利率政策則成為近年西方貨幣政策中常常動用
的貨幣政策武器。

  為了刺激經濟複蘇,美國率先於2001年推行了下調聯邦基金利率政策,在從
2001年8月至2004年6月底前的兩年多時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3次下
調聯邦基金利率,至195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1%),與此同時,美聯儲還下調
了貼現率政策,至1961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為促使日本經濟走出疲軟狀態,小泉政府上台以後曾多次下調日本短期利率,以
至於日本中央銀行的利息率下降接近於零。

  歐洲央行於1999年初誕生以來,也十分關注利率的變化。在2002年至2
004年期間,歐元區經濟陷入停滯不前時,歐洲央行也曾把其目標利率下調至最低
水平。其目的無非是通過降低目標利率,把歐元區乃至整個歐盟經濟推上複蘇的軌道。

  當西方經濟從疲軟轉向複蘇後,由於經濟持續增長,導致通貨膨脹上升。在這種
情況下,如何通過調整貨幣政策,鉗製其通貨膨脹,以促使各國經濟走上良性循環的
道路,便毋庸置疑地擺在了各國政府的麵前。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經濟從2004年開始出現過熱和通貨膨脹回升的
征兆。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不失時機地提出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和貼現率政策。美聯儲
又在2004年6月30日采取了提升利率的貨幣政策。從那時到2005年3月2
2日,美聯儲先後7次實施了提高利率的緊縮貨幣政策。通過每次加息0.25個百
分點,把聯邦基金利率從原先的1%上調至2.75%。這不僅促使美國經濟繼續保
持增長勢頭,還使其通貨膨脹態勢得到有力控製。

  為了控製通貨膨脹上升勢頭,日本和歐盟,尤其是後者不止一次地提升歐洲央行
目標利率。在歐盟大國英國,由於經濟出現過熱現象和通貨膨脹上升,該國僅在20
04年便3次提升利率。而且,英國還打算在2005年繼續實施提高利率的緊縮貨
幣政策,其最終目的是實現低通貨膨脹下的穩定增長目標。

  中國作為一個市場經濟大國,在連續6年實施擴展的貨幣政策之後,也從200
4年下半年開始修正其以往的擴展貨幣政策,由過去的積極貨幣政策轉向穩中趨緊的
貨幣政策。例如,2005年3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推行的提升購房貸款利率政策
便屬於緊縮的貨幣對策。在實施穩中趨緊貨幣政策方麵,除了對過熱的部門,如房地
產等,實施緊縮信貸外,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於2004年10月29日,中國人
民銀行在經過8年降低存款利率後,首次提高了存款和貸款利率,雖然此次升息僅0
.27個百分點,卻標誌著中國貨幣政策從長期擴展轉向了緊縮。利率的一降一升,
盡管隻是一字之差,卻表明了中國的貨幣政策已沿著市場經濟的方向堅定不移地向前
推進。

  從升值走向有序貶值

  作為宏觀經濟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美元政策,自1944年7月問世到現在的半
個多世紀,總體上考察,升值的時間長,貶值的時間短。1999年初歐元誕生後,
起初美元兌歐元也是升值的,在2000年期間,美元兌歐元的比率曾一度達到0.
88—0.90:1的較高水平;同期,美元兌日元比率也曾達到1美元兌換150
日元—170日元的較高水準。在2001年至2003年期間,美元兌日元和歐元
匯率,也是升值的時候多,貶值的時候少。但從2004年初開始,美元兌日元,特
別是兌歐元匯率幾乎呈現全麵下降態勢。2004年3月,美元兌歐元匯率曾跌至1
.20:1,到2004年11月中旬,美元兌歐元匯率迅速跌至1.35:1水平
,到當年12月底,美元兌歐元匯率又進一步下降到1.41:1的最低水平。同期
,美元兌日元匯率也是不斷下降,至2004年12月底,下降到103:1的較低
水平。

  不過,2005年伊始,美元兌其他貨幣匯率曾得到一定逆轉。據美國聯邦儲備
委員會公布的會議記錄,因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宣布將繼續升息,加之美國經濟數據
良好,結果促使美元兌歐元和日元匯率迅速回升。美元兌歐元匯率則從2005年1
月3日的1.346:1升至1月7日的1.305:1,美元兌日元匯率從1月3
日的102.7:1上升到104.7:1高位。然而,據全球金融專家預測,至少
在2005年上半年,美元兌其他貨幣匯率還將繼續下降,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美
國的雙赤字,既財政和貿易赤字非但不會減少,反而還將增加。據美聯邦財政部統計
,截至2004年10月,美國的財政赤字已達4122.8億美元,預計2004
年全年美國的財政赤字高達4270億美元,比曆史最高年代1992年的2904
億美元尚高出1300多億美元。美國總統布什盡管宣稱,將在今後大幅度減少聯邦
財政赤字,然而,聯邦軍費並沒有實質性減少,再加上布什總統依然把減稅作為美國
經濟的重要決策。因而,可以斷言,至少在2005年年內,美國的財政赤字還將飆
升。至於貿易赤字,在美國也是由來已久。2004年美國經常帳戶赤字上升到65
59億美元,預計到2005年年底,美國經常帳戶赤字將接近8000億美元,占
美國GDP比重亦由2004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5%。

  總之,由於聯邦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在今後較長時期內仍沒有大幅減少的征兆,
因而,美元兌其他貨幣匯率還將繼續在低位徘徊。從近期態勢來看,美元依然具有貶
值空間:一是因為2005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元勢必走低;二是目前美元盡管
走低,但是,由於美元本身定值還較高,即使美元再貶值20%也不為過,在這種情
況下,美元兌其他貨幣仍將處於下跌勢頭。

  對於美元繼續貶值問題,日本、歐盟之所以保持沉默主要在於當前美元貶值並非
大起大落,而是沿著有序的方向下滑,這種下降絕非直線下降,具體表現為時而下降
又時而回升,但總的趨勢是朝著緩慢下跌的方向發展。對此,日本、歐盟和美國圍繞
美元匯率問題都在暗中較量:日元盡管兌美元匯率在上升,但日本財務省官員表示,
隻要美元兌日元匯率不下降至1:100的最低點,日本就不再過問;歐洲央行則認
為,歐元匯率雖然偏高,但歐洲央行還是可以承受的,如果美元兌歐元匯率突破臨界
點,即美元兌歐元匯率下跌至1.45:1關口,歐洲央行就必須聯合其他國家央行
對美元進行幹預。

  中國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如美元有序下跌,對中國經濟增長也比較有利。不過,
若美元對其他貨幣貶值幅度過大,則對中國經濟也將產生諸多消極影響,到那時中國
也勢必將同其他國家一道對美元過度貶值采取國際聯合協調行動。

  從雙鬆走向適度雙緊

  全球四大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政策,即財政與貨幣政策搭配方式,在近期內也發生
了新變化。從以往全球四大經濟體經濟運行實際情況來看,在宏觀經濟政策搭配上采
取的方式為鬆財政與鬆貨幣,即雙鬆的財政貨幣政策以及雙緊的財政貨幣政策。在雙
緊的財政貨幣政策中,還有則是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實施緊財政與緊貨幣政策或緊財
政與緊貨幣相結合的政策,有時還運用緊財政和鬆貨幣的混合經濟政策。

  然而,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宏觀經濟政策組合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
在宏觀經濟政策配合方麵,以往實施的鬆財政與鬆貨幣的雙鬆混合經濟政策被緊財政
緊貨幣的雙緊財政貨幣政策所取代,或實行緊財政與時而緊縮、時而放鬆的鬆緊貨幣
政策相搭配方式,這在美國和中國表現得比較突出。

  在美國,2004年下半年,特別是進入2005年之後,其宏觀經濟政策組合
的雙緊性質顯而易見地體現出來:在財政政策方麵,美國從增加軍費到減少軍費本身
,便表明了美國財政政策由寬鬆到緊縮的轉變。在貨幣政策方麵,2004年6月3
0日美聯儲首次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和貼現率政策之後,為使美國經濟能夠繼續正常運
行,並促使通貨膨脹逐步下降,美聯儲並非像過去那樣大幅度提高利率,而是每次僅
提高0.25個百分點,小幅而謹慎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預計2005年3月以後,
美聯儲還將每次加息0.25個百分點,直到把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3.5%至4.
0%,即使經濟可繼續增長,仍保持通貨膨脹率亦不高的中性貨幣政策水平。美國宏
觀濟政策由以往的財政與貨幣放鬆轉向緊縮,是美國經濟形勢變革的必然結果。隨著
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以及通貨膨脹的回升,美國宏觀經濟政策組合趨緊,必將促使美
國經濟沿著低通貨膨脹下的適度增長方向繼續前進。

  2004年以來,中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然而,與此相關聯的則是,物價的持
續上漲和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增長速度過快。有鑒於此,進入2005年,中國
人民銀行製定了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貨幣政策取向是既要控製貨幣信貸的過快增長
,又不要有過高的利率變動,同時加快貨幣機製的市場步伐。在兼顧內外經濟均衡的
前提下,靈活調節利率水平。由於信貸投資規模增長過快,加之,居民消費價格總體
水平的快速增長,以至於2004年全年物價上漲率達4%,預計2005年物價總
體水平也不會低於4%,通貨膨脹壓力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
,2005年中國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將依然是以緊縮貨幣政策為主的調控方針。

  鑒於投資規模增長過快以及物價水平的總體上升,中國的宏觀貨幣政策也將由以
往的積極(即擴展)貨幣政策轉變為適度緊縮的貨幣政策,通過調高存款準備金比率
和金融存(貸)款利率,試圖把過快的投資規模和較高的物價水平降下來,以便推進
宏觀經濟的總體正常運行。

  西方國家的經濟實踐證明,在運用寬鬆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即雙鬆財
政貨幣政策搭配時,應注意搭配適度,否則便有可能出現經濟停滯膨脹的局麵。上個
世紀70年代中期,因美國等西方國家推行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了工業生產下
降和通貨膨脹上升的所謂滯漲現象。結果,經濟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引起了通貨膨脹
的攀升,以至於從1975年到1984年西方國家經過9年的艱苦奮鬥,直到80
年代中期才終止了滯漲局麵。這個教訓不可不汲取。再有,西方國家的經濟教訓還包
括,在實行緊財政與緊貨幣,即緊縮財政貨幣的雙緊經濟政策時,應該避免用藥過猛
,以防最終導致經濟硬著陸的出現。

  事實證明,靈活運用貨幣政策,比起雙鬆或雙縮的財政政策的搭配,盡管時效來
得慢一些,但是,最終效果則相對好得多。但是,靈活運用貨幣政策,一定要把握一
個度,這就要求貨幣當局在該國貨幣市場日趨完善的情況下,準確把握貨幣政策的尺
度,何時降低利率,何時提高利率,何時又實行貨幣鬆緊搭配均必須做到心中有數。

    作者:餘福全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