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之216 --- 降低油價可延長經濟增長周期

(2005-05-26 05:15:42) 下一個

來源:《新財富》

作者:謝國忠

假如油價保持高位,將可能結束此輪經濟增長。我們希望決策者集中力量降低油
價以延長經濟增長周期。如果此舉奏效,我們可能在第三季度看到金融市場出現反彈。

  雖然哪一方會贏得這場較量還不明朗,但現在說經濟增長周期結束還為時過早。

  在是否進一步收縮銀根的問題上,中美依然在徘徊。隻要石油價格保持高位,通
脹的影響將不可能消失。因此,石油市場正在促使美聯儲和中國采取進一步的緊縮政
策。我認為,美聯儲可能會延續其政策並加息50個基點以打擊石油投機。假如油價
保持高位,可能會結束此次經濟增長周期。我們期待決策者努力降低油價以延長增長
周期,但究竟哪一方會贏得這場較量還不明朗。不過在我看來,現在說經濟增長周期
結束還為時過早。

  我認為,早些時候的股市下跌源於春季恐慌。目前雖然金融市場已趨穩定,但是
恐慌仍沒有結束。我相信,恐慌會以油價的一次大調整而告結束。

  經濟增長脆弱但依然持續

  當前的經濟增長周期始自1998年。它因美國的消費和中國的投資增長而啟動
,並在2001-2002年因高科技泡沫破滅、“9-11”事件、伊拉克戰爭和
SARS危機而暫停,SARS之後又開始了補償性的大幅增長。過去7個季度,全
球經濟經曆了近20年中最強勁的增長。

  對這一增長周期的威脅,來自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和中國的過度投資。2005
 年,美國的貿易逆差最高可能相當於GDP的6%,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最高可能
相當於GDP的50%。我認為,這是不可維持的。這正是經濟高速增長隻是一場派
對的原因。不過,這個派對仍會繼續,在一些特別因素的支撐下經濟仍會維持暫時的
平衡。

  在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對流動性而非資產回報更敏感。而決定銀行體係流動性的
出口和資金流入兩項指標仍然非常強勁:今年12月,出口上揚了超過30%,外匯
儲備增加了近320億美元。外匯儲備增速盡管隻有2004年第四季的一半,但現
有水平暗示貨幣供應依然充足。事實上,銀行間7天回購債券利率已降到1.4%的
曆史低位。

  盡管美國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美元也出現了反彈,我不認為弱美元時代已經結束
。美元的反彈顯示對美元的需求仍然異常強勁。我相信,石油出口帶來外貿盈餘的局
麵將隨著亞洲央行持續買入美元資產而結束。這種人為因素掩蓋了美國應提高利率以
遏製過度消費的真相。

  亞洲央行希望美聯儲充分加息以冷卻美國消費熱。選擇之一是美元貶值使美聯儲
迫於通脹壓力而加息。亞洲央行希望美元能避免這一痛苦的過程。諷刺的是,美聯儲
視美國消費高漲為福,認為它是經濟反彈的信號。亞洲央行可以為美聯儲背很長時間
的包袱,因為亞洲和美國經濟休戚相關。就像冷戰時的和平一樣,這種不穩定的平衡
也會長期存在。

  投機驅使油價高企

  在當前的經濟周期中,通脹壓力一直較低。加之供應的全球化令全球勞動力市場
得以整合,工資占成本中的比重增長受到節製,因此,美聯儲能夠在這一周期中把低
利率保持得如此之久。

  放鬆銀根和經濟強勁增長的化合作用下,產生了大量的金融投機。房地產、利率
曲線、信用價差甚至日用品都變成了投機的目標。石油投機會導致通脹壓力,因此,
低廉的貨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仍會導致通脹壓力。這已經變成經濟周期中最脆弱的環
節。美聯儲曾藉由談論通脹壓力威脅石油投機商。然而,投機者現在又回來了。製度
缺陷使得油價走勢依然十分強勁。大多數的全球性金融機構近來都建立了石油交易平
台,各種商品基金也有大量資金流入。

  中國需求不能再成為油價飆升的借口。今年1-2月,中國的原油進口同比下降
了12.8%。過去兩年,中國的石油需求因其發電能力不足而被過分渲染。隨著這
一問題通過積極投資得到解決,中國的石油需求日漸趨軟。然而,向石油投機者解釋
這一切是不可能的。他們相信的需求故事是13億中國人要買汽車。諷刺的是,中國
的汽車銷量正在下滑。

  在我看來,投機是驅使油價高漲的關鍵。短期內,石油的供需無彈性可言。來自
投機者的額外需求能非正常地推高油價。正如任何一個經濟周期一樣,當前的經濟周
期中油價已經有升高的趨勢。持續的低息引起石油投機,並過分渲染了油價上行的動
力。我懷疑,投機令每桶油價增加了15美元。

  我希望美國決策者集中力量使油價下跌以延長經濟增長周期。如果此舉奏效,我
們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看到金融市場出現反彈。

  今年增長集中於美元區

  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經濟數據正在走弱。歐盟委員會最近已將2005年的經濟增
長預期由2%降到1.6%。最近的日本銀行季度短觀調查報告也對增長下降表示吃
驚。中國和美國的報告則仍有相當堅挺的經濟數據。我認為,這一分野源於美元的不
振與歐洲、日本的勞動力市場未有改變。

  美元不振已減少了日本和歐洲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發展動力。由於本幣升值而不能
調高出口商品價格,歐洲和日本的外貿收入已有損失。美元不振又將歐洲和日本的經
濟增長重新分配到了美元區的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

  勞動力市場的剛性是另一個較大的問題。歐洲和日本對於外包比美國更敏感。1
998-2004年,日本的名義GDP收縮了1.9%,進口卻上揚了34.3%
;歐元區的名義GDP藉著歐共體12國的進口增長42.3%而上揚了28.2%
。歐洲和日本在外包中的獲利,不能被轉換為經濟增長,相反,外包因擾亂當地勞動
力市場反而成為影響其經濟增長的一股逆流。

  像美國一樣,亞洲經濟仍然表現出強勁的增長,雖然其增速比2004年下半年
稍微放緩。中國的數據依然類似去年,藉由固定投資和出口兩者拉動。其他經濟體的
出口則大大減速。由於出口收入並未全部花完,亞洲國內需求仍然相當強勁。韓國是
個例外,它擁有一個獨特的信貸體係並仍受信貸泡沫的困擾。

  房價下跌

  將結束經濟增長周期

  全球地產泡沫是這個經濟周期中製造需求的核心,因此必須進一步上調利率讓房
價回落,而這在今年看似不可能的。在中國,對收益的樂觀源於房地產交易價格和成
交量的暴漲。 大漲的地產價格令美國消費者雖然荷包不滿仍能高消費。

  經濟的高增長或許會由於房地產泡沫持續時間過長而結束。日本是一個很好的例
子。日本央行1989 年5月開始實行緊縮政策,5個月後,其股市到達頂峰。1
991年第三季,在日本央行加息措施實行一年後,日本地價達到頂峰。1992年
地價反轉後,日本經濟便陷入了疲弱狀態。日本的經曆說明,在地產驅動的經濟高速
增長中,需求反應和貨幣緊縮政策之間有相當長的時滯。

  香港提供了修正地產泡沫的另一種模式。在政府6個月內大幅加息6個百分點後
,香港獨特的金融體係使地產泡沫很快破裂。

  在中國和美國都很難見到大幅加息。美聯儲不可能主動去做加息的追隨者,除非
美國因油價大漲或美元大跌受到通脹衝擊。正視全球性的需求消退是困難的。這是我
不想在房價沒有明顯下降跡象時調整需求判斷的原因。

  由於原材料價格高企和產能過剩,下遊工業廠商的利潤正受到擠壓。我認為,投
資者真正應重視的是盈利壓力而不再是需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