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截至到2005年3月底,在美元兌各主要亞洲貨幣中,除了美元兌人民幣繼續
保持8.2750左右,美元兌港幣因聯係匯率機製保持7.8000附近波動外,
其它主要亞洲貨幣兌美元都有相當可觀的升值:日元兌美元最大漲幅達8.4%,近
期維持在4.5%左右;韓幣兌美元最大漲幅達14.3%,近期維持在12.5%
左右;泰國銖兌美元漲幅達7.9%,近期維持在3.4%左右,新台幣兌美元最大
漲幅達9.7%,近期維持在7.4%左右,新幣兌美元最大漲幅達4.3%,近期
維持在2.8%左右。
表麵上看,亞洲貨幣走強是由於美元走低,但是從背後形成的原因看,亞洲貨幣
升值更值得玩味。
國際炒家重襲亞洲市場
亞洲貨幣集體升值值得玩味的理由是“熱錢”,也就是國際炒家扮演了重要角色
。經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休克性”衝擊後,目前的亞洲經濟整體發展更為
強勁和健康,經常賬戶餘額目前已經占到本地區GDP的5%,即每年4500億美
元左右,這相對於美國近5000億的貿易逆差而言,當然絕對具有升值的說服力。
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亞洲各主要的資本市場的外資流入情況看,已經有相當一部
分“熱錢”在試探性的“賭”亞洲貨幣升值。
亞洲貨幣是否會爆發性地升值取決於亞洲央行與國際炒家之間的博弈。亞洲央行
向來都不願輕易拋出美元,他們的目標不是追求資產組合的價值最大化,而是保持本
幣對美元的穩定性。因此在“守方”較為被動和保守的情況下,如果市場確有動作,
更值得關注的是私人投資者和私人資本的流動。
當然,如果亞洲央行出人意料地進行妥協性的操作,那麽很可能引發市場對美元
的恐慌性拋售。盡管這種可能性較小,但並非不存在,隻要目前市場盛傳的有意調整
以美元為主導的外匯儲備結構的部分國家央行(包括亞洲部分國家或地區的央行,如
韓國、台灣省、甚至中國)真的進行了外匯儲備結構的調整,那麽這就是國際炒家主
動出擊的一個良好時機。
日元人民幣港幣成焦點
目前亞洲貨幣升值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貨幣上,日元,人民幣和港幣。盡
管目前這三種貨幣的升值壓力都很大,但是由於匯率製度的差異,真正在外匯市場上
感受到這股壓力的是日元,而人民幣和港幣表麵上則較為平靜,這也是日本持續向人
民幣施加升值壓力的原因。
人民幣目前升值的壓力主要來自於炒家試圖通過推升港幣升值,間接迫使中國人
民銀行調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香港幾大商業銀行前段時間下調港元存貸款利率就格
外耐人尋味。這是在聯係匯率製度下,香港銀行第一次采取與美國利率走勢相反的決
策。此前,港幣利率一直跟隨美元利率同方向浮動。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量“熱錢”
湧入香港地區,豪賭人民幣升值。香港的銀行希望通過降息的措施來增加“熱錢”的
流動成本,在減少“熱錢”對港幣衝擊的同時,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
對於個人而言,一旦人民幣升值,國內持有外幣的人將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特別
是在國內各商業銀行的進行實盤和保證金的買賣的炒匯投資者。以目前市場上1年期
美元/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貼水的平均交易區間為3500-3000計算,屆時這
些外匯持有者相對於的人民幣資產將平均大約縮水3.7%一4.2%左右。
但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國近期對匯率製度的改革絕不會是大手筆的。即使有
動作,也隻可能是小幅的匯率調整,而且在此之前,必將有寬裕的緩衝過渡時間,因
此擔心人民幣升值給個人資產造成損失的投資者可以放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