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文學評論之三 --- 從俠士到統治者

(2005-03-25 17:11:55) 下一個
楊過

  楊過受讀者歡迎的程度,可能更甚至喬峰;楊過是浪漫的化身,為愛小龍女,他
不怕受全世界指責,甚至看輕自己的生命,以死相隨。每個女子,都希望有這樣一位
風流倜儻的大俠士,對自己有這樣生死不渝的愛情,每個男子,都會幻想自己是這樣
的大情人,有小龍女這樣比天仙還動人的女子一心一意為他而生、為他而死。

  楊過比較少為人注意的,是他反叛少年的一麵,他是反叛少年的英雄。父母不愛
我。沒有人了解我,世人都欺負我。都欠我,但我不會低頭,我要反抗到底,寧死不
屈。這些普遍的少年時代的冤屈之情,在楊過身上一一表露出來,使他能夠得到少年
人的共鳴。

  另一個引起共鳴的因素,是楊過的自卑。楊過是個窮小子,無父母可以依靠,亦
無權勢撐腰,自覺世人都看他不起,使他受盡屈辱,但其實他比這些人好一百倍,他
們越是要卑賤他,他就越看不起他們。自卑往往使人偏激而過分表現得自負,這種經
驗很多人都有,少年人及文人分外敏感,因此感受也分外深刻。

  但細心看《神雕》,不難發現楊過的自卑和反叛,正如一般少年人深信父母不愛
他們、世人都看不起他們一樣,大部分是出於他們的想像,與事實相去甚遠,我個人
不喜歡楊過,因為我不喜歡一味自我中心而不試圖了解他人的人。

  楊過跟郭靖的最明顯分別是,郭靖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楊過把愛情放在第一
位。郭靖堅持盡忠報國,黃蓉隻好跟隨,反觀楊過與小龍女,則反應完全不同,楊過
為求絕情丹解毒,答應裘千尺往襄陽取郭靖黃蓉首級,小龍女隨行,那時襄陽城受蒙
古圍困,她大感事情複雜麻煩,隻盼楊過快快成事便抽身退走,解了情花之毒,兩人
便重回活死人墓,繼續過他們不問世事的生活。

  郭靖入世,楊過並非完全“出世”;郭靖尊重社會規範,楊過鄙視社會規範,但
不是“視社會規範如無物”,他是個反叛英雄。

  楊過是個完全主觀而感情用事的人,什麽事應該去做、什麽事不該做,完全看他
霎時感受,他認為別人輕視他,他馬上便要報複,至於別人有沒有惡意、報複是否過
分,他完全不考慮。

  某人對他不好,特別是輕視他,他馬上認為這是壞人、憎恨這個人,若有人出頭
庇護他,這個人馬上就是好人,他便視為知已。郭芙說他手髒,他便“對她一家都生
了厭憎之心”,這時歐陽鋒在瘋癲之中把他當做兒子,他便大受感動,認歐陽鋒為義
父。

  黃蓉縱容郭芙,又因楊康之故,對他提防,故意不授他武功,他自然敵視,郭靖
雖然全心全意愛憐他,但卻不幫他對付他憎恨的人,他對郭靖,便一直存著隔膜。

  他對孫婆婆、小龍女的感情也是建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在全真派受人欺負,把全
真派全部人等恨之人骨,逃跑出來,得到孫婆婆、小龍女收容,他對她們感激,便全
心愛護。總之,楊過不重是非善惡而重敵友恩仇,這是他的個性特點,少年是這樣,
長大了也沒有改變。

  《神雕俠侶》是從楊過的角度寫,讀者用楊過的眼光看事物,自然同情楊過而對
他憎恨的人有反感,特別是對郭靖、黃蓉及郭芙這一家三口有反感,但事實上楊過不
是在每一件事上都是對的,而別人都是錯的。郭靖視他如同親子,黃蓉雖然對他有戒
心,一來並非完全沒有理由,二來她已盡力不虧待他,楊過固然三番四次救她一家,
但黃蓉竭力為楊過辛勞,甚至為他冒性命之險,也不隻一次。不少讀者惱恨黃蓉“惡
毒”地向楊過說謊,騙他小龍女是被“南海神尼”所救,這指責甚不公平,騙得楊過
活下來,也是小龍女的原意,是她訂下十六年之約的,黃蓉不過替她完成這個心願。

  楊康之死,其實不是黃蓉之過,是楊康偷襲黃蓉,擊在軟蝟甲上,染怪蛇毒血而
死的,楊過一直認定郭靖黃蓉是殺父仇人,他自己就是冤枉人。

  像楊過那樣注重感情的人,很多時便會因此而太過自我中心,金庸歌頌楊過與小
龍女的堅貞愛情,但顯然認為視愛情為高於一切,是不妥當的想法,他描述楊過企圖
暗殺郭靖黃蓉,用他們的首級去換取解藥,就特別刻畫了楊過在愛情與社會責任之間
的徘徊,結果,還是社會責任戰勝了愛情,金庸借黃蓉之口,稱讚這是舍己為人的俠
義行為。

  其實這一段的描寫,不但使人對楊過的人格大感疑問,對愛情的魔力也大有惡感
,因為問題不是在於在成全愛情不顧大局、或顧全大局與犧牲愛情之間的取舍,如果
是這樣的取舍,那麽為了愛情不顧國家大事並不算是違反道德,為了國家人民而犧牲
一己幸福,更堪稱偉大;問題是,楊過的抉擇,是應否以卑鄙的手段去殺害郭靖以成
全他與小龍女的愛情,那是絕對不同的事,一個正直的人,在這事件上根本不可能有
片刻的猶豫,楊過三番四次的猶豫,簡直難以想像他是個怎樣的人,他打算采用的手
段,從國家從個人的觀點看,都是卑鄙之極的,從國家觀點,他是為了自己生命和愛
情美滿而勾結敵軍;從個人觀點,他是利用郭靖對他的信任而暗下毒手,他對忽必烈
說:“小人在郭靖家中住過數年,又曾為他出力,他對我決無防範之心。”真是虧他
說得出口。

  若然他是一時衝動殺人,那還罷了,但是楊過是經過考慮的,他到了襄陽城中,
聽見嬰兒啼哭,想到郭靖一死,敵軍即時攻入,這城中千萬嬰兒便得慘死,但一想到
小龍女,他便把心一橫:“我受苦之時,除了姑姑,有誰真心憐我?世人從不愛我,
我又何必去愛世人?”使他暫時收起刀子不刺進熟睡的郭靖胸中的,不是他對世人有
任何憐憫,而是郭靖舊日待他的恩情。次日,千軍萬馬之中,他又興起乘人之危的念
頭了,最後臨危勒馬,是楊先生的運氣,哪談得上什麽舍己為人、大仁大義?

  楊過與小龍女愛對方遠勝愛惜自己,無比堅貞、生死不渝,據說這是偉大的愛情
。我覺得頗有保留。偉大的愛情,使愛與被愛的雙方變得人格更高貴,但是愛情卻使
楊過變得卑鄙。

  楊過為愛小龍女而決心殺人,他身中情花之毒,隻有十八天可活,但若取得郭靖
黃蓉首級,則可換取解毒的絕情丹,他初時想,何必殺人?跟小龍女一起,安安靜靜
快快活活十八天已心滿意足。但兩人跟著感到,這樣深愛對方,一百年、一千年一起
也不足夠:“楊過捧起她的臉來,在她淡紅的嘴唇上輕輕吻了一下,毅然道:‘好,
說什麽也得殺了郭靖、黃蓉。’舌尖上嚐著她淚水的鹹味,胸中情意激動,全身真欲
爆裂一般。“真是令人心寒。在《射雕英雄傳》裏,黃蓉囑郭靖,打勝了仗可求成吉
思汗免除他與華箏的婚約,郭靖不忍見士兵屠城,改了要求成吉思汗饒了滿城百姓性
命,黃蓉賭氣出走。為此,應記她一大過。但黃蓉最後畢竟沒有鼓勵郭靖殺人。小龍
女比黃蓉更差。她答黃蓉說:“我要害你夫婦作甚?我隻是要救過兒,至於他父仇什
麽的,全不放在心上。”

  這就是說,楊過要殺人,她就幫他殺人;要是為了救楊過必須殺了某人,她就殺
了這人,除此之外,她什麽也不放在心上。

  她不放在心上的豈止“父仇什麽的?”襄陽滿城百姓的安危,她一樣不放在心上
,成千上萬的人要被蒙古兵殺戮了,她隻關心她的情郎是否能夠續命,隻要她的過兒
因而得活命,她就心滿意足了。教我怎能接受?這位小姐是神仙還是羅刹?

  後來,據說黃藥師十分欣賞楊過娶師父為妻,“視世俗規範如無物”。視世俗規
範如無物不要緊,視別人的性命如無物也值得欣賞麽?若愛情使一個人變得自私卑鄙
,這種愛情有什麽偉大可言?

  金庸對楊過特別鍾愛,要《神雕俠侶》中的每一個年輕姑娘都對她有情,本來獨
有郭芙這草包小姐對他看不入眼,到後來筆鋒一轉,居然原來郭芙也一直暗中有意於
他,不過自己不知道罷了。

  金庸寫郭大姑娘耶律夫人在千軍萬馬中沉思:“我為什麽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
?隻因為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

  郭芙小姐自小看不起楊過,若“暗暗想著他”,恐怕也要在他成了“神雕俠”之
後吧?見別人奉他如天神,見他對妹子那麽好,自己後悔起來,才有“姑娘不稀罕”
的自欺欺人的想法,也有可能。

  但楊過對郭芙,卻是有過“奇異的心事”的,他才是一直恨郭芙,因為她“沒半
點將他放在心上”,她是他童年的心事。

  楊過九歲第一次見郭芙,即覺得她美。那時郭芙“身穿淺綠羅衣,頸中掛一串明
珠,臉色白嫩無比……雙目流動,秀眉纖長……秀麗之極,”偏偏這個女孩嫌他手髒
,不同他玩,他為此連她一家也憎厭上,可見反應之烈。

  長大後第一次在“英雄大宴”上再見郭芙,又再為她的嬌美震蕩,他明明是故意
裝成潦倒去試探人怎樣對他,但乍見郭芙“臉如白玉、顏若朝華……粉裝玉琢一般”
,他“隻向她瞧了一眼,不由得自慚形穢。”

  楊過見武氏兄弟拚命討好郭芙,忍不住出言嘲諷,郭芙笑起來,他見她“這麽一
笑,猶似一朵玫瑰花兒忽然開放,明媚嬌豔,心中不覺一動,臉上微微一紅,將頭轉
了開去。”他三番四次為她心動,她始終不把他放在眼內,隻顧與大武小武周旋,他
惱恨她的驕傲,每次必然作弄她,非弄得她惱怒不可。

  這是什麽心情?忍不住刻薄嘲諷武氏兄弟,又是什麽心情?後來騙他們郭芙已許
配給他,又是什麽心情,當然,楊過不是真的對郭芙有意,隻是氣忿她看小他,到後
來她當眾下馬跪下來求他救丈夫,這幾十年的情意結就解了。

                 令狐衝

  金庸在《神雕俠侶》的後記說,這篇小說的主旨,是透過楊過這個角色,寫世間
禮法習俗對人心靈和行為的拘束,金庸又說,雖然“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對現代社
會仍有重大積極意義,但是國家界限終會消失,“愛國”、“抗敵”到時便會失去意
義,但人的品德和高貴感情,永遠不會失去意義,因此性格與感情,遠比社會意義有
更大的重要性。

  從這個角度看,楊過應該比郭靖高出一層,楊過重感情是恒久可貴,郭靖重社會
責任隻有短暫意義,若金庸目標真是這樣,那麽《神雕》便不算成功,因為楊過最後
達到,“英雄”的地位,仍是因為他“為國為民”,因為他戰勝了隻顧自己的愛憎幸
福,不以國事為重的心態。楊過雖然是反叛英雄的造型,但到最後,他沒有以他的典
範取替郭靖,反而接受了郭靖典範,在郭靖的典範之內超勝郭靖。

  因此,我認為《神雕》是一部意念不連貫的小說,楊過是個意念不連貫的角色。

  《神雕》後記中提到的意念,到了《笑傲江湖》,才在令狐衝身上成功地表達出
來,我認為《笑傲湖》是金庸最成功的小說之一。

  在《笑傲江湖》之中,金庸的確表達出社會規範可以怎樣虛偽和霸道,而純真的
感情怎樣比表麵上大公無私的行為高貴百倍。

  令狐衝的“俠行”其實寥寥可數,而且讀者印象最深刻的,完全不是他做了什麽
,而是他的情操。他大部分時間身受重傷,失去武功,根本有心無力。他絕對沒有“
為國為民”的機會和傾向,他完全沒有領導才能,他甚至說不上是個英雄人物,但是
他令人感動,教人敬重,就是因為他的性格和感情完全沒有一絲卑劣的地方,因為他
寧願付出最大的代價,也不在這方麵作出任何妥協。

  令狐衝是真正的出世,他的《笑傲江湖》遠比楊過的隱歸古墓來得舒暢自然。

  令狐衝真不算得上一個成功人士。他沒有尊貴的出身來曆,父母是誰,《笑傲江
湖》提都沒有提過,隻是說他由師父師娘撫育成人。在武功方麵,他有兩次奇遇,一
次是在思過崖上遇到風清揚,學了“獨孤九劍”,一次是在西湖底黑牢,無意學得任
我行的“吸星大法”,但令狐衝絕對談不上武功第一,這兩項武功,在危急關頭,時
靈時不靈地救他一下,大部分時間,令狐大俠都不是重病便重傷。

  在聰明才智方麵,令狐衝當然不是笨人,但是他被人欺騙的次數,多得數不清,
皆因他太信任人,太不計較自己的利益安危。

  他這個華山首徒本來已經不怎麽樣權威,到後來甚至變了棄徒,糊裏糊塗當了恒
山掌門一陣,又糊裏糊塗領導一批烏合之眾上少林寺救“聖姑”,但兩處都是短暫權
宜之事,他很快又回複自己“無職一身輕”。

  比起陳家洛,令狐衝毫無貴公子的風味;比起袁承誌,令狐衝絕對說不上年少老
成;比起郭靖,他沒有為國為民的偉業;比起張無忌,他沒有左右逢源、到處得美人
垂青;比起喬峰——他又哪有半點喬峰的神威凜凜?

  比起金庸其他的男主角,令狐衝真可算是個很普通的人,但是他的普通,正是他
最吸引人處,因為他證明了一個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英雄大俠不必有特殊地位,
隻需有高貴的人格情操。

  令狐衝是個最自然而不掩飾自己的人。他從不道貌岸然、從不自以為是、從不自
大自尊,甚至毫不自我中心。他不受俗劄管柬,不是像楊過那樣要證明些什麽,他簡
簡簡單單地不管別人對他有什麽印象。連莫大先生也教訓他說,他想到做什麽便做什
麽,絲毫沒有想過會起惹起什麽話柄,他毫無機心,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麽重要,從
來沒有使命感,沒有名利心,是個最難得的恬淡人物。

  令狐衝最令人敬佩及欣賞的是他的俠義精神,以及他堅守原則的態度。最清楚的
一個例子,就是他怎樣舍命救儀琳。他一來未見過儀琳的樣子,二來與她素不相識,
三來田伯光是個勁敵,他根本沒把握打贏他,但是他仍是毫不猶豫地出麵救人,這不
是俠義心腸是什麽?

  他的俠義心腸,別開生麵地以嬉皮笑臉的姿態表現出來,什麽“一見尼姑、逢賭
必輸”,似乎沒半點正經,絕對不肯以“救世主”的麵目出現。在這方麵,他像楊過
多過像郭靖、喬峰,但是楊過愛討人便宜,特別是愛討女人便宜,令狐衝卻從不這樣
做。

  令狐衝不守俗禮,非常不顧麵子,衣服破;日也不在意,跟無賴潑皮賭錢,輸了
讓人揍也不在意,但是他卻重視原則,甚至輕視自己的生命。方證大師要他投入少林
門下,以便教他易筋經,救他性命,他寧願不救自己性命,也不肯改投少林。同樣,
他在朝陽峰上。身受真氣亂竄煎熬,痛苦難當,明明聽命入教,便可得任我行教他化
解,但他堅持不肯入教,至於將來怎樣,將來再算。

  不守俗禮的人,照例招人物議,對令狐衝而言,別人批評他,他不在意,但為師
門惹上麻煩,卻十分內疚,在這方麵他與楊過不同,他不是故意反叛,而是真真正正
的漠視,常常忘記自己的行為是違反世俗常規。

  令狐衝所受的最重責備是正邪不分,亂交魔教中人,但是令狐衝其實在正邪之間
,分得清清楚楚,隻不過他的標準,與世俗的標準不同。他尊敬的是高潔誠摯之士,
鄙視虛偽而野心大之輩。他有精神潔癖,受不了虛偽奸詐的人。像左冷禪那類的野心
家,他走得近了也會打冷顫。

  所以他能與田伯光結交,卻忍受不得所謂正派的青城子弟。他看人完全是從精神
的尺度而漠視他們的社會地位,因此他大刺刺地不睬金刀黃元霸,卻對綠竹巷的一個
老蔑匠敬禮有加。這又是與楊過不同,他尊敬誰並不是看人家對他好壞。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笑傲江湖》中看不起令狐衝的都是男人,女子差不多個個
都對他好。嶽靈珊跟林平之要好之後,對他有過嫌隙,但始終也是信任他。恒山派的
女弟子都敬重他愛護他,不獨儀琳一個人;定逸、定靜、定閑三位師太都欣賞、信任
他,定閑臨死甚至堅持要他破天荒地當恒山派掌門。

  任盈盈對他傾心,一直對他的人格十分敬重;嶽夫人不管丈夫怎樣,都視令狐衝
如同親子,不相信他是壞人。

  任盈盈一聽就知令狐衝沒有謀殺師弟,不問也知他因討厭人無恥奉承,寧死也不
會肯入日月神教;儀琳知道“令狐大哥”一定不肯做“低三下四的人”、一定不會愛
情不專;嶽夫人知道他不會偷去林平之的劍譜,因為他“從小便不貪圖別人的東西”


  令狐衝實在是個光明磊落、坦率真誠的人,他的愛惡意欲,一看便知,女子少機
心,對他不加以諸多懷疑,因此對他了解正確,有機心的人,用有機心的眼光測度他
,於是把他全看錯了。

  令狐衝從不虛偽,不計較代價,不計較麵子。他苦戀師妹不得,所有熟人知道,
他也不計較許多。但同樣,盈盈對他另眼相看,也是天下皆知,她背負令狐衝上少林
,以自己生命換他活命,又是天下皆知;儀琳亦是同一路人,她為令狐衝日漸憔悴,
又哪裏有加掩飾?男人愛麵子,吃不起這樣的虧,令狐衝重感情多於重麵子,男人不
明白不接受,但女性卻深能體會而產生共嗚,對他隻有更加愛護。

  令狐衝不自覺而突破了喬峰的樊籠,喬峰連國家民族的界限也不能超越,報仇枷
鎖、事業枷鎖以為是重任,令狐衝憑良知分出善惡,寧遭放逐也不肯接受世俗的所謂
“正”“邪”。

  楊過塵心未了,歸隱於活死人墓,是因為不得不在小龍女與花花世界之間作出取
舍,但令狐衝本來就沒有事業心、沒有名利心、沒有使命感,他愛交朋友飲酒賭錢、
愛研習武功音樂,他不需要活死人墓,在綠竹巷中過尋常生活,他已經很滿意。

                 康熙

  英雄……怎樣才算是英雄?雖然金庸在《笑傲江湖》裏提出了一個看法,就是:
有高貴的人格的人值得我們尊敬,不一定是領導武林的大英雄才算偉大,但是《笑傲
江湖》的故事背景與其他金庸小說不同,與“反清複明”、保衛國土等曆史背景無關
,《笑傲江湖》裏的政治活動,全部是出於“武林人物”對“一統江湖”的個人野心
,對平民百姓沒有半點好處,因此令狐衝決定不參加這種活動,並不牽涉到道德價值
之間的矛盾。

  當然,他是要作出取舍的,他要娶嶽靈珊,便要與嶽不群同流合汙,要獲得化解
內傷的方法便要加入日月神教,但這是利益與原則之間的取舍,不是不同的原則之間
的抉擇。令狐衝不是在社會責任與個人原則之間選擇了“獨善其身”,因此他的退出
也沒逃避的意味。

  “出世”不一定行得通,金庸仍回到“入世”,也就是社會責任。所謂“英雄”
的問題上來。

  在《射雕英雄傳》的結尾,成吉思汗年老回顧一生成就,他傲然道,他所建大國
,曆代莫可與比,古今英雄,沒有誰及得上他。

  郭靖不同意,他說,人死之後,占地不過數尺,殺人流血,占人國土,到頭無用
:“自來英雄而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
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

  成吉思汗滅國無數,隻是“殺得人多”,不算英雄。陳家洛、袁承誌、郭靖、後
期的楊過、張無忌、喬峰,個個都是力圖“為民造福、愛護百姓”的英雄。這些英雄
,都是與當權者對抗的俠士。

  武俠小說的故事多以“反清複明”為背景,多少反映了中國人的民族感情。在這
些故事裏,忠奸分明,俠士是漢人,是忠的;皇帝是“韃子”,是奸的,“反清複明
”終因強弱懸殊而失敗,但是俠士雖敗猶榮,皇帝雖然勝利,卻為天下鄙視。

  這大概反映了平民百姓對官府的抗拒心理。

  金庸在早期的作品,大致用了同一個立場。在《書劍恩仇錄》之中,香香公主用
她的生命去警告陳家洛“不可相信皇帝”,陳家洛以為乾隆是漢人,又是他哥哥,稍
微相信他一點,就險些被乾隆害了。

  在原版的《碧血劍》,崇禎帝是袁承誌的殺父仇人,是昏君,協助闖王推翻明朝
是英雄行徑,但到闖王要做皇帝,闖王又變成壞人,俠士唯有退隱。這就是“權力使
人腐敗”的道理。

  其他的小說,一直至《天龍八部》,即使不正麵寫中國的皇帝怎樣差,也寫侵略
者的首領怎樣野心可怕,在《天龍八部》,透過慕容複這個人物,金庸更寫出發“皇
帝夢”的人的可悲可笑,《笑做江湖》更是攻擊政治野心為主題。

  但是金庸這個看法不是沒有改變的。他在《天龍八部》已開始比較清晰地質疑民
族主義及以種族作出的劃分,後來,他對統治者的看法也起了轉變。

  在七五年改寫的《碧血劍》中,金庸加插了一段全新的袁承誌行刺滿清皇太極的
故事,大大地說明,皇帝不一定是壞人,滿清皇帝之中也有好的統治者。袁承誌在屋
頂偷窺皇太極與明朝降臣對話,先是驚覺這人知才善任,駕馭人才的法門實在高明,
比崇禎高出百倍,繼而聽得他解說治國之道,他說:“南朝所以流寇四起,說來說去
,也隻有一個道理,就是老百姓沒飯吃,咱們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讓
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接著,就商量怎樣輕徭薄賦,為百姓造福。袁承誌聽得“
句句入耳”,隻盼多聽一會,幾乎忘了來此是為刺殺此人。

  在新版的《碧血劍》中,袁承誌暗裏佩服皇太極,開始相信,由他來做皇帝,比
闖王更有把握穩定江山。後來皇太極被多爾袞謀殺,袁承誌反而若有所失。

  寫到喬峰,俠士英雄的典型已寫到窮途末路,到了《鹿鼎記》,金庸索性打破傳
統,正麵寫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鹿鼎記》的故事,以反清複明為背景,但是這次
皇帝是可敬佩的、有遠見、有社會責任感的英雄人物,反清俠士卻以韋小寶這個胸無
大誌的市井人物為首領。英明君主日漸把國家帶上繁榮穩定的軌道,反清俠士卻窩裏
反鬧得不亦樂乎。

  康熙是《鹿鼎記》的真正主角。《鹿鼎記》以諷刺手法寫反清俠士,揭穿他們不
過是凡人,也為名、為利、為地位麵子、為女人明爭暗鬥,也搞政治陰謀、弄權術,
也腐敗得可以。正義凜然的大俠陳近南失諸愚忠,裹在一片浪漫氣氛之中的白衣尼九
難,隻差一線便淪為可笑。

  但寫康熙,金庸沒有使用諷刺手法,一部《鹿鼎記》是康熙皇帝的成長經曆,從
愛玩好勝的“小玄子”,經過磨練、克服困難(如殺鼇拜)而漸漸成熟,天威日重,終
於成為憂國憂民、愛護天下百姓的一代明君。盡管金庸借韋小寶之口,開玩笑稱他為
“鳥生魚湯”,這仍看得出是典型的描寫英雄的手法。

  金庸利用小桂子與小玄子之交,去塑造康熙的有真感情。

  有人情味的形象。他跟韋小寶的友情,增加讀者對他的親切感,他對建寧公主的
兄長之愛、對太後的孝心,特別是五台山上、清涼寺中,會見順治痛哭失聲、戀戀不
舍的兒子渴望父愛之情,都令人感到康熙不但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且是個深情的人


  到後來,他治理國家,處處表現著氣度和智慧,閱奏章報告台灣台風災情,竟“
淚光瑩然”,要裁減宮中衣食賑災,悲天憫人之心,與紅花會群雄搶軍響救濟黃河災
民比較,同一樣是俠義心腸。

  康熙不是俠士,但在金庸筆下,他卻是個“為民造福、愛護百姓”的人,切合郭
靖所訂立的“英雄”定義。

  正如喬峰、郭靖、陳家洛等俠士英雄,康熙也有他的使命,就是治國安民的使命
。他並非以武功完成使命,而是運用才智、權術、駕馭人的手法。他任用小人,用卑
鄙的秘密情報員,顯然並不如典型俠士英雄那樣決絕地堅持道德完美主義,但他們不
能完成救國使命,至多能像郭靖那樣,做到殺身成仁,而康熙卻能做到他治國安民的
使命。

  康熙與韋小寶差不多最後一次會晤時,對韋小寶說:“我做中國皇帝,雖然說不
上什麽堯舜禹湯,可是愛惜百姓,勵精圖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個比我更加好的
?現下三藩已平,台灣已取,羅刹國又不敢來犯疆界,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天地會的反賊定要規複朱明,難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統治下,日子會過得比今日好
些嗎?”

  從這個角度看,誰說康熙不是英雄?不過他是個成功的英雄。他不是俠士而英雄
;在金庸筆下,他是統治者而英雄。

  “行大事不拘小節”的康熙皇帝,在人格上、道德上或不如寧為玉碎的喬峰,然
而在金庸筆下,喬峰隻能以悲劇收場,康熙卻一直偉大下去。這說明了什麽呢?郭靖
若麵對喬峰、麵對康熙,又有什麽話可說?

  或許要問金庸,在喬峰與康熙之間、在俠士與統治者之間,誰是他所選擇的理想
典型,誰可以做更大的英雄,他會認為這個問題沒有多大意義,英雄是多種的,生而
為統治者,跟生而為與昏庸的統治者作對的俠士,都可以各盡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完
善。

  但從《鹿鼎記》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金庸對統治者的態度有所改變。《笑傲江
湖》裏的一切政治活動無非是一個目的:個人野心;一切政治人物,到了獨攬大權之
際,都會失去智慧。康熙皇帝卻完全不是這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