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加拿大之前,有朋友告訴我了解基督教就了解了大半北美的人情風土。落地後果不其然,就連Rotman 的前後左右方圓300米內就分布著不下5家教堂. 第一次係統的接觸基督教是在Bloor 街上的華苑餐廳聽Albert講四個屬靈的原則。Albert 是一個中國後裔,就是所謂的CBC,也是我所能 接觸到的最虔誠的Christian. 他對天主全身心的敬拜,常讓他感應到種種神的昭示.虔信天主的他相信Hockey比賽中奇跡般的20個入球,來Rotman上學,以及對認識這麽多的中國同學,並最終下決心到清華交換學習都是神對他的眷顧和啟示。 Albert總是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告訴大家,最重要的問題不是你有信仰,乃是你所信仰的是誰?因為你所敬拜的是基督,你的生命人格、思想、生活、受用也隨之而異。謹慎選擇所信仰的宗教、比選擇職業、婚姻更重要。
因為外婆在世時是一個佛教徒,供奉觀音菩薩, 後來在廈大時,前門邊上的南普陀也是休閑的常去之所,久而就之對佛教有了粗淺的感識了。仔細比較,這兩種分別源自中東和古印度的宗教在神的唯一性,人和神的關係和對苦樂生死的境界有著截然不同的教義和闡述。
佛教敬拜多神,如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可是按照佛教的教義,這叁位不是神。觀世音菩薩尚在修行地位,阿彌陀佛則是千億萬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貴者,當推釋迦摩尼佛祖,但釋迦佛也不是神, 而且他並未讓世人把他當神來敬拜。因為按佛經說,佛與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禽獸也可成佛。徹底說來,佛教是無神可拜的。結果,有佛教祖師把佛像劈開燒火,並宣稱自己就是佛,自己就是宇宙間最高大的。可憐,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基督教則不然,上帝即在古時藉著眾先知,曉諭人類,雖然在各民族,深淺不同,先知所知道的有限,但在這末世,藉著他的獨生子耶穌啟示於世人。這位宇宙間獨一的真神上帝──耶和華,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而且是最高權能、智慧、仁愛、聖潔、公義、有位格的獨一真神。
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有計劃,有目的創造的.佛教看世界是因緣和合,四大皆空.世界是閻浮提娑婆世界,眾苦充滿,都是由於一切眾生業感而來,果報而來,故佛教徒看不出被造之物、大自然界之美,及上帝創造之恩典。基督徒則不然,以為世界萬物俱是天父上帝所創造,奇偉美麗無比,其中蘊藏財寶豐富,用之不盡,取之不竭。人苟能開了靈眼,則無論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處處皆可見到上帝創造之奧妙。故對於山水花鳥,音樂美術,在在皆可寄情欣賞.因為這一切,皆是天父上帝為人類預備的。
基督教看人生是樂觀的,相信耶穌的出發點是赦罪得救;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煩惱的,信佛修行的出發點是離苦得樂.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願來生再做人;基督教則不然,世象種種皆應努力研究。家庭、社會、世界,皆要努力服務。因為做得越多,就越能榮耀上帝。 佛教徒出家,或吃齋念佛,集功德,原因都是為離苦得樂。修修來生,或圖往生西方。出發點,並不是想到罪的問題,隻想到苦的問題。此又與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叫人頭一件想到罪的問題,倒並不一定要離苦,甚至要甘心樂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會中,愛人、服事人。
基督教救恩的究竟是永生, 而佛教因果的歸宿是涅盤。 這是兩大宗教最大的區別,釋迦佛隻是教主、導師,指示人離苦得樂,教導人自已修行之方法。他並未說:我能代替眾生擔罪,隻要信我就得救。耶穌則不然,聖經清楚地說:我的寶血,是為你們的罪流出來,使罪得赦.信的人就有永生。佛教修行之目的,是涅盤。涅盤意為寂滅,是令人很難捉摸的名詞。究竟進入涅盤後,還有我沒有?曾經看過一些當代佛經的典作,如台灣的南懷瑾,得到回答卻是不同。有的說仍有我存在,有的說那時絕對沒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歸入大海,還有一滴水嗎?有的說:一滴水固然歸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無可得,但此一滴水性還是存在於眾水之中而未消滅的、甚至有兩可的回答說: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為涅盤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回到法性實相。不存在是法性本來空寂,也就是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的境界。基督教對此問題,卻有了相當確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說有永生。永生的希臘原文,乃指屬靈的生命屬上帝的生命。此生命人在世時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話。
在我看來, 人生是個沒有結論的主題,每時每刻都在變繹始終也不能一錘定音。基督教是讓人忘記勞碌紛爭,從中體會到人生的澤潤;領悟到人生的雋永。佛教則是質疑人生,靜謐中折射了不湮的善意,包容著人的疲憊與傷感.
記得聽說過的一種接近上帝的方法:累了,閉目凝神將心神緩緩釋放開來, 輕輕的, 聽, 安靜,聽,風起, 雪落,天主在頭上走過.
寫於2004年3月29日 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