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41 --- 懷念大唐雄風

(2004-12-06 14:44:35) 下一個

任何一個讀中國曆史的人,翻到大唐帝國,精神總不禁為之一振,擂三通鼓,吹三通號,意氣洋洋。大唐的文治武功,繁華富庶,確是中國人一個燦爛的夢。自武德元年(618),李淵受禪代隋稱帝,定都長安建立唐朝,至天佑四年(907),哀帝李祝遜位於梁,唐傳二十帝,曆二百九十年而亡。其間的“開元”和“貞觀”盛世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的兩個國家發展的高峰,就連後世那個號稱“十全武功”心高氣傲的乾隆也經常將自己一生的功業與此相比。記得詩聖杜甫曾寫到: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我以為,唐朝在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壯大的曆史長河中與今天的中國有著許多可比之處。唐朝政府治國的戰略策略凝聚了上自曆代皇帝,下至軍政大丞們的群體智慧和不懈努力。經過曆史的檢驗,其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不乏失敗的教訓,都能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啟迪。因此回憶總結唐代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關係如何取得輝煌的成就,對今天的中國調整發展方向有著可借鑒之處。 

1. 社會變革

唐朝和今天的中國一樣正處於社會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期,當時社會變化的中心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民族文化環境,給傳統的中國社會造成了極大衝擊,產生了許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頹沒落,一般地主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勢力空前發展。與此相應是各項製度不斷的、全麵的變革更新。唐朝後期出現的很多萌芽狀態的新事物,對此後千餘年的曆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租庸調到兩稅法的變化,不僅是唐代賦稅製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國古代稅製由稅丁到稅產的濫觴。宋代的“二稅”、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是唐代兩稅製的繼續和發展。中唐時期韓愈和李翱的哲學思想為宋明理學開了先河。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為宋代“古文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礎,寫古文之風一直持續到“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前夕。由此可見,從唐中葉開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間醞釀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大變化,許多新事物都萌發產生於唐代。在這個曆史轉折階段,既有舊時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時代來臨的曙光。

而經曆過文化大革命的洗搶劫的新世紀中國,社會文化和文明意識正也經受著來自內部缺乏繼承和外來西方文明的雙重衝擊。孔儒教統的否定沉淪,私營和官僚經濟和政治的高度再結合,以及在部分具有憂患意識的政治和經濟經精英帶領下的民族複興和國家變革回蕩在每個角落。這個時期出現的許多新思想和改革,如毛澤東的“獨立自主”和“土地改革”,鄧小平的“一國兩製”和“改革開放”,胡江主導的“和平崛起”和“經濟先行”等諸多國策和製度,對今後中國至少百年曆史的軌跡留下了厚重的一筆。另外,國家大力推廣和普及基本教育,醫療和科技對中華民族和文化的再度崛起是功不可沒的。今天,解決好台灣問題將是對中華民族新的統一體的鞏固和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形成和繁盛的最重要的曆史任務。界時統一強盛的國力,物質文明和文化將增強周邊各民族向心力,因此,21世紀初的中國的統一是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壯大、發展的又一重要曆史階段。同樣,在這個新的曆史轉折點,失去陳舊習慣的痛苦和迎接新生變革的欣喜也是交雜著的。

2.國家內政

中國曆史自戰國時代以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三次高潮,即西漢,唐和明清。尤其是唐朝前期,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手工藝品日益精巧,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城市生活繁華似錦。唐朝後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為以後南方經濟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礎。當時在政治上,先後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呈現一派升平景象,其成就超邁西漢“文景之治”。唐玄宗統治時期,鼎盛局麵達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壇上也出現了「盛唐氣象」。而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從太宗世民和他身邊兢兢業業的權臣們開創的國家內政格局。李世民實在是個英明的政治家,玄武門之變後,為了迅速安定局麵,他立刻拋棄了對太子黨的仇恨,不但予以赦免,還從中提拔有能力的予以重用(例如魏征)。君臣同心之下,所造成的動蕩被控製在極小範圍,唐的政權轉移迅速而平穩地完成了。自此,唐王朝的政權基礎大大的擴廣了,開始向全國各地招攬人才,以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和支持,並大量利用文人進行帝國的管理,保證了行政的效率。王朝的興盛,離不開這些官員的有效管理,而他們也成了支持王朝政權的外圍基礎。同時,聰明的太宗皇帝總是不斷提拔一些新人,注入新血液,平衡力量對比,使皇權高高在上。但在官員的調遣任用上,重內輕外,重視中央官員而忽視地方官員,形成了一種重內而輕外的官場積弊和導致了後來的“安史之亂”。

反觀今天的中國,農業和城市文明持續發展,南北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達卻也呈現出近一百年來最欣欣向榮的局麵。而這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也促進了中華藝術和文化的繁榮氣象。夜燈下的大上海,長笛轟鳴的海輪和屢獲大獎的電影巨作等舉不甚舉,凡此種種,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吏治腐敗和言論控製。事實上,今天中國的吏治危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傳統政治模式所造成的。中國從春秋戰國直至隋初,曆代實行過“養士求賢”、“軍功賞爵”、“察舉征辟”、“九品中正製”等多種選官方式。這些方式基本上是從現有統治階級,尤其是貴族子弟中選拔才俊。這是傳統政治模式選拔官吏的必然階段。但時間一長,這種製度的陋習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裙帶關係盛行,結黨營私,人才素質低劣,甚至形成門閥政治。這樣長期發展的結果就是吏治腐敗。而這對於目前而言,雖然有現代化的媒體,但由於在輿論導向實行相當嚴格的控製,這一開放式的信息渠道基本上處於閑置狀態。而由於信息渠道不暢,使得決策者往往決策失靈,在吏治方麵就很難有大的作為。在吏治出現危情之後,危及政權時才會引起權力中樞震動。但這時,已是冰凍三尺,扭轉吏治已非輕易可為。

3.外交軍事

中國人在曆史上從來就沒有擴張、侵略性。所有的所謂的“擴張”都是因為被那些“夷族”騷擾得火冒三丈才不得已出兵滅掉以絕後患。唐朝也是如此。唐朝剛剛成立時與周邊鄰國的關係異常緊張。西域有強大的突厥人控製著絲綢之路這條聯係東西的大動脈,時時騷擾國境。而南方出現新的威脅就是土蕃王國的崛起,其強大的軍事力量直逼唐朝。其他如大食,高句麗,百濟,倭奴(日本)等小國更是經常乘火打劫。當時唐王朝剛剛結束內亂,無力和這些外軍作戰。據史書記載,唐太宗接受大臣提議,將希望寄托在外交的交涉上,雙方談判的地點就是長安郊外渭水河畔的汴橋,外交舞台成為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與侍衛六人赴汴橋巧辯突厥,雙方成功的簽定了盟約,突厥兵撤。公元641年正月,文成公主入嫁土蕃,這次聯姻使唐朝消除了南方隱患。可以說唐朝早期的和平局麵是建立在不懈的外交努力基礎上的。

時間流逝,唐朝的國力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於是在知人善任唐太宗的領導下,唐朝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用兵。在貞觀四年(630年),驚才絕豔的名將李靖,僅僅以三千之眾,奇跡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後與另一位大唐名將李世績的配合之下,一舉將東突厥徹底消滅。東突厥汗國納入中國版圖。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軍隊作為先鋒,開始經營西域。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國臣服於唐朝之後,唐朝又於貞觀十四年攻滅了西域上的絆腳石―高昌國,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護府。此後唐朝連續剿滅了焉耆、龜茲、疏勒、於闐等二十幾個不聽話的西域小國,建立了以安西四鎮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係。當時的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被吐蕃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另外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戰爭的著名戰役-白江鏖兵也發生在唐朝。至此以後,日本連連派“遣唐使”赴華,對中國天子畢恭畢敬,並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工藝,以此改造日本。所以,唐帝國崇高的國際地位和輝煌的經濟文化成就,使唐朝不但能夠使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屬於最先進的行列。另外,使亞洲各國乃至歐洲、非洲國家對之產生了由衷的欣羨之情,他們爭相與唐朝交往,遂使中國成為亞洲諸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中心,在東西方交往中發揮了顯著重要的作用。

再看今天中國在安全上一樣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南海諸島,有六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聲稱擁有主權,形勢複雜。美國重新構築美日同盟關係、加強在東亞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以竭力對中國進行圍堵和遏製。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 -- 馬六甲海峽和台灣海峽作為主要的能源和海運進口通道,其戰略安全問題也隨著中國經濟外貿實力上升而成為攸關中國切身安全的重大課題。中國則以“西合南撫”的主動外交來破解。中國積極的通過上海六國合作組織謀求西亞和中亞的區域經濟合作和穩定,通過啟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強同東南亞各國經貿和外交合作,這些對策同早期的大唐帝國一樣都是為了謀求一段暫時穩定和平的環境,以休養生息,以圖大業。另外,如何防範打擊日本,保衛釣魚島, 解放琉球, 防衛俄羅斯, 保衛南海,突破第一島鏈等地緣安全和政治問題也奠定了對強兵的要求。隨著中國的戰略核彈道導彈,新式戰鬥機,大型驅逐艦,新式潛艇在中國的天地和海上出現,中國最高決策者的軍事和外交砝碼正在日益加重和增多。中國倡導的“和平崛起”這一命題本身,在初步實現文明形態的轉型、國家總體經濟實力增強,和同外部世界的關係出現新格局的情況下,已經使中國邁上了一個由求存(政治獨立),到求強(軍事強大),到求富(經濟發展)的演進過程。江山代有英傑出!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曆史時刻,中華民族一定又會有新的英雄因時依勢出而英姿勃發,恢複 “盛唐雄風”,重演中國曆史上最光輝燦爛的一幕大戲。

4.結尾

《羅馬帝國衰亡史》的作者愛德華·吉本的一段話非常值得我們去回味:“羅馬的衰敗可是過分雄偉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結果。繁榮使腐敗的條件趨與成熟;毀滅的原因隨著領土的擴張而不斷增加;一旦時機成熟,或者由於偶然事件抽去了認為的支撐,那無比龐大的機構便會由於無能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倒塌。它毀敗的過程再簡單明了不過了;我們應該感到奇怪的,不是羅馬帝國怎麽會毀滅的,倒應該是,它怎麽竟會存在得如此長久。”是啊,我們的大唐帝國怎麽竟會存在了三個世紀呢?

 

寫於2004年8月1日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