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2 --- 生活當成旅行

(2004-11-06 11:55:25) 下一個

16歲那年,當我決定離開從小生活的環境,第一次獨自走出家門去闖蕩的時候,有一種感覺是從來沒有料到會縈繞在心裏的。其實縈繞在心裏也不確切,更像是一個動畫片裏經典的情節:有一個在屋頂走路的精靈,走了幾步竟然走出了屋頂,腳下再沒有實物,隻有空氣。但是他也不覺得異樣,而是繼續往前走,突然,他想起了什麽,朝上下左右一看,發現腳下竟然空無一物,於是一愣,然後拚命向前,看上去兩隻腳就像轉動的螺旋槳,不過一點沒用,那個精靈就此垂直地往下掉,在地上摔扁了,不過不要緊,馬上充一充氣,就又神氣活現了。

我覺得那種感覺就是這樣,沒意識到的時候渾然不覺,但是如果一旦意識到,就會有很強烈的感覺,難以掙脫。這種感覺總是以孤獨開始,然後如果升華就會成為旅意。那時盡管少年壯誌,但心裏沒有許多感慨,因為就僅是從福州到武漢的大學旅程也有許多繁瑣的事情要準備。我想,古人如果也要處理那麽多繁瑣的事情,恐怕離情別緒也不會非常細膩,濃烈吧。

隻記得,半夜三更,室友都已經睡著,白天的喧嘩似乎還在耳邊,又似乎從未發生過。天亮要交的作業已經做完,一個人一邊在書桌前看書。一邊翻來覆去地聽幾首熟悉至極的歌,隻覺得“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縹緲的聲音和“Go home”這首歌的委婉的曲調非常神似。中文英文簡直就沒有區別,同樣撩撥著心裏的旅意。一時間,神遊萬裏,一會兒想周遊世界,一會兒又想起小時候放學回家的路。  

後來到了北京,一個周末的黃昏,背著書包走過前門大街,停步聽街頭賣藝的人彈著電吉他,旁若無人,行人紛紛把零錢送到他的麵前,他也沒有任何表示,繼續撥著琴弦。旁邊有推著木頭的車子賣鮮花的,車子上的花越來越少,我想買花的人會把花送給親朋好友,或留給自己。而這彈琴的藝人的琴聲卻從來不增不減,他自己聽到了,行人也聽到了。

那時,每周末打完球到食堂吃飯,見總是麵熟得不能再熟的東西,不由從心底裏懷念以前在家吃的飯菜。記得,有一個下午,沒有碰到認識的朋友,於是一麵心不在焉地吃著,一麵從書包裏拿出借來的書看,突然忍俊不禁,想家鄉菜的念頭也全忘了。書是錢鍾書的圍城,我讀到第一章方鴻漸請鮑小姐吃西餐,“沒有一樣東西可口:上來的湯是涼的,冰淇淋倒是熱的;魚像海軍陸戰隊,已登陸了好幾天;肉像潛水艇士兵,會長時期伏在水裏;除醋外,麵包、牛肉、紅酒無一不酸。” 每一個開始,同時意味著一個結束。躊躇滿誌的時候覺得獨立多好。

到了Rotman,隻要有空,我總是隔幾十分鍾,甚至幾分鍾就查一次電子郵件。如果沒有新的電子郵件,不免鬱鬱。上Will Strange經濟課,講解機會成本,我覺得,出國留學的機會成本應該包括去國懷鄉這一項。 

讀書的時候,生活的目標往往很明確,不過一開始工作,就覺得生活有無限的可能。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實在是很有道理。不過前人的道路,總還是有跡可尋的,但是如果不甘於步人家的後塵,那就要自己開路了。辛苦肯定會辛苦一點,危險肯定會危險一點,不過就如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所說:“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

不過,不管什麽壓力和壞心情,隻要持續時間不長,總壞不到哪裏去。記得出國時,一位紅顏說:與其夢想周遊世界,不如把生活當成旅行。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寫於2002年12月24日 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