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醇美的年華

  ——楊苡及其他

  ◎ 閩燕墨雨

  上海的女導演彭小蓮來電話,邀請我和她一起寫一個關於文學巨匠巴金的愛情的電影劇本。巴金這個名字對於任何熟悉現代中國文學的人都不陌生,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激勵了很多青年人走上了反對封建家庭之路。但是當我聽小蓮說作為劇本的前期準備,我們要去南京訪問巴金夫婦的好友楊苡的時候,我簡直要歡呼雀躍了!很多人知道巴金,不知道楊苡,但楊苡翻譯的《呼嘯山莊》對我的成長則有特別的意義。當然,我心裏也有一個小小的期望,就是通過感受楊苡,去感受經曆了抗戰、內戰、反右、“文革”等劫難的這一代知識分子。

  初識楊苡

  小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家的書原來比大部分同學家多得多,還以為每個人家裏都是一樣的。媽媽按照文學史讀書和買書,我和妹妹小的時候就徜徉在她的藏書世界裏,但我倆對書的興趣總有些不同。比如都是狄更斯的小說,我少時最喜歡《遠大前程》,她則喜歡我讀不下去的《匹克威克外傳》;我如癡如醉地讀《紅樓夢》時,她讀《堂·吉訶德》和《西遊記》讀到廢寢忘食;同樣是《三國演義》、《水滸》,我最關心讓男人犯錯誤的女性人物,她則欣賞張飛、李逵這樣魯直的漢子。但我們倆也有共同喜歡的書,那就是英國的勃朗特姐妹的作品。我們從初讀《簡愛》和《呼嘯山莊》的那個夏天,就相約將來要做文壇姐妹。我倆都反複讀過的《呼嘯山莊》正是楊苡的譯本。上大學的時候,翻譯老師極力推崇的譯壇怪才楊憲益,就是楊苡的哥哥。而所有馳騁文壇的姐妹、縱橫譯壇的兄弟們都曾經是我和妹妹少年時代的目標和榜樣。我們也會比較這些姐妹、兄弟的文風,同時暗暗地在心裏設定自己的目標。因為所讀的譯著都出自老一代翻譯,他們的白話文有時並不能讓我們這些“文革”後成長的讀者享受文字本身帶來的快樂。但是楊苡的文字卻有一種通透,令情感的激流不受文字的阻礙,這使得當年隻讀過她一部譯著的我也會對她念念不忘。

  再讀美文

  去南京之前,我開始尋找楊苡的文字,讀到她懷念巴金夫人的文章《夢蕭珊》,以及回憶巴金三哥的文章《夢李林》等散文。巴金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就稱讚她“可以駕馭中國文字”,其實她又何止“可以駕馭中國文字”,文字隻是她表達對人生的感悟、記錄友誼和生命的媒質。後來從楊苡編的巴金給她的書信集《雪泥集》當中得知,她最初想譯《呼嘯山莊》的時候隻有二十五歲,而且那時時世動蕩,她已經做了母親。雖然她譯成書時已經又過了十年,但沒有最初的衝動,也不會有後來譯著的誕生。我又想到《呼嘯山莊》必須要一位年輕女性敏感的神經末梢去詮釋,才會在另一種語言裏獲得生命力。

  去年春天,我終於見到了楊苡,她已年近九十,但仍然很健康,歲月竟沒能給她滄桑感。有很多人文如其人,也有很多人人不如其文,楊苡本人卻超越了她文字的豐富和美麗。多年以後,再次閱讀了楊苡送我的精裝新版《呼嘯山莊》時,我發現曾經震撼我的詞句依然震撼著我,而且這部書仍然有力量把我的精神帶到另一個世界去徜徉幾天。我終於確信,譯著真的可以有自己的生命與價值,而且不是任何譯者都可以承載年輕的艾米麗·勃朗特文字中那種燃燒的激情。這種激情毀壞了艾米麗的健康,但是讓楊苡青年時代的熱誠得到了釋放。

  聆聽其人

  我用相機拍下了楊苡從少女時代開始各個時期的老照片,每一幀照片都給我一個抹不掉的印象,即她似乎和世俗的世界有著天然的距離。我一見到她就愛上了她,不像是愛我的祖母,倒像愛一個同齡女友。這是因為聽她談話的時候,她講過去的事就好像講昨天的事情一樣。她從十六歲起作為讀者給巴金寫信,當時是巴金的一位“小友”,幻想著像書中的三少爺“覺慧”那樣離家出走。現在她也有自己的“小友”——上海一位桀驁不馴的才子。他原本隻認識楊苡已過世的先生趙瑞霟,趙先生去世後對楊苡說起對其文章的崇拜,沒想到她說:“有人說,我的文章比他的好。”小友證明她沒有誇張,而且聽她聊天更是像喝酒一樣,“會醉的。”楊苡並不喜歡太多熱鬧,我們有了巴金女兒和這位“小友”的引薦才見到她的。享受和她聊天,是因為她態度中絕無自傲,也無中庸,但其觀點和其勇氣一樣是令人佩服的。巴金被打倒的時候,大家都燒他的信,她也因為要保護巴金燒了一部分當時的信件,但是她仍舊保留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不少信件,甚至為此捱了紅衛兵的耳光。楊苡說起她上個世紀還和哥哥楊憲益談論過到底什麽是“修正主義”,是要修正“共產主義”還是“馬列主義”。兄妹倆的討論讓我在想,在當時逼人的政治環境中,他們依然保持了自己清醒、獨立的人格,而且歲月竟沒能改變他們麵對世界時的純樸真摯。可能正是這一份需要膽識才能做到的“見素抱樸”,讓他們在失去親人之後,還可以好好保留著記憶中的影像。

  夢裏尋他

  我們的劇本創作開始時,小蓮通過閱讀蕭珊給巴金的書信捕捉到了夫婦二人的精神麵貌,而我則主要通過細讀楊苡的文字以感受從抗戰到“文革”結束的時代脈搏。用電影的詞匯說,楊苡給了我們一個Point of View(即攝影機的“視點”),也讓我們聽到舊時代的聲音。楊苡經常做夢,她說近來常在夢中見到故人。我想也許是夢讓她不斷地刷新著本來會被歲月模糊的畫麵,讓她記得那麽多過去的細節。而這些有聲有畫的細節對一部電影真是太重要了。楊苡給我們講起當年在西南聯大時期的趣事,說起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年在昆明讀書時,課上到一半就常常要“跑警報”:凡到晴天,日軍的飛機必來轟炸了,城樓上的綠燈籠被換成紅燈籠,警報就會響;但是教授仍然繼續講課,直到警報一長一短地響起來,大家才不慌不忙地夾起書本向城外走。走到了曠野裏等待警報解除的時候,會摘地裏的野蠶豆充饑。最有趣的是十幾人一間的女生宿舍,條件很差,不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還曾經有臭蟲爬到女同學的耳朵裏,令她大哭起來,以為自己要死了,再也見不到父母了。於是大家深夜集體點著小蠟燭捉臭蟲,天亮時把捉住的四十隻臭蟲拿給女學監看……那位因為醉酒而沒能聽到這些故事的“小友”後來感到幾分嫉妒:“她怎麽沒給我講過!”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能有一個人聽得完她一輩子的故事嗎?她隨意中給我們的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百般努力能夠給她的了。這個想法讓我的心突然溢滿了感動,原來年華真的好比佳釀,會醇美到醉人。那一刻之後良久,我除了對生命充滿感激竟再無語表達了。■

  胡適談郭沫若

  1960年6月2日

  今天先生說起:“郭沫若這個人反複善變,我是一向不佩服的。大概在十八九年之間,我從北平回到上海,徐誌摩請我吃飯,還請郭沫若作陪。吃飯的中間,徐誌摩說:‘沫若,你的那篇文章(是談古代思想問題,題目忘了),胡先生很賞識。’郭沫若聽到我賞識他的一篇文章,他跑到上座來,抱住我,在我的臉上吻了一下。我恭維了他一句,他就跳起來了。”

  胡適談馮友蘭等

  1961年4月30日

  晚飯後,錢思亮夫婦來,大家就在客廳裏隨便談天。先生說:“翁文灝的父親是個大少爺,他本人也是個大少爺出身。後來在比利時進一個修士辦的學校,又受了這些修士的訓練,養成一種非常刻薄的性格,人家很難做他的下屬的。據說翁文灝已經死了,李仲揆(四光)也病了。”後來談到陳寅恪,又談到薑立夫。“在天主教辦的一個刊物上,知道馮友蘭在那邊認過一百三十次的錯,自己承認是無可救藥的資產階級。他本來是個會打算的人,在北平買了不少的房地產。一九五○年在檀香山買了三個很大的冰箱帶回去,冰箱裏都裝滿東西,帶到大陸去做買賣,預備大賺一筆的。他平日留起長胡子,也是不肯花剃胡子的錢。此外,現在‘三反五反’之後的錢端升、朱光潛、沈從文、華羅庚等人,聽說過得非常的苦。”先生也談起,“思杜一九五八年上半年之後就沒有信來過,恐怕是不免了。”

  (選自《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胡頌平 編著 新星出版社)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