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附錄(1)

  一、印度共產主義運動與共產國際關係大記事(1920—1943年)

  —九二〇年

  1—2月M。N。羅易在赴莫斯科途經柏林時會見阿巴尼·穆克吉,兩人共同起草了《印度共產主義者宣言》。

  阿卜杜爾·拉伯和B。T。阿卡利亞在塔什幹成立“印度民族革命委員會”。

  穆罕默德·莎菲克從印度赴塔什千,用波斯文和烏爾都文出版了《柴明達爾》周刊。

  印度革命者在阿富汗的喀布爾召開會議,列寧向會議發了賀信。

  4月M。N。羅易夫婦作為墨西哥共產黨出席共產國際二大的代表抵達莫斯科。

  阿巴尼·穆克吉持共產國際西歐局的委托書,抵達莫斯科準備出席共產國際二大。

  6月M。N。羅易在莫斯科先後會見了列寧和共產國際總書記安·巴拉巴諾娃。羅易對列寧起草的《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提出不同意見。經列寧同意,羅易起草了一份《補充提綱(草案)》。

  7月12日印度孟加拉革命者出版《新世紀》晚報,穆劄法爾·艾哈邁德是該報主編之一。

  7月15日蘇聯的《民族生活》雜誌刊登了羅易和阿巴尼起草的《印度共產主義者宣言》。

  7月19——8月7日:共產國際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羅易夫婦作為墨西哥共產黨的代表出席大會,並參加了殖民地委員會的工作。參加大會的印度代表有:阿巴尼·穆克吉、B。T。阿卡利亞。穆·莎菲克以觀察員的身份列席了大會。

  殖民地委員會對列寧和羅易的提綱初稿進行了認眞討論,對羅易的提綱進行了重大修改。大會最後通過了這兩個提綱。

  大會決定成立由索科爾尼科夫、薩法羅夫和羅易組成的共產國際中亞局。

  8月底9月初羅易押運兩列車軍火從莫斯科赴塔什幹。

  9月1—20日共產國際在巴庫S開東方各民族代表大會。

  以阿巴尼為首的印度代表團出席了大會。

  9月底:紹加特·烏斯瑪尼、莎菲克·艾哈邁德等人和一批印度穆斯林香客一起從阿富汗抵達塔什幹。

  10月初羅易在塔什幹建立印度軍事學校。

  印度革命者柏林委員會致信共產國際,建議把歐洲的所有革命者組織起來。

  10月17日印度共產主義者在塔什幹召開會議,正式成立印度共產黨。七名黨員是:M。N。羅易、伊芙琳·羅易、阿巴尼·穆克吉、羅莎·菲汀柯夫、穆罕默德·莎菲克、B。T。阿卡利亞、穆罕默德·阿裏。阿劄拉擔任會議主席,羅易擔任會議書記。莎菲克當選為黨的書記。(1971年11月,印度共產黨(馬)書中央全會決定以1920年10月17日為印度共產黨正式成立日期)

  10月31日印度成立全印工會大會,國大黨主席L。L。拉伊擔任工會大會主席。

  12月15日印度共產黨在塔什幹召開會議,吸收三名印度革命者為印共預備黨員,選舉產生了由羅易、莎菲克和阿卡利亞組成的印共執行委員會,莎菲競任黨的書記,阿劄拉任執行委員會主席。

  一九二一年

  4月初S。A。丹吉發表題為《甘地與列寧》的小冊子。

  4月2]日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建立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

  5月:羅易關閉了塔什幹的印度軍事學校,17名學生赴莫斯科進入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他們這所勞動大學重新組建印度共產黨,並加入共產國際,莎菲克擔任黨的總書記。

  歐洲印度革命者會議在莫斯科舉行,V。劄多巴塔雅、B·N·達塔、那裏尼·古普塔、G。A。K。盧哈尼等人從柏林赴莫斯科參加會議。列寧曾會見印度革命者代表。

  羅易為共產國際三大起草了《關於印度問題的決議(草案)》。

  6月22——7月12日共產國際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四名印度代表出席了大會。大會期間,羅易曾代替季諾維耶夫擔任大會主席,並在會上作了發言。劄多巴塔雅和達塔分別向大會提交了題為《印度與世界革命(提綱)》、《共產主義革命——最後結局》的決議草案,但未被大會接受。大會決定撤銷共產國際中亞局,建立共產國際東方部。

  8月26日:列寧致信B。N。達塔,要求他重視印度的農民問題。

  9月烏斯瑪尼離開俄國返回印度。

  10月羅易在阿巴尼的協助下完成《過渡中的印度》一書。

  11月那裏尼·古普塔離開俄國返回印度。

  11月30——12月2日全印工會大會召開第二次會議,赤色工會國際向大會發了賀信。

  12月1日羅易在《共產國際》雜誌上以《過渡時期的印度》為題,發表《過渡中的印度》一書的一部分。

  12月羅易起草了《共產黨人致印度國大黨阿邁達巴德年會的宣言》。

  劄多巴塔雅在柏林建立“印度新聞局”,下設兩個委員會,印責指導印度國內的革命工作和在國內建黨。

  12月23日那·古普塔抵達加爾各答,會見穆劄法爾·艾哈邁德,並試圖同孟加拉革命者取得聯係。

  一九二二年

  1月羅易同印度拉合爾的古拉姆·候賽因等人建立了聯係。

  2月21——3月4日共產國際執委會召開第一次擴大全會,通過了《東方問題決議》。

  3月那·古普塔離開印度返回俄國。羅易夫婦離開俄國赴柏林,並在那裏出版了《過渡中的印度》一書。

  5月15日羅易在柏林創辦了《印度獨立先鋒》雜誌。

  6月《印度獨立先鋒》雜誌輸入印度,它的觀點和文章被廣泛刊登在印度民族主義的報刊上。

  印度馬德拉斯出現了以“印度共產主義者同盟”名義出版的小冊子。

  古拉姆·候賽因在拉合爾創辦《革命》報。

  7月15日《印度獨立先鋒》發表了羅易起草的《致國大黨全國委員會的宣言》。

  7月17日共產國際機關刊物《國際新聞通訊》發表文章,邀請印度國內的共產主義者派代表出席共產國際四大,9月1日《印度獨立生鋒》也發表類似文章。

  7月25日羅易致信穆劄法爾,要求他派人參加共產國際四大,並附致C。R。達斯和S。C。鮑斯的信,歡迎他們訪問俄國。

  8月S。A。丹吉創辦《社會主義者》雜誌。

  羅易同丹吉、辛加臘威盧等人建立聯係。

  9月2日《社會主義者》發表羅易的署名文章《論東方問題》。

  9月16日丹吉宣布建立“國大黨社會主義工人黨”,《社會主義者》刊登該黨的綱領。

  9月19日羅易的代表查爾斯·阿什利抵達印度。他在孟買會見了丹吉和穆劄法爾的代表拉丁·米特拉,向他們轉交了羅易的信件。不久,阿什利就被當局逮捕,並於9月23日被驅逐出境。

  9月羅易曾致信印度工會領袖,邀請他們派代表赴俄出席赤色工會國際二大。

  羅易同孟加拉革命者建立了聯係,說服他們接受共產黨的綱領,同印度共產黨合作。

  10月1日《印度獨立先鋒》改名為《前衛》。

  10月2日共產國際執委會致信英國共產黨,宣布羅易為共產國際指導印度革命的唯一領導人。

  10月阿巴尼·穆克吉被印度共產黨開除出黨。

  11月2日羅易致信丹吉,提出在印度建立群眾性人民政黨。

  11月9日羅易致信辛加臘威盧,談共產黨人在國大黨加雅年會上應該采取策略。

  11月5——12月9日共產國際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印度有兩名正式代表、三名列席代表出席大會。羅易向大會作了《東方問題報吿》,大會通過了《東方問題(提綱)》,羅易當選為共產國際執委會候補委員。

  11月11——12日羅易分別致信丹吉和辛加臘威盧,要求召開一次會議討論建立群眾性政黨的問題。

  12月1日《前衛》刊登羅易起草的《致國大黨年會的綱領》。

  12月12日羅易起草了共黨國際四大主席團致國大黨加雅年會的信。

  12月16日那·古普塔再次離開俄國赴印度。

  12月19日羅易致信丹吉,再談在印度建立群空性政黨。

  12月21日英國路透社發表羅易為四大黨加雅年會起草的綱領。

  12月26日印度國大黨在加雅召開第37屆年會。丹吉和辛加臘威盧參加了大會,並向大會提出了爭取完全獨立的決議。辛加臘威盧在大會期間宣布成立一個“國大黨社會主義黨。丹吉、辛加臘威盧、馬尼·拉爾和阿巴尼等人就建立工農黨問題進行了磋商。

  一九二三年

  1月5日印度革命者在柏林成立“印度獨立黨”,B·N·達塔任書記,巴爾加都拉任主席。

  1月6日羅易致信C·R·達斯,邀請他訪問歐洲。

  1月31日羅易致信穆劄法爾,要他赴歐參加印度共產黨會議。

  1月沙菲克返回印度,向警方自首。

  共產國際在德國的埃森召開一次特別會議,討論了羅易提出的建立“工人情報局”的建議。

  2月初:羅易在柏林建立“工人情報局”,旨在加強東西方國家工人運動的聯係。

  辛加臘威盧發表一項宣言,要求在印度建立全國性的政黨。

  英國成立“印度海員協會”,並加入赤色會國際。

  2月15日《前衛》易名《先鋒》,並附有“印度共產黨中央機關報”的字樣。第一期《先鋒》發表了羅易的文章《我們自己》和《致C。R。達斯及其追隨者的公開信》。

  2月18日羅易致信穆劄法爾,提出要利用一切手段設法打入國大黨內。

  2月23日德國工廠委員會代表大會發表致全印工會大會的宣言,聲援印度工人的罷工鬥爭和獨立運動。

  2月26日羅易致信烏斯瑪尼,要他派代表赴柏林。

  2月29日丹吉致信穆劄法爾,表示不同意赴歐。

  3月2日羅易致信穆劄法爾,要他派兩名代表赴歐。

  3月9日羅易致信烏斯瑪尼,要求五個共產主義小組聯合起來,建立全國性的統一政黨。

  3月15日共產國際發表關於印度“喬裏喬拉審判”的宣言。

  3月18日馬尼·拉爾在辛加臘威盧2月宣言的基礎上,發表了自己的宣言。

  3月30日辛加臘威盧致信丹吉,要他赴馬德拉斯,共同商討建黨問題。

  4月13日丹吉致信辛加臘威盧,對他的宣言提出批評。

  4月23日丹吉在《社會主義者》上發表文章,倡議舉行“將導致一場人民起義、進而奪取國家政權”的總罷工。

  4月27日候賽因發表一份題為《印度的工人和農民聯合起來!》的文件,呼籲建立工農政黨。

  4月30日辛加臘威盧召開了一個工農黨會議,並發表了《關於建立印度斯坦工農黨的宣言》。

  5月1日辛加臘威盧在馬德拉斯組織了慶祝“五一”遊行,並第一次打出了紅旗。

  5月7日羅易致信丹吉,建議在印度建立工農黨。

  5月11日烏斯瑪尼在康普爾被捕。

  5月17日穆劄法爾在加爾各答被捕。

  5月英國當局開始對“白沙瓦案件”進行審理,在被起訴的11名印度共產黨人中,有兩人叛變,一人是英國特務,8人被判1—2年苦役。

  《社會主義者》發表文章《印度斯坦工農黨》。

  6月1日《先鋒》發表羅易的文章《一個新政黨》,報道了印度工農黨的建立。

  6月5日羅易起草了《關於在印度組織工人階級政黨的各忘錄》。

  6月12——23日共產國際執委會召開第三次擴大全會,同意在印度建立工農黨。

  6月14日共產國際執委會發表了致印度工農黨第一次會議的賀信。(這次會議因故未能舉行。)

  6月羅易再次致信C。R。達斯,邀請他訪問歐洲。

  7月辛加臘威盧、維·克裏希南斯瓦米等人舉行工農黨中央委員會會議,決定向國內外募捐。

  7——8月丹吉在《社會主義者》上發表文章批評辛加臘威盧的《工農黨宣言》。

  9月羅易寫文章對丹吉在《社會主義者》上發表的文章進行了批評。

  12月20日那·古普塔在加爾各答被捕。

  一九二四年

  1月羅易被德國政府驅逐出境,轉赴瑞士的蘇黎士繼續出版《先鋒》。

  辛加臘威盧在馬德拉斯創辦《工農報》。

  2月20日羅易致信英國首相麥克唐納,要求允許他返回印度。

  2月27日英國當局在康普爾對八名印度共產黨人提起訟訴,他們是:M。N。羅易、穆劄法爾、丹吉、烏斯瑪尼、辛加臘威盧、候賽因、那·古普塔、R。C。L。夏爾馬。

  3月6日丹吉和辛加臘威盧被捕,後者不久因健康原因獲釋。

  3月17日當局開始審理“康普爾案件”,穆劄法爾、烏斯瑪尼,丹吉和古普四人出庭。

  3月21日羅易就“康普爾案件”發表公開信。

  3月底蘇共、英共和羅易共同建立“國際勞工通訊社”。

  4月羅易把通訊社總部從蘇黎士遷至巴黎。

  5月21日“康普爾案件”審理結束,4名被吿被判刑4年。

  6月印度共產黨人卓格雷加爾在印度建立了“印度共產主義者辯護委員會”。

  英國共產黨出版《從第四次到第五次世界代表大會》一書,其中提到共產國際執委會關於印度革命問題的建議。

  6月17——7月8日共產國際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3名印度代表出席。羅易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政治和綱領委員會成員,並在大會作了發言。大會期間,羅易當選為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主席團候補委員。

  6月27日英國當局撤銷了對辛加臘威盧的起訴。

  7月7日丹吉和古普塔給英國當局寫信請求赦免。

  9月1日:薩蒂亞·巴克塔宣布成立“印度的共產黨”

  9月8日J。P。貝爾圭爾霍達發表“致M。N。羅易的公開信”,主張在印度建立公開的共產黨。《社會主義者》刊登了這封公開信,並對此作了評述。

  10月《先鋒》發表了羅易起草的《印度共產黨關於敎派衝突的宣言》。

  10月22日羅易致信貝爾圭爾霍達,對他的公開信作了回複。強調應在印度建立雙重政黨。

  11月5日《先鋒》刊登了貝爾圭爾霍達致羅易的公開信和羅易10月22日的複信。

  11月6日羅易再次致信貝爾圭爾霍達,並對《社會主義者》9月24日的文章作了答複。

  11月10日印度高等法院駁回“康普爾案件”被吿們的上訴,維持原判。

  11月12日薩蒂亞·巴克塔發表《共產黨的立場是什麽?——致擁護共產主義的人們呼籲》,闡述了“印度的共產黨”的基本綱領。

  11月19日《社會主義者》刊登《印度的共產黨黨章草案》

  12月15日《先鋒》發表羅易起草的《致民族主義者的呼籲》。

  12月底國大黨在貝爾高姆召開年會。貝爾圭爾霍達和辛加臘威盧出席了大會,並在會上散發了經他們修改過的《致民族主義者的呼籲》。

  巴克塔發表印度的共產黨第一個季度報吿,宣布印度的共產黨已擁有78名黨員。

  一九二五年

  1月1日《先鋒》易名《印度群眾》。該期發表了羅易的文章《共產主義與民族主義——共產黨的聲明》,全麵解釋了印度共產黨的綱領和策略。

  1月30日羅易夫婦在巴黎被捕,2月16日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解往盧森堡。

  2月初英國共產黨成立殖民地委員會,下設印度局,主耍領導人是C。P。杜德和S·薩馬拉特瓦拉。英共隨即派佩西·格拉丁赴印度。

  2月14日—16日全印工會大會召開第五次會議,格拉丁出席大會並講話。D。R。騰格迪當選為大會主席。

  3月印度的共產黨發表第二個季度報告,宣布黨員人數為215人。

  3月21日—4月6日共產國際執委會召開第五次擴大會議,羅易出席了會議,擔任了會議主席團成員和殖民地委員會書記,並作了報吿。全會通過了《關於印度問題的決議》。

  4月10日佩·格拉丁離印返歐。同月,B。N。達塔從柏林返回印度。

  5月18日斯大林在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發表演說,把殖民地國家分為三類;認為印度資產階級中占主導地位的一部分已經完全站在了反革命一邊;統一戰線的策略發生了變化;無產階級政黨的任務是建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聯盟。羅易在6月號的《印度群眾》上對斯大林的演說作了介紹。

  6月18日巴克塔出版《印度的共產黨的未來綱領》,宣布黨員人數為250人。

  7月11日—12日英國共產黨在阿姆斯特丹召開會議,討論印度革命問題。羅易、C·杜德、格拉丁等人出席。羅易對英國共產黨的“帝國主義作風”提出了批評。

  7月《印度群眾》發表《靑年共產國際致孟加拉革命靑年組織的宣言(1926年7月7日)》,號召印度靑年同甘地主義進行鬥爭。

  那·古普塔獲釋出獄。

  8月C·杜德要求赴印度,但被英國政府拒絕。

  9月巴克塔主持召開了一次會議,籌備在康普爾舉行印度共產黨會議,並選舉薩克拉特瓦拉為會議主席。

  9月12日穆劄法爾因病獲釋出獄。

  9月15日孟買15萬紡織工人舉行大罷工,羅易向罷工工人發出呼籲,要求他們擺脫民族主義工會領袖,成立工人自己的罷工委員會。他的呼籲得到了響應。

  9月25日共產國際執委會致信英國共產黨,決定成立印度共產黨外國局,由羅易、C。杜德、穆罕默德·阿裏三人組成,負責指導印度革命運動。

  10月12日巴克塔發表文章,宣布將與國大黨年會同時召開印度共產黨會議。

  11月1日孟加拉成立“國大黨勞工自治黨”,N。C。森·古普塔任黨的主席。

  11月薩克拉特瓦拉致信印度共產黨,宣布他不能赴印度參加共產黨的會議。印度共產黨人改選辛加臘威盧為會議主席。

  赤色工會國際執行局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印度工工人運動和英國工人運動的聯係,以及殖民地國家的工會必須同殖民地國家的共產黨建立緊密聯係的決議。

  12月16日國大黨勞工自治黨創辦機關刊物《犁》,Q,N,伊斯拉姆任主編。

  12月23日《犁》第二期刊登國大黨勞工自治黨的綱領和黨章。

  12月25日—28日印度各共產主義小組在康普爾舉行會議,正式建立了印度共產黨,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會。辛加臘威盧當選為黨的主席,阿薩德·蘇哈尼為副主席,貝爾圭霍達和S。V。卡特為總書記。(1969年8月18日,印度共產黨(丹吉派)決定以1925年12月26日為印度共產黨羅式成立日期。)

  —九二六年

  1月9—10日全印工會太會召開第六次會議,赤色工會國際、全戕中央工會理事會、英國共產黨等向大會發了賀信、賀電。

  1月13日羅易致信貝爾圭霍達,再次強調在印度建立合法的利秘密的雙重政黨。

  1月15日—16日巴克塔分別致信辛加臘威盧和卡特,要求辭去印共中央執委會委員的職務。

  2月G—7日孟加拉國大黨勞工自治黨組織召開了“全孟加拉農民代表會議”,通過了解散勞工自治黨,成立“孟加拉農工黨”的決議。穆劄法爾當選為農工黨中央執行委員。農工黨共有黨員40人。

  2月17日羅易致信貝爾圭爾霍達,強調印度共產黨加入共產國際。

  2月18日《犁》刊登孟加拉農工黨黨章。

  2月桑托克·辛格在旁遮普的阿姆利則創辦《勞工》月刊。

  3月1日辛加臘威盧發表印度共產黨的“第二號通吿”。

  3月20日羅易致信貝爾圭爾霍達,全麵論述了印度共產黨的性質、任務、綱領和統一戰線等問題。

  3月《印度群眾》發表羅易的兩篇文章:《印度共產黨人與共產國際》、《犁》,論述了印度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關係、孟加拉農工黨以及印度的農民問題。

  4月初英國共產黨領導人R·P杜德發表《現代印度》一書。《印度獨立先鋒》發表羅易的文章《印度政治的未來》。

  4月15日《犁》易名《群言》,由穆劄法爾任主編。

  4月30日共產國際派喬治·艾利遜赴印度指導工作。

  5月1日巴克塔發表署名“印度的共產黨”的文章《印度的共產黨人與M。N。羅易》。

  5月15日印度共產黨就印度的敎派衝突發表宣言。

  7月1日全俄中央工會理事會致信全印工會大會。

  7月巴克塔組建了“印度民族共產黨”,索巴尼任黨的主族。

  8月20日羅易發表《民族共產主義》一文,對巴克塔進行了尖銳批評。

  9月2日羅易致信貝爾圭爾霍達,要求印度共產黨同民族共產主義進行堅決鬥爭。

  9月14日共產國際東方委員會舉行會議,討論了印度革命問題。

  10月12日《群言》因資金不足而宣布停刊。

  1013日羅易致信貝爾圭爾霍達,要求在印度建立廣泛的工農黨,並隨信附上《如何組織工人階級政黨》一文,作為印度共產黨11月會議的宣言。(這次會議因故未能召開。)

  11月26日孟買成立“國大勞工黨”。

  1]月22—12月16日共產國除執委會召開第七次擴大全會。羅易參加了會議並發了言。羅易被選為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成員和中國委員會委員。全會決定派羅易作為共產國際特使赴中國指導工作。

  12月1日印度共產黨發表《致全印國大黨的宣言》。

  12月15日卓格雷加爾在國大黨孟買省委會會議上提出一個新的綱領,要求建立“以普選權為基礎的社會主義蘇維埃聯邦共和國”,他的綱領未被會議接受。

  12月底國大黨召開年會。薩克拉特瓦拉向大會發出信件。卓格雷加爾、寧勃卡爾、艾利遜等人參加了大會,並在會上提出了關於支持工農階級鬥爭的決議,但未被大會接受。

  共產國際向印度民族主義領袖和工會領袖發出邀請,請他們派代表出席東方被壓迫民族代表大會。

  印度共產黨發表第一個黨章。

  英國共產黨派P。斯普拉特赴印度指導工作。

  一九二七年

  1月1日S。V。卡特致信薩克拉特瓦拉,避請他赴印參加印度共產黨第二次會議。

  1月14日薩克拉特瓦拉從英國抵達印度孟買。貝爾圭爾霍達和卡特在港口同他們進行了簡短會唔。薩克拉特瓦拉在港口向記者發表談活,表示他將不參加一個沒有加入共產國際的共產黨的會議。貝爾圭爾霍達和卡特就此向薩克拉特瓦拉提出抗議。

  1月16—18日印共中央執委會在孟買舉行會議,討論了黨的章程、建立工農黨和召開黨的第二次會議等問題。會議期間,艾利遜和斯普拉特會見了薩克拉特瓦拉。18日,薩克拉特瓦致信貝爾圭爾霍達,表示不反對印共召開會議。

  1月27日艾利遜在加爾各答被捕,被判一年半徒判。

  1—2月斯普拉特在孟買民族主義報刊《印度民族先驅報》上發表一係列關於中國革命的文章。

  2月10—14日共產國際在布魯塞爾召開反帝大會。有13名印度代表參加大會,其中包括國大黨代表賈·尼赫魯。尼赫魯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大會期間,印度代表起草了《關於印度問題各決議》,中印兩國代表、中印英三國代表分別簽署了聯合聲明。大會成立了“國際反帝同盟”,尼赫魯當選為同盟執委會委員。

  2月13日孟買國大勞工黨改名為“孟買工農黨”。D。R。騰格迪任主席,S。米吉卡任書記,卡特、卓格雷加爾、寧勃卡爾等擔任了執委會委員。

  2月19—20日孟加拉農工黨召開第二次會議,通過了新的黨綱,S·泰戈爾當選為黨的總書記。

  3月12—13日全印工會大會召開第七次會議。薩格拉特瓦拉出席會議並講話。S。V。卡特當選為大會的助理書記。

  3月14—15日印度共產黨在德裏召開非正式會議,決定在5月底召開印度共產黨會議。貝爾圭爾霍達宣布退出黨的領導機構。

  4月4日國際反帝同盟執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賈·尼赫魯當選為同盟的地區書記。

  4月9日薩克拉特瓦拉離印返英。

  4月14日《群言》在斯普拉特的資助下複刊。

  4月24日孟買工農黨向國大黨全國委員會提交一份行動綱領。

  4月S·泰戈爾離印赴俄。

  5月7日孟買工農黨機關刊物《革命》創刊。

  5月24日丹吉獲釋出獄。孟買工農黨舉行歡迎大會,丹吉在會上發表聲明,宣稱他是一個印度共產黨人,但不是一個布爾什維克。

  5月29—31日印度共產黨在孟買舉行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黨的綱領、章程;認可了中央執委會的領導成員;通過了《關於建立工農黨的決定》。

  5月印度共產黨出版了斯普拉特的小冊子《印度與中國》。

  6月S·泰戈爾抵達莫斯科。

  7月1日孟買工農黨發表宣言,呼籲印度敎徒和穆斯林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為采取民族獨立而鬥爭。

  7月《印度與中國》一書被當局查禁。

  《印度群眾》發表文章,批評丹吉5月24日的聲明。

  8月1日S·泰戈爾向共產國際提交《關於孟加拉農工黨的報吿》。

  8月23日聯共(布)中央致信全印工會大會,邀請它派代表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十周年紀念活動。

  8月26日烏斯瑪尼獲釋出獄。

  9月10日《革命》周刊發表文章,抗議英國政府阻撓薩克拉特瓦拉赴印參加國大黨年會。

  9月斯普拉特和米拉吉卡因《印度與中國》一書而被逮捕。英共黨員B。F。布萊德雷抵達印度。

  9—10月《印度群眾》發表羅易的文章《中國革命的敎訓》。

  10月羅易為共產國陳六大起草《關於印度革命問題的決議(草案)》。

  10月27日《群言》因資金短缺再度停刊。

  10月30日寧勃卡爾在國大黨全國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一項抗議英國政府阻撓薩克拉特瓦拉赴印的決議,得到會議一致通過。

  11月25—28日全印工會大會舉行第八次會議,斯普拉特、丹吉和三名蘇聯工會代表出席了大會。丹吉在大會期間起草了一份《工會大會左派》的文件。D。R。騰格迪當選為工會大會付主席,丹吉當選為助理書記。大會成立了一個“行動委員會”,斯普拉特、騰格迪、馬季德等共產黨人當選為委員會成員。大會收到了英國共產黨和赤色工會國際發來的賀電。

  11月19日各工農黨在康普爾舉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大會決定建立新的工會組織。各工農黨在工會運動中實行密切合作。

  11月孟買工農黨發表關於西門委員會的宣言。

  羅易在《印度群眾》上發表文章《資產階級在民族運動中的作用》,闡述了“非殖民地化”理論。

  卓格雷加爾在國大黨孟買省委會會議上再次提出孟買工農黨的行動綱領。

  12月初全俄中央工會理事會向全印鐵路工會捐贈4萬盧比,用以支援鐵路工人罷工。

  靑年共產國際領導人馬祖特隨一個美國旅遊團抵達印度,會見了穆劄法爾、斯普拉特等印共領導人。

  印度工農黨發表《工農黨致印度國大黨的宣言》。

  12月9—11日國際反帝同盟召開總委員會會議,通過了《關於印度問題的決議》。

  12月26日國大黨在馬德拉斯召開年會,斯普拉特、卓格雷加爾、寧勃卡爾等印共領導人參加大會。卓格雷加爾在提案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了“爭取完全獨立”的決議,得到賈·尼赫魯的支持。在大會的全體會議上,該決議由賈·尼赫魯提出,卓格雷加爾附議,被大會一致通過,寧勃卡爾當選為國大黨全國委員會委員。

  12月28日參加國大黨年會的左派分子召開“共和主義者大會”,大會的宗旨是采取有效的行動,實現完全獨立的決議。賈·尼赫魯擔任大會主席,穆劄法爾任大會書記。

  12月28日出席國大黨年會的各工農黨領導人舉行會議,決定召開全印工農黨成立大會的籌備會議。

  12月28—30日印度共產黨中央執委會舉行秘密會議,卡特作了口頭報吿,會議決定成立全印統一的工農黨,並討論了工農黨成立大會所需的各個文件。會議接受了貝圭爾霍達的辭職增選烏斯瑪尼為中央執委會主席團成員。

  12月30日羅易代表共產國際起草了致印度共產黨人的一封信,即著名的“議會信件”。

  一九二八年

  1月1日印度靑年共產主義者同盟舉行成立大會。印共領導人斯普拉特、果斯瓦米、A。哈裏姆等人出席了大會。

  1月初穆劄法爾和斯普拉特共同起草了一份《印度工農黨關於抵製西門委員會的宣言》。

  全印工會大會成立一個負責起草勞工憲法的委員會,斯普拉特、丹吉、騰格迪等人是該委員會成員。

  1月29日孟買工農黨中央執委會舉行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抵製西門委員會的宣言》。提出了關於總的政治形勢、黨的組織問題等決議草案。

  2月初印度共產黨在孟買舉行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工農黨的綱領性文件《行動的號召》。

  馬祖特會見穆劄法爾,對羅易提出了批評。

  2月9日工農黨發表《致全印政黨會議的公開信》,宣布抵製全印政黨會議。(該會議於2月12日至3月11舉行。邀請了印度工農黨、全印工會大會和孟買的共產黨人參加,三個組織都抵製了這次會議。)

  3月1日穆劄法爾發表《孟加拉農工黨——1927年和1928年的報吿》。

  3月14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共產國際理論家尤金·瓦爾加的文章《印度的工業化》。

  3月18日孟買工農黨舉行第一次年會,討論並通過了1月29曰會議但出的決議草案。

  3月31日—4月1日孟加拉農工黨召開第三次會議,討論並通過了《行動的號召》,會議決定把黨的名稱改為“孟加拉工農黨”。

  3—4月共產國際印度問題委員會舉行會議,討論了印度革命問題和瓦爾加關於印度工業化的觀點。

  4月12日旁遮普工農黨舉行成立大會,同時成立了旁遮普靑年聯盟。

  4月16—18日印度共產黨在加爾各答舉行非正式會議,印共主要領導人未參加這次會議,會議對羅易進行了批評。

  4月孟買紡織工人舉行大罷工。印度共產黨領導人參加了罷工委員會,並組織了“紅旗工會”。罷工期間,蘇聯紡織工會捐贈了2萬盧比用以支援罷工。

  5月19日全印政黨會議舉行續會。工農黨、共產黨和全印工會大會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並在會上投票反對會議關於建立憲法起草委員會的決議。

  5月赤色工會國際向東印度鐵路工會捐贈1萬盧比。

  6月英共機關刊物《勞工月刊》發表R。P。杜德的文章《毎評論》,批評瓦爾加關於印度工業化的觀點。

  7月斯普拉特為全印工會大會起草了題為《勞工與自主》的勞工憲法草案。

  英國共產黨出版《共產國際五大到六大之間》的小冊子。

  印度共產黨先後領導了印度麻業工人大罷工和南印度鐵路工人大罷工。

  8月11日印度靑年共產主義者同盟舉行會議,改名為“靑年同誌同盟”,通過了《綱領和政策聲明》、《章程》,斯普拉特,A·哈裏姆等人當選為執委會成員。

  8月18日加爾各答《政治家報》刊登羅易的“議會信件”。

  國際反帝同盟通過決議,支持印度的反帝獨立鬥爭。

  8月25日S。V。卡特代表印共發表聲明,否認羅易的“議會信件”。

  8月26日英國《泰唔士報》發表羅易信件的節錄。

  8月29日羅易致信《孟買記事報》,否認該信件。

  穆劄法爾致信《政治家報》,否認該信件,工農黨也發表了類似聲明。

  8月17—9月1日共產國際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六名印度代表出席會議。(羅易因病未出席會議)。大會在討論印度革命問題時發生了激烈辯論。大會通過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革命運動(提綱)》。

  9月28日旁遮普工農黨舉行第二次會議,重點討論了農民問題。

  9—10月孟加拉工農黨發表《關於尼赫魯報告和印度憲法草案的基本原則而致全印政黨會議的聲明》。

  10月11日北方邦成立工農黨。

  10月14—16日聯合省和德裏工農黨舉行成立大會。

  10月東印度鐵路工會中的共產黨創辦機關刊物《紅軍》。

  11月4日國大黨左派領袖賈·尼赫魯和S。C。鮑斯組建“爭取印度獨立同盟”。

  11月16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共產國際執委會關於共產國際六大的宣傳提綱。

  12月2日共產國際執委會致信全印工農黨會議。

  12月10日G。阿迪卡裏攜帶共產國際六大文件返回印度。返印之前,他曾會見C。P。杜德,後者向他介紹了共產國際六大的情況。

  12月18—21日全印工會大會召開第九次會議,賈·尼赫魯當選為大會主席,穆劄法爾為副主席。赤色工會國際、全俄中央工會理事會、中華全國勞工聯合會向大會發了賀信、賀電。

  12月23—25日印度工農黨在加爾各答召開全印工農黨第一次會議,索汗·辛格·左施當選為工農黨主席。會議通過了《政治決議》、《工會運動》、《工農黨的原則和政策》等18個決議。會議期間,參加了共產國際六大的烏斯瑪尼從蘇聯返回印度。

  12月26—31日國大黨在加爾各答召開年會。印度共產黨組織了2萬工人向國大黨年會會場進軍,要求國大黨通過完全獨立決議。

  12月27日“社會主義靑年大會”在加爾各答舉行,賈·尼赫魯擔任了大會主席。

  12月27—29日印度共產黨在加爾各答舉行會議,成立了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S。V。卡特擔任黨的總書記。會議決定以共產國際六大的提綱作為今後工作的基礎。

  —九二九年

  1月4名印度共產黨人作為工農黨的代表參加了孟買市政選舉,共獲得12500張選票,占總票數的2%2月1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羅易的文章,對印度工農黨會議文件中的左傾觀點給予了肯定。

  3月英共在《勞工月刊》上發表印度工農黨的綱領,並加了“編者按”,對綱領給予了充分肯定。

  3月15日英印政府向米拉特地方法院提交對印度共產黨人和工會領袖的起訴書。

  3月17日—19日印度共產黨在孟買舉行會議,討論了改組印度共產黨和工農黨的工作。

  3月20日英國當局在全印各地有計劃地逮捕了31名印度共產黨人和工會領袖,把他們解往米拉特進行審判。

  3月29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共產國際理論家舒賓的文章,對印度工農黨會議提出的同國大黨左派進行鬥爭的主張給予充分肯定。4月5日又發表了類似的文章。

  4月3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共產國際執委會關於印度革命運動的宣言。

  6月12日英國當局對被逮捕的共產黨人提出初步訴訟。

  7月3—19日共產國際執委會召開第十次擴大全會,詳細討論了印度革命問題,要求印度共產黨完全放棄反帝民族統一戰線,同印度資產階級,特別是國大黨左派和民族主義工會領袖進行無情的鬥爭。

  8月——9月《國際新聞通訊》發表了一係列關於印度革命和印度工農黨問題指導性文章。

  10月A。哈裏姆在加爾各答出版了孟加拉語的小冊子《共產主主義的宣言》。

  11月全印工會大會召開第十次會議,賈·尼赫魯當選為大會主席,共產黨人德什潘德當選為總書記。工會大會中的資產階級右翼退出大會,另外成立了“全印工會聯盟”。

  12月13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了共產國執委會關於開除M。N。羅易的決議。

  一九三〇年

  1月9日靑年共產國際發表致印度靑年、工人和農民的公開信,要求他們同國大黨左翼進行堅決鬥爭。

  1月14日米拉特地方法院正式開始審理“密拉特案件”。

  1月26日全印舉行“獨立日”誓師活動。印度共產黨和國大黨在孟買發生衝突,發生了撕毀雙方旗幟的事件。

  1月27日印度共產黨就“毀旗事件”發表聲明。

  1月底印度共產黨在孟買建立新的中央委員會,並成立印度共產黨加爾各答委員會,繼續領導印度共產黨的活動,主要領導人有:德什潘德、蘭納地夫、A。哈裏姆。

  2月8——28日共產國際執委會舉行擴大的主席團會議,會議討論了印度革命問題。

  4月初A。哈裏姆發表了《致加爾各答的工人與公民》的小冊子。

  4月18日印度孟加拉省爆發“吉大港起義”。

  4月20日西北邊省爆發“白沙瓦起義”。

  5月8日孟買省爆發“紹拉普爾起義”。

  5月英國共產黨發表宣言,對甘地進行了抨擊。

  6月7日斯大林在聯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的報吿中稱甘地是帝國主義的幫手。

  6月12——7月3日《國際新聞通訊》連續發表卡爾·拉狄克的文章《印度革命問題》。

  6月印度共產黨在孟買建立了“靑年工人同盟”。

  孟買的共產黨組織起草了一份自我批評的報吿,呼籲印度共產黨放棄脫離群眾的宗派主義路線。

  7月31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中華全國總工會致印度工人的信》,對印度大黨和左派領袖進行抨擊。

  9月兩名美國共產黨員,威廉。N。克威特、哈裏·薩莫斯抵達印度,不久被逮捕並驅逐出境。

  10月印度共產黨發表題為《工人應讚成什麽?》的綱領性宣言,號召工人舉行武裝起義。

  印度共產黨在孟買舉行會議,決定成立一個獨立於國大黨的反帝同盟。

  12月18日《國際新聞通訊》、《勞工月刊》和《眞理報》發表《印度共產黨行動綱領草案》。

  12月底M。N。羅易秘密返回印度。

  *1930年間,被關在獄中的18名印度共產黨領導人曾發表聯合聲明,闡明了他們對形勢和任務的基本看法,該聲明被秘密送往共產國際。同期,印度共產黨加爾各答委員會曾向全黨發出呼籲,號召放棄宗派主義路線。

  一九三一年

  2月16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薩法羅夫的文章《印度革命鬥爭的新任務》。

  3月印度共產黨人阿米爾·海達爾·汗從蘇聯返回印度的馬德拉斯,在那裏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和靑年工人同盟。

  4月國大黨在卡拉奇舉行年會,羅易應邀出席年會。《印度共產黨行動綱領草案》在年會期間廣為散發。

  工農黨在卡拉奇召開第二次會議。

  全印靑年同盟在卡拉奇召開代表大會。

  6月西北邊省的工農黨領導了農民的抗稅鬥爭,一直持續到1932年。

  7月全印工會大會舉行第十一次會議,S。C。鮑斯當選為大會主席。印度共產黨人退出大會,另外成立了“赤色工會大會”。

  7月28日孟加拉工農黨根據穆劄法爾的指示,建立了“孟加拉農民同盟”。

  10月4日遮普工農黨發表黨的綱領。

  11月印度共產黨提出一個“三個月計劃”,要求在3個月內組織50次群眾集會,為黨吸收成員、籌集資金、宣傳黨的綱領,但這個計劃未能實現。

  *1931年間,美國共產黨員亨利。G。林德曾到印度,會見了印共在孟買的領導人,後被捕入獄,驅逐出境。同年,印度共產黨建立了“工人文學出版公司”,作為黨的正式出版機構。

  —九三二年

  1月印度共產黨內發生分裂,形成德什潘德派和蘭納地夫派。蘭納地夫派在孟買等地建立了紅旗工會,並發表了《致印度共產黨中央委員們的聲明》,稱德什潘德派為反革命集團。

  2月根據共產國際的建議,A。哈裏姆建立了“印度工人黨”,用以取代印度工農黨。

  5月7日海達爾·汗被捕,被判處兩年半徙刑。

  7月1日《共產國際》發表中國、英國和德國共產黨致印度共產黨人的公開信。

  8月印度共產黨在阿邁達巴德建立“工廠工人蘇盟”。

  一九三三年

  1月16日米拉特地方法院對被捕的共產黨人和工會領袖進行判決:穆禮法爾被判處無期徒刑;丹吉、卡特、卓格雷加爾、寧勃卡爾、斯普拉特被判處12年徒刑;布萊德雷、米拉吉卡、烏斯瑪尼被判處10年徒刑;其他人最輕為3年徒刑。

  3月17日“米拉特案件”的被吿向印度高等法院提出上訴。

  4月1日印度靑年工人同盟的8名領導人因組織罷工而被當局逮捕。

  4月印度共產黨在孟買和加爾各答等地成立“反甘地主義同盟”和抵製甘地委員會”。

  6——7月印度共產黨在孟買成立“馬克思主義同盟”。

  8月3日印度髙等法院對“米拉特案件”的上訴進行裁決,對被吿予以減刑。

  8月16日印度“大印度半島鐵路工會”發生分裂,印度共產黨人退出工會,另建“大印度半島赤色鐵路工會”。

  8月26日印度共產黨建立“大印度鐵路勞工工會”。

  8月底G。阿迪卡裏獲釋出獄,印度共產黨舉行歡迎大會。

  11月24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中共中央致印度共產黨人的公開信。

  赤色工會大會召集群眾大會,歡迎陸續獲釋的印度共產黨領袖。

  11月底G。阿迪卡利赴加爾各答,組建了印度共產黨臨時中央委員會。

  12月印度共產黨在加爾各答召開全國代表會議,討論了黨的政治綱領和黨章,成立了臨時中央委員會,G。阿迪卡裏當選為黨的總書記。

  印度共產黨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領導的紡織工人工會達成協議,結成了臨時同盟。

  共產國際出版了題為《印度共產黨的策略和組織問題》的小冊子。

  一九三四年

  1月孟買赤色工會發表致工廠工人的宣言。

  1月26——28日印度共產黨倡議召開了全印坊織工人代表大會,赤色工會大會、全印工會大會和全印工會聯盟都派代表出席了大會。

  2月印度成立了“國大社會黨”。

  2月5日印度共產黨領導的“加爾各答抵製甘地委員會”召開會議,對甘地進行了激烈抨擊。

  2月21日“靑年工人同盟”發表致工廠工人的宣言。

  3月G。阿迪卡裏以《印度共產黨行動綱領》為藍本,起草了《印度共產黨政治提綱草案》。

  4月24日孟買紡織工人舉行總罷工,共產黨提出了“變局部罷工為政治總罷工”的口號。14名共產黨領導人被捕。

  5月11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印度共產黨章程草案》。

  6月1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署名巴薩克的文章《對印度共產主義運動的幾點意見》。

  7月6日靑年工人同盟發表《靑年工人同盟在總罷工中的任務》。

  7月27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印度共產黨政治提綱草案》。

  7月21日印度共產黨在孟買和加爾各答等地組織反甘地的群眾示威遊行活動。

  7月23日英國當局正式宣布印度共產黨及其領導群眾革命組織為非法。

  10月孟買的共產黨人舉行會議,斯普拉特起草了《致全體反帝國主義者的呼籲書》。

  10月25——28日全印赤色工會大會執委會召開會議,討論了赤色工會大會和全體工會大會合並問題,通過了譴責國大黨的決議。

  10月26日國大黨在孟買召開年會印度共產黨在各地組織了反對國大黨的群眾遊行示威,並組織了向國大黨年會會場進軍的行動。

  10月底印度共產黨在加爾各答召開反帝大會,發表由阿迪卡利起草的《反帝大會宣言》。

  一九三五年

  3月印共成立新中央委員會,P。C。約希當選為總書記。

  3月9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印度反帝鬥爭問題》。

  4月實行全印工會大會和紅色工會大會重新合並。

  5月《勞工月刊》發表穆劄法爾文章:《印度反對政府組織法的鬥爭》。

  7月25日——8月21日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王明是關於殖民地政策的主要發言人,對印共的路線提出的批評。季米特洛在報吿中指出“在印度,共產黨人應當擁護擴太和參加一切群眾反帝運動,民族改良派所領導的運動也在內”;同時,“共產黨應保存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

  印度沒有代表參加,杜德和布萊德為印度共產黨提出一個正式聲明:《杜德一布萊德雷提綱》,傳達共產國際新路線。

  8月印度當局公布《印度政府組織法》,1937年4月1日生效。印度人民稱它為奴隸憲法,印度人民開展了反對奴隸憲法的鬥爭。

  9月7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麵對帝國主義準備新的世界戰爭,共產國際的任務》。

  一九三六年

  1月國民大會社會黨在米拉特舉行第二次代表會議,通過決議接受共產黨人加入該黨。

  共產黨人加入國民大會社會黨,並建立組織機構,開始出版秘密刊物《共產主義者》,並建立黨的“黨團”係統。

  2月英共書記處通過:《關於印度問題的建議》。

  3月英共《勞工月刊》發表帕姆·杜德和本·布萊德雷提綱《印度反帝人民陣線》。

  3月7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杜德和布萊德雷文章:《走向印度工會的團結》。

  4月全印農民聯合會成立在斯瓦米·薩哈劄南達·薩脂斯瓦提主持下,在勒克瑙舉行第一次全印農民大會,全印範圍的農民運動開始形成(1948年改名全印農民協會)。

  4月印共發表《致國大黨勒克瑙年會的宣言》和《共產黨致反帝戰士的宣言》,號召印共加入國大社會黨。

  4月25日帕姆·杜德在《國際新聞通訊》發表:《印度國大黨在勒克瑙》。

  9月印共政治局發表聲明號召全黨貫徹“杜德—布萊德雷”提綱。

  11月7日《國際新聞通訊》發表《民族統一戰線》。

  12月印共發表《積聚的風暴》的宣言,提出把國大黨作為反帝統一戰線的基礎。

  下半年國民大會社會黨書記兼喀拉拉省組織領導人。

  南布迪裏巴德、P。拉馬穆第與P。捷瓦南達莫公開擁護共產主義。

  一九三七年

  2月印共政治局發表決議。決議說,反帝陣線不僅應該包括國大黨、國民大會社會黨、印度共產黨及工人階級和農民群眾組織,“甚至還包括印度工商業者的某些組織”,國民大會社會黨人譴責共產黨人是修正主義者,共產黨人則斥社會黨人是“左傾派主義”。

  年初印共同國民大會社會黨締結了“勒克瑙協議”,同意兩黨最後要合並為一個組織。

  4月1日《印度政府組織法》生效,並在各省舉行立法會議的選舉,國大黨參加競選獲得勝利。

  6月印共抗議國民大會社會黨“驅逐異端分子”的措施。

  7月17日帕姆·杜德在《國際新聞通訊》發表文章:《印度的形勢》。

  7月國大黨在11個省邦中的7個省建立省政府。

  8月國民大會社會黨全國委員會決定停止接納共產黨人為黨員。

  丹吉當時是全印工會大會主席,同時又是國大黨全國委員會委員。

  一九三八年

  1 月全印學生聯合會分裂。

  2月印共合法機關刊物《民族陣線》周刊在孟買出版,由約希主編,在戰爭開始後禁止出版。

  5月9日《印共的秘密文件:工作的計劃》,由馬薩尼以《共產黨反對國民大會社會黨的陰謀》為題發表9月M。N。羅易《我們的分歧》問世,內中包括羅易致共產國際的兩封信和《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關於印度的問題》。羅易為自已“非殖民地化”理論辯解。此書由加爾各答薩斯華蒂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一九三九年

  3月國大黨特裏普拉會議,甘地、鮑斯爭奪領導權,國大黨麵臨左翼的領導權還是黨的團結的抉擇。社會黨人以棄權來正式宣布中立。印共領導選擇了在甘地領導下的團結,實行同國大黨右翼領導進行合作政策。

  3月19日國大黨召開特裏普拉會議,哈裏·波立特代表英共向印共發出的賀詞說:“我們認為在印度最重要的問題是一切民族力量在印度國大黨領導下團結起來”。

  3月19日阿約艾·高士在《民族陣線》發表文章,批判印共領導選擇同國大黨右翼領導進行合作政策是奉行尾巴主義的政策和“著了團結思想的魔”。

  4月30日S。G。薩爾德賽在《民族陣線》解釋說:共產黨人所以向甘地伸出“合作之手”,是因為他在目前情況下起著“進步的作用”。

  8月印共宣稱在國大黨全國委員會會中擁有20席位。

  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印度總督宣布印度參戰。

  10月20日孟買9萬人舉行反戰罷工。

  10月—11月印共政治局通過關於戰爭決定,指出印度人民的任務是“用革命手段,利用戰爭危機,以求實民族獨立”。決議提出“奪取政權是可以立即實現的目標”,並且公開號召“把帝國主義戰爭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12月左翼團結委員會分裂。

  一九四〇年

  1月26日印共發表“獨立日宣言”,宣布新政策,號召起義。

  3月在國大黨臘姆加爾會議上,印共以《無產者的道路》為題發表新的政策聲明,要求印度“以革命的手段來利用戰爭危機。”

  3月國民大會社會黨執行委員會議通過決議,決定開除所有共產黨員出黨,兩黨徹底決裂。

  3月印共在孟買組織總工人總罷工,有15萬人參加。

  3月15日英國殖民政府根據“印度國防條例”,拘押共產黨的主要領袖:丹吉、B。T。蘭那地夫、S。S。米拉吉卡、S。V。巴魯雷加爾、A。S。K。伊因加爾、薩劄德·劄喜爾、S。V。卡特、R。S。寧勃加爾和S。G。巴德加爾等u據內政部長宣布,到了1941年2月政府拘留了840名”公認的共產黨人或積極擁護共產黨的暴力群眾革命計劃的人。黨的機構陷於癱瘓。

  3月約希發表《政黨和政治鬥爭眞相》,嚴厲譴責其他政黨。

  5月《共產國際》刊登印共宣言,並發表D。普拉培布文帝:《印度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戰爭》。

  7月《布爾什維克》發表《戰爭與印度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

  9月出席國大黨全國委員會的共產黨人投票反對國大黨的政策。

  10月印共在《共產主義者》發表一項聲明,譴責甘地派的領導人破壞民族鬥爭,“陰謀求得適當的妥協,並攻擊尼赫魯的作用是“對共產黨人狂吠,用革命的詞藻來粉飾工作委員會的決議。”

  —九四一年

  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後,印共地下黨在P。C。約希領導下發表《蘇德戰爭:政治局1941年7月聲明》,提出要“變帝國主義戰爭為革命戰爭。”在德奧利拘留營的印共領導核心發表所謂“德奧利提綱”,提出“人民戰爭”口號,並認為印度應當全力支持英國作戰。

  7月8日英共總書記哈利·波立特致信給英共黨員,後來該信傳到印度共產黨領導人手中,引起重視。該信要求英共不折不扣貫徹共產國際新的路線。

  8月地下印度共產黨創辦《共產主義者》,要求英共掀起一場反對丘吉爾政府的革命。

  9月R。帕姆·杜德在《勞工月刊》對印度共產黨人說,他們對戰爭的支持應該是無條件的,而且不應該以獲得獨立為前提。

  9月列明在《布爾什維克》發表《英帝國在當前戰爭中的作用》指出,盡管印度處於殖民地位,隻要英帝國政府同蘇聯並肩作戰,印共就應該支持英帝政府。

  10月地下黨的成員對德奧利的共產黨人的觀點發動了一次直接的抨擊,說那些主張支持英國戰爭努力的人是帝國主義政策的追隨者”並且是“帝國主義謊言的應聲蟲”。

  印共在一項聲明中指出那些支持戰爭的人是帝國主義的追隨者。

  農民協會執行和常務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譴責國大黨沒有為爭取獨立而進行積極鬥爭。

  11月底印共要求學生發動爭取自由的全國性鬥爭。

  12月初印共發表波立特的呼籲書和《我們對戰爭的新路線一英國同誌糾正了我們的錯誤》。

  12月15日印共政治局發表《反法西斯人民戰爭以及我們的政策和任務》,正式決定采取“人民戰爭”的路線,指出“指導我黨一切實際政治活動的主要口號是:“讓印度人民在人民戰爭中發揮人民的作用”。

  一九四二年

  2月P。C。約希發表政策聲明,擁護人民戰爭,提出“實現民族團結,以求保障國防和成立全國性政府”的口號u4月克裏浦斯代表團來印,提出憲法方案,印共政治局宣布讚成代表團的方案,並呼籲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在克裏浦斯建議的基礎上求得解決辦法,印共保證全力支持這種解決辦法。

  4月巴雷利監獄中的共產黨人發表一項聲明,保證“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支持戰勝法西斯主義的事業……我們宣布,我們將戰鬥到最後一口氣,最後一滴血,不獲得勝利決不罷休”。

  5月印共散發一篇致朋友和同情者的非公開聲明:《關於共產黨的政策和工作計劃的備忘錄》,宣稱指導印共活動的唯一口號就是“一切為了前線”,“隻要我們共產黨人力所能及,英國當局就不必害怕發生罷工”。

  6月《勞工月刊》刊登梅農文章:《印度號召行動起來》。

  7月24日印度殖民政府宣布印共為合法,並且開始釋放獄中的共產黨人。

  7月印共給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一封公開信宣稱,“民族運動以偉大的國大黨為代表,受到我國千百萬人民的擁護”。

  8月2日印共《人民戰爭》在孟買出版,約希、阿迪卡裏為主編。

  8月8日國大黨全國委員會通過英國人“滾出印度,的決議。印共K。M。阿什臘弗,薩邀德·禮喜爾和S。G。薩爾德賽出席,反對這個決議。

  8月英國殖民政府宣布國大黨為非法,領導人被捕入獄。

  9月19日印共中央委員召開擴大的全體會議,出席這次全會的共有30人,包括中央委員會和來自黨組織的特邀代表,通過《關於巴基斯坦與民族團結問題的決議。》。會議還要求恢複國大黨的合法地位並釋放甘地。

  10月全印農民協會分裂,印共發表《關於釋放民族領袖的宣言》。

  11月1日——7日印共舉行“團結運動周”發表宣言:《為實現國大黨——穆斯林聯盟協定而努力》。

  一九四三年

  2月印共中央委員會召開會議,擬訂印共第一次代表大會計劃。印共中央全會通過《關於要求釋放甘地的決議》。

  5月23日印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孟買召開,有來自印度各地將近300名代表參加,通過《關於在保衛祖國與爭取國民政府的行動中團結起來的決議》和《印度共產黨黨章》。P。C。約希重新當選為總書記,提出爭取成立印度人的國民政府和爭取反法西歐戰爭勝利的口號。

  6月10共產國際正式解散,共產國際與印度革命關係即宣吿結束。

  二、共產國際與印度共產主義運動關係文獻精粹

  (一)經過列寧修改的羅易在共產國際二大提出的《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補充提綱》原稿(1920年)

  (二)共產國際致國大黨加雅大會電文(1922年12月)

  (三)M。N。羅易致S。A·丹吉的信(1922年11月2日)

  (四)關於在印度組織工人階級政黨的備忘錄(1923年6月5日)

  (五)共產國際執委會致印度工農黨第一次會議的信(1923年6月14日)

  (六)共產國際執委會第五次擴大會議關於印度問題的決議(1925年3—4月)

  (七)M。N。羅易致印度共產黨的信(1927年12月30日)

  (八)M。N·羅易:《關於印度問題的決議草案》(1927年底)

  (九)奧托·庫西寧在共產國際六大上的報吿:《殖民地的革命運動》(1928年8月)

  (十)庫西寧和曼努伊裏斯基在共產國際執委會第10次全會上報吿中有關印度的部分(1929年7月)

  (十一)曼努伊裏斯基在共產國際執委會第11次全會上報吿中關於印度問題和結論部分(1931年3月26日)

  (十二)王明年共產國際七大作《論反帝統一戰線問題》報告中關於印度部分(1935年7月)(十三)M。N。羅易:《我的罪名——給共產國際委員的公開信》(1938年)

  (十四)哈裏·波立特(英共總書記):《為打敗法西斯向黨內同誌的呼籲》(1941年7月8日)

  (一)經過列寧修改的羅易在共產國際二大提出的《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補充提綱》原稿(1920年)〔譯注:羅易原稿標題為《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補充提綱》,經過列寧修改,又由共產國際殖民地委員會修正審定。譯文中凡同羅易的提綱原稿不同之處,在()中加以說明。字句下有·記號者,原文是黑體字,為列寧刪改之處;有“~”記號者,原文是斜體,為殖民地委員會根據列寧刪改稿進行修正之處。〕

  一、更詳細地(羅易的補充提綱原稿沒有這些字樣,是委員會加的)確定共產國際同資本帝國主義統治的國家內例如中國和印度(原稿沒有這些字樣,是委員會加的)的革命運動的關係,是擺在第三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麵前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世界革命的曆史已進入到必須對這種關係有一個確當的理解的時期。(原稿用的是;號)。歐洲大戰及其結果清楚地表明,受奴役的非歐洲國家〈subjected countries〉的廣大人民群眾同歐洲的無產階級運動不可分割地連結在一起,這是世界資本主義集中化(則稿為:“集中的世界資本主義”)的一個結果,例如在戰爭期間把殖民地的部隊和龐大的工人隊伍送往戰爭前線,等等。(原稿沒有這句話,是委員會加的)。

  二、歐洲資本主義吸取其主要力量的基本來源之一是殖民地與附屬國(原稿為:“歐洲資本主義吸取其基本力量的源泉不再在歐洲的工業國,而是在殖民地與附屬國了)。沒有對殖民地的遼闊市場與廣大的剝削地盤的控製,歐洲的資本主義大國一刻也不能維持它們的生存。一個多世紀以來,帝國主義的堡壘英國遭受著生產過剩的災難。如果不是獲得遼闊的殖民地來實行對她的過剩產品的銷售(原稿為:“銷售她的過剩產品”),並作為她日益發展的工業的原料來源地,英國的資本主義結構早巳被它自身的負擔壓得粉碎。依靠對亞洲,非洲千百萬居民的奴役,英國帝國主義就此說來,是成功地(原稿為:“已成功地”)把英國無產階級置於資產階級的統治之下。

  三、在殖民地獲取的超額利潤是現代資本主義的重要支柱——(原稿用的是,號)不剝奪現代資本主義的超額利潤的這一來源,歐洲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