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6章 見之於紙牘——《清末民初人物叢談》小議

  在這個曆史寫作幾乎成為全民寫作,各種正說、細說或戲說充斥坊間的當下,範福潮先生的這本曆史讀物,卻注定是一本寂寞的書。

  這不是因為他談論的曆史太冷門,晚清史乃至辛亥革命前後的近代史,可以說張定浩是這幾十年來的顯學,當代中國幾乎所有問題的症結,似乎都可以在那裏找到源頭;也不是因為他講述的內容太陳腐,且不論其中對諸如王照、焦達峰以及光複會的精彩挖掘,即便如孫中山、蔣介石這樣的熟麵孔,這本書裏披露的故事,至少對我而言,也是先前完全不知道的。我說的寂寞,更多地是指向這本書的寫作風格。

  一九二八年,陳寅恪曾對弟子陳守實講過一段話,成為後來治史者時常引用的名言:“整理史料,隨人觀玩,史之能事已畢;文章之或今或古,或馬或班,皆不必計也。”聯想起傅斯年提出並流行於民初的“史學即史料學”的觀點,我們不能孤立地評判他們這種治史方法的對與錯,而要看到,當外族入關的清王朝出於恐懼而對曆史真相層層抹殺和偽造,當來自西方的以論帶史和疑史的研究風氣蔚為大觀,當這兩方麵結合在一起,曆史竟已成了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在民初一代諸如陳寅恪和傅斯年這樣的曆史研究者看來,有多少獨特觀點,或者文章好看與否,眼下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在於能夠準確地接近真實,而最真實的曆史,存在於準確的史料本身。

  因此,他們的文章,往往不避冗遝,不求剪裁,少疏通推論,多直引大段材料,這樣的文章,一定不會好看,但在認真的讀者看來,卻更有力量。而本書作者心儀的,似乎也正是此類曆史寫作。“史是真,治史即為求真。”“民國無信史,辛亥以來,事無巨細,人無貴賤,記言敘事,黨見甚深,幾無公正可言,稍有新意,即便不陷文字獄,也難免招惹是非,足令史家,思而卻步。”這兩段本書序言中的話,幾可視為作者的文心所在。在書中“辛亥革命時期的蔣介石”一節,作者亦開章明義地指出:“對史家來說,人物事跡的真實性價值高於對其行為的道德判斷。‘文革’前編纂的關於辛亥革命的史書,對‘反動’、‘反麵’人物,凡是引用一九四九年之前的舊文,極盡刪削;而親曆者在一九四九年之後發表的回憶錄,亦諱莫如深,以至某些特殊人物在辛亥革命中的事跡在史書中被蒸發了,蔣介石就是一例。”

  關於為什麽要寫《春秋》,孔子的回答是:“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然而,當“行事”也可以眼睜睜地被大量蒸發或刪改,它本身具有的搏深切明,自然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然而曆史已經消失,剩下的永遠隻是關於曆史的記錄,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嚴肅的曆史寫作者,在“見之於行事”之外,隻好“見之於紙牘”了。這本書選擇引用的大量材料,全都來自近五十年來國內外的公開出版物,倘若本書的讀者有心,那麽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窗口,從這裏我們可以眺望到一段相對準確和真實的近代曆史。

  (《民末清初人物叢談》,範福潮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