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稠汁芡

  顧名思義,稠汁芡就是使菜肴的湯汁濃稠巴味,即通常所說的“扯芡”或“勾芡”,是屬於調味中用芡,在菜肴快致熟出鍋前進行,多用於燒燴之類菜品。稠汁芡根據其稀稠程度分為以下幾種。

  (1)二流芡指半流體漿液的芡汁,多用於燒、燴、羹湯類菜肴。如豆瓣魚、家常蹄筋、酸辣血旺、八寶豆腐羹、酸辣海參等。二流芡用於燒菜,要求主料與芡汁交融在一起,又呈流態,達到通常所說的亮汁亮油;用於羹湯則如稀漿糊狀。

  (2)米湯芡指濃如米湯般的芡汁,又稱“清二流芡”,多用於白燒和素燴之類菜肴。如幹貝葵菜、金鉤玉筍、銀杏菜心等。米湯芡是屬於芡汁中濃度較薄的一種芡汁,它的作用是使湯汁較多的菜肴中湯汁濃度稍大一點,從而使主料半浮和菜肴上味。

  (3)玻璃芡指晶瑩光潤呈流體狀的芡汁,淋在菜肴上流向盤中呈光潔明亮的玻璃狀態。特別是一些造型美觀、色彩豐富的菜肴,如一品素燴、幹貝三色吉慶、三色白汁葫蘆鴨等,淋上玻璃芡後,賦予菜肴一種光澤和透明感。

  運用稠汁芡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下芡時要先行將豆粉稀釋調散,不能夾雜粉粒疙瘩。

  ②視菜肴中湯汁多少掌握芡汁用量,同時應根據不同的成菜要求,來掌握芡汁的濃稠程度。

  ③下芡時宜用中火或小火,此時澱粉糊化較慢,能從容調劑芡汁的稀稠。

  ④對一些加熱時易“吐水”的原料,如豆腐、魔芋、血旺等,應采取分次勾芡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防止原料“吐水”,使芡汁緊裹原料,達到緊汁亮油、稠汁巴味的目的。

  怎樣運用對漿芡

  不同的菜品,使用的對漿汁的稀濕幹稠度也不同,起糊化作用的主要原料也不同。如淖菜中是澱粉起主要糊化作用,而鍋炸菜起主要糊化作用的則是麵粉。鍋炸菜是先在鍋內將漿汁攪熟後冷卻,再改刀成型炸製黏糖,因此屬於調味前用芡;而淖菜和泥糊之類的甜菜,在烹製中一鍋成菜屬調味中用芡。運用對漿芡應掌握好以下幾點;

  (1)根據菜肴的風味及成菜要求,掌握好漿汁的稀稠。

  淖菜漿汁稠度與米湯芡相仿。撣泡的雞蛋清在受熱後蛋白質凝固,具鬆泡軟嫩的特點,澱粉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成菜的口感和形狀。芙蓉雞片的漿汁要比米湯芡釅一點,水豆粉要多一點,通過澱粉與蛋清共同的凝結作用,才能使雞片成片不爛,軟滑細嫩。

  泥糊類甜菜的漿汁稠度與玻璃芡相似,屬一鍋成菜,其中的澱粉主要起收汁凝結成型的作用,成菜的質感比雞豆花略老,但又保持軟嫩的特點。這種軟嫩的菜肴要求澱粉適中,過多則老,過少則如爛泥一灘不成型。

  花生泥和核桃泥成菜要求翻沙爽口,使用的低筋麵粉需先用小火焙香,或先用油將麵粉炒香,使其降低糊化黏稠的效果,但又要保持濃稠芡汁的作用。因此對漿時水豆粉不宜過多,否則成菜不“翻沙”酥香。

  鍋炸菜是先將對漿加熱至熟,使其成為像黃泥巴一樣的泥糊,行業中稱此類芡為“坨坨芡”。起主要糊化作用的是麵粉,澱粉用量很少,僅起使炸好的鍋炸坯子內瓤軟嫩的作用。鍋炸菜的漿汁要稍濃於二流芡,加熱攪拌至熟後才黏綿有勁,改刀後成型不散,炸後外酥內嫩。

  (2)對漿芡的芡汁對好後,最好用細籮篩濾一道,以除去粉籽顆粒。

  (3)對漿芡要根據不同的菜品運用不同的火候:淖菜需用旺火沸油衝,菜肴至熟方起雲朵形;鍋炸菜漿汁宜小火下鍋,然後逐步加熱升溫使芡汁熟透,這樣避免火旺起鍋巴產生焦糊味;而甜菜的對漿芡適宜中火入鍋,均衡適度的熱力,有利於菜肴達到翻沙爽口的要求。

  (三)湯汁的種類和製作

  湯,不僅是飲食中的上乘佳品,它還是烹飪中的一種重要調輔料,很多菜都需要湯來調合五味之妙,因此廚界有“無湯難成菜,無菜不用湯”之說。川菜曆來重視製湯。根據湯的成色和製作特點,湯可分為原湯、二湯、奶湯、清湯和紅湯等。這些不同的湯烹調中被派上不同的用場。川菜廚師在“南下”打工潮中,借鑒了粵菜等外菜係的製湯技術,將頂湯和上湯廣泛用在烹製調味之中,形成了種類齊全、各具特色的湯料湯汁。現將常用湯汁簡介如下;

  原湯

  指以一種原料為主,加入清水和增香去腥的調味料,熬成的原汁原味的湯。原湯的種類繁多,有雞湯、鴨湯、甲魚湯、蹄花湯、肘子湯、肚子湯、羊雜湯、羊肉湯。原湯製作可采取煨、蒸、燉多種烹製方法。原湯在烹調中用途很廣,既可用於湯菜合一的菜肴,如清燉牛肉湯、月母雞湯;也可用於燒燴菜肴,如肉湯用於酥肉燒菜頭、蘿卜連鍋湯等大眾化菜肴,雞湯用於三菌燒雞、幹貝燴葵菜。而一鍋(蒸)成菜的蟲草鴨舌、雪耳燕窩等高檔菜品,也可用特製的雞、鴨原湯烹製。

  頭湯

  指從生料入鍋至熬燉成湯後,提取的第一次湯汁,實質上它也是一種“原湯”。頭湯的用料很廣,常用的有雞、鴨、魚、豬骨、蹄、肘、肚、牛肉、牛骨、羊肉、羊骨、羊雜等。頭湯的選料不像原湯那樣嚴格,既可以一料為主,也可以幾種原料合烹。頭湯具有湯鮮肥美、汁稠味濃的特點,多用於燒、燴、煮一類菜肴的湯料。

  二湯

  係在提取頭湯的湯汁後,以原有湯料骨架,注入清水繼續熬製而成的湯汁,因此二湯又稱“毛湯”。這種湯鮮香味差、色淡汁薄,隻適於做一般菜肴調味的湯料,也可用做便湯和汆湯。

  清湯

  係用老母雞、鴨、豬排骨、火腿肘骨等,加入清水和相應的調輔料,以慢火煨製而成的湯汁,成品具清澈澄淨、清鮮而醇厚的特點,屬於高級湯汁之一。清湯適合製作一切清湯類菜肴,如竹蓀肝膏湯、清湯燕菜、繡球魚翅等;也適合燒燴一些高檔的菜肴,如貝鬆葵菜、四吃露筍、雞油冬筍等。製作清湯工序繁雜,技術含量較高。

  奶湯

  係用老母雞、鴨子、豬肘、豬蹄、豬肚、肋排等鮮味足、脂豐腴、含膠原蛋白豐富的原料,以旺火燉製而成。製奶湯的原理是利用沸騰翻滾的湯汁,使原料中的分子相互碰撞,從而使湯汁變得乳白。因此成品具有汁白如乳、濃稠巴味、香鮮醇厚的特點。烹製奶湯要注意以下環節:水分一次加足,旺火燒開,撇盡浮沫,加蓋燜燉,直至湯汁乳白香濃為止,然後濾盡料渣待用。奶湯適用於一切奶湯菜肴,如奶湯大雜燴、奶湯雞皮魚肚、奶湯海味什錦、奶湯素燴等。奶湯也可用做湯料燴燒白汁萬年青、火腿鳳尾、銀杏葵菜等。

  紅湯

  係用老母雞、鴨子、火腿肘(拐)、豬手(豬肘)、幹貝、口蘑等料,加入清水及適量冰糖色燉製而成。成品具顏色淺紅(或金紅)、口味鮮香濃醇、汁稠味厚的特點。紅湯是一種高級的湯料,多用於烹製紅燒、幹燒高檔菜肴的輔助湯汁。如紅繞魚翅、紅燒魚唇、紅燒海參、紅燒鮑魚、幹燒鹿筋、壇子肉等。紅湯製作大體過程是先將原料焯水去腥,放入燉鍋中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加入料酒、胡椒、口蘑、幹貝、冰糖色等,熬至湯濃汁稠、香鮮味濃後出鍋,濾渣即成。

  魚湯

  係用鯽魚或鮮魚的頭、骨架、魚皮、魚膘等,加薑、蔥、料酒旺火燉製而成,成品具汁白湯濃、味醇鮮香的特點。製魚湯要除去魚腥味,一般先將鯽魚(小魚)治淨,鍋內下豬油燒熱,放薑蔥煸香後撈出,將魚煎至二麵金黃,然後摻入開水,加料酒、胡椒(或花椒)用旺火煮10餘分鍾,轉用小火熬至湯汁乳白鮮香,濾渣取汁備用。製魚湯也可用簡便方法,將魚頭、魚骨、魚膘等治淨,直接放入燉鍋中摻足清水,旺火燒開撇去浮沫,下料(白)酒、薑蔥、花椒少許,燉至湯汁乳白濃稠濾渣取用。

  魚湯可用於魚羹菊花鍋、鮮魚豆花、酸菜魚、魚羹菜頭等以魚鮮為特色的湯料,也適用於像魚羹麵、魚羹抄手之類特色小吃的湯汁。

  素湯

  係用黃豆芽、口蘑、香菌、冬菜等料加入清水、薑、料酒等,以小火慢熬出的湯汁,成品具色黃淡雅、湯汁清澈、清鮮雋永的特點,主要用做素菜的湯汁或調味,如冬菜竹蓀湯、豆芽苦筍湯、素燴三菇、羅漢素燴等。也可素湯葷用,作為冬菜腰片湯、冬菜肉餅湯、鹽菜燒冬筍等菜的調味湯料。

  香菌湯

  係用牛肚菌、雞、鬆茸、香菇、茶樹菇、青菌的幹製品,與母雞、鴨骨架、豬骨等混合熬製的一種山珍湯料,成品具有菌香濃鬱、湯味清鮮醇厚的特點,是山珍湯鍋的基本湯料。同時也適用於各種以菌、筍為特色的菜肴,作為調味、助鮮、增香的湯汁用於烹調。如汽鍋雞、一品香菌湯、鬆茸燴魚肚、鬆茸火肘煲土雞、竹蓀魚圓湯等。

  金湯

  金湯是用特製的濃湯加入金瓜茸或金瓜油熬製和調對的湯汁,因其湯汁金黃故名。成品有金黃豔麗、色調自然、滋味香濃醇厚的特點。金湯是一種高級湯料,始初是為了改變燕鮑翅等高檔菜肴色調過於單一而設計創製的,現在已逐漸發展形成了具有自己鮮明風味特色的係列金湯菜肴:金湯鱈魚、金湯蟹黃燴魚翅、金湯雙筍、金瓜雪耳燴竹蓀等。金湯菜肴營養豐富、賞心悅目、風味獨特,不僅受到眾多食客歡迎,它的製湯方法也為各地廚行仿效,並在各地流傳推廣。

  頂湯

  這是粵菜廚界對極品(頂湯)湯汁的褒稱。係用老雞、豬瘦肉、火腿、排骨、瑤柱、桂圓肉、薑塊、冰糖等料,以小火慢煨細煲而成。成品汁呈茶色,清澈透明,鮮香醇厚,是燒燴鮑、翅大菜的絕配湯料,如紅燒大鮑翅、幹撈極品翅等。

  粵菜的頂湯不同於川菜的紅湯,它利用桂圓肉熬製時產生的自然淺茶色,因此湯色較淡。在燒燴鮑翅時,還需加入由冰糖色、優質老抽和日落紅色素調製的複製老抽來調色。由於湯料中加入了瑤柱、火腿和瘦肉、排骨、土雞等,滋味醇厚綿長。

  濃湯

  這也是粵菜的一種製湯方法,係用老雞、老鴨、火腿、瑤柱、雞爪、豬蹄、豬肘、豬龍骨、豬皮、豬瘦肉、薑塊等料,以小火長時間煨而成的湯汁,成品具色呈乳黃、湯汁濃稠、鮮香濃厚的特點,一般與頂湯配合使用,主要用於鮑翅類菜肴烹製,如濃湯雲吞翅、沙鍋花菇煨鮑翅、黃金翅等。同時這種濃雞湯也是對製金湯的基本湯料。

  濃湯由於使用了含膠原蛋白豐富的豬肘、蹄、皮、雞爪等原料,這與川菜奶湯的用料有明顯差異。因其湯汁濃稠易於巴味,成了烹製魚翅的專用湯料。正因為如此,才受到各地廚界的認同,並在烹調中應用。

  清湯製作“三步曲。”

  製作清湯的技術很考究,要通過三個重要烹製環節,組成一部完整的清湯製作“三步曲”,才能完成清湯的製作。

  熬湯

  清湯,又稱特級清湯,主要用於烹製高檔的清湯、清蒸、燒燴菜肴。製作中的第一階段可概括為:精選原料,冷水下鍋,中火煮開,及時撇沫。

  製清湯所選的原料,必須是含呈鮮味物質豐富的葷食品,如雞、鴨、瘦肉、火腿、排骨、幹貝等水陸動物性原料。所有製湯原料在下鍋前必須用水洗淨,雞、鴨、瘦肉、豬排、筒子骨還應用水漂洗二三次,入鍋汆一水,盡量減少原料中血紅蛋白的含量,以減少血沫,保證湯在後期製作時的清澈。

  冷水下鍋,加足水量。製湯的目的在於把原料內部的呈鮮味物質充分溢出,使湯味鮮醇。製湯的原料體形一般較大,如果將原料驟然投入沸水中煨煮,原料表麵的蛋白質超過80℃就會變性凝固,在原料表麵形成一道屏障,阻礙原料內部鮮味成分大量溢出,使湯汁達不到鮮醇的目的。冷水下鍋逐漸加熱,在原料與水共熱的過程中,熱量較均勻,持續向原料內部傳遞,水分子也較有規律地互相滲透,使鮮味物質最大限度溢出。製湯應一次加足水量,若中途加入冷水,湯汁溫度突然下降,破壞了原先的均衡狀態。當水溫再上升時,熱量向原料內部穿透,及原料內的可溶性物質向外滲出,將受到原料外層已凝固的蛋白質阻隔,因此影響湯的鮮醇度。

  掌握火候,及時撇沫。嚴格掌握火候是製作清湯的重要環節,火力過小,原料內的蛋白質溶出滯緩;火力過大,原料的脂肪和膠原蛋白在水分子的震蕩撞擊下,容易形成乳白色的懸濁液,製成濃稠的奶湯。清湯製作應先用中火將水煮開,即轉用小火,使湯汁保持微開狀態。因為食物原料是熱的不良導體,在受熱時原料內部比原料外層受熱慢,此時原料內的血紅蛋白還來不及滲出,因此浮沫較少。隻有當原料內部溫度上升到80℃時,才可使血紅蛋白充分滲出,變性凝固成絲絮狀的浮沫。所以撇沫的時間在湯水大開後,轉入小火保持微沸時最好。同時別忘了滴入適量的黃酒去腥增香。

  掃湯

  掃湯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湯汁的清澄度和鮮味,掃湯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精瘦肉和雞脯肉。精瘦肉和雞脯肉須先用水漂洗2~3次,盡量減少肉中的血紅蛋白,然後捶成茸,加薑蔥水和冷鮮湯�散,調成泥糊狀。先將肉茸(紅茸子)投入保持微沸的湯中,用中火加熱慢慢升溫,同時用手勺不斷攪動。待湯將沸時即轉用小火,當肉茸粘連著混濁懸浮顆粒一起浮上湯麵時,用漏勺將肉茸及時撈起,團成一坨,用手勺擠壓幹肉茸中的湯汁待用。稍後待湯冷卻後,用雞茸(白茸子)如法炮製,再掃一次湯。

  掃湯的原理是蛋白質受熱後凝結成絲絮狀,在蛋白質的凝結過程中,吸附湯汁中懸浮的混濁顆粒和微小沉澱物。在熱力上升的作用下,絲絮狀凝結的蛋白質與懸浮顆粒及沉澱粒一起浮上湯麵,使湯汁變得清澈,同時強化了湯汁的鮮味。

  根據上述原理,便可掌握掃湯的幾點關鍵:第一,雞肉和瘦肉要捶茸斬細,這樣可增加原料與水的接觸麵,接觸麵越大,蛋白質受熱後形成的絲絮狀越多,就越利於網住更多的懸浮顆粒,提高湯汁的清澈度。同時原料中各種氨基酸等呈鮮味物質溶入湯中就越多,強化了湯汁的鮮醇味道。第二,掃湯的肉茸最好在湯汁溫熱時入鍋,再用中火逐步升溫,目的在於使蛋白質凝結速度減慢。與此同時還需用手勺在湯內輕輕攪動,增加湯中的懸浮顆粒和沉澱物與正在慢慢凝結的蛋白質相遇的機會,以最大限度吸附住妨礙湯汁澄清的顆粒。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