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動物性原料

  (一)烹飪原料

  烹飪原料是指製作各種主食、菜肴所使用的原料。我國地大物博,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土裏長的許多動、植物,甚至有些礦物都可以作為入烹的原料。烹飪原料的使用價值是由原料自身的屬性所決定的,原料的屬性包括原料的種類、結構、外形、產地、品質特點、化學成分、營養價值及理化性質、上市季節等。烹飪原料又是烹調工藝實施的對象,要想烹製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就必須了解各種原料,根據菜肴的需要選擇原料。

  烹飪選料烹飪選料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按照菜品的成菜需要選擇合適的主料、輔料和調料;二是從確定原料中選擇質量優良的品種。烹飪原料種類繁多,各種原料的質地和性能千差萬別,有老有嫩,有硬有軟,有脆有綿。由於原料的質地、性能的不同,在烹調加熱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種原料,由於品種、產地、飼養方法、季節的差異,其性能、質地也有差異。比如:家養的土雞比養雞場飼養的雞的味道香。三四月份的桂魚比其他季節的桂魚肥美。豬瘦肉裏脊肉比豬腿肉細嫩。烹製人員隻有熟知各種原料的質地、性能,合理選料合理烹調,才能更加完美地烹製出菜肴。

  烹飪原料的品質鑒定烹飪原料的品質鑒定,是指從原料的用途和使用條件出發,對原料的食用價值進行判定。原料的品質越好,食用價值就越高。烹飪原料的品質鑒定是烹製色、香、味、形俱佳菜肴的基礎,也是廚師應掌握的基本技能。原料品質鑒定的方法很多,行業鑒定原料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感官鑒定法和理化鑒定法兩種。

  感官鑒定法與理化鑒定法感官鑒定法就是通過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觀察原料的外形結構,了解其形態、色澤、氣味、滋味、硬度、彈性、重量、聲音以及包裝有無變化,來鑒定原料品質好壞的方法。理化鑒定法是通過各種化學試劑、檢測儀器和器械對原料的成分、性質、結構以及品質變化進行分析,來判定原料的質量的方法。

  感官鑒定法是人們長期經驗的總結,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現階段廚師判別肉類、禽蛋、水產、蔬菜、調味品、酒類的品質好壞,主要采用感官鑒定法。比如鑒定肉類食品就是從肉的外觀、結構、氣味、肌肉、脂肪、骨髓的變化來判斷其質量優劣。

  烹飪原料分類四川菜係的烹飪原料種類繁多,如果按自然來源劃分,可以分為動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和礦物性原料三大類。根據其加工與否,可以分為鮮貨動物性原料、幹貨動物性原料,鮮貨植物性原料、幹貨植物性原料。其中動物性原料又可以細分為家畜類、家禽類、野味類和水產類,動物性原料包括肉、髒、蛋、奶;植物性原料又可以細分為豆穀類、蔬菜類,植物性原料包括蔬菜、瓜果、食用菌、幹果;礦物類原料包括食鹽、食用堿、小蘇打、明礬、石灰、發酵粉、硝。

  烹飪用動物性原料主要有畜肉、禽蛋、野味、水產品以及動物幹貨製品,動物性原料還包括家畜、家禽、水產品經加工後的複製品和再產品。動物性原料在川菜菜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畜類原料畜類主要是指牛、羊、豬、兔、狗等動物。這些動物的骨骼、肌肉、脂肪、肌腱(筋頭)、頭蹄、內髒(包括心、肝、肺、腎、鞭、大肚、小肚、大腸、小腸),無一不可入烹。畜類肉體各部位肉的老嫩、肥瘦是不同的,入烹時各有用途。

  禽類原料禽主要是指雞、鴨、鵝、鵪鶉、菜鴿等鳥類。家禽主要以肌肉、骨骼、脂肪、蛋及部分內髒(心、肝、腸、肫、腎)入烹。家禽的品種不同,養殖方式不同,產地不同,生長的年限不同,入烹的效果也就有很大的差異,烹飪時應根據不同菜肴選擇使用。

  水產品類原料主要是指生長在江河湖海、塘庫澗溪中的鱗甲類。烹飪用水產品繁多,分為淡水水產品和鹹水水產品兩大類。川菜中常用的淡水水產品主要有:江團、鯰魚、岩鯉、水密子、青波、桂魚、鱸魚、鉗魚、河鰻、草魚、鯽魚、花鰱(鱅魚)、白鰱、河蝦、烏魚、黃臘丁、塘蝦、鱔魚、泥鰍、團魚、烏龜、大閘蟹、牛蛙等。鹹水水產品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石斑魚、加吉魚、鰻魚、鯧魚、銀鱈魚、三文魚、基圍蝦、對蝦、肉蟹、鮮貝、海螺、魷魚、墨魚、龍蝦等。

  豬肉包括皮、肥肉和瘦肉,豬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豬肉的脂肪含量較其他肉類多。豬肉是川菜烹調的主要原料之一。

  豬肉的部位分割及用途如下。

  豬頭豬頭分7部分:耳、腦、舌、眼、鼻、麵頰、下頜。豬頭皮厚而發黏,肉少而嫩,富膠質。主要用於鹵菜、涼菜、醃臘製品。巴蜀傳統應節食品“蝴蝶臘豬頭”就是用豬頭醃製而成。

  槽頭肉又叫“血脖”,此部位肉色發紅,膘中含肉,肉中含膘,肉質粗老,肥多瘦少,適用製餡和紅燒。

  通脊豬的脊背部分。通脊有四種,一是純瘦肉,在脊椎骨下的兩邊,為兩個扁長條形的瘦肉(川菜行業習慣把這種通脊稱為“裏脊”)。肉色淡紅,肉質細嫩。二是帶肥膘的通脊。三是帶部分肥膘的通脊。四是帶骨的通脊。

  前胛其部位是從前胛骨上起直到前肘上,這一部分分為前排和前腿。前腿又叫“夾心肉”,其肥瘦肉混夾不易分開,肌肉纖維短且筋多,肥肉約占40%,瘦肉約占60%,適宜做肉餡和“叉燒肉”等。前排又叫“上腦”,此部位肉中含脂肪較多,瘦中夾肥,肉質較嫩,適宜做肉絲、肉片、肉丁等。

  肘子又叫“蹄膀”。該部位瘦肉比重大,肉質細嫩成束,含有較多的筋鍵、脂肪和膠質,適宜燒、燉、鹵,如紅燒肘子、清燉蹄膀。

  前爪、後爪又叫“豬蹄”“豬手”。豬爪皮厚筋多,除皮、骨、韌帶以外無肌肉,含有較多膠質。適宜紅燒、鹵製、燉湯等,如白豆燉蹄花、辣子豬蹄、紅鹵豬蹄。

  中方又叫“寶肋肉”。因有三層瘦肉、兩層肥肉互夾,又俗稱“三線肉”“五花肉”。這部位又可分為硬肋、硬五花、軟肋、軟五花。硬肋、硬五花肉質結實,肥瘦相間,烹製後肥瘦肉不易脫離,適合做紅燒肉、壇子肉。軟肋、軟五花肉質鬆,收縮性大,肥多瘦少,烹製後收肉容易脫離,適宜做粉蒸肉等。

  奶脯又叫“拖泥”,位於寶肋下方,肉質較差。

  裏脊在通脊的下方、後腿的上方一條呈長扁圓形長30厘米、寬3厘米的瘦肉,是豬身上最嫩部分,適宜於炸、溜、爆、炒、燴、滑等烹製法。如椒鹽裏脊、鍋巴肉片。

  後腿位於後腰到臀部,這部位可分為臀尖、坐臀(又叫二刀肉)、彈子肉、抹襠。臀尖肉質細嫩、無筋膜,適宜炒、滑、溜、炸,如肉絲、肉片;坐臀肉質較老,肥瘦相間,適宜炒、拌,是烹製回鍋肉、蒜泥白肉的最佳材料。

  豬尾位於豬臀部,適宜燒、鹵、燉、蒸。

  豬內髒

  豬心豬心質地較細嫩,一般適於炒、拌、燒、鹵。如燒三鮮、鹵心舌。

  豬肚豬肚一般適於爆、燒、拌、鹵、燉。如火爆肚頭、青筍燒肚條。

  豬肝豬肝質地細嫩,以色紫光潔者為好,適於炒、煎、鹵、煮。如金銀豬肝、竹蓀肝膏湯。

  豬腰豬腰質地脆嫩,以色淡者為佳,適於炒、爆、炸、拌。如宮保腰塊、冬菜腰片湯。

  豬肺豬肺質嫩,色紅白,適於鹵、拌、煮、燉。

  豬大腸豬大腸適於燒、燴、鹵、炸。如炸扳指、紅燒肥腸。

  “豬肉品質的鑒別”

  豬肉瘦肉肌肉纖維細而柔軟,顏色呈鮮紅色或淡紅色,以淡紅色為佳;肉的斷麵呈淡紅色,稍濕潤,肉汁透明。煮熟後呈灰白色,有特殊的香味。肥肉脂肪細嫩,以色白、結構緊密而富有彈性者為好。

  新鮮豬肉的表麵有一層微幹的表皮,肌肉細密而有彈性,用手指壓後不留指印,纖維細軟,有一股清淡的自然肉香味。不新鮮的豬肉肉色暗紅,無光澤,表麵潮濕,粘手,肉質鬆軟,無彈性,切麵呈綠色或灰色、暗色,肉汁渾濁。

  “豬內髒品質的鑒別”

  豬肝新鮮的豬肝,色澤呈褐色或紫色,並有光澤,用手觸摸,結實有彈性;不新鮮的豬肝,顏色暗淡,無光澤,肝麵萎縮、發軟、起皺,帶有一種腥味。

  豬肚新鮮的豬肚,色澤白或淡黃,有一定光澤,質地結實,有彈性,表麵黏液多,有一股特殊的淡淡的香味。不新鮮的豬肚,色灰綠,肉質變鬆,無彈性,無光澤,黏液少。

  豬腰新鮮的豬腰,色澤淺紅,表麵有一層薄膜,有光澤,柔潤,有彈性。不新鮮的豬腰,表麵幹燥,帶有青色,質軟,無彈性,並有異味。水泡過的豬腰體積脹大,呈白色,質地鬆軟。

  豬大腸新鮮的豬大腸,色澤白或淺玫瑰,光滑,柔軟,略有硬度,濕潤有黏液。不新鮮的豬大腸,色青白,韌性差,黏液少,有腐臭味。

  豬心新鮮的豬心,組織結實,富有彈性,用手擠壓有鮮紅的血液、血塊溢出。不新鮮的豬心組織鬆軟,失去彈性,豬心中無血或血呈黑色。

  牛肉

  牛肉分黃牛肉、水牛肉和犛牛肉。黃牛肉的肉質較結實,肌肉呈棕紅色,肌肉纖維較為粗長,結締組織為白色,脂肪為淡黃色至深黃色。肌肉間無脂肪雜質,肉味鮮香純正。

  水牛肉肌肉纖維粗而鬆弛,肉色比黃牛暗,呈棕紅色,光亮較強並有紫色光輝,脂肪為白色,幹燥而粘性小,肋骨寬闊扁平,臀部肌肉不如黃牛肉厚。肉質較老,烹調時不易煮爛。

  犛牛肉呈鮮紅色,肌肉間脂肪沉積較多,肉質細嫩肥美。犛牛肉的品質優於黃牛肉和水牛肉。

  牛頭牛頭肉少皮多,膠質重,適於燒、燉,如紅燒牛頭方、清燉牛頭、紅油牛頭片。牛舌上有一層老皮,烹調時應去除老皮,牛舌適於燒或鹵。

  上腦牛上腦肉肥瘦相間,適於炒、爆、烤、涮。

  頸肉又叫“項圈肉”,牛頸肉肉質較老,多用於紅燒和燉湯。

  腱子牛前腱子肉筋肉相連,肌肉緊密。是鹵、拌、醬的最好材料,如鹵五香牛肉、醬牛肉、燈影牛肉、涼拌牛肉。前腿的腱子是肉質較好的部位。

  背脊包括裏脊、肋條、牛腩、米龍、子蓋幾部分:

  裏脊裏脊是牛肉最嫩部分,裏脊為深紅色,呈扁圓形,底部有筋。裏脊適於炒、煎、烤,如水煮牛肉、芹菜牛肉絲、洋蔥煎牛裏脊。

  肋條又叫“牛肋簪”,牛肋條相當於豬的五花肉,該部位肉質較細嫩,肥瘦相間,有筋膜,適於燒、燉。如紅燒牛肉、清燉牛肉湯。

  牛腩又叫“白奶”,此部位肉層較薄,一般用於紅燒、清燉,如蘿卜燒牛腩、牛肉鍋仔。

  米龍米龍在牛後腿最上方,相當於豬的臀尖。米龍肉質細嫩,適於炒、爆、拌、炸、烤。

  子蓋牛子蓋肌肉緊密,比較細嫩,適於炒、炸、烤、鹵、拌,如鹵牛肉、幹煸牛肉絲、金毛牛肉等。

  後腿包括後腱子、牛尾、牛鞭幾部分:

  後腱子質地用途與前腱子相同。

  牛尾牛尾骨多肉少,適於燉湯、紅燒,如枸杞牛尾湯、紅燒牛尾。

  牛鞭牛鞭富含膠原蛋白,具有滋補強身功效。適宜燉、燒,如紅燒牛鞭、枸杞牛鞭湯。

  “牛肉品質的鑒別”

  新鮮的牛肉質地堅硬,色澤鮮明呈棕紅,表麵有一層微微幹燥的表皮,肌肉纖維較細,用刀插入肌肉部分,拔出刀時感到有彈性,刀口處也立即收縮。脂肪呈白色、淡黃或黃色,有光澤,堅硬,用手能撚碎。

  不新鮮的牛肉,肉色暗紅渾濁,覆有一層風幹的灰暗表皮,或者表麵潮濕,肉的質地鬆軟,沒有彈性,剖麵有黏液,脂肪呈灰色,無光澤,粘手。

  羊肉

  羊分山羊和綿羊兩類,其中以成都麻羊、海南東山羊、內蒙肥尾綿羊、哈薩克綿羊最有名。羊體各部位分割的名稱與牛體基本相同,但在使用上羊肉許多部位的肉可以通用。

  羊的裏脊、通脊、後腿,適宜烤、炒、炸、爆、鹵、拌、蒸、燙火鍋和製餡,如涼拌羊肉、粉蒸羊肉、烤羊肉串、蔥爆羊肉。

  羊的肋條、胸脯適宜燒、燜、燉、鹵,如清燉羊肉湯、紅燒羊肉、鹵羊肉。

  羊頭、羊蹄、羊雜,適宜燒、燉,如羊雜粉絲湯。

  “羊肉品質的鑒別”

  新鮮的羊肉色澤呈淺紅或粉紅,肉質結實細嫩,富有彈性,骨頭關節處堅硬而帶白色,脂肪呈白色,組織緊密。

  不新鮮的羊肉表層色澤發黑,肌肉組織失去彈性,具有酸氣或黴臭氣。

  兔肉

  兔肉肉質細嫩,鮮香兼備,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烹飪原料,兔肉一般為淡紅色或紅色,肌纖維細而柔軟,有一種特殊的清香氣味。適宜燒、鹵、溜、炒、燜、拌和製茸,如鮮溜兔花、花仁兔丁、黃燜兔。

  狗肉

  狗肉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的功效。狗肉肌肉堅實,肌纖組織細嫩,其間雜有少量脂肪,肉色暗紅,川菜中狗肉多用於清燉、紅燒以及製作狗肉湯鍋。

  雞肉

  雞肉質地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廣泛用於川菜菜肴的製作。雞的品種很多,有肉雞和蛋雞之分。雞的品種不同,肉質就有大的區別。一般來說,農家散養的雞比養雞場圈養的雞味道好。仔公雞宜炒、溜、炸、拌;仔母雞宜燒、蒸、拌、鹵;老母雞宜燉湯。現在把雞肉的分割部位及其用途分述如下。

  雞頭、雞頸雞頭和雞頸肉少骨多,雞頭一般不單獨使用,雞頸的皮韌而脆,可用來鹵、醬、燒。

  雞脯雞脯肉質細嫩,可以切絲、片、丁和製茸,適宜溜、滑、炒、爆,如溜雞絲、芙蓉雞片等。

  雞腿雞腿肉多,筋多,可切丁。適宜爆、燒、炸、酥等,如宮保雞丁、香酥雞腿。

  雞翅雞翅肉少皮多,質地細嫩,適宜鹵、燒等,如鹵雞翅、雪魔芋燒鳳翅。

  雞爪雞爪主要是皮和筋,雞爪筋富含膠原蛋白,是美容佳品,雞爪筋適宜燒,雞爪適宜鹵。

  雞肫雞肫質地韌脆、細密,適宜炸、炒、拌、爆等,如火爆菊紅、炒雙脆。

  雞肝雞肝質地細嫩,可炒、爆、鹵等。

  “雞肉品質的鑒別”

  活雞的鑒別:

  ①雞的羽毛光滑、豐潤,雞冠及麵孔發紅,眼睛有神,拿著雙翅感到雞腳蹬得有力,這種雞是健康雞。有病的雞不神氣,脖子發硬,頭頸不靈活,雞冠發紫,雞翅下垂,嘴流黏液。

  ②看後磴,雞腳後磴大、堅硬是老雞,後磴小,是仔雞;

  ③看刀骨,刀骨尖軟是嫩雞,刀骨平硬是老雞。

  ④用手摸捏雞的胸脯,胸脯豐滿、胸骨不突出的是肥雞,胸骨突出並尖銳是瘦雞。

  光雞的鑒別:眼部角膜有光澤,雞皮光潤,有一層油皮,肉呈淡玫瑰色,肌肉有彈性,腹部肉圓,有淡淡的香味。如果雞皮幹縮,色澤偏暗,這是宰殺時間較長的雞。如果雞皮發黑,肉無彈性,說明這雞在宰殺前就不健康。如果雞身胖腫,彈性微弱,光澤差,色呈水泡白色,這是在水中浸泡時間過長的雞。

  鴨肉

  鴨肉質細嫩,有特殊香味,川菜中多以整鴨入烹。嫩鴨適宜蒸、炸、燒、鹵、烤,老鴨多用來燉、燒。鴨舌用於鹵、燒、燴,鴨掌用於拌、燒、釀、燴,鴨肝用於炒、爆、溜、糟、醉、拌、炸、燴,鴨腸用於炒、爆、煮、燙,鴨肫用於炒、爆、鹵、拌。

  “鴨肉品質的鑒別”

  新鮮的鴨肉嘴部有光澤,幹燥,有彈性,眼球充滿眼窩,角膜有光澤,皮膚為淡白色,表皮幹燥光潤,具有特有的氣味,肌肉結實有彈性。

  不新鮮的鴨肉嘴部無光澤,眼球部分下陷,角膜無光,皮膚呈淡灰色或淡黃色,肌肉鬆軟無彈性,用手指輕按能留下明顯壓痕,有輕微酸腐或腐敗氣味。

  鴿肉

  鴿肉是家鴿或肉鴿經宰殺、煺毛、去內髒後的骨肉部分。巴蜀自古有“一鴿當九雞”的說法,乳鴿的骨中含有豐富的軟骨素,經常食用可調補氣血,可使皮膚白嫩。鴿肉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肉類珍禽,適宜蒸、燉、炸、燒、鹵,如清蒸乳鴿、樟茶乳鴿等。

  江團

  江團學名“黃吻鮪”,又叫“魚”,俗稱“肥坨”。分布在我國主要水係,以岷江的樂山段、長江的重慶段所產野生江團最肥美。江團屬無鱗魚,體色粉紅,背部略帶灰色,腹部白色,有短胡須4對,腹部圓,尾部側扁。江團肉質細嫩,肥美,刺少,是上等食用魚。適宜清蒸、粉蒸、紅燒、幹燒、煮湯,如百花江團、幹燒江團等。

  鯰魚

  鯰魚又叫“土鯰”,俗稱“鯰巴郎”。除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外,全國水係均有出產,以長江重慶段以上所產野生鯰魚最好。鯰魚無鱗,體表多黏液,體色灰褐色,體長,後部扁平,頭平扁,眼小,口大,口裂寬淺,有胡須2對,下頜突出,齒細。鯰魚蛋有毒素,加工時應注意清除。鯰魚肉質鮮美,少刺,是上等食用魚,適宜幹燒、紅燒、水煮和製魚茸,如大蒜燒鯰魚、水煮鯰魚等。

  岩鯉

  岩鯉又叫“黑鯉”,主要產於長江上遊。岩鯉有鱗,體色背部呈黑色,腹部白色。魚體厚,背部隆起,唇厚,吻較長,有胡須2對,體厚,背鰭、尾鰭有粗壯的後緣帶鋸齒的硬刺。岩鯉肉質鮮美,是上等食用魚,適宜清蒸、幹燒,如幹燒岩鯉等。

  水密子

  水密子學名“圓口銅魚”,又叫“水密子”,產於長江上遊。水密子有細鱗,體色呈黃銅色或肉紅色,腹部呈淡黃色,背鰭灰黑略帶黃色,胸鰭肉紅略帶黑色尾鰭金黃色。魚體長,體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頭的後背部隆起,嘴巴呈寬弧形,眼睛小,有1對粗長的胡須,胸鰭長。水密子肉質細嫩鮮美,富含脂肪,魚鱗軟糯,刺多而細。水密子適宜清蒸、幹燒,如清蒸水密子、蒜燒水密子等。

  桂魚

  桂魚又叫“鱖魚”“桂花魚”,產於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各地江河、湖泊。桂魚有圓形細鱗,體色褐黃(或果綠)略帶灰黑,有金屬光澤、腹部灰白,體側有不規則的花紋。魚體較高,側扁,背部隆起,頭尖長,嘴巴大,背鰭前半部為硬棘,有毒素。桂魚肉質細嫩肥美,刺少,熟肉呈蒜瓣狀,屬上等食用魚,適宜清蒸、紅燒、幹燒,如清蒸麒麟桂魚、鬆鼠鱖魚等。

  鱸魚

  鱸魚又叫“花鱸”“加州鱸”。喜棲息近岸淺海江河口的中下層水域,也可生活在淡水之中,我國沿海均有出產。鱸魚有細鱗,體色青灰,腹部灰白色,體側及背鰭棘部散布黑灰色斑點。鱸魚肉質結實鮮美,刺少,適宜清蒸、紅燒、炸。

  花鰱

  花鰱又叫“鱅魚”,俗稱“胖頭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花鰱有細鱗,體色黑灰,體側有許多不規則黑斑。魚頭很大,幾乎占體長的1/3.花鰱肉質細嫩,刺多而細,是經濟魚類,適宜煮、蒸、炸、燒和製茸,如酸菜魚、豆瓣魚等。

  烏魚

  烏魚又叫“參魚”“生魚”,俗稱“烏棒”,烏魚有圓形鱗,體色灰黑,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紋。魚體較長,略呈圓筒形,頭長而尖。烏魚肉質細密、味美,刺少,是優質食用魚,一般取淨肉製作菜肴,或切片或切丁或切絲,適宜溜、炒和製魚茸,如五柳魚絲、鮮溜魚片等。

  武昌魚

  武昌魚又叫“魴魚”“團頭魴”,俗名“菜板魚”,產於長江中下遊,以湖北為最多。武昌魚有中等櫛鱗,體色灰,有淺棕色光澤,魚體扁側,呈長梭形,背隆起,頭小、嘴巴小。武昌魚肉質細嫩肥美,刺多,是優質食用魚,適宜燒、蒸、炸。

  鰻魚

  鰻魚又叫“鰻鱺”,俗稱“白鱔”,產於長江、閩江、珠江水係及台灣。鰻魚鱗甲極細小隱埋在皮下,體色背部黑灰,腹部白色,體極長,呈圓筒形。鰻魚肉質細嫩肥美,具滋補功效,是上等河鮮,適宜蒸、燜、燒、溜、炒,如黃燜盤龍鱔、糊辣脆鱔等。

  大黃魚

  黃魚又叫“大黃花”“桂花黃魚”,產於我國東海、南海、黃海南部。黃魚有櫛鱗,體色黃,頭大而尖突。黃魚肉質細嫩鮮美,鬆軟呈蒜瓣狀,適宜蒸、燒、炸。

  帶魚

  帶魚又叫“刀魚”,產於我國沿海,以浙江、山東產量最大。帶魚無鱗,體色銀白,魚體延長,側扁呈帶狀,頭窄長。帶魚肉質肥美,蛋白質、脂肪含量高,刺少,是經濟魚類,適宜蒸、燒、炸、煎,如煙熏帶魚。

  質量好的帶魚為銀灰色,有光澤,魚體飽滿,肉質厚實。質量差的帶魚顏色暗淡,無光澤,魚體萎縮,肉質鬆散。鑒別時有的帶魚在銀白色光澤上附有一層黃色物質,這是帶魚表麵脂肪氧化的結果,也是帶魚變質的開始。

  石斑魚

  石斑魚又叫“石樊魚”,是海水魚中的頂級魚,產於我國南海和東海南部,以北部灣和廣東沿海產量為最。品種較多,有老鼠斑、青斑、六帶石斑、赤點石斑、雲紋石斑等。石斑魚有細小圓櫛鱗,體色多變異,常呈褐色或紅色,背部較深,體側漸淺,有5~6條暗褐色橫帶或紅色小斑點,魚體長、呈橢圓形。石斑魚肉質鮮美,是名貴食用魚,適宜蒸、燒、炒。

  老鼠斑是石斑魚中的極品,其味道香濃,肉質細嫩滑爽,富含膠原蛋白,營養價值高,最適宜清蒸。老鼠斑數量少,生活在深海捕撈不易,其價格也就較為昂貴。

  加吉魚

  加吉魚又叫“真惆”“加拉魚”,產於我國沿海,以渤海灣所產質量最好。加吉魚有櫛鱗,體表為淡紅色,魚體呈橢圓側扁,頭大、嘴巴小,眼睛大。加吉魚肉質緊實而細嫩,富含蛋白質脂肪,味道極鮮美,是名貴食用魚,適宜蒸、燒、燉。

  鱈魚

  鱈魚又叫“銀鱈魚”“大頭魚”,產於我國渤海、黃海及東海北部。鱈魚有鱗,魚體灰褐色,背部為灰褐色,有不規則暗褐色斑點或斑紋,腹部為灰白色,魚體延長,稍側扁,頭大,嘴巴大,下頜較短,前端下方有一觸須。鱈魚肉質較粗,呈蒜瓣狀,味道鮮美,刺少,是上等食用魚,適宜生吃、醃製、熏製。

  銀魚

  銀魚俗稱“麵條魚”,產於渤海、黃海,以天津北沽所產品質最好。銀魚屬無鱗魚,全身銀白色,體形細長(一般為6~13厘米),肉質細嫩,刺小而軟。適宜蒸、炸和製湯,如銀魚蒸水蛋、軟炸麵條魚。

  三文魚

  三文魚又叫“銀鮭”,主要產於北美、北歐,被稱為“冰海皇後”,是世界十大名貴魚之一。三文魚體色銀灰,肉色鮮紅或橘紅,肉質結實,無小刺,味道鮮美,適宜生吃和烤、燒、蒸等,如三文魚刺身。

  內地市場上的三文魚一般為冰鮮和凍品,以冰鮮的質量為好,質量合格的冰鮮為:魚頭短小,顏色烏黑有光澤,魚眼清澈,瞳孔晶瑩透亮;魚鱗完好無損,透亮有光澤;魚皮黑白分明,無淤傷;魚鰓色澤鮮紅,鰓部有紅色黏液,魚腹內光滑,無內髒、血跡和發黑。用手按壓魚肉,肉質結實有彈性,魚肉呈鮮豔橘紅色。

  “魚的品質鑒別”

  川菜使用的魚類原料有活魚、鮮魚和凍魚三種,活魚是指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有生命的魚,鮮魚是指死後未經冰凍的魚,凍魚是指死後用冰凍法冷藏保鮮的魚。三種魚有不同的鑒別方法,感官鑒別法是鑒別鮮魚質量的主要方法。

  ①活魚的品質鑒別

  活鮮的健康魚,活潑好遊動,喜歡在海鮮池底部和中間活動,對外界刺激反應敏銳,無損傷,鱗片緊密,魚體有光澤,手摸有黏滑感。

  不健康或即將死亡的魚,喜歡在海鮮池上麵遊動,且遊動遲緩,或在池中肚皮朝上,不能立背,身體有傷殘,鱗片脫落,魚體表麵灰白或發黃,無光澤,手摸感覺粗糙。

  ②鮮魚的品質鑒別

  新鮮的魚,魚鰓鰓蓋緊閉,用手摳感覺很緊,鰓的顏色鮮豔,淡水魚的鰓鮮紅或粉紅,海水魚的鰓紫紅,鰓呈透明狀、無黏液、無異味。魚嘴緊閉,口腔清潔無汙物。魚眼清澈透明,黑白分明,向外凸出。魚體表麵有一層清潔透明的黏液,鱗片完整地緊附在魚體上,腹色正常,腹內無脹氣,質地硬,肛門緊縮,呈圓坑狀。魚體肌肉緊實有彈性,用手提著魚頭魚體挺而不軟,橫斷麵緊密,不離刺。魚內髒鮮紅,腸鰾堅韌有彈性,膽囊完整,腹腔清潔。

  不新鮮的魚,魚鰓鰓蓋鬆弛,鰓色暗紫或灰白,鰓上有渾濁的黏液,異味大。魚嘴張開,口腔不清潔。魚眼渾濁,下陷,黑眼球上有白蒙,周圍發紅。魚體表麵黏液減少(腐敗的魚黏液增多),皮色灰暗,腥味大。鱗片鬆弛,容易脫落,腹色發黃或發綠,腹部膨脹、發軟,肛門突起並呈淡紅色。魚體肌肉鬆弛,無彈性,橫斷麵的肉色無光澤,肉易離刺。魚內髒發暗,腸鰾失去彈性,腹腔出血並有異味。

  ③凍魚的品質鑒別

  質優凍魚,冰凍完好,用硬物敲擊魚體聲音清晰。魚眼凸起,眼球黑白分明。體色鮮亮,體表清潔無汙物,肛門緊縮。肌肉結實,用刀切開肉不離刺。

  質劣凍魚,用硬棒敲擊魚體聲音渾濁。魚眼下陷,黑眼球上有白蒙。皮色灰暗無光澤,體表有汙物,肛門突起。用刀切開刺易離肉。

  對已解凍的凍魚質量的鑒別,可以參照鮮魚質量的鑒別方法。

  花鰱與白鰱的區別

  花鰱學名“鱅魚”,俗稱“胖頭魚”;白鰱學名“鰱魚”,俗稱“鰱子”。花鰱與白鰱雖然同屬鯉科,都是我國主要淡水養殖魚,但兩者有不同特點:

  ①體色上的區別花鰱背部及兩側上部微黑,並帶有黑色花斑,腹部灰白;白鰱一般為銀白色,尾鰭呈灰白色。

  ②體形上的區別花鰱魚頭比較大,大約占身體的1/3,花鰱的胸鰭較大,超過腹鰭基部許多;白鰱的頭相對小一些,大約占身體的1/4,白鰱胸鰭向外伸延胸鰭尖端僅到腹鰭基部。

  ③食用價值的區別花鰱頭部富含膠原蛋白,肉質鮮美,口感滑潤,素有“鱅魚頭,鯉魚尾”的說法,魚肉細嫩鮮美,刺較多;白鰱頭不如花鰱頭肥美,雖然魚肉也細嫩鮮美,但細刺較多。

  鯉魚與鯽魚的區別

  鯉魚又叫“鯉拐子”,鯽魚又叫“鯽拐子”。鯉魚鯽魚同屬鯉科,都生長在江河、湖泊、庫塘,兩者有明顯區別:

  ①體色上的區別鯉魚背部灰黑,體側有金黃、青黑、灰白之分,腹部白色,鱗片較大,尾鰭、臀鰭略帶橘黃;鯽魚為銀灰色,背部色深,腹部色漸淺,鱗片較小。

  ②體形上的區別鯉魚體略長,頭後部隆起,略側扁,口位端,有須2對,背部鰭基部較長,背鰭、臀鰭均具有粗壯的帶鋸齒的硬刺;鯽魚體側扁而高,頭較小,吻鈍,無須,眼大,背部鰭基部較短,背鰭、臀鰭較粗壯。

  ③食用價值的區別鯉魚個體較大,肉厚質嫩,入饌宜燒、蒸、炸溜、炸收、溜、醃、熏。鯽魚個體較小,肉質細嫩,刺多,入饌宜炸收、煙熏、蔥燒和製湯。

  大黃魚與小黃魚的區別

  大黃魚又叫“大黃花”“大鮮”,小黃魚又叫“小黃花”“黃花魚”“小鮮”,這兩種魚都是海水魚類,同屬石首魚科,頭部都有一雙晶瑩的耳石。它們的區別如下:

  ①體形上的區別大黃魚體形扁長,體色金黃,頭部較大,尾柄較短,體大鱗片較小,嘴巴略圓。小黃魚體形呈柳葉形,體背較高,頭部較長,嘴巴較尖,眼睛較小,體小鱗片較大。

  ②肉質的區別大黃魚肉厚堅實,刺少,易離刺,味極鮮美。小黃魚肉質細嫩,刺少,烹熟後肉呈蒜瓣狀。

  ③產地的區別大黃魚主要產於東海和南海,以舟山群島及廣東南澳島最多。小黃魚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和東海,以青島產量最大。

  甲魚

  甲魚又叫“團魚”“元魚”“水魚”“足魚”“鱉”,俗稱“王八”,產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水域,以南方江河、溪澗野生者質最優。甲魚色黑褐,軀幹部腹麵為青白色。全身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尾五部分,頭部圓錐形,頸粗大、伸縮性很強,軀幹略呈圓形,背部隆起有骨質甲殼,骨質甲殼四周有軟骨組織,這些組織富含膠原蛋白,俗稱“裙邊”,是甲魚的精華所在。甲魚肉質細嫩鮮美,營養極為豐富,被視為高級滋補品,適宜蒸、燉、燒,如紅燒甲魚、甲魚燉烏雞等。

  大閘蟹

  大閘蟹又叫“中華絨螯蟹”“毛蟹”,主要產於華東地區的湖泊,以陽澄湖所產最有名。大閘蟹的頭胸甲呈圓形,綠褐色,蟹足長大密生絨毛,步足側扁而長,雌蟹腹部呈圓形俗稱“團臍”,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稱“尖臍”。雌蟹因蟹黃豐富又叫膏蟹,大閘蟹肉質細嫩,膏脂鮮美,適宜蒸、爆、煮。

  肉蟹

  肉蟹,又叫“青蟹”“潮蟹”,產於廣東、福建、浙江、台灣沿海,以廣東產量最大。肉蟹頭胸甲呈橢圓形,背部隆起,光滑,黃綠褐色,前端有一對發達的螯足,4對步足堅實肥壯呈槳狀,雄蟹腹部呈寬三角形,雌蟹腹部呈寬圓形,蟹黃豐富。肉蟹肉質雪白鮮嫩味美,適宜爆、蒸、炒,如薑蔥肉蟹、清蒸肉蟹。

  “螃蟹品質的鑒別”

  活鮮健康的蟹,肢腳齊全,體色青褐或黃褐,色澤光鮮,動作靈活,用手從背後拿住蟹頭胸甲能感覺蟹足的力量,將其翻轉在地,蟹能馬上翻過身來,離水後會不斷吐泡沫並有響聲。不健康或快死的蟹,體色發紅,色澤黯淡,動作遲緩,用手拿起步足無力下垂。

  龍蝦

  龍蝦在我國東海和南海有產,以廣東南澳島產量最多,常見的龍蝦品種有澳龍、青龍、錦繡龍、中國龍等。龍蝦一般體長30厘米以上,體重750克、以上(中國龍最重可達3000克、錦繡龍最重可達5000克),全身披硬甲,呈橄欖色並密布白色小點(錦繡龍頭胸甲有五彩花紋),蝦體粗壯、圓柱形、略帶扁平,頭胸部發達、頭胸甲堅硬多棘刺,2對觸角較長、5對步足較發達呈爪狀,腹部較短。遊泳足基本退化,尾部呈扇形。龍蝦體大肉多,滋味鮮美,是名貴海鮮產品,一般用於高檔筵席,適宜蒸、溜、炒、生吃,如刺身龍蝦、清蒸澳龍等。

  活鮮龍蝦張牙舞爪,須足有力。如果垂頭喪氣,萎靡不振,就是將死的不新鮮品。

  對蝦

  對蝦又叫“大蝦”“明蝦”,產於我國東部沿海,以渤海灣所產最好。對蝦甲殼薄而透明、光滑,雌蝦甲殼為青藍色、雄蝦甲殼為黃灰色,雄蝦個體小於雌蝦,蝦體長而側扁,整個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頭胸部後側有5對細長的步足,腹部腹側有5對片狀遊泳足,背部肉中有一條黑線俗稱蝦腸。對蝦肉質細嫩鮮美,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是上等海鮮產品。整隻蝦適宜燒、燜、炸,如幹燒大蝦、油燜明蝦等;取蝦肉適宜溜、炒、爆和製蝦茸,如鮮溜蝦仁。

  基圍蝦

  基圍蝦又叫“竹節蝦”,產於我國廣東沿海,是一種人工養殖的海蝦。基圍蝦有薄而半透明的甲殼,體色呈青灰或淺褐色,蝦體長稍側扁,整個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頭胸部有堅韌的頭胸甲,有長須和步足,腹部腹側有遊泳足。基圍蝦肉質肥美細嫩,是上等海鮮產品,適宜蒸、炸、爆、白灼,如宮保基圍蝦、蒜茸竹節蝦、白灼蝦等。

  螯蝦

  螯蝦又叫“克氏螯蝦”,俗稱“大頭蝦”“小龍蝦”,原產北美,國內引進後主產於江蘇。螯蝦有堅硬甲殼,體色血紅,體長10厘米,頭胸部呈長卵圓形,占身體的1/3.第一對步足非常發達,有似螯蟹的螯鉗。螯蝦殼厚肉少出肉率僅為20%,但肉質鮮美,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及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適宜炸、燒、水煮,如麻辣小龍蝦。

  “鮮蝦品質的鑒別”

  新鮮的蝦,蝦頭蝦體緊密相連,外殼與蝦肉緊貼在一起,頭足完整,蝦身硬挺,有一定的彎曲度,甲殼發亮,肉質堅實細嫩,有彈性。活蝦加熱成熟,體色彤紅,光潔鮮亮。

  不新鮮的蝦,蝦頭蝦體連接鬆懈,甲殼與蝦肉分離,體色變紅,節間出現黑腰,蝦身發軟不能保持原有彎曲度,甲殼失去光澤,蝦肉鬆軟,失去彈性。加熱成熟後蝦頭處發黑,體色黯淡。

  田螺

  田螺產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江河、湖泊、沼澤及水田,其中以福壽螺品質最佳。田螺肉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種礦物質,肉質脆嫩,味鮮。適宜煮、炒,如辣子炒田螺。

  鮮貝

  鮮貝,又叫“帶子”,是扇貝或日月貝的閉殼肌,主要產於渤海、黃海和東海。鮮貝色白,肉質細嫩,清鮮滑爽,是高檔海鮮原料,適宜蒸、溜、炒。

  蟶子

  蟶子,又叫“縊蟶”,主要產於浙江、福建沿海的有淡水流入的淺海內灣。蟶子是一種貝類,貝殼薄而脆,形狀延長橢圓,殼的表麵有一層黃綠色薄皮。蟶子肉質鮮嫩,味道鮮美,是高級滋補海味,適宜蒸、煮、炒。

  文蛤

  文蛤又叫“花蛤”“黃蛤”,產於沿海地區,是一種軟體貝類。貝殼堅硬,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形,表麵突出,光滑,灰白色,有環形色帶,有珍珠光澤。文蛤肉為灰白色,鮮嫩爽口,適宜炒、燴、烤、醉、蒸。

  花螺

  花螺又叫“東風螺”“海豬螺”“南風螺”。產於廣東沿海,以粵西海區為主要產區,其殼呈長卵形,殼質稍薄,尚堅硬,殼表光滑。花螺外殼顏色一致、腹足回縮殼內,大小均勻為好;腹足外露張開的是死螺不宜使用。花螺肉質鮮美,嫩酥脆爽口,營養豐富,適宜煮、蒸、汆、爆、滑炒。

  象拔蚌

  象拔蚌,又稱為“象鼻蚌”“海筍”“女神蛤”,是一種海產貝類,其前端的虹管(觸須)肥大粗壯,宛如大象的鼻子,而得名。象拔蚌是近年比較流行的高檔海產品。因產地不同,象拔蚌的外觀色澤有白紅色、白黃色、淺黑色等幾種。象拔蚌入烹主要用虹管,其肉色潔白,肉質滑爽脆嫩,鮮香甜美,是滋陰補腎的名貴海鮮。宜生吃、爆炒。象拔蚌宜選用虹管粗的鮮品,挑選時可以用手觸摸虹管,那些鮮活品結實,能收縮。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