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中國菜肴風味體係

  我國地域遼闊,因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居民生活習俗不同,經濟文化發展進程不一致,也就具有各自的飲食愛好、口味習慣,有獨特的烹調方法,特殊的調味品和調味手段,顯示出獨有的地方特色,形成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饌肴風味體係――菜係。

  “菜係”一詞是20世紀50年代從舊有的“幫”、“幫口”轉化而來。由於各地原料生產、烹調技法有若幹共同或相近之點,於是形成較大的幫口――菜係。其特點在於具有獨特的烹調方法,特殊的調味品和調味手段,有眾多的烹飪原料,有從低到高、從小吃到筵席等一係列的風味菜式,並且在國內外有相當的影響。一個菜係的形成和發展有政治、經濟、地理、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其主要因素為豐富的物產,有悠久的曆史,有一批精幹的烹飪人才,有一定數量的風味餐館,烹飪文化也相對比較發達。菜係是一種飲食文化,也是一種地緣文化,是特定地域的物產、氣候、生活習俗、人文風尚乃至體質稟性等綜合作用的結果,隻要這些因素沒有本質的改變,無論外來飲食怎樣入侵和滲透,行政區劃怎樣變更,都難取而代之。我國的菜係劃分過去有四大菜係、八大菜係之說,後來又有九大菜係、十二大菜係、十三大菜係及新八大菜係之說。

  四川菜

  四川菜,簡稱川菜,是長江中上遊的四川、重慶及周邊地區的地方風味菜,是中國四大菜係之一。四川菜以廣集民間風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善調麻辣而享譽海內外。

  四川菜主要由以成都為中心的“成都菜”,以重慶為中心的“重慶菜”,以宜賓、自貢為代表的“川南菜”和以南充、遂寧為代表的“川北菜”組成。川菜的特點是:烹飪選料靈活多樣,以山珍、土產、家畜、家禽、河鮮為主,因材施藝;菜肴成品質樸多味,清鮮醇濃並重,以清鮮見長;廣集民間風味,以善調麻辣著稱;烹製方法多樣善變,注重刀工,講究火候,以小煎小炒、幹燒幹煸、擅長用湯而聞名。四川菜係的名菜很多,有幹燒岩鯉、清蒸江團、家常海參、回鍋肉、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和毛肚火鍋等等。

  廣東菜

  廣東菜,簡稱粵菜,是珠江流域、嶺南及周邊地區的地方風味菜,是中國四大菜係之一。由於它的特殊地理環境,使其常常引導餐飲新潮流、新時尚,不但對國內餐飲市場影響甚廣,而且享譽中國香港、東南亞和歐美。

  廣東菜由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廣州菜”,以客家人聚居的廣東東部山區的“東江菜”和以廣東東南沿海的潮州、汕頭地區的“潮州菜”組成。廣東菜的特點是:烹料選擇廣博奇雜,菜蔬花果、鳥獸蟲蛇、生猛海鮮、水陸奇珍,無所不用;菜肴成品華貴新穎,力求保持本色原味,風味清鮮,講究鮮、爽、嫩、滑;烹調技法多樣善變,以本土傳統工藝為基礎,廣泛吸取中外烹調技藝精華,自成一格。

  廣東菜具有較強的時令性,夏秋講清淡,冬春求濃鬱。菜有“香、鬆、軟、肥、濃”以及“酸、甜、苦、辣、鹹、鮮”五滋六味之別;技有“煲、燉、扒、滾、�、扣、炸、蒸、煎、炒、泡、浸、汆、烤、燴、熬”之分。廣東菜中有許許多多海內外的名菜:五蛇羹、鹽�雞、蠔油牛肉、烤乳豬、紅燒大鮑翅、白雲豬手等等。

  山東菜

  山東菜,簡稱魯菜,是黃河中下遊地區以及北方地區的地方風味菜。在中國四大菜係中,山東菜可以說是組成最為複雜、影響力最大、流傳地區最廣的風味體係。

  山東菜主要由以京、津地區的“宮廷菜”“官府菜”和濟南為中心的山東中部地區的“濟南菜”,以青島、煙台為代表的膠東半島沿海地區的“膠東菜”,以孔孟故裏濟寧為代表的“濟寧菜”,曲阜的“孔府菜”組成。山東菜的特點是:烹飪選料廣收博取,東北山珍、海南燕翅、渤黃海鮮、內陸土產,皆為常料;菜肴成品格調大方高雅,注重清香、滑嫩、味濃、味醇、湯肥;烹調技法眾多,有爆、炒、烤、炸、涮、熬、扒、熏、塌、拔絲、掛霜等,常用的烹製法有三十多種,其中又以涮、烤、爆、塌、拔絲最為出名。山東菜係的名菜有: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湯爆雙脆、清湯燕窩、奶湯雞腿、蔥燒海參、幹蒸加吉魚、扒原殼鮑魚等等。

  江蘇菜

  江蘇菜,簡稱蘇菜,又稱淮揚菜,是長江中下遊、淮揚及周邊地區的地方風味菜。在中國四大菜係中,江蘇菜以曆史悠久、風格秀麗、精美雅致而著稱。

  江蘇菜由以兩淮、揚州為中心,大運河為主幹的鎮江、洪澤湖、裏下河及其沿海地區的“淮揚菜”;以南京地區的“金陵菜”;以蘇州、無錫為中心,包括太湖、陽澄湖、鬲湖地區的“蘇錫菜”,以及從徐州沿隴海至連雲港及周邊地區的“徐海菜”組成。江蘇菜的特點是:烹飪選料不拘一格,以湖鮮、河鮮、海鮮等水產為主;菜肴成品注意配色,格調高雅,清鮮平和,香醇濃鬱,濃而不膩,淡而不薄,講究造型,形態精致;烹飪技法獨樹一幟,製作精細,講究刀工、火功,擅長燉、燜、煨、烤、焐等烹調方法,重視調湯,講究原汁原味。江蘇菜係的蟹粉獅子頭,拆燴大魚頭、大煮幹絲、鹽水鴨、清湯火方、鬆鼠桂魚、水晶蹄肴、油爆大蝦、燒鱔糊、蔥燒鯽魚等聞名全國。

  湖南菜

  湖南菜,簡稱湘菜,是湖南省及周邊地區的地方風味菜。湖南菜鄉土氣息濃鬱,有鮮明的味感,以色正味濃、香辣馥芳而著稱,在我國南方地區有較大的影響。

  湖南菜由以長沙、湘潭、衡陽為中心的湘江流域風味菜,以常德、益陽、嶽陽為中心的洞庭湖區風味菜和以吉首、懷化、大庸為代表的湘西山區風味菜構成。由於地方物產原料和民俗食風的差異,這三種地方菜的風味有很大的差異。湖南菜的特點是:烹飪選料多樣,製作精細;講究實惠,辣、臘結合,山鄉風味濃鬱;菜肴成品味感鮮明,味濃、色重、清鮮兼備,注重香、鮮、酸、辣;烹調技法多樣,常用的有二十多種,尤以“小炒”“煨”“醃臘”見長。以臘味合蒸、剁椒魚頭、湯泡肚、麻辣仔雞、東安雞、紅煨魚翅、蒸缽爐子等菜肴聞名省內外。

  安徽菜

  安徽菜,簡稱徽菜,是安徽省及周邊地區的地方風味菜,安徽菜具有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兼有南北口味,以講究食療養生,善烹山珍野味著稱,其適應性廣,是影響力較大的地方菜係之一。

  安徽菜由以徽州地方菜為主體的“皖南菜”,以長江流域的蕪湖、安慶、巢湖為代表的“沿江菜”和以流行於淮河流域的蚌埠、宿縣、阜陽的“沿淮菜”組成。安徽菜的特點是:烹飪選料樸實多樣,湖鮮水產、山珍野味無所不用;菜肴成品突出原汁原味,醬濃油重,味道醇厚,烹調技法別具一格,講究刀工,注重色、形;擅長煙熏、燒、燉、蒸等獨特的火功技術。以無為熏雞、醃鮮桂魚、符離集燒雞、火腿燉甲魚、三鮮、葫蘆鴨子、雪冬燒石雞、奶汁肥魚王等菜肴聞名。

  福建菜

  福建菜,簡稱閩菜,是福建省及周邊地區的地方風味菜。福建菜不但享譽東南各地,而且在海外有較大影響。

  福建菜由以福州為主體的“福州菜”,以泉州、廈門、漳州、莆田為代表的“閩南菜”和以客家人祖居地的長汀至永定、三明一帶的“閩西菜”組成。福建菜的特點是:烹飪選料廣泛多樣,注重山珍野味,多以海鮮入饌;菜肴成品色調美觀,清鮮香脆,注重作料,擅長辣椒醬、沙茶醬、芥末醬的運用;烹調技法多樣,刀工樸實無華,燜、�、煎、炸、烘、燉為常用,尤以糟著名。佛跳牆、醉糟雞、淡糟香螺片、太極明蝦、清蒸加吉魚、荔枝肉、酸辣爛魷魚、雞湯汆海蚌等佳肴享譽海內外。

  浙江菜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浙江省的地方風味菜。

  浙江菜由以杭州為中心的錢塘江地區的“杭州菜”,以寧波為代表的浙江東部地區的“寧波菜”和“紹興菜”組成。浙江菜的特點是:烹飪選料嚴謹廣泛,以魚、蝦等海鮮及時令蔬菜見長;菜肴成品講究鹹鮮合一,注重原味,清鮮爽脆,色澤光潤鮮豔;講究刀工,烹調技法多樣,烹製精細,擅長爆、炒、燴、燉、烤。著名菜肴有龍井蝦仁、西湖醋魚、芙蓉肉、東坡燜肉、叫化雞、生爆鱔片等等。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