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5章 李銳和三峽工程

  湯耀國

  在三峽工程籌建過程中,李銳稱得上是最大的“反對者”。他曾當麵向毛澤東陳述自己的反對意見,並在一切可發表意見的場所,表述對這一工程的不滿。《瞭望》雜誌在刊登介紹三峽工程的文章中,提及了他的一些情況,現摘登如下一一全國人大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十年後,二〇〇二年五月十六日,三峽總公司請來三峽工程最大的“反對者”——中組部原副部長李銳到建設現場考察,當時一團和氣,事後卻引起一段“公案”。三峽總公司主辦的《中國三峽工程報》和香港《文匯報》其後刊出報道稱,李銳對三峽工程不無讚許,“能搞成這樣很不容易,修好了將是一個天大的好事。”

  看到報道,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鵬,同年六月二十一日寫下日記,認為李銳“對三峽工程的認識有了一些變化”。(引自《眾誌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下稱《日記》)

  “毫無變化。”九十三歲的李銳對此予以否認,他是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作出這番表示的。但他也證實,曾對樞紐工程質量表示滿意,“從技術上看,能修這樣一個大工程,了不起。”

  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副組長兼技術總負責人、八十三歲的兩院院士潘家錚回憶起李銳的那次考察,他記得李銳當時是這樣說的:“我對三峽工程的態度是明確的,也難改變了。但看了工地的建設後還是很高興、放心的,希望盡量建好。”李銳和潘家錚曾是水電係統的上下級同事,後來成為三峽論戰的重量級“對手”。“他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反三峽派的骨幹和統帥,”潘家錚在《我所知道的李銳》一文中這樣寫道,“沒有他,三峽之爭絕難如此‘波瀾壯闊’。”

  一九八〇年,在國家計委和國家科委的領導下,三峽工程的論證開始。李銳稱,那次論證比較客觀,各種反對的意見都能夠表達出來,所以也就遲遲定不下來。一九八一年,長江水利委員會提出高壩低壩等四個候選方案,最終,國務院確定一百五十米低壩方案。

  該方案原擬一九八六年正式開工,開工在即卻遭遇兩麵夾擊。重慶市政府向國務院提出:一百五十米方案的回水末端在重慶主城區以下,萬噸級船隊難以直達重慶,建議將正常蓄水位提高到一百八十米。許多“反對派”則認為,一百五十米方案都不應該搞。他們或單獨發力,或聯合出擊,或訴諸媒體,或直呈中央。一九八五年,李銳更是將其個人反對文章,編成《論三峽工程》一書。同年三月,全國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一百六十七位委員或聯名或單獨提案,對三峽工程的投資、移民、生態、防洪等問題發表意見,建議三峽工程“慎重審議”,“不要匆忙上馬”。

  各執一端的反對意見蜂擁而至,最終導致重新論證。著名水利專家黃萬裏未能獲邀參與論證,被許多“反對派”視為缺陷。李銳回憶道,黃萬裏生前告訴他,一位論證工作的重要組織者與其有姻親關係,春節還到黃家拜年,但論證就是不讓黃參加。

  黃萬裏以反對三門峽工程聞名。上世紀五十年代,他與三門峽“主上派”對壘,孤身舌戰,未能收效。幾年後,他所預言庫尾潼關泥沙淤積並導致西安水患等災難一一“兌現”。三門峽工程後來被迫改建。對於三峽工程,黃萬裏也堅決反對,主要理由也是淤積問題。這位留美歸國博士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對長江上遊和四川境內主要支流,都實地踏勘過。他認為,三峽工程將造成比三門峽工程更大的災難,黃河的懸沙淤積在庫中尚可設法衝走,但長江三峽以上的河床則有衝不走的礫卵石,修壩後卵石將淤塞重慶,造成水患。

  黃萬裏未能入選論證專家組,李銳認為與論證主導權轉移有關。他說,三峽論證原由國家計委、科委領導,一九八六年改由水電部一家領導後,整個論證組織“是一個清一色讚成上馬的領導班子”,所聘四百一十二位專家,持異議者屈指可數,沒有一個綜合可行方案同主導方案作過比較,“孤證而已”。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李鵬在二〇〇三年出版的《日記》中寫道:“決定三峽工程命運是在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九日,這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鄧小平在參加建設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有關合同簽字儀式後,聽取李鵬(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三峽工程籌備領導小組組長)對三峽工程的匯報,指出:“低壩方案不好,中壩方案是好方案,從現在即可著手籌備。中壩可以多發電,萬噸船隊可以開到重慶”,“看來電有希望,翻兩番就有希望”。《日記》記錄,十幾天後,一九八五年二月二日,“李銳給我傳過話來,他對三峽工程建設感到悲觀,認為三峽工程上馬將鑄成大錯。”

  直到一九九二年全國人大會議召開前,李銳也沒有放棄一搏。是年元旦,他上書中央常委:“三峽工程現在不能上馬。”此前的一九八九年一月和四月,國務院姚依林兩度對外表示,三峽工程“五年內上不去”,這讓李銳看到緩行跡象。但三年後,上馬之聲又緊鑼密鼓地在媒體上傳開。在寫給中央常委的意見中,李銳重申投資太大、移民太多、泥沙淤積、上遊洪災等問題,建議“還是到二十一世紀各方麵條件成熟時再決定為好”。

  但此時的形勢已難逆轉。

  在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召開的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讚成一千七百六十七票,反對一百七十七票,棄權六百六十四票,未按表決器的二十五票,投讚成票的共占出席人數的百分之六十七,超過三分之二。“比需要的過半數還多四百五十一票。”李鵬在《日記》中寫道。“三分之一的人反對、不投票,人代會上通過的決議,沒有這樣的曆史。”李銳後來對媒體如此感歎。

  在這次會議上,台灣代表黃順新向中外新聞界散發動議材料:“我們認為表決這樣一個重大議案,應特別慎重,應將本案作重大議案處理,應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讚成才可通過。”在會議即將表決前,黃順新突然要求發言,因未安排這一程序,黃未被允許,旋即退席。

  論戰並未因全國人大表決通過而結束。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四年,李銳三次單獨或領銜上書中央領導:“建議聽一次反麵意見”,“建議暫緩上馬”,“建議繼續論證”。

  “我最後一次上書,是在三峽開工(一九九四年十二月正式開工)一年後,要它停工,那時停工還來得及。”李銳說,後來他被要求“服從大局”。李鵬在《日記》中寫道,一九九六年四月十四日,“朱鎔基對我說,李銳給他打電話,要求中央停建三峽工程。他已報告江澤民同誌,並對李銳作了工作,勸他不要搞串聯”,“江澤民同誌在電話裏向我談了幾點:李銳上書要求停建三峽工程已被製止,要他從大局出發。”

  二〇〇一年八月二十七日,黃萬裏在清華大學校醫院一間簡樸的病房離世,享年九十歲。據其家屬和知情人記錄,黃萬裏在全國人大表決三峽工程前三次上書,表決通過後,一年內又三次上書,他反複強調礫卵石之危害,三峽高壩“若修成,終將被迫炸掉”。這個觀點很震驚,據一位知情者透露,三峽總公司曾托人邀請黃萬裏實地考察,但黃已身患癌症,未能出行。彌留之際,黃萬裏留下遺囑:“治江原是國家大事,‘蓄’、‘攔’、‘疏’及‘抗’四策中,各段仍應以堤防‘攔’為主。盼注意注意。”

  次年五月,李銳應邀考察三峽工地。“他們請我去,想我講些好話,我就寫了三首詩。”詩中,李銳以“彌留時節夢魂牽”悼黃萬裏。詩曰:橫空出世史超前,高峽平湖現眼邊。但願無憂更無恙,巫山神女總開顏。南寧四十四年前,木已成舟獨自憐。黃老曾經調侃甚,彌留時節夢魂牽。

  三舊地重來二十年,分明非夢亦非煙。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忠與奸。

  李銳說,這三首詩的中心意思,就是“處理後事”,“要預見到後麵的麻煩,怎麽來處理?”

  二〇〇八年,三峽工程即將完工之際,中國工程院受國務院三峽建委委托,組織院士和專家對三峽工程原論證進行階段性評估,結論為“效益顯著”、“利多弊少”,也有一些估計不足的問題,集中在移民安置、生態環境、地質災害等方麵。國務院三峽建委還在規劃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大綱指出,“隨著三峽工程建成運行,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逐步暴露,亟待解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