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懂得與孩子交流

  七歲的菲比從學校回來,看上去很不開心。

  “你看上去很累。”媽媽關心地看著菲比道。

  “兩個小朋友在圖書館裏吵鬧,老師找不出是誰,就罰我們所有的人在大廳幾乎站了一天。”

  “全班同學一天都站在大廳裏?怪不得你看上去那麽累了。”

  “但是我跟老師說:琳達小姐,我相信你能找到吵鬧的那兩個學生,所以你不用懲罰我們所有的人。’”

  “嗯,由於少數人的錯誤而懲罰全班人確實不公平!你能幫助老師認識到這點很不簡單。”

  “是嗎,媽媽?可為什麽老師並沒有糾正自己的錯誤?”

  “嗯,雖然老師沒有改變主意,但我相信她心裏已經判斷出你的意見是正確的。”

  “也許是這樣的,媽媽,雖然我沒有幫上什麽忙,不過我看到她笑了,那是今天她頭一次笑。”菲比疲倦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父母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是對孩子的尊重。一定的時間,平等的交流氣氛,耐心的態度,都可以讓孩子敞開心扉,並表達出你對孩子的尊重。然而現在許多的家長卻持有這樣的觀點:認為自己辛苦掙錢,在各方麵滿足了孩子的要求,就已經足夠了。而這些父母卻忽視了和孩子交流這重要的一點。事實上,僅是物質的充裕並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他們更需要的是與家長的交流以及家長對自己的理解。

  賞識教育法得以實施的渠道就是與孩子平等的溝通交流。它可以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通過交流,父母能夠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通過交流,孩子也能夠懂得父母的愛和希望;通過交流,孩子能夠感到自己並不孤獨;通過交流,父母可以給予孩子鼓勵和讚揚,並將對孩子的賞識用言辭和行動表達出來。

  有些時候與孩子的交流卻經常因種種原因不得不擱淺,這是父母與孩子交流中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問題就在於,父母在與孩子交流過程中,往往不自覺地處於了領導地位。這種交流方式表明父母根本不關心孩子的感受、想法和正在做什麽,對孩子產生這樣一種暗示: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父母總是強大的、聰明的,父母的需求是更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孩子的情感表達,使孩子誤認為父母對自己說的話根本沒有興趣,父母也不喜歡和自己交流。

  說教是父母與孩子交流中另一個常犯的錯誤,交流經常變成了父母單方的演講。很多父母總感覺自己才是對的,這類父母最愛用的詞是“你應該如何如何”,“你不應該如何如何”。當父母采用這種方式與孩子交談時,經常會發現孩子的眼神開始是驚詫的,然後是疑惑的,再之後則是冷漠的。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決定關閉自己的心扉,不再講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了。因為,就算是孩子也不會願意去聽別人說教。

  責備則是父母與孩子交流的另一種障礙。比如:“我早就告訴過你,你還是不聽”“假如你當時聽我的……”在父母的訓斥、貶低、批評、責備聲中成長的孩子,往往不願和父母討論問題,因為他們很清楚,不管自己怎樣努力,都不會得到父母的誇獎。這樣常會使孩子們感到父母根本就沒有認真傾聽他們的感想,甚至會認為父母根本就不關心、不理解他們,因此他們也就不願意與父母進行交流。

  要想打開與孩子交流的大門,最重要的是要使交流顯得坦誠和有效,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他們投入了全部的愛心和真誠來傾聽孩子的訴說。父母為了能夠更好的與孩子交流,可以參照以下的觀點。

  ●平等交流

  父母語調中透露給孩子的信息要比話語中的多。父母們跟孩子們講話的聲音、語調與和成人講話的聲音、語調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父母可以把對孩子講過的話錄下音來,認真地聽一聽自己的聲音,就會發現尊重孩子是多麽重要。因此,與孩子交流首要的一點就是平等看待孩子。

  ●把握交流的時機

  盡管很多父母希望了解孩子,但當機會來臨時,卻又總是不經意將機會放走了。父母大都有自己的事務和煩惱,孩子開口的時間也許的確不湊巧,假如這時遇到情緒低落或忙於處理事情的時刻,父母就會沒有精力去仔細思考孩子的用意。但一旦想到了花數倍努力在其他時間去敲開這扇門時,就不應該不假思索地立即抓住時機,促使談話能夠繼續下去;或者給予孩子一些解釋,不讓他們感到被忽視。此外,如果父母有煩惱時,可以選擇與孩子交流一下自己的困惑,這樣不僅能夠疏散一下自己的情緒,同樣也能使孩子感到自己受到父母的重視與尊重,為自己能夠給父母幫一些忙而驕傲。

  ●創造交流的機會

  父母應當盡量多的創造與孩子交流的機會,這種交流是不受時間地點限製的,關鍵是我們應當敏感一些,孩子想要表達他們的想法時,父母要給予滿足。選擇談話的地點有很多,比如談話可以在飯桌上、購物時,或共同參加家務勞動時進行。有時談話內容不一定要有什麽實質性內容,也可以毫無意義,但這種隨時隨地的談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寬慰。

  ●接受對方

  一個13歲的女孩子這樣講:我父母經常對我說這做的不好,那也不對,似乎我沒有做過讓他們滿意的事情。既然他們認為我這樣一無是處,我幹脆按他們認為的那樣去做,也不會有更壞的評價。”

  父母所表現的接受態度是決定孩子發揮自身的積極態度和發展潛力的關鍵。傳統的觀點認為:如果我們接受孩子的現狀,他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下去,不能做到自我改進。要想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必須不斷告誡他:“你這樣是不可以的,那樣也不可以。”大部分家長習慣使用否定語言來培養孩子:糾正、批評、命令,使孩子感到自己一無是處,不為家長所接受。

  然而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隻有在他認為自己被對方完全地接受之後,才可能考慮接受對方的建議,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有益的改正,使自己成為更完善更有能力的人。因此,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交流關係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談話對方的接受程度。這一點運用到孩子身上,尤其重要。

  ●善用語言

  溝通交流的成功與否,往往與溝通者的語言有很大的關係。為了雙方溝通的成功,盡量不要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比如:“你怎麽這麽笨,這點小事也做不好。”“你再不聽話,媽媽以後不要你了。”

  傷害性的語言通常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使孩子感覺不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容易形成沒有主見、懦弱的性格和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語言環境裏有著直接關係。並且,它將對孩子的良好性格和心理素質形成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孩子在如此冷漠的環境中長大,對別人也很難產生信任和熱情,也會以冷漠的態度觀察一切。這種語言同時還構成了一種壓抑的氣氛,阻礙了孩子想像力和創造性的發展,並最終將影響到孩子智力的開發。

  一般情況下,孩子對讚揚的接受能力持積極態度,而否定性的語言則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打消了他們與父母對話的熱情,追根究底,原因在於負麵評價的影響。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與你分享自己的情緒、感覺。肯定性語言會使孩子向你開放他們的心扉,因此,做父母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和掌握說服教育的藝術性。與孩子講話,除注意情緒、語調和句式外,還要努力做到講話明晰、簡潔、幽默風趣、形象生動,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匯,學會用多種表達形式跟孩子講話。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