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白帝城托孤

  劉禪的太子生涯非常短,不到三年。劉備稱帝不到三年,就因為征吳之敗在永安抑鬱而終。劉備的死和劉禪的登基因為“白帝托孤”的故事而盛名不衰。要分析劉禪,我們就需要對白帝托孤這一關係到三國曆史發展和決定劉禪後半生命運的重大事件做新的認識……

  章武三年春。山城永安還有一點冷。

  深夜,有風。

  行宮,幃幛飄動。

  宮外車鈴剛住,丞相諸葛亮就急匆匆地趕入宮中。丞相一幹人等深褐色的官衣在道旁甲士所持火把的照耀下忽明忽暗,隻有各人的配劍在風中敲擊做響。留守永安的尚書令李豐得知消息後,也引著一幹人等從深宮中迎出。諸葛亮和李嚴相遇後,相互略一點頭,又共同奔往劉備的寢宮。

  諸葛亮搶先解下配劍,邁入宮門;李嚴緩緩解下配劍的同時,環顧了一下宮外山城。城外,駐紮著李嚴統帥的軍隊。城內、宮中駐防的是趕來勤王的翊軍將軍趙雲的江州軍。此時,全副戎裝的趙雲正佇立在火把照耀不到的黑暗之中,靜靜注視著這一切。

  諸葛亮寢宮內,劉備的生命正在山風中飄曳……

  《三國誌》及《注》對當晚的事件進行了分散描寫。《後主傳》說:“先主病篤,托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諸葛亮傳》說:“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後人對劉備托孤事件的認識就是以這兩段記載為基礎的。它為讀者營造出了君臣魚水情深的景象,鍛造了一段難得的佳話。劉備將軍政大權和兒子都托付給了諸葛亮,而諸葛亮也立下了鞠躬盡瘁的誓言。然而,這樣的描寫太過簡略了。詳細的曆史是怎麽樣的呢?當年還有沒有其他人在場呢?以在場者的不同視角出發,這又是怎麽樣的一個重大事件呢?

  條分縷析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是:劉備為什麽選擇了諸葛亮作為政治委托人?

  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離,沒有固定的據點。難得的是有一群忠實的人才始終聚集在他的周圍。這群人包括關羽、張飛、簡雍、糜竺、糜芳、趙雲等人。他們來自北方各地,組成了蜀漢政權的原從派係。但是這一派係人數有限,掌握的軍隊和政權也非常有限。到章武三年,趙雲是原從派係中碩果僅存的“大佬”,他率領的江州軍也是原從派係掌握的主力軍隊。

  劉備得到新野,不僅獲得了發展的據點,也獲得了與荊州世族增進關係的據點。荊州大世族勢力有蒯家、蔡家、龐家、黃家、馬家、習家等。劉備最終取得了多數本地地主的支持,龐德公、龐統、馬良、馬謖、黃忠、伊籍、諸葛亮、張南、馮習等人都投入了劉備陣營。這些人人多勢眾,組成了作為蜀漢政權支柱的荊州派係。荊州派係支持劉備進取四川,在關羽失荊州後則支持劉備攻吳。四川的多數世族在劉備執政後,也都轉而支持蜀漢政權。法正、張鬆、孟達、黃權、劉巴、李嚴、吳懿等人組成了四川派係。

  劉備托孤之時,首先必須取得控製軍隊和政權多數的荊州派係的支持。諸葛亮是荊州派係的核心人物之一,滿足了這個最重要的要求。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是劉表的舊友;沔南名士黃承彥是自己嶽父;原在荊州主掌行政的蒯家是諸葛大姐的婆家,掌握軍權的蔡瑁是自己的妻舅;龐家是諸葛二姐的婆家。通過這些直接關係的轉折,諸葛亮又和馬家、習家等牽連上了關係。諸葛亮絕不是什麽“躬耕南陽的布衣”,而是荊州派係關係網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棋子”。

  另外,諸葛亮是戰後人才凋敝的蜀漢政權中聲望、資曆的最高者。劉備東征之前,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黃忠就已經先後亡故。東征失敗,張南、馮習戰死,馬良遇害,黃權被迫投降魏國。同時,聲望和資曆甚高的司徒許靖、尚書令劉巴,以及驃騎將軍涼州牧馬超和劉備的妻舅、安漢將軍糜竺相繼去世。蜀國已經沒有人可以在資曆和名望上與時任丞相的諸葛亮相匹敵了。

  所以劉備麵臨的不是挑選誰為“輔命大臣”的問題,而是如何讓這個人盡心輔助幼兒、延續政權的問題。正史的說法是劉備以情動人,他一方麵告誡兒子對諸葛亮要“以父事之”,要像對父親一樣尊重諸葛亮,聽從諸葛亮;另一方麵,他又當眾大大誇了諸葛亮一番(順便貶低了老對手曹操的兒子一番),推心置腹地說如果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劉禪實在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吧。“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感激涕零,更加忠心事主。

  劉備和諸葛亮兩人的行為舉止雖然如此,但其中大有可琢磨之處。

  第一,劉備在大庭廣眾之中這樣評價諸葛亮,都要以皇位相贈了,作為丞相前來聽取遺囑的諸葛亮來說,除了固辭相讓外,難道還有第二種選擇嗎?如果諸葛亮當眾說,那我就看情況辦吧,能輔則輔,不能輔就奪位,諸葛亮還如何獲得“輔命大臣”的地位,甚至如何在今後的朝廷立足?

  劉備很可能早就“在帳中伏下刀斧手二百,隻等舉杯為號,一擁而上,亂刃分屍”。在這風動兵起的深夜,諸葛亮立即表演了一場涕淚橫流的戲,“臣敢竭股胘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如果劉備和諸葛亮兩人真是魚水情深,推心置腹,劉備就完全沒有必要再當眾與諸葛亮推來讓去。

  第二,劉備料定諸葛亮的回答隻能是惟一的,借諸葛亮的嘴約束他今後的執政行為。諸葛亮“鞠躬盡瘁”的誓言是當眾發的,耳聞者數以百計。如果諸葛亮日後心懷篡逆或試圖篡逆,立即就失去了道德優勢。中國傳統文人都重名聲,尤以東漢為最。

  不管劉備是真心還是假意,白帝托孤都是以退為進的成功戰略。日後的政治發展都證明劉備對劉禪的判斷,對未來的把握是正確的。劉備“誠心誠意,舉國相托”;而諸葛亮“忠心為國,鞠躬盡瘁”,樹立了千古明君忠臣的典範。

  承諾畢竟是蒼白無力的。劉備臨終前還設計了複雜的權力結構,對諸葛亮進行實質限製。這就是將身後的權力三分給了三個派係。

  劉備召見諸葛亮的同時也召見了尚書令李嚴,在任命諸葛亮為“輔命大臣”的同時也讓李嚴“同為顧命”。李嚴,是人們相當陌生的名字,卻是劉備寄予厚望的股肱之臣。

  李嚴,南陽人,先後在荊州、四川任郡吏、縣令、護軍。辦事幹練,在各處勢力任職都受到器重。建安十三年,曹操攻打荊州,時任秭歸縣令的李嚴並沒有投曹或投劉,而是棄官入蜀投奔劉璋,任成都縣令,成為四川勢力的代表之一。建安十八年,劉備伐蜀,時任護軍的李嚴受命駐守錦竹抵禦劉備。但李嚴率部隊投降劉備,轉為劉備陣營的重要人物。

  在蜀漢政權中,李嚴曆任裨將軍、犍為太守、興業將軍、輔漢將軍。在地方官任上,李嚴表現出了出色能力,屢次以少數兵力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又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大興土木,短短兩年就將郡城整修一新,“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是曆任犍為太守中成績最好的一位。

  李嚴的政績和官職都與諸葛亮不相上下。章武二年秋,劉備伐吳敗回,征召李嚴到永安宮,由太守提拔為尚書令尚書令名義上是皇帝身邊辦事大臣(尚書)們的首領,但秉承帝命,負責實際行政,往往成為實際上的丞相。如果丞相加尚書令頭銜,就是真正的實權丞相;反之,雙方的權力都不是完整的。李嚴李嚴期間改名為李平。文中維持李嚴的稱呼。帶領蜀漢政權不多的主力之一(川內地方軍隊)來到川東,實際負責劉備行營的大小事務,顯示出強勁的“接班”架勢。

  劉備最終還是選擇了諸葛亮為頭號輔命大臣,同時讓李嚴“同為輔命大臣”,“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這樣的權力結構正好讓諸葛亮和李嚴互相製衡,防範的對象是照行丞相事的諸葛亮。在短短的一年多內,劉備多次籠絡提拔李嚴,並籍由其政治地位的上升以及原有的基礎,為諸葛亮樹立了一個強大的對立麵。

  劉備選擇李嚴與諸葛亮保持製衡,也因為李嚴本身與諸葛亮是同鄉,在荊州和四川兩大派係中都有關係。這就為雙方的利益協調與合作奠定了基礎,以免劉備死後蜀漢政權內訌激烈,難以控製。

  最後要出場的是原從派係的代表——趙雲。劉備的事業是因他們而起的,臨終前也召見了他們。原從派係是反對劉備的伐吳決策的,因此沒有參與東征。趙雲率領本部兵馬駐紮在江州,聚攏著原從派係的最後血脈。戰敗後,蜀漢政權還全賴這支生力軍在川東穩住陣腳。“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各方都非常清楚,隨著征伐無常、後繼乏人,原從派係的衰落是難以避免的。作為三派中最弱的一派,原從派係非常適合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趙雲的威望和控製的軍隊就是這一角色最好的砝碼。

  劉備在生命之火即將熄滅的時候,最後召見了趙雲。他動情地回憶了早年經曆的幽州起兵、河北烽火、中原逃難,感激趙雲近四十年的衷心追隨。臨了,劉備深情地囑托趙雲繼續照看劉禪,關心朝政。這段囑托給了趙雲非正式的“輔命大臣”地位。盡管之後趙雲依然低調,從來沒有利用這一法寶,但他及其派係始終是隱藏在花叢後的大炮。

  至此,一代梟雄劉備畫上了生命句號!劉禪時代正式開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