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多次進言,力阻太宗廢儲

  長孫皇後逝世後,太宗的家庭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太宗的長子承乾、四子泰、九子治(即日後的高宗,武則天的丈夫)為長孫氏所生。承乾武德二年(619年)生於承乾殿,故名。武德三年(620年)封常山郡王,不久遷中山王。武德九年(626年)太宗即位被立為太子,那時他剛8歲,十分聰明伶俐,深得太宗喜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年歲的增長,無比尊榮的社會地位,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使他逐漸滋長了奢侈享樂之心,好聲色,遊樂起來便沒節製。身為太子,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的辦事機構,東宮就是縮小了的朝廷。有各類僚屬,為他處理一切日常事務,更有專門的部門保障他飲食起居等各方麵的物質供應,但他還不滿足,常通過他的奶媽遂安夫人向母後訴苦:“東宮用具不夠,想請求父皇增加。”長孫皇後答複得很幹脆:“作為太子,應當操心的是德行不修、名聲不好,何必擔心用的東西少呢?”母後的約束使他多少有些顧忌,更怕父皇知道,便極力矯飾。每當公開場合,便大談忠孝之道,而在私下則與群小猥褻。如今母後走了,沒人再時常監督他,父皇都在尋歡作樂,自己年紀輕輕,正是人生得意之時,為何不該盡情享受呢?

  承乾的自我放縱,使太宗感到痛心。作為自己既定的繼承人,他對承乾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為了教育、輔佐太子,太宗先後選擇了李綱、於誌寧、李百藥、孔穎達、杜正倫等一代名儒作承乾的師傅,並親自多次交代要他們善始善終輔弼太子,可謂用心良苦。然而,事與願違,承乾不但沒改過自新,反而在邪路上越走越遠,太宗感到灰心,對承乾也逐漸疏遠。

  太宗疏遠承乾,使承乾的同胞兄弟李泰不由得暗地歡喜。李泰武德三年(620年)生,小承乾1歲。一出世便與他的兄長同時封王,封王於宜都(今屬湖北)。四年,進封衛王。貞觀二年(628年)改封越王,授揚州太都督。貞觀五年(631年)兼領左武侯、大都督。貞觀八年(634年)再遷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貞觀十年(626年)改封魏王,時年不過17歲。這對一般人來說,僅僅是出生帝王家,十幾歲便登上平常人一輩子都奮鬥不到的高位,也足夠可以了。可是,人的欲望啊,什麽時候能夠滿足呢?魏王李泰對自己的現有地位並不滿足,他常歎自己運氣不佳,如果早兩年出世,這太子之位還能是別人的嗎?如今的事實是,太子是他的哥哥,而不是他本人,他不甘心,他要尋找機會,現在機會來了。李泰早聽人說過他父王的一句名言:天下“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順”。是的,隋煬帝楊廣和父皇的天下不都是“逆得”嗎?煬帝失敗是他“守之不順”,父皇成功在於“順守”。李泰要效法父王,逆得順守。

  父王有戰功,而現在是和平年代,立功的機會是很少的,偶有征伐,也輪不上他帶兵出征。李泰決心學習楊廣,矯飾自勵,他折節讀書,禮賢下士。李泰的努力沒有白費,果然很快贏得了父王的歡心。貞觀十年(636年)太宗重新調整分封子弟17人為王,除5人因年幼不去州上赴任外,其餘12人均下詔遷任諸州都督,唯獨將相州都督李泰留在京城,這無異暗示擬讓李泰取代太子。

  接著,太宗又以李泰善於寫作、禮遇士大夫為由,特命李泰在他的魏王府設置文學館,他可以自行引進學士。這不禁使人想起當年太宗為秦王時所建的文學館,正是那些文學之士輔佐秦王取代了太子,如今曆史是否又將重演呢?

  魏征敏銳地察覺到苗頭不對,盡管太宗寵愛李泰,魏征對李泰卻十分冷淡,曾引起別人的中傷,說他不尊重李泰,使得太宗大發脾氣。

  兩年後,即貞觀十二年(638年)禮部尚書王珪奏一品以上官員在路上遇到親王下馬,不合禮儀,應當糾正。太宗頓時生氣說:“你們是要自己尊貴,輕視我的兒子嗎?這是非法的,我不能同意。”魏征知道,王珪所說的親王,主要指魏王李泰,這時王珪正任李泰的老師,對李泰的矜驕自然感受更深,所以魏征也及時進言,想讓太宗把他隱藏在心中的真實想法講出來。魏征說:“從古到今,在京城的親王,地位都在三公之下。吏部尚書、侍中、中書令都是三品,這些人為親王下馬,親王也不可能心安理得。訪查曆代舊章,也沒有類似的規定,而在當今實行,是自毀國家法紀。”經魏征這樣一激,太宗果然講出了心裏話。他說:“人的一生壽命長短很難預料,萬一太子有不幸,怎麽知道諸王他日不會成為你們的君王?哪能輕視他們呢!”魏征清楚太宗說的諸王也是李泰,便明確指出:“自周朝以來,皇位都是由嫡長子、嫡長孫相續,不由兄弟繼承,以此來斷絕諸王非分的覬覦之心,阻塞禍亂的根源,這是作為國君應當十分警惕的。陛下您剛才責備王珪,是一時生氣沒能控製感情,這事不可以讓臣下和老百姓知道。”太宗發脾氣本想借此樹立李泰的威信,並試探大臣們對廢立太子的態度,但一開始便遭到直臣魏征的反對,隻得作罷,並采納了王珪的建議。

  在封建時代,立儲從來是難為之事,稍有不慎,即出問題,經曆代經驗教訓,最後確立了立長不立賢、立嫡不立庶的原則,在今天看來,這原則未必合理,然在當時,又是穩定政權的最佳選擇。對這個原則,太宗有本能的反感,就是它差點使自己登不上龍位,如今當了皇帝,在內心深處也還不時承受著道義的負擔。他想拋棄這個原則,但曆史的經驗、傳統的遺訓使他不敢貿然行事。太宗懂得維護承乾儲君地位的重要,然而在感情上他又更傾向於李泰。太宗一方麵為承乾精心選擇師傅,先後任命李糾為太子少師、王珪、於誌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等為左、右庶子,以上諸人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直言敢諫,享譽當時,太宗希望通過他們的悉心輔導,承乾能夠棄惡從善,改過自新;另一方麵又常常忍不住破格給李泰一些特殊待遇,突出李泰在諸王中的地位。太宗的矛盾態度使他對承乾的一番苦心化為烏有,同時更助長了李泰的覬覦之心。

  特別是貞觀十四年(640年)正月,太宗親臨李泰住宅,赦免雍州長安縣囚徒死刑以下罪犯,免除延康裏當年租賦,賜泰府僚屬及同裏老人各有等差,這是很不平常的特殊恩寵。4年前,長孫皇後病重時,承乾建議赦免囚徒以祈救神佑,太宗沒照辦,如今卻為愛子如此施恩,這是隻有君主才能享有的榮寵。唐初雍州所屬的長安、萬年兩縣,其縣治都在長安城中,現隻赦免長安縣的囚徒,很顯然是因為李泰住宅所在的延康裏屬長安縣。太宗赦免長安縣囚徒與免除延康裏當年租賦,都是因李泰的緣故,這是仿漢高祖劉邦榮歸故裏免除沛、豐徭役的做法。以皇子高攀皇帝恩典是越禮的,太宗之所以這樣做無疑反映了他想以李泰取代承乾。

  魏征細心關注著事態的發展,他要為太宗時時敲響警鍾。貞觀十四年(640年)平定了高昌,為慶祝勝利,太宗在兩儀殿賜宴,與房玄齡等討論高昌滅亡的原因,魏征趁機進言:“我看自古以來帝王在撥亂創業的時候,必定很謹慎,隨時警戒自己,傾聽平民百姓的呼聲,采納忠誠正直的意見,一旦天下已經安定,就肆意放縱情欲,喜歡聽巴結阿諛的奉承話,厭惡剛直的規諫。張良是替漢高祖劉邦出謀劃策的大臣,到劉邦當了皇帝,打算廢掉嫡子劉盈而以庶子劉如意為太子時,張良說:‘今天的事,不是憑口舌可以爭辯的。’始終不敢再有話去開導劉邦。”魏征特別提出劉邦想廢嫡立庶而像張良那樣的重臣都不敢講話是意味深長的,就是暗示太宗對廢立太子之事要慎重,多聽聽臣下的反映。

  太宗則總忍不住隨時要突出李泰,他甚至作出了一項令人震驚的決定,讓李泰由延康裏遷居武德殿。武德殿在太極殿東邊,緊鄰東宮,是太極宮的重要宮殿之一,隋時修建,隋文帝楊堅曾在此殿大會群臣,宣布廢太子楊勇為庶人。隋末義寧元年(617年),李淵率軍入長安,立楊侑為恭帝,自任大丞相,丞相府即設在此殿。唐初,齊王元吉亦曾居此殿後院。現讓李泰住在這裏,難免不使人頓生疑雲。魏征遂立即上書道:“陛下您愛魏王,常想讓他平安無事,應當隨時抑止他的驕橫奢侈,不要住在這遭人嫌疑的地方。現遷居這武德殿,就在東宮的西邊,從前齊王(元吉)曾經住過,當時人們就認為不適合,現在雖然時間不同事情也不一樣,然而魏王的心恐怕也不敢安逸吧!”太宗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馬上讓李泰搬回延康裏。

  對同一個人,為同一件事,魏征多次進言,曆時數年,這是不曾有過的,足見這事的繁難,也反映了太宗在廢立太子問題上的矛盾心態,久久不能決斷,故而一再反複,一再試探。但魏征在同僚的支持下,不斷進諫,終於使太宗心回意轉。這時太宗自己也發現,由於他對李泰的偏愛,使承乾與李泰的關係迅速惡化。一方麵是李泰積極活動,他引妹夫駙馬都尉柴令武、右衛將軍房遺愛(房玄齡之子)為心腹,黃門侍郎韋挺(前曾侍太子李建成)、工部尚書杜楚客(杜如晦之弟)相繼代理府事,積極為自己策劃,連結朝臣,大肆賄賂,群臣交相依附李泰;另一方麵承乾也采取相應措施,派人上書密告,揭發李泰罪行,乃至收買刺客,準備暗殺李泰。隨著李泰與承乾的矛盾加劇,朝中大臣也因有的支持李泰,有的支持承乾而開始分裂。

  眼見事態不妙,貞觀十六年(642年)八月,太宗問侍臣:“當今國家什麽事情最緊急?”諫議大夫褚遂良立即說:“現在天下沒有什麽值得憂慮的,隻有太子、諸王必須明確他們的身份、地位之事最為緊急。”看來太宗也意識到他不能再偏袒李泰了,當即表態道:“這話很正確。”當時太子承乾行為不檢點,太宗說:“當今群臣,忠誠正直沒人能超過魏征,我派他去做太子的師傅,用這來杜絕天下人的懷疑。”九月,任魏征為太子太師,其時魏征已重病在身,待稍好一點,他去朝廷上表辭謝,太宗親筆詔書道:“周幽王、晉獻公,廢嫡立庶,危國亡家。漢高祖幾乎廢太子,依靠四皓輔佐然後平安無事。我現在依靠你,也是這個意思。知道你有病,可以躺著保護太子。”魏征不得已才接受了任命。

  魏征出任太子太師,加強了承乾的地位,使眼見就要爆發的政治危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李泰的黨羽並不就此甘心,繼續暗中活動,散布流言蜚語。為此,太宗對群臣說:“聽說外邊有人認為太子腳有毛病,魏王聰明,不少人跟魏王結交來往,就產生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議論來,僥幸之徒已經在跟著附和。太子即使腳不好使,也並非不能走路。而且根據《禮記》,嫡子死,立嫡孫,現在太子的兒子已經5歲,我最終不會以庶子取代嫡子,開覬覦的先例。”這樣,終魏征之世,李泰的奪嫡也沒能實現,承乾保住了他的太子地位。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