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雲遊四方的道士生涯

  隋煬帝奢侈無度,橫征暴斂,搞得民怨沸騰,又窮兵黷武,發動了三次攻打高麗的戰爭,更是火上澆油。人民群眾被逼得無法生存,紛紛揭竿而起,反隋鬥爭的烈火越燒越旺。

  隱居故裏的魏征,雖說也感受到了苛政之苦,然而他畢竟不同於那些被逼得走投無路的農民,此時還沒有被到非鋌而走險不可的地步。後來他投奔起義軍,也是為了“待有王者興”,實現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而不僅僅是做一條綠林好漢或“山大王”的草頭軍師。因此,他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天下風雲,交結四方豪傑,等待“出山”的時機。那麽,出家為道士,正是適合進行這一觀察和等待的一個途徑。

  關於魏征出家當道士一事,史傳多有記載。《舊唐書·魏征傳》謂:“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新唐書·魏征傳》謂:“隋亂,詭為道士。”可見,魏征確實曾有過一個時期的道士生涯,這是他從隱居田園到“出山”的重要轉折時期。

  在隋代,和尚、道士都是受優待的,不服役,不交租,不納稅。在暴君倒行逆施的年代,得超然無窮無盡苛捐雜稅和沒完役了的兵役勞役之外,這難道不是布衣平民的莫大幸運嗎?道袍在身,四處化緣,道觀投宿,走到哪裏不愁吃住,不必為旅費操心;又便於掩人耳目,無論去什麽地方,也不引人注意乃至懷疑。之所以披道袍偽裝道士而不著袈裟裝扮和尚,是因和尚得剃度,而“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魏征不願讓先考妣亡靈傷心。再有道士不像和尚把希望寄托在來世,道士追求今生長生不老,羽化登仙,頗受社會上層歡迎,而道家的符籙方術,療疾治病,消災祈福又給社會底層以溫馨慰藉,對苦難中的平民很有吸引力,便於接近民眾。

  魏征何時“出家”,據《新唐書》載“隋亂,詭為道士”。這樣看來,當是大業七年(611年)。這一年,魏征剛好30歲。“三十而立”,也是闖天下的年紀了。再說雙親去世,守喪期滿,已無後顧之憂,此時不出,更待何日。

  魏征披上道袍,表麵上仙風道骨,超然物外,而他的內心卻極不平靜。現存《魏鄭公文集》中有《道觀內柏樹賦》一文,這是魏征子集中唯一的一篇抒情散文(其餘全為政論和應用文),描述道觀中的一株柏樹:樹齡20多年了,枝葉茂盛,而樹幹不過幾尺,為什麽長不高呢?被籠罩在雜草之中,覆蓋於荊棘之下,滿身傷痕而堅韌剛毅、不畏霜寒的本性不渝。就這樣雖然枝葉繁茂,也無法自己表現出來。隻可惜它不生長在高山上、懸崖邊,有日月的光輝照耀,有雲雨為它裝飾打扮,反而和那些平庸無用之輩混在一起,這難道就是聖哲所說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嗎?因此,它慨歎自己高尚的節操沒有機會得到表現,一片忠誠正直之心無人相識。它盼望春天盡快到來,它將裝點景色讓園林更加美麗。而當前事態嚴峻,如一日已到傍晚,似一年正值隆冬,百草惶惶,像受驚的飛蓬不得安寧,無窮無盡的愁苦猶如天空烏雲連綿迭起。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眾多草木都凋零了,而它將孤獨地亭亭直立,保持敢傲霜雪的本性,將與樹中君子並駕齊驅。這裏,魏征顯然是夫子自道,以樹作喻,既抒發了對現實的不平,也對未來寄予厚望,而最核心的則是他明白無誤地表露不管在怎樣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不氣餒,不隨波逐流,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這一時期,魏征以道士身份,雲遊四方,舍藥消災,聯絡鄉民,結納豪傑,有許多佳話流傳於世。“魏老道”在民間留下了高尚而豐滿的形象。

  關於魏征出家一事,民間傳說頗多,可與正史記載互補。

  河北晉縣東紫城的漢京觀,是縣境內五大廟觀之一。從前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寬大的木匾,上麵刻有“漢京觀”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相傳這三個大字是魏征在這觀中當老道的時候書寫的。隋朝末年,魏征聽說漢京觀的道長張清,正在聯結四鄉農民,準備武裝起義,便前來投奔。

  漢京觀有著不凡的來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的首領之一——地公將軍張寶,率領數萬將士與官軍血戰於巨鹿下曲陽,直到糧盡援絕,英勇犧牲,數萬義軍將士,也都戰死在沙場,是為有名的下曲陽大戰。後來,附近的村民埋葬了死難將士的遺體,又修造了這座漢京觀,這觀中的張清道長,正是張寶的八世孫兒。他收留魏征為徒弟,在漢京觀聯絡鄉民,結納英傑,暗中集結反隋武裝力量。

  魏征知識淵博,是生活中的強者,又極聰明幹練,如今當了道士,便很快熟悉了道教經典規誡及一應齋蘸祭禱儀式,靜坐修煉、雲遊布道、除病消災,樣樣在行,很快成了一個德行高尚的全真道人。

  在漢京觀,除了老道長以外,魏征年齡最大,被尊為“大師兄”。他除了學識淵博,受到大家敬重之外,還因為是半路出家,既懂農活,又有勤儉持家的辦法。為了改善道士們的夥食,他在園子裏種上了各種蔬菜,還粗糧細做,把穀麵餑餑改成小米麵餅子,每頓飯配有瓜菜粥、自己醃製的小鹹菜等,如此既調劑了大家的生活,又節約了糧食。這樣一來,大家就更佩服他這個“大師兄”了。

  魏征經過幾年的雲遊布道,治病消災的實踐,醫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在他的故裏,流傳著許多關於魏老道治病救人的佳話。人們感念他的功德,每逢清明節,都到魏征祠去祭奠。在1946年魏征祠被毀以前,這裏一直香火很盛,前來祭祀的鄉民中,還有趙縣魏家莊派來的人。據他們說,隋末兵荒馬亂的年頭兒,他們村忽然鬧起了瘟疫,許多人頭痛發熱,上吐下瀉,不幾天就死了。鄉親們都焦急萬分。這時候,忽然有個老道,帶著兩個道童來到十字街心。老道麵向東方一坐,就微閉雙目,運起神功來了,道童也將挑子放在地上。不一會兒,就裏三層、外三層圍過來許多人,大家不知是何方仙長降臨,不約而同地乞求仙長為他們消災。隻見那老道猛睜雙目,用清澈的目光打量著眾人說:“那一天,我師父正在打坐,我剛把樓窗打開,他老人家就驚呼道:唉呀,不好,眾蒼生要遭災難了!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空中有一團黑氣飄過,這叫瘴氣,飄到哪裏,哪裏就會染上瘟疫,我正是奉命追蹤這股瘴氣來到此地的。”他讓道童打開箱子,取出一個大紙包來,交付村裏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囑托道:“這是專門配製的正氣散,裏麵都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藥,每人隻需服半包就好,告訴鄰村的人們,讓他們也來領藥。”仙長舍藥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四鄉五裏,“正氣散”全部發放了出去。還真靈驗,藥到病除,一場瘟疫很快就被治住了。然而老道卻已不知去向,後來,人們四處打聽,才知道那是巨鹿下曲陽漢京觀的魏征。這個村的人們為了感念魏征的救命之恩,就以他的姓為村名,改成了魏家莊。魏征去世以後,清明節鄉親們都要派人到魏征祠來進香。

  相傳,某日有個道童出觀打水,見一條大漢昏倒在觀門前,急忙進去稟報。魏征一搭脈,還有救,便叫人抬至觀內輕輕放在床上,急忙取出銀針救治,行針不久,那人“哎喲”一聲,一陣嘔吐,吐出許多積食。魏征又給他灌了霍香正氣湯,那人就迷迷糊糊睡熟了,直到深夜,才清醒過來。魏征這才知道,來人正是山東好漢秦瓊。他從潞州回山東途中,忽覺胸口發悶,腹中一陣陣絞痛,本想在這道觀台階上坐下歇息一時,可是剛剛挨上台階,就什麽也不記得了。經過魏征精心調治,秦瓊很快就恢複了健康,他們通過這次交往,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當然,上述的故事都是傳說,不足為憑。但有一件事是確切可信的:魏征雲遊時到過館陶,那是他的祖籍,有親人應當訪問,雙親的靈柩,尚滯留他鄉,遲早得歸葬故土,也需事先料理安排。在館陶,他與小他12歲的薛收不期而遇,兩人一道去過河東。薛收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縣西南)人,生父薛道衡曾任官內史侍郎、襄州總管、司隸大夫,被楊廣無辜殺害,薛收心懷怨恨。道衡與族弟薛孺偏相友愛,薛收出生即過繼給薛孺,由孺撫養成長。時孺任清陽(今山東臨清東北)縣令,收受業龍門(今山西河津縣)王通門下。薛收前往清陽省親,返河東途中,與魏征邂逅相遇,意趣相投,一見如故,遂成忘年交。薛收邀請魏征前往龍門,征欣然應允,因他早聞王通大名,也想與之切磋學問。

  王通字仲淹,河東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少有四方之誌,受《書》於東海(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李育,學《詩》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夏琠,問《禮》於河東(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關子明,正《樂》於北平(今屬河北)霍汲,考《易》於族叔王仲華,潛心苦讀,六年不解衣。仁壽三年(603年)20歲時,西遊長安,見隋文帝楊堅,獻“太平策”十二計,不為所用,退歸鄉裏,著書講學,受業者千餘人,享譽一方,這自然是魏征願與交往的。

  到了王通家,魏征很受禮遇,得與通就時事、政治、人生理想等重大問題交換認識。王通盛讚魏征為人正直,敢作敢當,以為魏征若能生逢其時,可至卿相,隻是禮、樂方麵的修養尚嫌不足。魏征也頗為王通的學識淵博所折服,對他滿腹經綸而不遇明君以至仍為布衣感到惋惜。盡管彼此都相互尊重,但二人思想距離很遠,幾乎在涉及的所有問題上都難有共識。

  他們針對形勢討論過“天命”。王通說:“順從天命,其實說的是人事,因此君子很怕它。自然界的萬物無論遠近、高低、深淺的變化沒有不和天命相應,社會上的萬事不管大小,曲直的發生沒有不與天命相成,所以一切都決定於天。《易經》說:‘萬物都受天道變化的支配,適應天道的變化而發展。’”

  在民眾已經起來反抗楊廣暴政之時,王通如此極力宣揚天命,不管動機怎樣,總是有利於暴君。魏征作為客人,不便直接反駁,但他很聰明,巧妙地援引儒家典籍明確無誤地表示了異議。魏征引《尚書》的話說:“遵循正道就吉利,依從邪惡就凶險,正像影子與形體、回聲與音響一樣。”又借《詩經》的話說:“對百姓既和易又尊敬,享福多得說不清。對臣下不侮慢不高傲,種種福氣都來到。”這裏魏征隻字不提天命,而把吉凶禍福歸結於人的行為,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了他對天命的否定,而更高明的是,魏征引用的這兩句,前一句出自《尚書·大禹謨》,是舜與大臣討論時政的記錄,後一句出自《詩經·小雅·扈桑》,按傳統的解釋,這詩是“刺幽王也,君王上下,動無禮文焉。”很顯然,魏征否定天命是就時事而言,矛頭直指暴君楊廣。

  他們也曾探討治國施政的事。魏征說:“根據法令行事怎麽樣?”王通說:“如果用德、禮從根本上加以整頓,無人犯法,刑法也就擱置一邊沒有用處了。因此政治最完善的時代,法令空懸宮闕而無人違犯;稍次一點的時代,就是有人犯法也不多;所以根據法令討論政事,那是政治不好的時代采取的辦法。假若我有機會執政,就一定要使訴訟完全消除。”消除訴訟,是孔子的理想,孔子認為,用法令管理老百姓,用刑罰約束他們,老百姓雖能暫時避免犯罪但並不懂得犯罪可恥,隻有以德去管理他們,用禮去約束他們,老百姓才懂得犯罪可恥而走正道了。從這也可看出,魏征與王通差別的確太大了。魏征是政治家,講究實際,發言立論都有所指,他說施政應以法令為依據,就是針對楊廣憑著個人意誌倒行逆施而言的,想用法令約束暴君,而王通則太學究了,空談理論,對現實政治無補,對暴君則更是對牛彈琴!

  他們也曾就人生理想交換過意見。一天,王通在田間看仆人種地,魏征和王通的兩個弟子杜淹、董常一起偶然來到地邊。王通提議:“大家談談自己的理想吧!”魏征首先發言:“我願事奉賢明的君王,在他跟前要想一切辦法竭盡忠言,離開他後要想辦法幫助他彌補過失。”杜淹接著說:“我願執行賢明君王的法令,使天下無人遭受冤屈。”最後董常說:“我希望聖人的理論能在世上實行,在這樣的時代,我董常也就沒有什麽別的事可做了。”王通十分讚賞董常,他說:“這真是偉大的誌向啊,我讚同董常的理想。”魏征事明王,決心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為他效忠竭力,與董常的墨守成規,無視個人意誌和價值形成了鮮明對比,而王通極力盛讚董常,無疑是對魏征的委婉批評,使魏征感到困惑和震驚,聖人的理論真的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嗎?他覺得有必要再細細思索。足不出戶,利用王通的豐富藏書,潛心“六經”,探幽索微,尋求真諦。他終於領悟了,儒家講“仁”,重在人際關係,在太平歲月,對於化解矛盾,保持社會穩定,確實卓有成效;但在動亂年代,群雄紛起之時,卻顯得迂腐,不合時宜。孔孟之道不得行於當世,隻是在漢初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後才得獨尊,其根本原因正在這裏。有鑒於此,他似乎對自己日後的人生道路更清楚了,他決定立即離開王通家,投身到廣闊的天地中去。

  他又披上道袍,回到河北,那裏不僅是他的故鄉,也是民眾受苦最深、反暴鬥爭最激烈的地方,他要在疾風驟雨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這時魏征對“縱橫之說”發生了濃厚興趣。所謂“縱橫之說”,其實就是政治、軍事鬥爭中的權術和陰謀,其中自然不乏奇策異智,也可稱為戰略戰術。“縱橫之說”在戰國時期曾風行一時,縱橫之士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追逐名利,為實現自身的價值與命運頑強抗爭,不少人平步青雲,位及人臣,左右了當時的政治舞台,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但因他們不諱言名利,公開宣揚“人生在世,權勢、地位、金錢,難道可以忽視嗎?”這與儒家的道德觀念完全背道而馳。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其說逐漸勢微,縱橫之士的朝秦暮楚,也頗為士人詬病。現魏征不避非議,熱衷謀略,是他清醒地預感到大亂即將來臨,在無序的紛爭中,克敵製勝少不了縱橫捭闔,他必須事先做好準備,作為向明王盡忠效力的獻禮。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