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吳越古跡

  越王台

越王台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區臥龍山東南麓,係後人為緬懷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複國雪恥而建。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為吳王所敗,勾踐夫婦入吳成人質,被迫受辱三年後複歸。為雪恥複國,勾踐委派大夫範蠡以龍山一帶為中心修築越國都城。並依靠文種、範蠡等大夫,采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奮發圖強措施,終成滅吳大業。

越王台背依青山麵對長街,建築莊嚴穩重,富有古樸典雅的民族特色。緩緩推開那兩扇高大厚重的烏漆大門,猶如鄭重其事地翻開了一本沉甸甸的史書。穿過越王台那幽深大門,放眼望去便是與越王台遙遙相對的越王殿。越王殿位於龍山南麓高處,端麗中不失雄偉之氣。殿內正中有巨大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圖,兩側是文種、範蠡、西施等人的畫像。這一上一下兩處古建築依次直往龍山深處延伸,飛簷翹角在四角綠陰的襯托下,更顯得古雅別致。一株高達十多米的近千年古柏,兀自傲立在越王台和越王殿之間。

據《超絕書》記載:越王台規模宏大,有“周六百二十步,柱長三丈五尺三寸”。以後屢廢屢建。如今的越王台上半部分,是1981年在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紹興知府汪綱所建越王台遺址上重建的,下麵高大的磚砌台基係宋代舊物。1939年3月,周恩來總理回紹興時,曾在越王台向各界代表發表抗日演說,還親筆寫下了“生聚教訓,廿年猶未為晚”的題辭。

越城遺址

越城遺址位於蘇州市郊石湖北越來溪東,是春秋時越王勾踐進攻吳國所築屯兵土城的遺跡,尚有殘存於城址南北兩麵長約30米、高約4米的城垣。

據(蘇州府誌)記載,越城“-雲越王城,又雲勾踐城。越伐吳,吳王在姑蘇,越築此城以逼之。”春秋晚期,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越王勾踐率軍大舉攻吳,從太湖挖渠(即越來溪)北上,並於石湖東北築土城屯兵,隔水與西麵磨盤山上的吳軍對峙。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軍乘太湖水漲之機,由越來溪入胥江,直逼姑蘇城下,一舉滅亡吳國。

吳越相爭時留下的這座土城,直到南宋還比較完整。範成大《吳郡誌》說它“雉堞宛然”。《蘇州府誌》所載更詳:“城堞仿佛具在,商者猶丈餘,闊亦三丈,而輻員不甚廣。”

考古學家衛聚賢早在1936年就作過專門調查。195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其作了測量,發現土城呈不規則圓形,城址南北兩麵殘留著斷續的夯土城垣,俗稱黃壁山。

西子故裏

西子故裏諸暨位於浙東會稽山脈西麓,原名暨陽,是一座山清水秀的曆史名城。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唐大詩人李白詩句中所說的苧蘿山,位於諸暨城南的浣紗江畔。早在唐代,當地鄉人為紀念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西施,在這裏建有西施祠,明、清兩代曾多次重建修茸,疊廊宏宇,頗具規模,清末以後漸次荒廢。今天所見的西施殿重修於1986年,內有門樓、西施正殿、古越台、映荷軒、沉魚池、紅粉池、美苑、暨陽先賢閣、鄭旦亭、西子碑廊等景觀。整個建築依山而築,結構精巧、古樸壯觀,被譽為明、清建築雕刻藝術的博物館。殿內栽有中日人民友誼象征的合歡樹,配有日本徘聖鬆尾芭蕉先生的徘句“象瀉蒙蒙雨,淋打合歡樹上花,楚楚賽西施”。?在諸暨,有關西施和古越文化的名勝古跡眾多,如:四眼井、白魚潭、範蠡岩、金雞山、浣紗溪、施姑坪等不勝枚舉,其中尤以苧蘿山下浣紗江畔被列入《中國名勝詞典》的浣紗石最為引人遐思,浣紗石上鐫有“浣紗”兩字,筆勢飛搴,傳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石旁浣紗亭和由書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題的“西施浣紗處”倍添風采。錯落有致的回廊與浣紗江水相映成畫。

無錫蠡湖

無錫蠡湖位於無錫市西南。相傳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越國大夫範蠡幫助越王滅吳之後,攜佳人西施於此泛舟,後人為了紀念範蠡,便以其名命名此湖。蠡湖的湖麵狹窄,麵積約有10公裏,相當於杭州西湖的1.7倍。三百多米長的寶界橋將蠡湖一分為二,其湖景以逸、以蒼涼、以浩蕩為勝,雪月煙雨各有佳景。早在民國初年,就建有簡樸的“梅埠香雪”、“柳浪聞鶯”、“南堤春曉”、“曲淵觀魚”、“東瀛佳色”、“桂林天香”、“楓台顧曲”、“月波平眺”等景點,號稱“青祁八景”。

嘉興範蠡湖

嘉興範蠡湖位於浙江嘉興市城南部,今嘉興第一中學校園西側。範蠡湖原與南湖相連,唐代築城,將湖之一角圍入城中。相傳湖畔有範蠡故宅,範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偕西施在此隱居,並由此發棹泛五湖,因名範蠡湖。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狀元姚穎築圃湖畔,名“景範廬”。在此之前,乾道年間(1165——1173年),郡僧萬壽王在此建寺,開禧元年(1205),移海鹽廢金明寺額於此,遂稱金明寺。明代,在金明寺後建“越相國範公祠”。清光緒年間,重建範蠡祠並建水閣,稱“西施妝台”。相傳西施每天在此梳妝,傾脂粉於湖中,螺食而成五彩,名曰五彩螺。宋張堯同詩曰:“少伯曾居此,螺紋吐彩絲。一奩秋鏡好,猶可照西施”。清人朱彝尊也寫過這麽一首詩:“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範蠡祠。水低盡傳螺五色,湖邊空掛網千絲。”說的都是這件事。

1986年8月,嘉興人民政府重修範蠡湖,辟為文物園林。現範蠡湖園林占地5351平方米,園以水景取勝,景點環湖而築。湖西北岸為西施妝台,即範公祠,北麵牆中嵌有清光緒八年“範少伯祠”漢白玉額及文徵明書“浮碧”二字和許瑤光重刻蘇軾馬券石刻跋。妝台之東有九曲小橋,橋上有亭,可坐憩。橋東北土阜上新築檇李亭,亭旁植嘉興名果檇李10株。湖東畔有仿古建築吳越軒,內設茶座。妝台之北為金明寺遺存前殿,殿中現為展廳,立有西施故事塑像三組。明萬曆時滇南口池郭鬥書“陶朱公裏”碑重立於此。

陶山範蠡墓

陶山範蠡墓位於安徽肥城市北部,屬泰山山脈,中華商祖範蠡攜美女西施曾在此隱居經商,是中國商業文化的發祥地。陶山主峰西麓為範蠡墓。範蠡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又是一位資財雄厚的實業家、商業家,是中國早期商業理論的開創者。早年幫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吳稱霸,官至宰相。後激流勇退,開展經商貿易。因經商有道致富有方,貲累巨萬,富甲天下,被曆代稱為“經商鼻祖”、“商家聖星”,死後葬於陶山。範蠡墓南20米處為範蠡祠,創建於漢代,人們為紀念範蠡這位中華商祖而修建。祠內有1米高的範蠡石雕坐像。

蘇州闔閭城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美譽的蘇州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平原,東靠上海,南界浙江,西瀕太湖,北臨長江。公元前514年,吳大夫伍子胥“相土嚐水”,“象天法地”為吳王建造闔閭大城。四周城牆開有八座陸門,以象天之八風,八座水門,以法地之八卦。古城遺址至今依稀可尋。城內府衙、兵營、庫房、作坊、市場、民居、和娛樂地布置井然。古城麵積約為14平方公裏,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整體呈長方形雙棋盤式。街道兩旁綠樹成蔭,景色宜人。隋開皇九年,始名蘇州。此名自隋唐沿用至今。

蘇州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係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史跡名園”的獨特風貌。故而蘇州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

武進闔閭城

常州武進闔閭城在武進市雪堰鄉和錫山市胡場鄉境內、閭江附近。此城為春秋時期,吳、楚、越三國爭霸時,吳王闔閭為防禦楚國和越國的進攻,於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令大臣伍子胥所築。為古代軍事要地。

據勘察,此城四周皆河圍繞,城牆僅遺存西南半個城。城為長方形,周約2420米,東西長約910米,南北寬約600米。城牆底部寬約20餘米,現高2—4米不等。在城的斷麵並未發現磚石之類,說明此城純用土築。城的南麵略偏東處有一寬約36米的洞口,可能是當時的門洞。此城形勢險要,城後有胥山、濮射山、龍山作屏障;前方遠處是南山山脈,左邊是太湖。山上烽燧墩,山下土城,進可攻,退可守。

虎丘闔閭墓

虎丘闔閭墓,相傳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說“丘如蹲虎,以形取名”),有“吳中第一名勝”美名。虎丘,又名海湧山、海湧峰、虎阜,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3.5公裏的郊外。

相傳,春秋時期,這裏就是吳王闔閭的離宮所在。公元前496年,闔閭在吳越之戰中負傷後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這裏。據《史記》等書記載,當時征調十萬軍民施工,並使用大象運輸,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靈柩外套銅槨三重,池中灌注水銀,以金鳧玉雁隨葬,並將闔閭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於幽宮深處。

據說葬經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宋代蘇州州學教授朱長文則認為,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並說:“然觀其岩壑之勢,出於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闔閭因之以葬也。”清乾隆帝弘曆也表示讚同:“本來岩壑擅天成,虎踞偏稱金氣精。”相傳,吳國滅亡後的數百年間,越王勾踐、秦始皇、東吳孫權,曾先後來次探寶求劍,結果都一無所獲,徒勞而返。

靈岩山西施洞

據《地方誌》記載靈岩山在蘇州古城西南13公裏,木瀆鎮西北裏許,距太湖約1.5公裏。山高180米,麵積1800畝。舊有靈芝石,故名。因山勢右旋,遙望似巨象回顧,山麓蠖村產石可製硯,又名象山、硯石山。多怪岩奇石,又以富於古跡傳說著稱。《吳越春秋》載,“硯石山有館娃宮”。相傳吳王與西施遊樂於此。

靈岩山舊傳有十八景:館娃宮、響履廊、佛日岩、琴台、吳王井、玩花池、披雲台、靈芝石、望月台、劃船塢、石城、西施洞、石鼓、石射棚、石鼉、石幢,醉僧石與采香涇。今除披雲、望月二台(原在琴台下)、劃船塢(舊在西施洞兩側)與靈芝石外均存。今靈岩山寺及寺西廢基傳為館娃宮遺址。

吳王井在寺西部花園內,有二,一為圓井,又稱日池;一為八角井,又稱月池、智積井。二井雖據山巔,不盈不涸,古代泉水清冽,今稍遜。

出寺西行至山頂最高處即琴台遺址。四角有孔,傳為西子當年鼓琴時立柱張幕用。所鐫“琴台”與道旁石上“吳中勝跡”數字,俱明王鏊書。

西施洞在半山落紅亭西,傳說勾踐作人質於此。民國32年改稱觀音洞,“文化大革命”中遭損毀,1982年重建。

太湖烽隧墩

太湖烽隧墩在江蘇無錫至蘇州一線。為春秋後期的吳國為防禦越國進攻,沿太湖東北一帶的山峰上所修築。是研究春秋曆史和建築技術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據古《吳郡圖經續》記載和墩內出土文物證實,這些烽燧墩,大多順著40—50米的山峰蜿蜒排列,表麵為土築,外形似圓錐體,平頂。高5—6米,底徑約30米,頂徑約10米。從蘇州附近五峰山已揭開封土的3個烽燧墩看,土墩內部還有一個石窟。內部石壁光整,可用以藏兵和武器。是研究春秋曆史和建築技術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天下第一劍山——湛盧山

湛盧山,位於福建省鬆溪縣城南10公裏,海撥1230米,山體由凝灰石、花崗岩組成,山勢雄偉,樹木蔥蘢,流泉不息,終年雲蒸霞蔚。相傳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湛盧寶劍,故山以劍名。

據《越絕書》記載: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肯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歐冶子為已鑄劍。歐冶子奉命之後,帶著妻子朱氏和女兒莫邪,從閩侯出發,沿閩江溯流而上,來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盧山,這裏發現了鑄劍所需的神鐵(鐵母)和聖水(冰冷的泉水)。歐冶子在這裏住下後,辟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了。“……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鬥避彩,鬼神悲號。”鋒芒蓋世的寶劍,歐冶子它獻給越王。越王愛撫之下,命名“湛盧”。從此,歐冶子就同他的湛盧劍一起名揚天下。因此,湛盧山素有“閩山第一”、“天下第一劍山”、“劍山”等美稱。

在湛盧山三峰十六景中,關於歐冶子鑄劍的遺跡就有8處,包括歐冶洞、鑄劍池、試劍石、爐坪、斷碑、仙姑洞、歐冶祠等。

湛雲峰:為湛盧山最高處,上有仙閣,供八仙塑像,並設仙忱,是古人許願求仙之所,有歐冶子在此得夢駕鶴北上的傳說。

劍池:傳說是歐冶子淬劍處。

試劍石:如一巨石,有劍斫石痕。在續賢庵上,劍峰下,為歐冶子試劍之處。昔人書“試劍”二字於石上,傳說寶劍初鑄成時,寒光灼灼,揮劍試之,巨石應聲而裂,其痕迄今清晰可辨。

爐坪:在湛盧山北,葡萄岩下,那裏古樹蔽日,澗泉清冽,為歐冶子鑄劍之所。

斷碑:唐貞觀年間刻,以正楷書寫碑文,記述歐冶子及湛盧劍、湛盧山名來由,是湛盧山最古老的文物之一。經1300年風雨侵蝕,現已字跡模糊,且石碑中部橫裂,故稱“斷碑”。歐冶子和他的“天下第一劍”的神奇傳說,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造訪這天下第一劍山。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在湛盧山麓築“吟室”,並在此讀書、著述、講學、授徒。朱熹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在吟室舊址建了湛盧書院,傳授理學。

元朝時,宋代理學家楊時的七世孫楊嬰到湛盧山擔任湛盧書院院長,在劍峰之下建造“續賢庵”。楊纓後人在其址建揚氏書室,招聚楊氏子孫及外姓童生入山專心攻讀。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這裏已隻剩一片廢墟,但仍有碑刻、古臼、香爐等遺留在遺址中。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