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知人曉事最重要

  默觀天下大局,萬難挽回,我們所能做的,引用一班正人,培養幾個好官,以為種子。吾輩所慎之又慎者,隻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無可著力處。

  ——曾國藩

  一個人走向高位,便要擔當大事,成就一番事業。但高處不勝寒,越往上前行,遇到的阻力越大,也隨時有跌倒的可能。曾國藩很欣賞王安石的“三不畏”精神,更是把王的《遊褒禪山記》銘誦在心。曾國藩還認為,登上高位的人若想免於跌倒,知人曉事最為重要。

  曾國藩十分注意舉薦人才,首先他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並說:善於審視國運的人,“觀賢者在位,則上其將興;見冗員浮雜,則知其將替。”觀察軍事也應如此。他將人才問題提到了關係國家興衰的高度,把選拔、培養人才作為挽救晚清王朝統治危機的重要措施。

  曾國藩認為,導致晚清社會危機的原因,主要在於吏治的敗壞,而吏治的敗壞,又是由於人才的缺乏;1851年他在給友人胡大任的信中說:“二千裏中幾無一尺淨土。推尋本原,何嚐不是有司虐用其民,魚肉日久,激而不複反顧。蓋大吏之泄泄於上,而一切廢置不問,已非一朝一夕。”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把治軍與吏治並重,說:“細察今日局勢,若不從吏治人心上痛下工夫,滌腸蕩胃,斷無挽回之理。”因此,曾國藩在戰爭期間,每控製一個地區就治理一個地區,整頓吏治,恢複地方政權,力求把它建設成一個新的基地。1860年,他在給左宗棠的信中,希望左能夠選擇賢才,一同前來,“安危得失均係於此。”他還舉例說,湖北省城三次克複後,地方凋敝,與今日安慶相同,但因胡林翼羅致人才,多方培養,不數年間吏治漸振。

  麵對內憂外患,曾國藩說:“非得忍辱負重之器數十人,恐難挽回時局也。”而這些人才從何處得來呢?他認為,“世人聰明才力,不甚相懸,此暗則彼明,此長則彼短,在用人者審量其宜而已。山不能為大匠別生奇木,天亦不能為賢主更出異人”,而“大約上等賢哲當以無緣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所以,人才之有無全靠當權者之發現、培養及使用得當。

  太平天國革命爆發以後,其勢如暴風驟雨,摧枯拉朽,席卷東南。對此,曾國藩無比感慨地說:“無兵不足深慮,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今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後、忠憤耿耿者,不可立得;有時即使得到,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或遭遇挫折、或離職而去、或抑鬱而死。而貪婪庸劣的人,位高而權重,而富貴、而名譽、而老健小此,此具可為浩歎者也。”麵對嚴重的社會危機,曾國藩呼籲當政者重視人才問題。他一再對胡林翼說:“求人自輔,時時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難。”在晚清,人才似乎奇缺,龔自珍曾仰天長歎:“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曾國藩也曾感慨,國中無人,他認為中國若想不與外國列強講和,就得有四五個得力的大將軍,招之能戰,戰之能勝,但他數來數去怎麽也數不出來。

  正因為如此,曾國藩十分注重舉薦人才,他對人才傾注了那麽多的心血,他物色和栽培人才,選拔和推薦人才,隻要這個人確有所長,哪怕他給曾國藩的印象並不好,甚至與他心存隔閡,他都是不憚任用和舉薦的。曾國藩具有世間所罕見的發現人才的特殊價值的本領,大至總督,小至營哨,他舉薦和扶植的人才不可計數。

  其次,曾國藩並把舉薦英才作為合格的政治家必備的兩個條件之一來看待。他三番五次說道:“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並渭“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曉事即為小人。”言可適用於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者;亦可適用於負軍事上的最高責任者。

  知人之外,對於居高位者而言,曉事也十分重要。曾國藩對曉事講了幾層意思。一是洞悉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亂世、是興世、是盛世、是衰世、是轉世,時代不同,人不能用一種處世哲學去應對,曾國藩稱為“境遇之事”,用今天的話就是把握時代脈膊。二是洞悉自己應處之事。在此,他提出不欺弊的觀點,認為別人見低,你要見高,別人見近,你能見遠。再者,不能上下阻隔,他說那樣自己會蒙在鼓裏,一旦事情出現就難以挽回。他在《複龍翰臣書》中指出了居高官的壞習氣足以敗壞國家,敗壞自己,他說:

  二、三十年來,士大夫習於優容苟安,揄修袂而養姁步,倡為一種不白不黑、不痛不癢之風。見有慷慨以鳴不平者則相與議其後。目擊此等風俗,蓋已痛恨次骨;京官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退縮者,同官互推,不行怨,動輒請旨,不肯任咎是也。瑣屑者,利析錙銖,不顧大體,察及秋毫,不見輿薪是也。敷衍者,裝頭蓋麵,但計目前,剜肉補瘡,不問明日是也。顢頇者、外麵完全,中已潰爛,奏章粉飾,而語無歸宿是也。有此四者,習俗相沿,但求苟安無過,不振作有為,將來一遇艱巨,國家必有乏才之患。

  曾國藩將治政、治軍、治餉等等全係於用人。關於治政,他說:“人存而後政舉。方今綱紀紊亂,將欲維持成法,所須引用正人”。關於治軍,他指出:“選將之道,誠為至要”“法待人而舉。苟非其人,雖則前賢良法或易啟弊端”。在辦厘金問題上,曾國藩指示部下:“廣求人才,參錯布置,庶期改觀”。總之,在各方麵,曾國藩都把人才問題擺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視為維護封建統治成敗的關鍵。

  立世大智慧

  發現人才的本領,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的首要本領,其價值往往超過了所發現的人才的價值。《韓詩外傳》說:“薦賢賢於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