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德意誌民族的新崛起:民主德國

  民主德國是在蘇聯扶持並按蘇聯模式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是人民議院,實行的是以德國統一社會黨為主的多黨議會民主製。除統一社會黨外,還有基督教民主聯盟、德國自由民主黨、德國民主農民黨、德國國家民主黨等非無產階級民主黨。人民議院選舉產生國務委員會,國務委員會主席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國家最高權力執行機構是部長會議,由主席、副主席和各部委負責人組成。部長會議主席是政府首腦,由國務委員會主席提名,經人民議院選舉產生。

德國統一社會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工人階級政黨。民主德國成立後,1950年7月,瓦爾特·烏布利希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71年5月,埃裏希·昂納克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一直任職到1989年10月。德國統一社會黨對內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國民經濟計劃為主的經濟體製,不斷探索和完善社會主義的政治和經濟製度。對外政策方麵,主張加強同蘇聯和社會主義大家庭之間的聯盟。在與蘇聯東歐結盟、發展與亞非拉國家合作的同時,主張擴大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共處關係,要求停止軍備競賽,發展東西方之間的政治緩和氣氛,堅決維護世界和平。

在民主德國5個政黨中,德國統一社會黨是民主德國執政黨,國務委員會主席和部長會議主席都是由統一社會黨領導人擔任。曆任國務委員會主席是烏布利希(1960年9月至1973年8月)、維利·斯多夫(1973年8月至1976年10月)、埃裏希·昂納克(1976年10月至1989年10月);曆任部長會議主席是格羅提渥(1950年10月至1964年9月);維利·斯多夫(1964年9月至1973年10月)、霍斯特·辛德曼(1973年10月至1976年10月)和維利·斯多夫(1976年10月至1989年11月)。在擁護社會主義、讚成民主德國政府施政綱領的前提下,其他政黨也有代表參加政府國家部門工作,擔任重要職務。

民主德國成立後,實行的是從蘇聯移植的中央集權政治經濟體製,統一社會黨成為民主德國的方針、路線的總設計者。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民主德國在統一社會黨領導下,進行了艱難的探索。1952年7月在柏林召開的黨代表會議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建設成為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的基本任務”方針,標誌著統一社會黨的工作重心轉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了。

民主德國屬於原德國的東部地區,主要是農業,而且土地貧瘠,缺乏天然資源,德國重型工業和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德國西部地區。因此,德國東部地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鐵產量僅占原德國總產量1.3%、煤占2%、鋼占7%。經過戰爭的摧毀,民主德國成立時隻有一個設備陳舊的冶煉廠。由於沉重的戰爭賠款負擔,東占區又把大部分經濟力量用在賠償和克服戰爭後果上,短短的幾年向蘇聯提供100多億馬克賠款。因此,民主德國在經濟恢複過程中,資金嚴重不足。而聯邦德國通過“馬歇爾計劃”,獲得大量資金援助,每一個西德人得到140馬克的補助金,而每一個東德人由於賠款、工廠設備的拆除而負債2500馬克。由於這些因素,使民主德國經濟恢複從一開始就麵臨十分困難的局麵,經濟發展自然比不上聯邦德國。

在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過程中,民主德國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大力集中資金興建新的企業,忽視了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同時統一社會黨和政府在一係列法令指示中犯了一係列錯誤,忽視了自耕農、私營工商業者、手工業者和知識分子的利益。因此,民主德國成立後的最初幾年,人民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改善,不少人紛紛逃到聯邦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於1953年6月召開會議,通過了旨在提高各階層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方針”的決議。正當民主德國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之際,在聯邦德國和美國當局豢養的一批間諜和挑釁分子的煽動下,1953年6月17日在東柏林爆發了約有30萬人參加的反對德國統一社會黨和民主德國政府的罷工遊行事件。罷工由經濟要求發展到提出釋放政治犯,改變政治製度等政治要求,並很快發展為暴亂。在警察不能阻止暴亂分子打、砸、搶、燒的情況下,民主德國政府不得不請求蘇聯幫助,蘇聯駐軍出動一個裝甲師的坦克驅散人群,平息了暴亂。

“6·17事件”直接原因是統一社會黨用行政命令提高勞動定額10%引起的,但促成事態的發展是有多種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有:在民主德國人民中存在著對蘇聯以及對統一社會黨某些政策失誤產生的不滿情緒;斯大林逝世後在民主德國出現了不安定局麵,使一些人在信仰上發生動搖;柏林美占區廣播電台的煽動和特務間諜混入遊行隊伍進行破壞,使遊行隊伍轉變為破壞國家財產和違法亂紀的暴亂。

通過這次事件,統一社會黨公開承認了錯誤,將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黨的今後工作重心。在7月24日到26日召開的統一社會黨第15次會議上,提出了黨的新方針任務是:要認真改善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的經濟狀況和政治關係,並在這個基礎上顯著提高工人階級和一切勞動者的生活水平。新方針實施後,民主德國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社會趨於安定。原計劃重工業在1953年要提高13%,實際上隻提高5.5%;輕工業原計劃隻提高7.1%,結果提高了10%。市場上貨物、食品增加了,漲價的食品恢複了原價;部分職工增加了工資,撫恤金提高了,交通費降低了;科學家、藝術家允許參加聯邦德國的學術會議,重新受到尊重;被開除的學生重新返回學校,並給予補考的機會;釋放了大批因暴亂而逮捕的工人;支持個體農業,把全國40家已經國有化的工廠歸還給私人占有者。

為幫助民主德國克服困難,同時緩和民主德國人民中的反蘇情緒,蘇聯也調整了對民主德國的政策,決定從1954年1月1日起,民主德國停止向蘇聯支付遺留下來的25億馬克賠償費,把價值270億馬克的33個股份公司企業無條件移交給民主德國,解除德國在戰後積欠蘇聯的國債,並繼續大量向民主德國供應原料和糧食。

為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民主德國一直在探索政治經濟體製改革。烏布利希上台後,對行政體製進行了改革,確立了中央、專區、縣、鄉的行政體製。鑒於中央各部及其管理局對企業實行垂直領導,影響地方積極性的發揮,同時機構重疊,影響了工作效率。從1958年7月開始,民主德國著手對管理體製進行改革,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關係。1963年1月統一社會黨六大宣布國民經濟計劃和管理的“新經濟體製”,對60年代初陷入混亂狀態的中央計劃體製的重要方麵進行了修改。“新經濟體製”規定在經濟管理中堅定地實行生產原則。然而,在蘇聯影響下,民主德國又在1966年放棄了生產原則,將“國民經濟計劃和管理的新體製”改為“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社會主義經濟體製”。1967年4月,統一社會黨七大強調了黨政分工的原則,並提出了建立“發達的社會主義製度”的方針。烏布利希認為,建立在技術基礎上的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通往完全的共產主義的道路上具有自己規律的一個特殊階段。60年代推行的新經濟體製改革,在保留中央國家計劃的前提下,擴大了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利用經濟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然而,由於分權管理,在國民經濟中又出現了比例失調的現象,以及經濟體製中存在的問題,國民經濟在60年代末出現嚴重困難,發展速度減慢。這時在經濟改革問題上,統一社會黨內部出現了分歧。在1970年6月統一社會黨中央舉行的第十三次會議上,把經濟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歸咎於新經濟體製,大會又重新強調要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國民經濟和集中的計劃管理。

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農業集體化,雖然遇到很大阻力,付出了很高代價,如造成不少人員外流,移居聯邦德國,但這個目標實現了。1956年全國隻有6300個農業合作社,到1960的猛增到19000多個,1961年全國有84%的可耕地屬於農業合作社控製。60年代初,民主德國基本上完成了生產資料所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宣布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任務已基本完成,剝削階級已消滅,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取得決定性勝利,進入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

70年代初,由於美蘇關係緩和,烏布利希與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在對西方政策、特別是西柏林問題上發生意見分歧,同時國內經濟上也出現了問題。1971年5月統一社會黨中央舉行七屆十六中全會,同意烏布利希請求免除其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職務,選舉埃裏希·昂納克為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烏布利希被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名譽主席,從而開始了昂納克執政的新時代。

昂納克上台後,在1971年6月召開的統一社會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強調在管理體製方麵,提高中央國家機關的領導和計劃水平,保證有計劃地、按比例地發展國民經濟,提出廣泛地、全麵地進一步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他說:“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眾所周知是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兩個階段——之間,不存在什麽截然的界線。在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及其物質技術基礎上,社會主義將逐漸進入到共產主義社會。”他在報告中還提出在全國實行生產集約化和經濟政策與社會福利政策統一的方針。昂納克指出:“黨的八大開辟了民主德國曆史的新階段。”

統一社會黨八大之後,民主德國重新恢複但不是完全退回到50年代的中央集權的經濟管理體製。黨的政治路線也作了重大修改。如在德國問題上提出“兩個德意誌民族”的理論,1974年10月修改的憲法,勾銷了1968年憲法中所有關於現存的由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和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組成的德意誌民族的提法,沒有提德意誌民族被分成兩個國家以及德國重新統一的問題。

1976年5月,統一社會黨九大通過新的黨綱黨章,明確提出全麵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為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創造基本前提的路線。九大進一步提出了以“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相統一”的方針,作為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這次會議決定將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職務改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職務。昂納克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在集中計劃原則下,民主德國從1978年開始建立了以聯合企業為中心的托拉斯式的企業管理體製,把工業部—聯合公司—企業的三級管理體製,改為工業部—聯合企業的二級管理體製,實現了聯合企業化,完成了在計劃經濟體製範圍內生產關係方麵的重要變革,將中央管理的一部分權限下放給聯合企業,中央隻直接控製聯合企業,不必統到基層,減少中間環節。聯合企業建立了科研中心和貿易中心,實行科研、生產和銷售三結合,從而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為提高勞動生產率,還在全國實行“社會主義集約化”戰略。集約化運動的目標是通過更有效地利用材料和提高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克服資金和原材料不足的困難,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在農業方麵提出農業工業化的主張,努力建立以工業方式從事生產的大型農業企業。為此,在農村除國家所有製企業和集體所有製企業外,另外還實行有兩種所有製組合在一起的協作社和農工聯合企業。農業工業化是使農業在管理、組織和生產上接近工業,逐步使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接近於城市,使農民生活方式接近於城市職工。為實現這一目標,民主德國在農村不斷通過企業協作等形式實現農業生產的集中化和專業化,使農村勞動生產率進一步得到提高。1980年集約化使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

1981年4月,統一社會黨十大製定了以廣泛有效地利用科技革命成果、實行內涵型擴大再生產的社會經濟政策。“80年代經濟戰略”的發展方針核心是:把科學技術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重點強調優先發展尖端技術工藝、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昂納克認為“80年代經濟戰略”對國民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使民主德國成功地完成了生產向全麵集約化的轉變,並使生產開始了一個“深刻的革新過程”。他號召“要用2000年的眼光”製定今後經濟發展戰略,采用先進科學技術是達到這些目標的決定性因素。

經過30多年的艱苦奮鬥和探索,從60年代推行新經濟體製、特別是70年代以來實行經濟發展新戰略,民主德國經濟不斷地持續穩定發展,在戰爭的廢墟上建設成為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在蘇聯和東歐國家中,民主德國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蘇聯而位居第二,成為世界上十大工業強國之一。1984年,民主德國人均國民收入位居世界第八位,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化農業和現代化工業的社會主義國家。1964年至1967年,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5%,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為7%。在工業領域,尤其是電子工業、科學儀器、石油化學、化工設備製造、農業機械製造、現代化機床工業發展很快。從70年代開始,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仍為5%。1970年國民收入是1095億馬克,1977年增長到1553億馬克,比1949年增加64倍。1976年至1980年五年計劃原規定國民收入每年增長4.9%到5.4%,由於在此期間受蘇聯的原材料、特別是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雖未達到原定目標,但仍有4.1%的年平均增長率,這一速度在蘇聯和東歐國家中是最快的。進入80年代,民主德國由於廣泛實行生產集約化和合理化,重視科學技術和節約原材料、能源,國民經濟得到持久穩定發展,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4.5%,從1980年的1800多億馬克增加到1986年的2498億馬克。農業獲得迅速發展,整個農業生產占社會總產值的1/4.1950年至1980年,農業總產值增長124%,年平均增長率為2.7%。全部穀物和蔬菜種植都實現了機械化,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勞動率,80年代末從事農業生產的隻有8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5%,比1949年減少了2/3.

在貿易方麵,民主德國與世界上12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同近百個國家簽訂了經濟貿易協定,其中最大貿易夥伴是蘇聯。蘇聯所需要的機器設備和工業消費品主要由民主德國提供;民主德國所需要的燃料和原材料主要是蘇聯提供。1970年,民主德國外貿總額為396億外匯馬克,1982年增加為1451億外匯馬克,1986年又增加到1845億外匯馬克,比1950年的37億外匯馬克增加近50倍。民主德國國民收入的40%是外貿出口創收。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和改善。自從統一社會黨八大提出“經濟政策和福利政策相結合”的方針以來,人民的實際收入增加了一倍。職工工資有很大提高,1960年月工資是555馬克,1970年為755馬克,1980年增加到1030馬克。從主要食品消費來看,民主德國的生活水平也是比較高的,如豬肉的人均消費量居世界第14位,蔬菜消費量居世界第9位。全體人民享受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等多種福利。幼兒和兒童入托居世界之首,每千人擁有醫生數占世界第12位,病床數占第11位。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麵最為突出的是住宅建築,兩德統一前人均住房麵積達到26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另一標誌是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率很高。1987年,每百戶家庭擁有小汽車50輛、電冰箱99台、洗衣機97台、電視機93台。民主德國的大多數工礦企業實行每周44小時工作日,每周隻勞動5天半,每天勞動時間為8小時。職工每年假期為21天。在東歐國家中,民主德國居民生活水平一直名列前茅。據聯合國提供的資料,民主德國在1980年的人口僅占全世界的0.4%,而國民收入卻占世界的1.5%,貿易占世界的1.25%,工業生產占世界的2.5%。1980年,國民生產總值人均為7180美元,居世界第28位,超過蘇聯一半以上,居東歐各國之首。

民主德國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不少能源和原材料都要依靠進口,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必須靠腦力勞動的創造,才能促進生產的發展;同時民主德國勞動力資源也不足,發展生產不能靠增加勞動力,而是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民主德國領導人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重視職工勞動素質的提高。民主德國的科技力量較強,教育水平也較高,這是民主德國國民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為發展科學技術、培養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人才,民主德國進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資。從70年代開始,用於智力投資經費不斷增加,每年平均增長10%以上,約占國民收入的7%-8%。1971年至1975年的研究和發展經費達250億馬克,1976年至1980年上升到350億馬克,僅科研投資由1980年的76億馬克增加到1987年的120億馬克,占當年國民收入的4%以上。80年代末,民主德國全國擁有一支20萬人的科技隊伍。在科技方麵尤其重視發展微電子、計算機、新材料、生物工程、核能和激光等高科技術,以及廣泛推廣應用能大量節省人力的自動化設備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使民主德國每年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7%。1970年以來,國民收入新增長部分的94%是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的,1979年勞動生產率的提高,90%是依靠科學技術取得的。為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民主德國積極鼓勵發明創造。1986年至1987年,全國有1萬多項發明獲得專利,躋入世界發明七強之列。

民主德國十分重視教育,教育經費在國家財政支出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從1980年起,每年教育撥款平均占國家預算的6%左右。1987年,國家在教育方麵投資是127億馬克,將近占國民收入的5%,人平均教育經費達760馬克。1988年教育方麵投資增加到154億馬克。從托兒所到成人教育都實行免費。從60年代初開始,民主德國就在全國範圍內推行10年製學校教育體係。至80年代後期,民主德國已經普及了10年製中學教育。在兩德統一前,民主德國有5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約有30萬人,高等學校畢業生占全國人口總數11%以上。大學生不僅免學費,而且每個人每月還有200馬克的助學金。高等教育注重學以致用,教學和科研、生產緊密結合,注意使學生在科研、發明創造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此外,還重視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規定從1988年起,在高校實行講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的教學計劃。建國幾十年來,各級各類學校為國家輸送了560萬名技術人員,近70萬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專門人材,為民主德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民主德國建立之初,由於蘇聯還未宣布結束對德戰爭狀態,外交上還沒有獲得獨立權利,活動範圍不大,隻是同中國、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聯邦德國放棄“哈爾斯坦主義”,推行“新東方政策”,民主德國也放棄了對聯邦德國強硬態度,從而使西方國家也洞開了與民主德國關係的大門。1973年2月,英國率先承認民主德國,並與民主德國建立了外交關係;9月18日,民主德國加入聯合國;11月,馬爾加什共和國(即現在的馬達加斯加共和國)作為第100個國家與民主德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74年9月,民主德國與美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兩德統一前,民主德國共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承認民主德國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

民主德國在外交上主要是依附於蘇聯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集團,因此,與蘇聯、東歐國家關係十分密切。1955年,民主德國加入經互會,1955年又加入華沙條約組織,是華沙條約中蘇聯駐軍最多的國家。昂納克在統一社會黨八大上指出,同蘇聯的結盟對民主德國“全部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1975年10月7日,民主德國與蘇聯簽訂了新的友好互助條約,締約雙方表示堅決保障兩個德國國界的不可觸動性,西柏林不是聯邦德國的組成部分,今後也不由它來管轄。該條約刪去了1955年9月兩國條約中提到的爭取德國重新統一的全部內容。民主德國和蘇聯關係一直是健康地發展,隻是進入80年代中期之後,民主德國對蘇聯戈爾巴喬夫在本國推行政治經濟體製改革的某些方麵持保留態度。

民主德國早在1949年10月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55年12月兩國又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在50年代,兩國關係一直十分友好。進入60年代,烏布利希緊跟赫魯曉夫,並在1963年1月統一社會黨六大上點名攻擊中國共產黨,才使兩黨關係一度惡化。70年代後半期,民主德國領導人表示願意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兩國貿易額逐漸增加。從1983年以來,民主德國和中國關係開始進一步改善。1984年,兩國簽訂了《文化與科學合作協定》。隨後,兩國領導人互相頻繁訪問。1985年10月,昂納克正式訪問中國,與中國領導人舉行了會談,兩國簽訂了一項為期15年的“經濟、科學和技術合作協定”。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