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冷戰”與德國的分裂

  德國在二戰後為什麽被分裂成兩個國家,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是因為德國法西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釀成的後果。就其外部因素來講,則是“冷戰”的產物,是外部力量施加於德國的結果。

由於美、英、法和蘇聯的社會製度不同,在非納粹化和民主化過程中,它們在各自占領區內推行不同的政治製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並在各自占領區內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經濟和政治實體,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盡管如此,但東、西方占領當局都沒有回避德國統一和建立全德中央政府的問題。如同戰時三大國曾一致讚同分割德國一樣,戰後三大國又戲劇性地一致謀求德國統一。而它們各自從本國的全球戰略目標出發,都想把德國作為一個整體爭取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樣一種思維定勢下,各占領國在謀求統一德國的同時,又都加緊了對自己占領區的控製,並按照自己的模式改造各自的占領區。

美國為實現稱霸全球戰略,遏製蘇聯向歐洲滲透,決定放棄對德國實行的管製政策,轉而複興西德經濟,目的是從經濟上實現德國的統一,並把統一的德國納入西方勢力範圍,把德國作為遏製蘇聯的橋頭堡。蘇聯的目標和美國是截然對立的,想通過建立一個包括整個德國在內的緩衝地帶,擴大其在歐洲的勢力範圍,防止資本主義勢力的侵蝕,主張先建立一個全德中央政府,從政治上實現德國的統一。

美、蘇在對德政策上一方麵謀求有利於自己的德國統一,一方麵又要盡力確保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受他人染指,這必然導致雙方的分歧更加擴大。在東西占領區政治經濟南轅北轍、美蘇日益對立的情況下,為彌合雙方矛盾分歧,中立化統一的設想被提出來了,成為雙方在矛盾分歧中試圖解決德國統一問題的一種構想。1945年9月10日到10月2日在倫敦舉行的英、法、美、蘇四國外長會議上,美國提出了“德國非軍事化建議草案”的中立化計劃,即德國非軍事化和實行軍事占領25年。這一中立化計劃遭到法國和蘇聯的反對。法國的傳統政策是要使德國永久分裂,反對成立德國中央機構,要求割讓萊茵—魯爾區,並希望由占領國把德國分解成好幾個國家。蘇聯認為,該計劃沒有采取步驟肅清法西斯主義和德國的戰爭潛力,沒有保證蘇聯從德國獲得100億美元賠償,表示拒絕。

伴隨著美、蘇“冷戰”帷幕的拉開,盟國在德國統一問題上的爭執也日益尖銳。1947年3月10日至4月24日,在莫斯科召開美、蘇、英、法四國外長會議上,全麵討論了德國問題,中心議題是德國的政治統一和政治製度。莫洛托夫認為“德國應成為一個統一的愛好和平的國家——設有兩院組成德國國會和全德政府的民主共和國”,建議立即在柏林成立德國臨時中央政府,先實現德國的“政治統一”。馬歇爾則堅持地方分權的原則,把德國分成10至18個州組成的聯邦,並強調德國的“經濟統一”是成立德國政府的基礎。而莫洛托夫指責雙占區本身即違背了德國“經濟統一”的原則,實際上奠定了德國分裂的基礎。“馬歇爾計劃”出籠後,美國加緊扶植西部德國,一方麵繼續扯起“經濟統一”的旗幟,以施壓於蘇聯;一方麵開始致力於謀求整個西占區的統一。而蘇聯亦針鋒相對地采取對策,堅持“政治統一”的原則。雖然美、蘇都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德國,但在政治經濟上的觀點卻互不相容,因而無法達成關於德國統一的協議。

美國為了從經濟上複興西德,1947年8月,美英占領區修改了拆卸計劃,停止作為賠償向蘇聯提供拆遷的工廠設備。此舉破壞了三國首腦會議確定的德國賠償原則,停止了蘇聯在美占區應得的賠償。這一政策轉變,使蘇聯從西占區獲得賠償的要求不能完全得到實現,從而導致美、蘇在對德政策問題上的第一次衝突,也是美、蘇在德國問題上“冷戰”的開始。

統一西占區的經濟,合並三個占領區,則標誌美國實行“冷戰”和導致德國分裂的重要步驟。美國堅持從經濟上統一德國的原則,認為要複興德國的經濟及建設民主政治,首先要實現德國的“經濟統一”,而西方占領區的合並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英國表示同意美國的這一建議。1946年12月2日,美、英兩國在華盛頓達成了關於建立“雙占區”的協議。1947年1月1日,美、英正式合並兩國占領區,並簽署了《德國美占區和英占區經濟合並協定》。對此,蘇聯認為雙占區的成立“不隻是經濟性質的,也是政治性質的”,“雙占區的協定可能對德國的未來政治產生嚴重的後果”。1947年5月29日,美、英兩國共同簽訂了《改組雙占區經濟機構協定》,並根據此協定成立了“經濟聯合區”,包括經濟委員會、執行委員會、行政管理部門。雙占區經濟委員會起著議會的作用,擁有某些立法權和更充分的行政權,實際上具有一定的政府職能。

由於盟國在統一德國問題上的分歧已無法調和,自然不可能取得任何進展。1947年11月25日四國外長再次集會倫敦。在冰冷和緊張的氣氛中,雙方各執己見。西方建議在德國經濟統一的基礎上分階段建立四國占領區的共同政府、議會代表機構和製定聯邦國家憲法。蘇聯則提出,實現統一的先決條件是四國共同管製魯爾,同時應保障蘇聯獲得賠償。會議無果而終,於12月15日不歡而散。

美、英占領區合並後,美國又積極爭取法占區的合並。其實,法國從自身安全著想,不願看到一個統一的德國崛起,本不想同意美、英合並法占區。然而,在兩極對峙的格局下,法國不得不正視世界已分化為兩大對立陣營的現實。出於政治和安全利益考慮,法國感到也隻有依附於美國。而戰後初期財政經濟非常困難的法國也不得不求助於美國的援助,這也迫使法國在對德政策上不得不向美、英靠攏。同時,美國也不遺餘力地拉攏法國,表示支持把薩爾地區在政治上從德國分離出去,並通過關稅和財政聯盟以及其他可能的經濟安排,把它並入法國的財政經濟體係內,法國還可以從美國控製下的國際複興開發銀行獲得2.5億美元貸款。經過威逼利誘,法國也成了美國對德政策的積極支持者。在美、英的支持下,1947年12月4日薩爾議會通過了憲法,規定該地區建立自治政府,在經濟上並入法國。1948年2月23日美、英、法三國外長在倫敦開會。在這次會上,法國同意將其占領區合並,共同成立“三占區”。“三占區”的成立,是西部德國政治生活重建過程中又一關鍵步驟,因為“它是未來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的雛形”。至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三國完成了西占區的統一工作。從2月26日起,會議又邀請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外長參加,史稱“倫敦六國外長會議”。此次會議是西方各國在德國問題上協調立場的會議,也是成立西德國家的一次十分關鍵的會議。

會議於6月1日結束,6月7日發表了《倫敦協議書》。會議的最終目的是要在西部德國成立西德政府。至此,德國統一問題在此後便成為空中樓閣。

倫敦六國外長會議,不僅實現了西占區的統一,而且還具體討論了籌劃成立西德國家的政治結構問題。《倫敦協議書》規定西占區於1948年9月1日召開由各州派代表參加的製憲會議,希望三國占領當局盡早召開西占區各州總理會議,並授權他們召開製憲會議和製定憲法。此外,會議決定魯爾的煤和鋼由英、法、比、荷、盧、美、德7國共管。

1948年7月1日美、英、法三國軍事長官召集西占區11個州總理在法蘭克福開會,並向與會者散發了三個文件:《關於憲法決定的聲明》、《關於改組州議會的聲明》、《憲法生效後軍事長官權限的聲明》。人們稱這三個文件是“聯邦共和國的出生證”。因為這些文件闡明了西占區未來發展的基本思想,“並為將來西德的國家機構及其職權範圍定下了基本方針”。7月8日—10日,西占區各州總理對這三個文件進行了討論。州總理們擔心在西部建立一個德意誌國家將導致德國永久的分裂,不願背上製造德國永久分裂的罪名,要求“盡力避免將國家性質賦予即將建立的組織機構”,不同意召開全民直接選舉產生的國民議會,不同意將通過的憲法交全民投票批準。後來,西占區各州總理與占領當局達成妥協,即將成立的西德國家定為臨時性質,改憲法為基本法,不召開國民議會,同意成立一個議會委員會,代表由各州議會選舉產生,通過的決議不交全民表決,但必須提交州議會批準。

1948年9月1日,西德議會委員會(即製憲會議)在波恩教育學院舉行開幕式,會議通過了由各州選舉產生的65名代表組成的議會委員會。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黨團主席康拉德·阿登納當選為主席。會議決定,新的國家實行地方分權的聯邦製,用“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取代“德意誌帝國”。隨後,西德議會委員會開始了基本法的起草工作;8月中旬,西方三國也開始起草占領法規。

解決魯爾的國際管製問題關係到法國能否批準《基本法》草案。法國認為,魯爾是國際軍事力量的象征,為防止德國稱霸歐洲,不讓魯爾繼續為軍國主義服務,最好的辦法是不讓德國人主持經營管理。為確保法國的安全,魯爾的產權和經營管理必須國際化。在法國的堅持下,1948年12月19日,六國在倫敦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議,發表了關於魯爾問題的會談公報,宣布設立魯爾國際管製機構。1949年4月28日,六國在倫敦簽訂協定,正式成立魯爾國際管製機構。

1949年5月8日,西德《基本法》提交西德議會委員會表決,結果以53票對12票通過。《基本法》規定新的國家是議會的、法治的民主國家,在聯邦和州之間實行地區分權的原則。《基本法》回避了憲法的稱謂,以示即將成立的西德國家作為向全德統一過渡的形式。隨後,《基本法》提交給州議會批準,除巴伐利亞州之外,10個州議會通過了《基本法》。5月12日,三國軍管當局批準了《基本法》,並同時公布了《占領法規》。5月23日,西方三國在西德隆重舉行慶祝《基本法》的簽字儀式,《基本法》正式生效,其法律效力一直延續到“德國人民在自決情況下通過的憲法生效”時為止。至此,建立西德國家的法律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在美國加緊籌建西德國家時,蘇聯針鋒相對地在蘇占區采取相應的行動籌建東部德國。美、英雙占區成立經濟委員會,蘇聯命令在東占區成立德國經濟管理委員會。1948年2月,西方六國排除蘇聯召開倫敦外長會議,蘇聯作出強烈反應,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蘇管區出席德國人的政治集會,並於2月23日宣布改組蘇占區經濟管理委員會,使之成為最高立法行政機關。3月20日,蘇聯代表在盟國管製委員會上要求了解倫敦六國外長會議全部協議遭拒絕後,當即譴責西方國家阻撓四國管製工作,並退出盟國管製委員會。

蘇聯的強烈舉措並沒有阻止西方在政治上、經濟上籌建西德國家的決心,在製訂《基本法》的同時,又著手進行籌建西德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幣製改革。西方三國以不進行幣製改革,將阻撓經濟複興為理由,從1948年6月20日起在西占區單獨實施《改革德國幣製法》,用“B”記馬克代替當時流通的帝國馬克。從效果來看,貨幣改革的確是一項強有力的經濟措施,它較快地平衡了貨幣與商品供應之間的關係,恢複了貨幣的信用和正常作用。

盡管如此,在東、西方“冷戰”對峙的環境下,西占區單獨更換貨幣並使之流通,對整個德國來說,其政治意義又是消極的。蘇聯認為,西占區實行的經濟政策違背了《波茨坦協定》,是分裂德國的一個重要步驟。為表示抗議,蘇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大柏林在蘇聯占領區內,經濟上為蘇占區的一部分”,為了“保護蘇占區居民和該區經濟利益,防止對蘇占區貨幣流通的破壞”,決定對西方國家進入柏林的道路實施“交通管製”。6月22日晚,蘇聯代表宣布將在蘇占區和大柏林發行新幣——有特別印記的“D”記馬克。次日,蘇聯軍事長官宣布實施幣製改革,並以柏林位於蘇占區在經濟上構成其一部分為由,把蘇占區的馬克作為全柏林的通用貨幣,在整個柏林流通。然而,西方三國軍事長官指示柏林市政當局,蘇聯命令僅適用於東柏林。東、西方的幣製改革使柏林出現兩種貨幣,而兩種貨幣的比價又不等,使柏林經濟和社會生活立即陷入一片混亂的局麵。在此情況下,蘇聯緊縮了對柏林的封鎖圈,決心把西方盟國趕出柏林。6月24日,蘇占區當局宣布徹底封鎖柏林,切斷了西柏林和西德之間的陸上、水上交通,並停止向柏林供應煤和電。對此,克萊將軍發布命令道:“我們不離開柏林,我們將堅守柏林。”麵對蘇聯的封鎖,美、英在貿易上也對蘇占區采取了反封鎖措施,中斷了向蘇占區的煤、鋼供應,並限製了同蘇占區的貿易。同時,建立起了“空中走廊”,向西柏林空投物資。“柏林封鎖事件”導致“第一次柏林危機”的發生。

在東、西方展開封鎖與反封鎖對抗的同時,它們之間也進行了一係列的外交斡旋活動。最後在美國的堅持下,1948年10月4日,柏林問題正式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經過激烈辯論,安理會提出了一項立即撤銷所有交通限製、按《莫斯科協定》解決柏林貨幣的統一和舉行四國外長會議討論整個德國懸而未決的問題的提案。但是,蘇聯行使了否決權。以後雙方又進行過多次會談,直到1949年5月5日,蘇、美、英、法同時發表解除封鎖的公報。5月12日,柏林封鎖被解除。至此,曆時近一年的柏林危機才宣告結束。

柏林危機導致了柏林的分裂。1948年11月30日東柏林舉行“特別議會會議”,選舉了新的市政府;12月5日,西柏林也舉行議會選舉,建立了市議會和政府。這樣,柏林正式分裂為各有立法、行政係統和貨幣製度的兩個城市。柏林危機導致柏林分裂,從而奠定了德國分裂的局麵。

在德國分裂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美、英、法、蘇四國仍按規定於1949年5月23日在巴黎召開外長會議,中心議題是討論德國重新統一問題,另外還討論了柏林和幣製、對德和約問題,會議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四國巴黎外長會議失敗後,美國加快扶植成立西德國家。1949年8月14日,西占區舉行第一屆聯邦議院選舉。各黨派展開了激烈的競選活動,78.5%的選民參加了投票,共選出402名議員。9月7日,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正式成立。9月12日,特奧多爾·豪斯被選為總統。15日,基民盟主席阿登納當選為首任聯邦共和國總理。20日,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宣告成立,定都波恩。

西占區組建西德國家的同時,蘇聯也在其占領區加速建立東德國家。1948年3月,蘇占區召開了德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了“德國人民委員會”作為臨時常設代表機構。10月,該委員會通過了統一社會黨提出的《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憲法》草案,並於1949年5月在第三屆德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批準。與西德《基本法》相似,它明確要求成為全德國的模式。1949年10月7日,德國人民委員會在柏林舉行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成立臨時人民議院與組織德意誌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決議。當天,臨時人民議院宣布成立德意誌民主共和國。不久,格羅提渥和威廉·皮克先後當選為政府總理和總統。

至此,在德意誌的土地上形成了兩個國家: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和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它們在國際上分別依附於以美、蘇為首的不同的政治軍事集團。

德國的分裂源於戰後四大國對德國的分區占領,分區占領為德國的分裂埋下了禍根。當然,分區占領也不一定意味著德國就會被分裂。如果三大國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繼續保持戰時的合作政策,德國的分裂局麵也許就不會出現。然而,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三大國的戰時合作逐漸走向分裂,以致最後發生衝突,爆發了美、蘇之間的“冷戰”,德國問題成為“冷戰”的焦點,幣製改革引發柏林危機和柏林分裂,又使“冷戰”不斷升級,最後導致德國的分裂。正如聯邦德國曆史學家迪特爾·拉夫指出的:“兩個德國的成立並不是德國人民的意願,它首先是占領國的意誌”。德國的分裂是大國的意誌強加在德國人民頭上的結果,完全是美、蘇“冷戰”的產物。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