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

  檔案:

  R146華崗的檔案

  06756 R 1948年華崗在香港

  06758 R華崗

  圖書:

  《華崗簡曆》《中國大革命史》(1925-1927年)

  《華崗同誌事略(生於1903年逝於1972年5月17日)》王啟新《新華日報研究通訊》合訂本1982總5期11頁《華崗在曆史學上的貢獻》葉桂蘭、劉茂林《中國現代史》1988.12197頁《雙膝未臏當知足可酬熱血換文章——記〈新華日報〉第一任總編輯華西園(華崗)》左明德《新華群眾周刊》史學會重慶分會會刊1990總14期14頁《在塑像前說父親華崗》華貽芳《炎黃春秋》2002.549頁《華崗的卓越貢獻與悲慘遭遇》趙淮青《炎黃春秋》2002.742頁《紀念父親華崗百年誕辰》華景杭《重慶新華日報史研究》2003《華崗的卓越貢獻與悲慘遭遇》趙淮清《重慶新華日報史研究》2003《緬懷華崗讀後寄語》左明德《重慶新華日報史研究》2003《父親華崗坐牢21年》華景杭《炎黃春秋》2003.623頁《鄭伯克、華崗在昆明》李淩《百年潮》2004.943頁。

  《中國大革命史》(1925-1927年)華崗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

  《華崗傳》向陽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華崗紀念文集》青島市政協文史資料編青島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中國曆史的翻案》華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規律論》華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華羅庚。

  華羅庚,男,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數學家。1931年秋,華羅庚到清華大學數學係當圖書館助理員,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5年成為講師。1936年,經清華大學推薦,華羅庚被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1938年華羅庚回國,受聘於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國民政府想搞原子彈,於是選派華羅庚、吳大猷……曾昭掄三位科學家赴美考察。1949年,華羅庚毅然放棄優裕生活攜全家返回祖國,於1950年3月到達北京,隨後擔任了清華大學數學係主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等職,後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係主任。1978年3月,他被任命為中科院副院長並於翌年入黨。1984年華羅庚以全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日本東京作學術報告時,因心髒病突發逝世,享年七十四歲。

  00058 R青年時期的華羅庚(1927年)

  00059 R華羅庚1937年在英國

  00062 R 1950年,在美國歡送華羅庚宴會後留影。

  00063 R 1958年毛澤東接見華羅庚等

  00064 R 1958年周恩來接見華羅庚和印度數學家高善必等(右一高善必;右二華羅庚)

  00065 R 1980年華羅庚與王震等領導同誌在一起(左起:華羅庚、王震、方毅……錢學森、周培源)

  00066 R華羅庚的標像

  00067 R 1985年6月,華羅庚在日本講學,病倒在講台上,不幸病逝。

  04997 R 1938年留學英國的華羅庚回到祖國。這是他和家人在西南聯大的宿舍住宅前。

  04998 R華羅庚培養的接班人,前排左起:潘承洞、陸啟鏗、華羅庚、陳景潤……越民義,後排左起:李之傑、萬哲先、陳德泉、吳方、陸洪文、龔昇、甘雷。

  王元。

  04999 R青年時期的華羅庚在鑽研數學難題

  05000 R 1982年11月,華羅庚在北京科學會堂前留影。

  05001 R 1982年春節,華羅庚與宋健、周培源等一起,向聶榮臻元帥拜年。

  05849 R在第一次全國政協憲法討論會上(從左至右為華羅庚、老舍、梁思成……梅蘭芳)

  圖書:

  《華羅庚傳》顧邁南上海複旦1997年12月

  《華羅庚》同寧、時良彥江蘇文藝出版社1999年8月

  華明之

  華明之,男,1913年生於上海。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34年7月參加革命到1949年6月的15年中,一直戰鬥在黨的隱蔽戰線上,機智勇敢地按照黨的指示積極開展地下工作。最初在中央特科從事黨的地下情報工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一直指導、幫助和掩護其革命伴侶、深入敵人內部的沈安娜做地下情報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多次受到上級的表揚和嘉獎,在黨的隱蔽戰線上作出了重要貢獻。建國後,曆任華東工業部秘書處副處長、華東工程管理總局幹部勞動處處長、上海市基本建設委員會科學工作處處長。1962年8月後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黨組書記、顧問等職。1983年12月離休。1993年被國家安全部聘為谘詢委員。2003年去世。

  檔案:

  R487華明之的檔案

  R126(沈安娜的檔案)

  3.沈安娜、華明之回憶當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下從事情報工作的情況。

  8.沈安娜、華明之訪談。

  00366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38年冬在重慶南岸。

  00367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46年在重慶。

  00368 R沈安娜、華明之與女兒華克放1941年攝於重慶。

  00369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45年在重慶。女兒克放5歲,於慶新4歲。

  00370 R沈安娜、華明之與鄧穎超(中)

  00371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與鄧穎超(1938年攝)

  00375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與盧競如(前左)1984年攝於北京。

  01941 R沈安娜夫婦遁詞鄧穎超

  09464 R沈安娜、華明之和華母抱著8個月的長子華慶來,1937年春攝於杭州。

  09465 R沈安娜、華明之與盧競如(中)1984年攝於北京。

  09466 R沈安娜、華明之1946年攝於南京。

  09471 R 1997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開“紀念中央特科成立七十周年座談會”。

  09472 R 1996年沈安娜、華明之在雲南省國家安全廳幹部大會上作題為“胸懷革命理想,戰鬥在敵人心髒”的報告。

  黃萬萍

  黃萬萍,男,1924年生於重慶萬州區武陵鎮。中共黨員。1939年至1943年在萬縣瑞華印刷廠學排字,後在華盛印刷廠當排字工人。1943年4月在重慶文化建設公司偽政治部、文威等印刷廠做排字工人。1945年12月至1947年2月28日,在重慶新華日報館當排字工人。1947年2月28日,國民黨軍警憲特強行包圍、封閉新華日報館……1947年3月9日黃萬萍撤回延安。1947年3月至1947年8月,經過5個多月的行軍,黃萬萍來到太行山,後調到新華社籌建印刷廠,當排字工人。1948年5月隨新華社遷移至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並在那裏入了黨。1949年3月進北平(北京)進駐香山……9月進入宣武門大街。1979年調新華出版社經理室任經理。組織編輯出版

  《中國曆代貨幣》圖冊,受到讀者熱烈歡迎,接著編輯出版

  《貨幣製造考》(八個國家參加,亞洲隻有中國)在國外反映熱烈。《世界貨幣和通覽》(收集192個國家現行貨幣)銷售一空。改革開放之初,曾到深圳特區工作。1987年離休。

  c03299-c03303 H原新華日報館工作人員黃萬萍

  c03775 H黃萬萍在聚會上簽到

  黃友凡

  黃友凡,筆名巴鬆,男,四川閬中人,1917年生。1936年在重慶加入救國會,次年,來到四川自貢,在四川鹽物管理局做一名“錄師”。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組織鹽場職工,成立抗敵救亡歌詠話劇團,到各地進行宣傳演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領導下從事地下工作。1940年受黨組織委派,來到三台縣川北森林事務所,以文牘員職務作掩護,開展地下活動。1947年2月,黃友凡以《益世報》記者身份作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1948年初,任重慶北區工委組織委員,在江北、北碚一帶開展地下工作,創辦江北蓮華中學,並幫助王樸、金永華變賣田產,資助川東地下黨。1949年,隨南方局組織部部長錢瑛到香港。以後,跟隨錢瑛北上,經北京、天津去武漢,參加城市接管工作。建國後,在重慶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宣傳部工作,任市委宣傳部部長等職。

  檔案:

  R484黃友凡的檔案

  文物:

  HW00204黃友凡(黃明操)給進步學生雷誌謙的信

  A68.127黃友凡給陳亮的信

  A49.82-98《懷念王樸同誌》黃友凡

  c01360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右一)黃友凡在曾家岩50號。

  郭楓

  郭楓,女,1924年生於廣東番禺。1938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黨。1938年5月在廣州參加《新華日報》分館工作,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報館遷往桂林。1938年底至1942年在《新華日報》桂林分館從事發行工作(此時報紙在重慶出版)1943年初調重慶《新華日報》總館工作,擔任發行課外埠股股長。1946年春到延安,進中央黨校六部學習。

  1947年到晉西南參加土改。1948年到中央城工部工作,派往石家莊裕民公司實業公司任秘書,主要工作是調研下屬工廠情況。1949年初進入北平,任第六區工委宣傳部部長。1949年5月任武漢軍管會粵漢鐵路軍管會辦公室秘書。1949年秋任衡陽鐵路局勞動工資處副處長。建國後,曆任鐵道部勞動工資局副處長、外交部駐馬裏大使館二等秘書、外交部駐斯裏蘭卡大使館二等秘書、外交部新聞司二處副處長、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館領事等職。1986年離休。

  蔣南翔

  蔣南翔,男,江蘇宜興人。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主編《清華周刊》和《北方青年》,任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支部書記。是“一二·九”運動領導人之一。抗戰期間,曾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員會任書記。抗戰後,任哈爾濱市教育局局長,哈爾濱青年幹部學校校長。1949年當選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副書記,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曆任清華大學校長。

  黨委書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常務委員會委員、高等學校黨委第一書記,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高等教育部部長……黨委書記。1977年後任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部長、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1988年去世。

  檔案:

  K24.110006訪蔣南翔記錄:《關於馬寅初的一些情況》蔣南翔1978年6月提供材料金善寶金善寶,男,農學家。1895年7月2日生於浙江諸暨。1930年7月從上海乘船去美國深造,先在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植物生理、遺傳學等課程,後轉到明尼蘇達大學農學院。1932年2月,金善寶學成回國,先後在浙江大學農學院和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任副教授、教授。1949年7月,金善寶應邀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次年5月,被任命為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南京市副市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次年榮獲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通訊院士稱號。1957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京成立,金善寶任副院長。1956年2月,金善寶加入中國共產黨。70年代,金善寶按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培育出具有廣泛適應性的“京紅號”春小麥良種。80年代又育出中7606和中7902春性小麥新品種,在黃淮麥區增產顯著,深受歡迎。1997年6月26日逝世,享年一百零二歲。

  00104 R金善寶的標像

  00105 R 1984年金善寶在河南安陽考察

  00106 R農業泰鬥金善寶百歲大慶留影

  00107 R高朋滿座,名士如雲。吳階平(右一)朱光亞(前左二)嚴濟慈(前左三)等領導人敬祝金善寶教授百歲華誕孔原孔原,原名陳鐵錚,男,江西萍鄉人,1906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春被派赴蘇聯,進入東方大學學習,1930年秋回國。

  1933年3月被派赴華北,任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在白色恐怖下,領導北方地區黨的地下工作,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組織建立抗日武裝的活動,指導察綏民眾抗日鬥爭和東北抗日遊擊戰爭。1934年1月在中共第六屆五中全會上,被補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35年5月,離開天津去上海恢複中央上海執行局工作。不久轉赴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七大,任中共代表團代表。同時出席少共國際六大,被選為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參加赤色救濟國際擴大會議,被選為委員。1936年春入列寧學院學習並在東方大學兼授課。抗戰爆發後,1938年7月回國到新疆,在紅軍西路軍餘部編成的新兵營任主任政治教員、中共總支副書記。1939年4月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敵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並任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西北工作委員會委員。1940年5月被派到重慶,擔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組織部部長兼西南工作委員會書記。參與領導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抗日統戰工作。1943年7月回延安入中央黨校學習。為中共七大代表。建國後,任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委員、海關總署署長、對外貿易部副部長、國務院外辦主任、解放軍總參謀部顧問、全國人大常委副秘書長等職。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病逝。

  檔案:

  R12孔原的檔案

  01629 R 1942年林彪(左)與孔原在紅岩

  03564 R 1982年,孔原等在紅岩留影。

  02527 T 1983年5月5日,孔原為何彬同誌題詞。

  0332903519 T孔原重返紅岩時的題詞

  C00171982年孔原的題詞

  C0046孔原在陳列總館參觀

  C0047孔原等在渣滓洞監獄參觀

  C0048孔原、徐邁進等在渣滓洞監獄參觀。

  C0049孔原等在陳列總館參觀

  C0050孔原等在白公館監獄參觀

  圖書:

  《富於“韌”性戰鬥精神的孔原》滕久明《紅岩春秋》2007.5

  《業績傳千古風範勵後人——孔原百年留給我們的啟示》滕久明《紅岩春秋》2007.1《孔原同誌在西南四省區黨史資料征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四川黨史研究資料》1983.1總3110頁《孔原與中共中央南方局》滕久明《紅岩春秋》2005.6康岱沙。

  康岱沙,原名康青彡,女,出生在四川一個金融巨子家庭。父親康心之經營廠礦……地產、金融,還出資辦起了《國民公報》。在民主革命浪潮中,康岱沙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38年6月到延安,先後在抗日軍政大學、中央黨校和女子大學學習。1940年5月,隨周恩來經西安到重慶。一年後……遵照組織的決定,康岱沙考上了成都光華大學。在重慶,她利用家庭和社會關係的有利條件,從正麵或側麵了解到國民黨內有關情況和統治階級內部的關係及矛盾,不定期地向周恩來匯報。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有時在曾家岩50號……間或在紅岩。談完話後,由陳家康或龍飛虎用汽車將康岱沙送回家。偶爾,由王炳南帶著康岱沙到郭沫若家中同周恩來會麵。除此之外,在重慶的幾年,周恩來與鄧穎超還通過康岱沙的家庭做於右任、邵力子的工作。1941年夏天,在周恩來的關懷領導下,經王昆侖、屈武、王炳南等醞釀,中國民主革命同盟的成立會就在康岱沙的家——重慶領事巷10號召開。1945年2月,康岱沙同周恩來、陳家康……王梓木、龍飛虎乘坐美軍軍用運輸機返回延安。1946年春,奉調到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1946年3月,隨王若飛、鄧發等從延安飛抵重慶,先探親後再轉赴北平……建國後,康岱沙調外交部工作。

  檔案:

  R432康岱沙的檔案

  c05088 H采訪康岱沙

  c05089 H康岱沙

  藍毓鍾

  藍毓鍾,男,1914年6月生於湖北黃陂。高級工程師。1934年考取中央大學。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兩個月後大學畢業,並取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1938年9月,藍毓鍾為中共重慶沙(坪壩)磁(器口)區委會代理區委書記。1939年初,藍毓鍾正式調北碚任北碚地下特委宣傳部長兼北碚區委書記。1940年,藍毓鍾和周建南、孫有餘等人在重慶沙坪壩建立了重慶市青年科技協進會,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領導。1941年初,藍毓鍾接受黨的安排到桂林,任桂林電工廠的規劃股長,直至1944年湘桂大撤退,他才返回重慶。抗戰勝利後,藍毓鍾受南方局錢瑛的指示,利用表哥是國民政府經濟部下屬工業試驗所所長之便(該所同美國“西屋”電器公司有業務來往的關係)出國深造。1946年9月,藍毓鍾到美國匹茲堡城“西屋”公司學習高壓電器製造技術,同時又在匹茲堡大學研究生班進修……藍毓鍾到美國後不久,就與同在匹茲堡的薛保鼎取得了聯係。藍毓鍾和薛保鼎在匹茲堡建立了讀書小組,每星期碰頭一次,同時還組織在美國的中國科協和一些聯誼性的機構如“建社”、“名社”,靠這些組織和機構聯係,更廣泛地團結在美的中國科學技術人才。1948年1月,藍毓鍾取道香港回國,在湘潭電機廠工作……1956年調到西安籌建西安開關整流器廠,並被任命為總工程師兼廠長。1970年……藍毓鍾組織領導了我國第一條交流33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的研製、調試工作。後又組織領導了交流380千伏、500千伏超高壓成套輸變電設備和直流100千伏成套輸變電設備的研製工作。

  文物:

  HW00004藍毓鍾在美拍攝的幻燈片

  HW00262藍毓鍾的賬簿

  HW00263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的英文遊戲冊

  HW00264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的英文地址簿

  HW00265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收藏的《世界工業》期刊

  HW00266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的日記

  HW00267留美科協人員在美活動的幻燈片

  HW00268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在美使用的皮帶

  HW00270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收藏的國外風光明信片

  HW00271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收藏的風光明信光

  HW00272二十二歲時藍毓鍾照

  HW00273-HW00274藍毓鍾的初中畢業照

  HW00275藍毓鍾在去美國的輪船上留影

  HW002761933年12月3日,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在武昌留影。

  HW002771935年雙十節後二日,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的留影。

  HW00278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1947年元月攝於美國溫建中兄室內。

  HW002801946年去美國時,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的留影。

  HW002811947年4月20日,留美科協人員藍毓鍾在美國匹茲堡留影。

  00011 R 1938年藍毓鍾在重慶中央大學留影

  00012 R 1946年10月6日,藍毓鍾與吳天霖在美國畢城留影。

  00013 R 1983年5月28日,藍毓鍾重返重慶在原中央大學校舍前留影。

  00016 R 20世紀40年代藍毓鍾在美國留影

  00018-00026 R 20世紀40年代藍毓鍾在美國

  00027 R 20世紀40年代藍毓鍾在美國的同仁

  05897 R藍毓鍾32歲照於湖北黃陂

  05972 R藍毓鍾的標像

  李維漢

  李維漢,又名羅邁,男,湖南長沙人,1896年6月生。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書期間同毛澤東、蔡和森等相識。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立,李維漢負責組織工作。1922年底,由毛澤東、蔡和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李維漢擔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後改稱中共湖南省委員會)書記。1929年春起,任中共江蘇省委兼上海市委組織部長,以後改任書記。1931年去莫斯科學習,1933年回國到江西蘇區。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李維漢先後任中共定邊少數民族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陝甘省委書記,中共中央群眾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央黨校校長,陝北公學副校長、校長和黨團書記,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秘書長。1942年整風運動開始時,李維漢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中央研究院新聞研究室和教育研究室主任,負責中央研究院整風學習的領導。1942年9月到1946年4月,李維漢任中共西北局委員、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長……1946年4月,中央決定由李維漢參加政協中共代表團。李維漢任政協代表期間,在重慶、南京、上海等地廣泛接觸各方麵的人士,協助周恩來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底,政協中共代表團撤回延安,李維漢擔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副部長,以後改任部長。1948年,任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直至1964年底。1949年4月,李維漢任中共代表團代表,參與同中國國民黨和平談判代表團的談判。建國後,李維漢先後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政務院秘書長,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第八辦公室主任等職。是第一屆、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二屆、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

  00567 R中共代表團周恩來、鄧穎超、李維漢、董必武在南京。

  02009 R吳玉章與李維漢、曾三、潘梓年在延安。

  05191 R 1946年11月19日,周恩來、鄧穎超、李維漢等離開南京返回延安。圖為周恩來在南京機場。

  圖書:

  《統一戰線問題與民族問題》李維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回憶與研究》(上、下)李維漢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李克農李克農,又名澤田、峽公、種禾、曼梓、稼軒、天癡、震中,男,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特科領導下從事秘密工作。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國家政治保衛局執行部部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政治保衛局局長、紅軍工作部部長……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新四軍駐上海、南京、桂林辦事處處長,八路軍總部秘書長,中共中央長江局秘書長……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麵秘書長。後主持中共中央社會部的工作。建國後,曆任外交部副部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情報部部長等職。1953年起,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文物:

  H00031李克農、葉劍英、徐冰贈給錢之光的銅圓墨盒

  檔案:

  05642 R 1938年,葉劍英同李克農接受美國華僑捐贈給八路軍的救護車。

  05263 Ww葉劍英、李克農挽聯刻碑照。

  05734 W九龍工人贈給八路軍的救護車,舉旗者為李克農。

  圖書:

  《紅色情報王——李克農》殷雲北京中央黨校2000年1月出版

  李銳

  李銳,男,1917年生於北京,湖南平江人。1934年考入武漢大學工學院機械係,參加“一二·九”運動,為武漢秘密學聯負責人。193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2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兼青委負責人。1939年7月25日赴重慶參加南方局青年工作會議,10月離開重慶返回湖南。1939年11月22日再次到重慶,與《新華日報》記者範元甄結婚,1939年12月31日二人共赴延安。1941年1月任中央青委宣傳部宣傳科長。1941年9月調延安《解放日報》任國內版編輯。1942年11月搶救運動開始,1943年4月3日被捕入獄,1944年6月獲釋回到解放日報社。1945年10月赴熱河辦報任《冀熱遼日報》社長、副總編輯。1949年至1952年任新華社湖南報社社長、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長。1952年轉到工業部門,主管水電建設工作。

  1958年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兼任毛澤東的秘書。1959年廬山會議上受到錯誤批判,被定為“彭德懷反黨集團”成員,“文化大革命”中入獄八年。1979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青年幹部局局長、常務副部長。在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十三大上被選為中顧委委員。

  檔案:

  R456李銳的檔案

  c03385 H李銳

  c03386-c03389 H采訪李銳

  c04252 H李銳給紅岩的題詞照

  圖書:

  《毛澤東的早年與晚年》李銳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廬山會議實錄》李銳河南人文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李冠華

  李冠華,女,山西人。1938年,隨母親參加“犧盟會”。不久,由山西河津“犧盟會”和八路軍120師某支隊介紹,步行到延安,在抗大學習。1938年底在抗大畢業後,分配到軍委三局通訊學校學習無線電報務、機務一年,1940年畢業。這時……軍委會周恩來副主席要一批報務員和機要員到重慶、桂林、海南島等工作,李冠華被選調跟隨周恩來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在南方局電台工作,直至1946年5月回到南京。

  檔案:

  R518李冠華的檔案

  00373 R李冠華(後)沈安娜(左)鄧穎超(右)1979年攝於中南海西花廳。

  00378 R南方局電台工作人員李冠華1952年攝於廣州

  c01322 R 1999年5月20日,李冠華、楊力平向紅岩公墓獻花後留影。

  c01356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李冠華(左)與楊力平在曾家岩50號大門前留影。

  c01366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李冠華在曾家岩50號簽名。

  c01397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李冠華在曾家岩周恩來銅像前留影……

  c02042 R李冠華在重慶市匯報會上簽到

  c02049 R包敘定、王雲龍、邢元敏向王光年、易樹雲、李冠華敬酒。

  c02065 R賀國強、包敘定、王雲龍向李冠華敬酒。

  c02110 R張德碧(左)與李冠華在重慶市匯報會上

  檔案:

  R521李德的檔案

  c03154 H《新華日報》創刊64周年,在京部分老同誌與紅岩北京工作組聚會。

  圖為李德贈言紅岩工作組。

  c03160 H《新華日報》創刊64年聚會,老同誌李德在會上發言。

  c03208 H李德在《新華日報》創刊64周年聚會上。

  c03214-c03223 H李德贈言我赴京工作組

  c03225 H原《新華日報》工作人員李德

  c03226 H采訪李德

  c03322 H李德夫婦

  圖書:

  《新華人當年的休閑生活》李德《重慶新華日報史研究》1999.1李靜李靜,女,1919年9月生於廣東省澄海縣。從1936年7月起在中共地下黨領導的香港抗日義勇軍中做掩護工作。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月在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油印處工作。1937年10月在敵占區我秘密電台任報務員、機要交通員。1943年1月奉命調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秘密電台做機要工作,一度任秘密電台機要組長……建國後,曆任中共華南分局機要科股長、機要室主任。1952年9月至1956年9月在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係學習。1956年9月任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黨委秘書。1957年3月調入北京市郵政局,先後任西城區郵電局副局長、西長安街郵電局局長……中共北京郵政局紀委副書記等職。1999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歲。

  檔案:

  R453李靜的檔案

  李紹逵

  李紹逵,男,1926年生於重慶涪陵。中共黨員。1942年在重慶朝天門一帶打工,後通過《新華日報》左明德的介紹,進入報館當報童,負責化龍橋—貓兒石—磁器口沿線報紙的分發。當時他們每天一人一線。為了保護讀者,通知單、收據。

  地址都不寫讀者的名字,靠自己死記硬背。1946年,李紹逵調到星廬在傳達室工作。1947年3月8日隨新華日報館人員撤回延安。1949年在新華社加入中國共產黨……

  檔案:

  R519李紹逵的檔案

  李少石

  李少石,男,字默農,原名國俊,又名振,廣東新會人,1906年生於香港。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調到香港工作。1929年調往上海,做秘密交通工作。1930年調回香港,建立聯係上海中央和蘇區中央的秘密交通站。

  這時,他與廖夢醒在香港結婚。婚後,在港島西環一偏僻地方建站,曾接送過鄧小平、蔡暢等共產黨領導人。1933年與廖夢醒奉調至上海,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工作,並任中國工人通訊社英文翻譯。1934年2月28日,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入獄……先囚於南京監獄,次年轉解蘇州反省院。1937年“七·七”事變,周恩來在國共談判中提出釋放政治犯。8月,李少石被釋放出獄。上海淪陷,他與廖夢醒南下香港,繼續為黨工作。1941年12月,香港淪陷,他與家人避居澳門。1943年春,他奉命調往重慶,化名少石。公開身份是《新華日報》記者兼編輯,實際是八路軍駐渝辦事處外事組周恩來的英文秘書。1944年秋柳亞子來渝後,李少石便經常和他談詩論學,互贈吟草。1945年10月8日,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柳亞子到曾家岩五十號周公館訪周恩來,恰逢周恩來赴宴會,李少石便代陪並送柳亞子回沙坪壩。在回去途中,汽車開至紅岩嘴下土灣時,不慎撞傷陸軍重迫擊炮第一團第三營第七連士兵吳應堂,班長田開福向汽車鳴槍,子彈射穿了李少石的肺部,李少石被送往重慶市人民醫院,經搶救無效,於當晚7時45分犧牲,時年二十九歲。

  12

  日,毛澤東離渝登機前,寫下“李少石同誌是個好共產黨,不幸遇難,永誌哀思”的題詞。李少石現葬於紅岩公墓。

  文物:

  H00368李少石的賬本

  HW00154李少石的重慶市居民身份證

  HW00155李少石遺體照

  HW00156《新華日報》剪報:李少石所寫的《不能不存戒心》

  HW00157《新華日報》剪報:李少石所寫的社論《究竟什麽是混亂不安的原因》

  HW00158《新華日報》剪報:李少石所寫的《辟與敵寇漢奸同調者》

  HW00160李少石的遺物:《新華日報》

  HW00161李少石所寫的《整風文件學習計劃》

  01702 R李少石之靈

  01703 R 194×年,廖夢醒(左二)及李湄(左三)在重慶沙坪壩小龍坎福元寺李少石墓前。

  10218 W李少石的賬本

  08305 W李少石遺照(李湄捐)

  08309 W李少石寫的《整風文件學習計劃》(李湄捐)

  08313 W李少石的重慶市居民身份證(李湄捐)

  09361 W李少石的《新華日報》剪報

  09367-1-2 W李少石的重慶市居民身份證

  09368 W李少石的身份證照

  09369 W李少石的遺照

  02461 T 1945年毛澤東為李少石遇難題詞

  02573 T廖夢醒1979年夏錄先夫李少石之遺作

  05470 X李少石致柳亞子信劄(一)

  02981 B《新華日報》刊登的李少石犧牲訃告

  02982 B《新華日報》刊登文章《李少石遭暗殺》

  02983 B李少石安葬的消息

  02984 B重慶八辦舉行李少石追悼會的消息

  02985-02986 B柳亞子為李少石作誓墓行

  02987 B重慶八辦處長錢之光就李少石事件發表的談話

  李慎之

  李慎之,男,1923年生於江蘇無錫。1941年至1945年,先後在北京燕京大學經濟係、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係和成都燕京大學學習,1944年11月,在四川成都參加黨的秘密外圍組織“民主青年救亡協會”。1945年至1946年,先後在四川自流井蜀光中學任教員、成都天風雜誌社任編輯。1946年至1949年,在重慶《新華日報》國際版任資料員,參加上海《新華日報》的籌備工作,後到延安新華通訊社國際部作編輯,194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起,在新華社國際部任編輯組組長、副主任。1952年9月至1953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赴東歐六國考察文化教育。1953年參加過朝鮮板門店軍事談判工作。1954年至1957年上半年,隨同周恩來總理參加過多次外交活動,包括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1955年的萬隆亞非會議等重大國際會議和國事訪問。在新華社期間,寫過大量的國際新聞與評論,參與許多外交文件和政治文件的起草工作,撰寫並發表過《亞非會議日記》、《日內瓦會議日記》、《日內瓦會議最後的報告》等著作。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

  ……並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1979年撥亂反正後擔任鄧小平的外交顧問、國務院總理的外交助理、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等職。2003年4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一歲。

  檔案:

  R467李慎之的檔案

  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男,蒙古族。1889年10月26日生於湖北黃岡。地質學家。

  1904年赴日留學,在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0年,李四光從日本學成回國。武昌起義後,他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又當選為實業部部長。袁世凱上台後,革命黨人受到排擠,李四光再次離開祖國,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1918年,獲得碩士學位的李四光決意回國效力。從1920年起,李四光擔任北京大學地質係教授、係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後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會長。1934年至1936年,根據中英兩國交換教授講學的協議,李四光應邀赴英,在倫敦、劍橋、牛津等8所大學,講授中國地質學。1936年李四光在回國途中經過美國,在他的學生朱森協助下,對美國地質做了一次由東到西的實地考察。1938年至1944年夏,李四光以桂林良豐為基地,依靠廣西地方當局的支持,開展了廣西地質的調查研究,填製了廣西地質圖。並多次長途跋涉考察南嶺東段地質,考察川東、鄂西、湘西、桂北和貴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紀冰川遺跡。

  其間還創辦了桂林科學實驗館,親任館長,為戰時研製必要的科研實驗器材和儀器。1946年秋,李四光離開重慶抵上海養病。1948年2月,李四光借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偕夫人許淑彬乘船再度赴英,並經挪威接受奧斯陸大學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12月李四光秘密回國。先後擔任了地質部部長。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58年,李四光由何長工、張勁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世紀60年代,李四光拖著帶病的身體,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預測、預報以及地熱的利用等工作中。1971年4月29日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二歲。

  00077 R 1948年李四光在英國博恩默思海濱

  00078 R 20世紀40年代李四光與夫人及女兒李林在英國

  00079-00080 R李四光的標像

  00081 R李四光對我國東部地區的沉積盤地作過不少論述,這是他在野外考察……

  00082 R 1952年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和李四光親切交談

  00083 R 1953年夏,李四光在北戴河向朱德介紹附近的地質情況。

  00086 R 1964年12月27日,毛澤東與參加全國政協四屆一次會議的李四光親切握手。

  00087 R李四光的手跡,這是去世後其女李林在其床上發現的。

  李維

  李維,男,1903年生於四川梁山(今重慶梁平縣)沙龍鄉。曾在湖北省立文科大學、國立武漢中山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就讀。1928年5月在梁山縣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支委會宣教委員、梁山縣西南區委書記。在梁山和達縣部分地區組織武裝鬥爭,成立四川工農紅軍第三路遊擊隊。後移至北平市,主要在學校秘密從事黨的工作。

  1937年9月,赴陝北解放區,年底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3月,李維被派回四川梁山。同年10月,擔任川東特委秘書長。1939年4月,調任宜賓中心縣委書記……他將中心縣委的主要工作放在鞏固組織上,以開展黨員訓練班的方式培訓黨員骨幹。先後建立了屏山縣縣委、筠連特支、長寧支部。同年9月,李維到長寧城廂……梅硐等地,清理紅軍川滇黔邊區遊擊縱隊舊部,改組長寧支部為中共長寧特支……還使宜賓中心縣委的黨員人數達到550人。1940年5月,李維調任川康特委秘書長。1941年夏,李維擔任川北工委書記。1942年3月,南方局撤銷了川北工委,讓李維以南方局特派員名義繼續負責。1946年1月,李維再去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同年10月,被派往晉冀魯豫邊區。1947年至1949年,李維先後擔任邊區八專署文教科副科長、中共昆吾縣委副書記兼縣長、贛東北軍事政治幹部學校鄱陽分校主任……十八軍政治部民運部副部長。1949年12月,李維擔任中共自貢市市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建國後,曆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省輕工廳幹部學校校長、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支委委員等職。1983年12月19日因病逝世。

  檔案:

  R240李維的檔案

  A48.20-22關於李大榮的情況川哲學社會科研所李維1974年12月7日A54.17-19關於王敏同誌的情況李維1974年12月9日A70.24關於陳以文和朱麟的情況李維1974年12月9日A189.35-38關於蔣可然的情況李維1974年12月9日A276.30陶敬之烈士線索李維1974年12月9日。

  A286.9關於藍蒂裕的情況李維1974年12月9日

  K24.100048關於川東、川康特委有關情況李維1979年10月提供圖書:

  《李維同誌回憶四十年代間南方局日報工作情況》《重慶黨史研究資料》1981年10、11期總13、14合訂本李文采李文采,男,土家族,1906年9月9日生於湖南永順。鋼鐵冶金學家。1926年入南開中學讀書。1927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電機係,並於1930年底在該校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底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被組織派到湘鄂西蘇區建立電台。1933年9月,為躲避反動派的迫害,李文采前往德國自費留學,曾在西門子電氣公司等實習,獲洪堡獎學金,後進入德雷斯頓高等工業大學機械係電熱專業學習,並獲特許工程師稱號。1939年6月,獲德雷斯頓高等工業大學機械係電熱專業博士學位……為了實現自己救國救民的夙願,李文采輾轉來到抗日的大後方重慶尋找黨組織……由人引見和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建立了聯係。從此,他就在中共南方局負責人徐冰等人的領導下,以自己在知識界的影響和與工業界上層人士的密切關係,積極發展進步群眾團體——“青年科學技術人員協會”。1945年9月,在重慶談判期間……經中共中央南方局張明同誌的安排,毛主席在紅岩村接見了“青科協”骨幹李文采、羅沛霖和張興富等人。1949年底,李文采奉命隨軍跟鄧小平進軍西南,到。

  達重慶,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副部長。1950年,為了加快發展西南經濟,李文采負責修建成渝鐵路所需的鋼鐵材料的生產供應工作,親自組織由鞍鋼調運鋼坯到重慶組織鋼軌生產,保障了成渝鐵路建設3年通車。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先後擔任過中國金屬學會、北京金屬學會多年的理事、名譽理事。

  榮譽會員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冶金學科組組員等職。2000年3月1日,李文采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九十四歲。

  檔案:

  R580李文采的檔案

  00091 R李文采的標像

  00092 R 1989年李文采在上海冶金局作學術報告

  00093 R李文采九十高齡仍手不釋卷

  00094 R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於勇博士至今不忘導師李文采的教誨李學文李學文,男,1927年生於陝西。中共黨員。1939年參加革命,後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工作。在西安八辦時,還沒有正式名字。1940年5月底隨周恩來到重慶,後由周恩來為其取名李學文,意為學習文化的意思。1946年6月,離開紅岩撤往延安。

  檔案:

  R519李學文的檔案

  李普,男,湖南漣源人。曾任重慶《新華日報》記者、編輯,新華通訊社隨軍特派記者,新華社前線分社社長。建國後,曆任新華社特派記者,中共中央宣傳部副處長,北京大學政治係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華社副社長,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兼職教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01198 R《新華日報》記者組李普(右)陸詒(中)和狄晞(左)

  李晨

  李晨,男。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至1942年初在雲南搞地方工作和青年工作。1942年由錢瑛派去貴州,直到1946年因暴露,調回南方局,後來隨辦事處到南京。原是西南聯大的黨支部書記,去紅岩時住一樓。1942-1945年間,多次利用暑假去八路軍重慶辦事處。

  檔案:

  R199李晨的檔案

  李金德

  李金德,原名道興,男,湖北紅安人,1918年7月20日生。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保衛根據地的第三、四、五次反圍剿鬥爭,並隨紅二十五軍參加了長征。西安事變期間,任中共西安事變代表團譯電員。1937年後,任中央軍委譯電組組長。1939年後任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機要科、中共中央秘書處機要科科長。1943年秋,任周恩來秘書、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室副主任。建國後,曆任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室副主任,政務院機要處處長,中共中央機要局副局長,國務院秘書廳副主任,國務院保密委員會秘書長,中共中央統戰部副秘書長、負責人,民政部副部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副秘書長,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共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97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歲。

  檔案:

  R36李金德的檔案

  09378 R李金德與玉明

  黎強

  黎強,男,原名李長亨,四川安嶽縣人,1915年出生。1938年赴延安,先後在抗大和陝公等校學習。翌年回川,在重慶紅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報到後,分配回安嶽開展工作。1940年底奉命到成都打入國民黨中統特務組織,先後任中統成都實驗區幹事、“省特會”一組主任幹事、國民黨第45軍312師副師長兼政工處長等職……他長期隱姓埋名,蟄居十年,為黨搜集了大量的情報,避免了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多次劫難,曾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褒揚。“黎強”一名即由董必武據諧音“力強”為其所取,後一直沿用終身。解放戰爭勝利之時,黎強帶領一個師投誠。

  建國後黎強先後在重慶、北京、青海等地工作,曾任西南鎮反辦公室主任、青海省人委秘書長、北京中央政法幹校副校長等職。1999年3月2日病逝於北京。

  文物:

  檔案:

  R194黎強的檔案

  K24.100023《有關地下黨的情況》訪黎強記錄

  00216 W馬識途根據黎強事跡寫成的小說《魔窟十年》

  00211 R黎強的標像

  00212 R 1950年黎強在重慶

  00213 R 1946年在成都,黎強與趙蜀秀結婚留影。

  00214 R 1951年9月16日,黎強與出席第四次全國公安會議的代表留影。

  00215 R 1978年黎強等作為公安先進代表視察蘭州某廠

  03016 R黎強1990年9月13日攝於北京九龍遊樂園

  03017 R黎強1989年4月24日攝於北京大觀園

  03018 R黎強1991年7月攝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黃金海岸培訓部03019-03020 R 1948年底,黎強任國民黨312師政工處長兼副師長時攝於南京玄武湖畔。

  c05090 H黎強夫婦

  c05091 H黎強

  c05092 H采訪黎強

  圖書:

  05015 R 1930年建築學家梁思成和他的妻子菲利絲(林徽因)在旅途中05848 R建築學家梁思成05849 R在第一次全國政協憲法討論會上(從左至右為華羅庚、老舍、梁思成……梅蘭芳)

  05850 R周恩來(左)與梁思成(右)

  梁希

  梁希,男,1883年12月出生於浙江吳興。林學家。梁希自幼勤奮好學,16歲便考中秀才,有“兩浙才子”之稱。1906年赴日留學,一年後考入士官學校學習海軍……在日期間,梁希加入孫中山在東京建立的同盟會,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參加了辛亥革命。之後,再次到日本士官學校讀書,仍習海軍。1913年改學自然科學……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1916年梁希學成回國,初在奉天安東(今遼寧丹東)鴨綠江采木公司任技師,後在北京農業專門學校作教師兼林科主任,曆時7年。

  1923年,梁希辭去教席,自費前往德國德累斯頓薩克遜森林學院研究林產化學,1927年回國。1929年任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係主任。後應中央大學農學院鄒樹文院長之邀,到該校森林係任教。抗日戰爭期間,梁希在重慶結識了周恩來、董必武等人,經常閱讀並參加編輯《新華日報》。1944年,梁希和重慶的幾位有名望的知識界人士潘菽、金善寶、塗長望等人堅持參加“自然科學座談會”。後發起組成“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梁希是該會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參加編輯《科學新聞》。1946年,梁希參加“民主科學座談會”,後改為“九三學社”,梁希被選為監事。1950年後他一直擔任九三學社副主席。建國後,梁希曆任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1951年改為林業部)部長、中國林學會理事長等職。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8年12月因病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檔案:

  R488梁希的檔案

  00126 R梁希的標像

  圖書:

  《梁希老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章(摘錄)》《新華·群眾周刊史學會》通訊合訂本84/第8號4頁《林業界的一代師表——梁希》張楚寶著《中華文史資料文庫》673頁《林業界的一代師表——記梁希教授生平》張楚寶著《文史資料選輯》總第113輯104頁梁曉天。

  梁曉天,男,1923年7月28日出生於河南舞陽。化學家。1942年,梁曉天入中央大學化學工程係,畢業後在家鄉的開元中學任教。1948年,梁曉天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化學係研究生院學習,1952年初,他從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畢業,獲美國有機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的梁曉天在哈佛大學化學係任博士後研究員。1954年9月回國,因此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和勉勵。1980年,梁曉天當選為中科院院士……198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3年當選為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由梁曉天編譯的《核酸共振解析簡論》和編著的《核磁共振高分辨氫譜的解析和應用》是我國在核磁共振方麵較早的中文專著,為在全國推廣應用這項新技術起了積極作用,因此獲得1978年科學大會著作獎。40多年來,他先後發表了300多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對曾獲國家三等發明獎的驅蟲特效藥鶴草酚,以及獲國家各級獎勵的川楝素、創新黴素、鷹抓甲素、海南粗榧……杜鵑素等數十種主要新藥進行了天然產物化學結構的測定,成為我國將核磁共振、波譜、光譜等技術引進和應用於測定化學結構的先驅者,為填補我國新的波譜學理論和技術應用推廣作出了重大貢獻。為此曾獲1994年首屆中國醫學科學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化學獎。

  05833 R化學科學家梁曉天

  05834 R梁曉天在工作

  廖伯康

  廖伯康,男,重慶市人,1924年出生。大學文化。1945年春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社”,從事黨領導的學生運動。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南京金陵兵工廠子弟校、上海工人實驗學校擔任教師。1948年10月回到重慶,擔任過中共重慶沙磁區、南岸區、市中區特支書記,市學運小組負責人和適存高級職工學校副校長。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後,先後任共青團重慶市委學生部部長,團市委副書記……書記,曾赴蘇聯團中央學習一年。曆任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副院長,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書記等職。是重慶市第八屆政協主席、四川省政協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C0398重慶市委書記廖伯康到我館參觀

  C0399市委書記廖伯康與韓子棟等同誌見麵

  C0400市委副書記廖伯康在“11·27”烈士殉難34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廖承誌廖承誌,男,廣東惠陽人,1908年9月25日生於日本。1924年8月加入中國國民黨……“四·一二”政變後脫離國民黨,去日本後進入早稻田大學第一高等學院學習……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東京特支組織的社會科學研究會活動。1928年5月,因參加聲討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的濟南慘案,被日本當局拘捕並驅逐出境。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到川陝蘇區,任中共川陝省委常委、工會宣傳部部長。1934年任紅四方麵軍總政治部秘書長。1935年3月,隨紅四方麵軍長征,途中被張國燾逮捕,後經周恩來營救獲釋。抗日戰爭爆發後,被分配去國民黨統治區工作。上海失守後,到香港組織八路軍辦事處,主持派人至南洋等地為八路軍、新四軍籌集資金和藥品,動員華僑回國參加解放區的抗戰工作,派人到淪陷區從事瓦解日偽軍和偽組織等工作。日軍占領香港後,到粵北參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工作,任海外部部長。1942年在廣東被國民黨秘密逮捕,關押於重慶白公館監獄等地。1945年6月,他雖未出席黨的七大,仍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46年3月,在黨的營救下出獄,到南京中共代表團協助周恩來工作。後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新華社社長。建國後,曆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團中央書記處書記。

  全國學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1982年7月發表《致蔣經國先生信》,殷切期望台灣當局捐棄前嫌,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83年在北京逝世。

  檔案:

  R478廖承誌的檔案

  00225 R南方局委員廖承誌

  01457 R 1946年夏,董必武、廖承誌(右一)經普椿(左二)王維舟(右一)在南京。

  01625 R香港時期的廖承誌

  01626 R廖承誌出獄紀念。右起:於江震、廖承誌、經普椿。

  01627 R廖承誌與某人

  01642 R 1946年出獄後的廖承誌

  05002 R 1937年7月,廖承誌在南京廖仲愷墓前。

  05176 R 1946年,周恩來(右二)董必武(左一)鄧穎超(右一)與廖承誌(右四)廖夢醒(右三)經普椿(左二)在南京祭掃廖仲愷墓。

  05197 R 1946年在南京梅園新村,鄧穎超與廖承誌(右一)範長江(右二)

  05735 R何香凝女士與廖承誌

  00148-005100380-00381 W 1942年廖承誌在獄中作的畫05003 W 1942年,廖承誌在江西獄中所作的畫。畫中題詩:“月上柳梢人已散……樓空院靜自珊,寂寂蟲鳴聲聲慢,逝水長流能說會道望返。風敲簾櫳秋將老,落華飄渺暗傷殘,默默銅壺徒待曉,燭條紅淚映衣單。愁絲滿鬢容顏改,再無紗翠照腰蠻,獨自憑欄……飛伴遊子早日還。”

  06751 Ww廖承誌在獄中寫給母親、妻子和周恩來的信。

  02528 T 1982年4月,廖承誌為紅岩櫻花園題寫的園名。

  02529 T 1982年4月,廖承誌為紅岩櫻花園題寫園名。這是落款字跡。

  03299 B廖承誌獲釋的報道

  PB02053廖承誌像

  C0029廖承誌、楊玉清的手書(1981年4月)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