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

  圖書:

  《筆墨丹青寫春秋——廖承誌人生的另一側麵》竇應泰《名人傳記》2006年第6期總265期《倪姆·韋爾斯筆下的廖承誌》《人物》1984.1《和廖承誌一起坐牢》吳瑞林《人物》1989.4總56《廖承誌致蔣經國的公開信發表前後》吳躍農《黨員文匯》2004年第6期《瀘港婚緣——廖承誌與經普椿由相識到相愛》茆貴鳴《黨員文匯》2004年第11期《廖公在江西獄中》蒙光勵《名人傳匯》1991.124頁。

  《廖承誌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茆貴鳴《百年潮》2005年第6期《廖承誌同誌談成立人民抗日遊擊隊反對張文彬同誌的評價》《黨史資料征集通訊》1986.245頁《革命精神代代傳——廖仲愷、廖承誌的訣別詩》黃子雲《黨史文匯》2001.224頁《錚錚鐵骨廖承誌》盧荻《紅岩春秋》1989年第2期《廖承誌七闖牢關》楊順仁《紅岩春秋》1991年第4期。

  《我認識的廖承誌》高梁《炎黃春秋》2003.1044頁

  《廖承誌和戰時的香港》茆貴鳴《百年潮》2003.237頁

  《廖承誌傳》王俊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廖夢醒

  廖夢醒,女,廣東歸善(今惠城區陳江街道辦事處幸福村)人。廖仲愷、何香凝的長女。1924年加入國民黨。1928年至1930年留學法國。其間,在我黨領導下,積極參加革命宣傳活動。1930年與李少石結婚後,在香港建立秘密交通站,擔任中央蘇區和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之間聯絡任務。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爆發後,廖夢醒在何香凝主持的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工作。1938年參加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同盟的籌建工作,任保盟和宋慶齡的秘書。香港淪陷後,廖夢醒避居澳門。宋慶齡則由香港轉移至重慶,繼續開展保盟活動。在周恩來的指示下廖夢醒來到重慶,協助宋慶齡恢複保盟的工作,任秘書兼辦公室主任,後兼任財務主任,還負責周恩來與宋慶齡之間的聯絡工作。抗戰勝利後,保盟改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她隨宋慶齡到滬,繼續擔任其秘書。開展募集藥品、醫療器材和各種救濟物資,繼續支援國際和平醫院、醫學院校和製藥廠,以及解放區的兒童工作。同時,在籌建兒童劇團、兒童福利站以及舉辦各種義演、義賣活動,募集基金,救援貧苦兒童、貧病作家、藝術家等活動中,做了大量工作。到1948年離開上海,廖夢醒在保盟及中國福利基金會先後工作了近11個年頭。在工作中她與宋慶齡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成為宋慶齡的摯友和得力助手。1949年春,廖夢醒參加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籌建工作,並任該會國際聯絡部副部長。同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是第一、二、三屆。

  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婦聯執委,宋慶齡基金會理事。1988年1月7日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01370 R重慶八辦工作人員與李湄(左三)廖夢醒(右一)在紅岩留影。

  01701 R 1945年秋,李少石與廖夢醒、李湄在重慶牛角沱舊居。

  01703 R 20世紀40年代,廖夢醒(左二)及李湄(左三)在重慶沙坪壩小龍坎福元寺李少石墓前。

  01801 R左起:張曉梅、鄧穎超、廖夢醒在一起。

  05176 R 1946年,周恩來(右二)董必武(左一)鄧穎超(右一)與廖承誌(右四)廖夢醒(右三)經普椿(左二)在南京祭掃廖仲愷墓。

  05927 R 1980年4月,鄧穎超與廖夢醒於北京。

  06572 R何香凝、廖承誌、廖夢醒

  02573 T 1979年夏,廖夢醒錄先夫李少石之遺作。

  04981 X柳亞子致仙霏(廖夢醒)函(1945年10月9日於重慶)

  圖書:

  《少石遺詩》廖夢醒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79年12月出版

  《我的母親何香凝》廖夢醒北京人文出版社1984年6月

  《夢醒——母親廖夢醒百年祭》李湄工人出版社2004年2月

  廖沫沙

  廖沬沙,男,湖南長沙人,1907年出生。1927年畢業於長沙師範學院。1928年任武漢《革命軍報》副刊編輯。1930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左翼作家聯盟活動,在《申報·自由談》、《中華日報·動向》、《太白》、《新語林》等報刊上發表文章。從1930年至1934年冬曾三次被捕入獄。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先後在長沙《抗戰日報》、桂林《救亡日報》及香港《華商報》擔任編輯。1942年冬至1945年冬在重慶《新華日報》工作,擔任編輯主任、編委,主編二、三版國內外新聞。撰寫社論、短評,還在副刊發表雜文和詩歌。1945年7月至10月,以“存粹”筆名在《新華副刊》辟《語林》專欄發表雜文,還發表了小說《繁星》

  和《鹹陽遊》。1945年冬離開《新華日報》赴香港,任《華商報》副總編輯兼主筆,同時任中共港澳工委報委委員。1949年6月到北京,先後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等職。廖沫沙數十年勤於筆耕,很少中斷。1961年他同鄧拓……吳晗三人在中共北京市委刊物《前線》開設雜文專欄《三家村雜記》。1962年又同夏衍、吳晗、孟超、唐弢在《人民日報》副刊開設雜文專欄《長短錄》。“文化大革命”中這兩個專欄受到“大批判”,廖沫沙被關禁八年,下放江西一林場勞動三年。1979年始獲平反,恢複自由。其後,陸續整理出版了多種著作,有《分陰集》、《鹿馬傳》、《紙上談兵錄》、《餘燼集》、《廖沫沙近作選》等……另有一部四卷本《廖沫沙雜文集》於1986年出版。

  檔案:

  R152廖沫沙的檔案

  圖書:

  《廖沫沙的風雨歲月(三)》陳海雲《新文學史料》1985.3輯

  廖其康

  廖其康,男,1918年11月14日生於福建長汀縣。1932年11月參加紅軍,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先後任紅軍五軍團三十四師一百團三營七連青年幹事,紅軍一軍團二師五團三營七連偵察兵、青年幹事,二師偵察連青年幹事。1935年12月,任一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1936年,任一軍團保衛局檢查組組長,在紅軍大學二科學習,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12月,任西北保衛局偵察部、甘泉檢查站站長兼中央警衛營特派員,後調前總保衛部偵察科任副科長。1937年1月至1940年12月,任周恩來副主席的隨從副官。1940年12月至1943年7月,在延安中央黨校12期學習班學習;是延安留守兵團警備第一旅政治部敵工科科長。1943年至1946年任120師獨立第一旅政治部敵工科科長。1946年至1947年任冀熱遼軍區兵站部政治委員兼部長,熱河軍區前方兵站部部長兼政委,合江省富錦縣公安局局長、縣委常委,合江省三江地區公安處處長、地委常委,合江省佳木斯公安局局長、市委常委。1948年至1951年任沈陽市公安局行政處處長,北關分局、大東分局局長,北關區委常委。1952年至1953年任西安公安部一處偵察科科長。1953年至1955年中共中央西南局黨校學習。1955年至1958年任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一處處長。1958年至1986年任冶金部一〇二鋼廠副廠長、黨委常委,重慶特殊鋼廠顧問,重慶市政協常委。1999年6月4日在重慶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一歲。

  檔案:

  R84廖其康的檔案

  《隨衛敬愛的周副主席》廖其康四川人文出版社1978年1月出版

  廖似光

  廖似光,女,1911年生於廣東惠陽縣周田村。1929年初參加革命,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團支書。1930年春被派往香港,在共青團廣東省委機關工作。不久與時任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的凱豐結為伴侶。同年5月,兩人一起被港英當局拘捕……經組織請律師保釋,8月被港英當局驅逐出境,赴上海在共青團中央機關工作,任政治交通員。1934年4月由上海去江西中央蘇區任團委巡視員。同年5月,經胡耀邦介紹轉為中共正式黨員。10月,她懷著身孕,參加了長征,任衛生部青年幹事、休養連供給部支書等職。在陝北,曆任共青團中央巡視員、陝甘寧邊區總工會勞動保護部部長等職,與工運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被派往武漢任中共長江局工委和婦委委員。1938年至1941年間在重慶南方局組織部工作。1945年4月,參加了黨的“七大”。解放戰爭時期,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留守處政委,第三、四野戰軍總後勤部政治處副主任,武漢市總工會籌備會主任等職。1948年8月,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後隨四野部隊進軍中南,參加接管武漢、籌建武漢總工會工作,並繼續南下,參加解放廣東。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積極籌建廣州市總工會。此後曆任中共廣州市委副書記兼市總工會主席,廣東省工業廳副廳長,華南分局工業部副部長,中共廣東省委工業交通部副部長,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廣東省政協第四、五屆委員會副主席等職。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2004年7月2日在廣州逝世,終年九十三歲。

  檔案:

  R16廖似光的檔案

  04214 R廖似光參觀紅岩舊居

  04215 R廖似光在紅岩公墓

  04216 R廖似光等在紅岩公墓

  05960 R 1939年廖似光在紅岩村

  c01458 H老同誌廖似光與我館工作人員在周恩來銅像前

  c01459 H廖似光、童小鵬等向周恩來銅像獻花。

  c01460 H老同誌廖似光(中)在紅岩。

  c00205 R廖似光(左)在“第二次國共合作與重慶談判”展上圖書:

  《周恩來鄧穎超與紅岩青年》廖似光、王輝、王勉《南方局黨史資料》1988.2《〈四八烈士〉——哭舅舅葉挺》廖似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廖誌高廖誌高,男,曾用名王平、王子修、汪平、汪琦,四川冕寧石龍鄉人,1913年出生。早年入清華大學。193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黨支部負責人,在學生中組織讀書會等進步團體,發展黨的組織,開展革命活動。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5月隨中央紅軍長征,先後擔任紅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中央糧食委員會。

  長征先遣工作團幹事,中央直屬警衛營地方工作組組長、黨總支部委員。長征到達陝北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幹事、中央少數民族工委秘書長。1937年入中央黨校高級班學習,後任班主任、教員、黨總支書記。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10月被黨中央派回四川工作。1938年1月至6月任中共四川省工委副書記,3月至6月兼任組織部部長。6月組建中共重慶市委,同月至11月兼任書記。1938年12月至1943年9月任中共川東特委書記兼重慶市委書記,統一領導川東各地黨的鬥爭。1941年1月至1942年春任中共中央南方局西南工作委員會(簡稱西南工委)副書記,負責領導川東特委、川康特委、貴州臨工委、雲南省工委等組織。1943年9月到南方局工作。1944年秋調往延安,進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並任學校臨時支部副書記,對“搶救運動”中四川地下黨被錯誤審查的同誌進行甄別,使他們的問題及時得到澄清和糾正。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任大後方代表團四川組組長。1945年8月至1947年3月任中央組織部幹部處副處長兼中央黨務委員會委員,參與抽調派遣大批幹部充實各根據地的工作。1947年撤離延安時任中央直屬支隊政治部主任,隨毛澤東、周恩來等轉戰陝北。在河北平山西柏坡,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處副處長。1949年3月至9月任中央組織部幹部處代理處長。隨軍挺進西南,解放西康,建立政權。建國後,曆任中共西康省委書記、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顧委主任、中顧委委員等職。2000年8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歲。

  檔案:

  R186廖誌高檔案

  A287.6廖誌高關於華健是中共七大代表的證明

  A180.93許曉軒的事跡廖誌高

  04311 R廖誌高、鄭瑛夫婦參觀紅岩。

  04317-04319 R廖誌高、鄭瑛夫婦在紅岩。

  04324 R廖誌高在紅岩董必武的辦公室。

  04330 R廖誌高、鄭瑛夫婦重訪紅岩。

  04335-04336 R廖誌高、鄭瑛夫婦在紅岩黃葛樹。

  04338 R廖誌高、鄭瑛夫婦與我館王明湘在紅岩。

  C0425廖誌高同誌的題詞

  圖書:

  《廖誌高同誌關心四川黨史工作》周銳京《四川黨史月刊》1992年總137期43頁《川東地下黨在南方局領導下進行鬥爭》廖誌高王明湘、劉立群整理《革命回憶錄3》102-103頁廖仲槐廖仲槐,男。1945年1月在重慶參加《新華日報》館工作,被分配在發行課當報丁組組長。1947年3月隨報館撤回延安,即投入人民解放戰爭,轉戰陝南。1949年參加西南服務團,任三大隊政治指導員。重慶解放後,擔任新華通訊社重慶分社秘書、市文聯秘書科長、市建設局農業科長、綦江鐵礦組織部長、鬆藻煤礦供應科長等職。1989年3月15日病逝,享年六十一歲。

  林蒙

  林蒙,男,原名甘道生、甘固,曾用名馮華、何求,四川鄰水縣人,1911年出生……1933年春起,在成都、重慶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救亡活動,先後在成都《明是日報》任編輯,銅梁縣女中任英語教員,四川省政府保安處任科員。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起,曆任中共宜賓中心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書記,川東特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南方局統一戰線委員會、宣傳部秘書。1943年4月在延安參加整風、審幹。1945年9月,任《解放日報》編輯、中共中央政研室學派研究組組長。1946年11月赴冀魯豫邊區,曆任中共濮縣縣委宣傳部部長、縣長,朝城縣委常委,九地委土改工作團團長,地委宣傳部副部長、黨校校長,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四總隊政治部主任。建國後,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統戰部秘書長、西南行政委員會副秘書長、重慶市人委秘書長、市委副秘書長等職。是重慶市第六屆政協副主席。1992年病逝。

  檔案:

  R24林蒙的檔案

  c01717-c01718 H林蒙與胡明的骨灰安放於紅岩公墓

  林默涵

  林默涵,原名林烈,男,1913年生於福建省武平縣。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到上海一家報館工作,向《讀書生活》等報刊投稿,發表文章。

  1935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新聞學院學習。“一二·九”運動爆發後,他毅然回到祖國。不久去香港擔任鄒韜奮主辦的《生活日報》副刊編輯,開始用“默涵。”

  的筆名發表文章。後到上海生活書店工作,參與編輯《世界知識》、《國民周刊》、《讀書與出版》,並在《自修大學》上發表學習哲學的文章。1938年8月到延安入馬列學院學習。同年9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2年5月,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這對他一生的文藝道路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1944年冬天,從延安調到重慶《新華日報》工作,負責建立新的通訊科,接待讀者來訪,回答讀者來信,建立《新華信箱》,組織和聯係通訊員,組織進步青年到中原解放區工作。1945年,任《新華日報》副刊部主任。林默涵在《新華副刊》發表的文章大致分為二類,一類為文藝評論,如《寫什麽》,《從何著眼》

  等,對文藝與政治的關係,評論家應實事求是評價作品作了令人信服的析理。另一類,多為譏諷時弊的雜文,見解獨道,文筆清新明快,如《從耗子說到做人》

  ……《關於武鬆》等。抗戰勝利後,林默涵回到上海,在《群眾》周刊工作,同時參與編輯《新文化》刊物。國共和談破裂後,《群眾》周刊轉移到香港出版,林默涵任編輯,同時參與編輯《大眾文藝叢刊》,聯係進步報刊,開展文化界的統一戰線工作。這時期,他除了繼續發表針砭時弊的雜文外,還寫了大量的文藝論文,後來集成雜文集《獅和龍》和文藝論文集《在激變中》。建國後,曆任中宣部文藝處副處長、副部長,國務院文化部副部長、顧問,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等職。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和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林默涵一生勤耕不輟……論著頗豐,主要有雜文集《獅和龍》、《浪花》,文藝論集《在激變中》、《林默涵文論集》、《林默涵劫後文集》、《心言散集》,專論《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旗幟》等。2008年1月3日在京逝世,享年九十五歲。

  圖書:

  《難忘香港》林默涵《縱橫》1997.623頁

  《胡喬木和林默涵同誌的情誼》鍾兆雲《人物》2000.12總142《胡風事件的前前後後》林默涵《文藝理論》89/11期44頁林仰崢林仰崢,筆名仰錚、金刃、小林、林柯,男,祖籍福建詔安,1923年出生。1939年春,簡師畢業後即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畢業於軍委會桂林行營政治部繪畫訓練班。先後在桂林《救亡日報》、香港《華商報》、重慶《新華日報》擔任美術編輯。1939年在桂林創作了《遊擊隊員受傷了》、《驛站》,並出版了根據司馬文森小說改編的木刻連環畫《馬夫》。1941年在香港創作了《漁人之子》木刻連環畫,發表在茅盾主編的《筆談》雜誌上。1942年在重慶與回國的葉淺予。

  黃新波、特偉、鬱風、丁聰等九位畫家舉辦了“香港的受難”畫展。參展作品中的《神聖的教堂》和套色木刻《碼頭》這兩幅最令人注目。同時還為《群眾》周刊以及夏衍、戈寶權、臧克家、胡仲持等名作家的譯著書籍設計木刻封麵和插畫……為此曾得到周恩來的傳令嘉獎。當時加入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被聘為中國木刻研究會理事。1944年夏隱蔽在家鄉當美術教員。創作了《會師》、《軍民一家》、《誰能幫我們重建家園》等作品,並參加閩省美展獲獎。1949年5月組織通知到了香港,經東江遊擊區進入廣州參加接管工作。解放後,曾在廣州軍管會文藝處、華南文聯、廣州市文聯、廣東省美術創作室、嶺南美術出版社等單位任職。後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195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此期間創作了《爸爸在工作》、《試機》、《何香凝像》、《盼》等作品,這些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送到國外展出。有些作品還被中國美術館、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在未離休之前還主編了《明清以來廣東名畫家畫叢》,在海內外有一定影響。

  文物:

  HW00179林仰崢在《新華日報》工作時用過的木刻刀

  HW00180林仰崢自製的木刻畫滾筒一把

  HW00181林仰崢從香港帶回重慶的半磅裝外國油墨

  檔案:

  R459林仰崢的檔案

  09722 Ww林仰崢送給我館的木刻作品集

  09723 Ww林仰崢的《黑白足跡》

  09724 Ww林仰崢《黑白足跡》的內圖

  圖書:

  《黑白足跡——林仰崢版畫六十年》林仰崢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出版

  《刻印人生》林仰崢廣東美術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林祉成林祉成,男,祖籍福州尚幹,1927年生於河南。中共黨員。抗戰爆發後,舉家由湖北漢口疏散到廣西桂林。由於家境困難,隻間斷上了三年多的學校,就外出謀生。在桂林小學、貴陽墨水手工工廠、重慶寄售舊書的雙江書屋做工。1945年日本投降,書屋歇業,通過經理湯遜安介紹,參加革命隊伍,在重慶《新華日報》

  門市部做收發、傳達。1946年,門市部被國民黨特務搗毀後從事報紙發行工作。

  1947年,國共破裂,全麵內戰。國民黨反動派查封了新華日報館,全體工作人員被遣送到延安。當時胡宗南部已逼近延安,延安已堅壁清野。林祉成到延安後,參加了“保衛延安”動員大會。第二天,便隨最後一批機關幹部撤出延安。行軍到晉綏三交,參加了四川省幹部青年訓練班(準備隨解放軍南下)並入了黨。

  臨南下之前,又調去參加土地改革工作隊。1948年,組織上決

  定讓他回原屬單位河北李家莊的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即後來的統一戰線工作部……北平和平解放後,隨部進入北平,主要做資料工作(為籌備召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用)以後擔任秘書、組員、組長等職。負責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工商界方麵的統戰日常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複工作,任處長(巡視員)主要從事落實工商統戰政策,推動原工商業者為恢複、振興國民經濟谘詢服務,貢獻餘力的工作。1999年離休,離休前後曾參與《對資改造資料叢書》的編輯和《當代中國·中國統一戰線工作卷》的撰寫。

  檔案:

  R523林祉成的檔案

  林影

  林影,女,四川嶽池人。中共黨員。1939年到延安參加革命,後在抗大學習。畢業後,1941年調軍委三局學習,1942年分配到三局總台工作。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林影同肖賢法等電台人員一同來到重慶。先在紅岩做秘密電台工作,後到中共代表團駐地電台工作。之後,林影到駐滬辦事處等地做電台工作。

  劉昂

  劉昂,女,1910年10月生於湖南。1928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在上海、香港等地黨的機關做交通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陝北公學、抗日軍政大學、馬列主義學院學習和工作。抗日戰爭時期,任南方局秘書處三科科長兼周恩來秘書等職。抗日戰爭勝利後,她跟隨周恩來赴重慶,參與國共兩黨重慶談判的有關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周恩來表揚。在重慶辦事處工作期間她不畏艱險,工作勤奮,吃苦耐勞,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為我黨抗日統一戰線工作和鞏固抗日戰爭的勝利成果,作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解放軍總部駐南京辦事處秘書、中共上海工委秘書長、黨總支書記,隨董必武到西柏坡中共中央工委工作。後任解放軍總秘書組組長,主持過“大連中華貿易總公司”工作。建國後,曆任政務院參事、總理辦公室組長、農業機械部基建司司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農業機械部副部長等職。是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4年12月離休。2005年10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五歲。

  檔案:

  R61劉昂的檔案

  R9(錢之光的檔案)1.訪劉昂、錢之光同誌。

  R10(鄧穎超的檔案)7.劉昂同誌轉達鄧穎超同誌的指示

  R11(童小鵬的檔案)11.訪童小鵬同誌,紫菲、劉昂等在座。74/4/14)

  00738 R周恩來與劉昂、方卓芬、紫菲。

  01807 R左起:錢之光、鄧穎超、劉昂在紅岩,小女孩為葉揚眉、男孩為小樂天。

  02338 R 1945年9月16日,毛澤東在紅岩接見三個美國士兵。左起:錢之光、羅青、愛德華·貝爾、毛澤東、龔澎、霍華德·海曼、喬冠華、劉昂、埃德爾曼·

  傑克(毛前者)

  06467 R左起:劉昂、錢之光、鄧穎超、紫菲、童小鵬1950年5月攝於北京。

  c00062 R 1995年9月,《第二次國共合作與重慶談判》開展,童小鵬、劉昂向總理銅像敬獻花籃。

  c02040 R劉昂出席重慶市匯報會簽到

  c02116 R劉昂(左)與市領導在陳列大廳內

  c02117 R劉昂(左)到會,市委領導迎接。

  c02118 R劉昂(左)到會與市委書記賀國強握手致意

  c03805-c03806 H劉昂給采訪小組贈書

  c03807-c03808 H劉昂

  c03809 H采訪劉昂

  c03810-c03811 H厲華局長(左)采訪劉昂

  c03812 H采訪劉昂

  圖書:

  《劉昂同誌關於〈周恩來同誌在珞珈山〉一文的來信》《文物天地》1982.2劉伯羽劉伯羽,男,北京人,1916年出生。北平民國學院畢業。1938年春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由解放區到重慶,任《新華日報》副刊編輯,寫了大量介紹邊區生活的作品,並印行了散文集《延安生活》、短篇小說集《金英》等。

  1946年初,以新華日報特派記者的身份在華北、東北等地參加調處國共軍事衝突的采訪。國共談判破裂、《新華日報》停刊後,他改任新華社記者繼續在東北戰地采訪。後隨軍南下,直至解放戰爭全麵勝利。這一時期編輯成冊的作品有通訊報告集《為祖國而戰》、《曆史的暴風雨》等。1955年以後,曆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部長等職。

  檔案:

  R512劉伯羽的檔案

  c03840 H原新華日報館工作人員劉伯羽

  c03841-c03844 H劉伯羽

  劉澄清

  劉澄清,男。中共黨員。1937年初,從延安調到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做電台工作。

  廬山談判後,調到南京辦事處工作。南京淪陷後,到武漢。1938年8月到湖南湘鄉……同袁超俊一起建立湘鄉辦事處電台。1938年9月回到武漢,於武漢淪陷前撤離,到湖南湘鄉、衡陽,後隨李克農去桂林辦事處的電台工作。1939年,受組織委派……帶著電台去“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以保持同南方局和延安的聯係。“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結束後,回到桂林辦事處工作至1941年初,辦事處撤出桂林。

  1941年1月左右到重慶。大約在1941年四五月份到香港,從事秘密電台工作。在香港期間,電台主要聯係延安、重慶,其次是韶關、海南島等地黨的工作。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組織派往東江縱隊建立電台。1943年夏,到南方局機要電台工作。當時電台的首要任務是如何保持南方局與延安的聯係,隨時向黨中央匯報各方麵情況,為黨中央製定各種抗戰方針政策提供依據,並隨時得到中央的指示。1946年初,到南京下關建立秘密電台。5月,中共代表團遷往南京後……回到中共代表團工作。

  檔案:

  R60劉澄清的檔案

  c01983 R包敘定(左)與劉澄清交談

  c01990 R王雲龍(左二)與劉澄清握手致意

  c02033 R前排右起:羅青、魯明、劉澄清、肖澤寬、祝華在重慶市匯報會上。

  c02041 R劉澄清在重慶市匯報會上簽到

  c02073 R重慶市領導向劉澄清、康瑛敬酒。

  c02101 R賀國強(中)與劉澄清握手,左為包敘定。

  c03980 H厲華局長采訪原電台工作人員劉澄清

  c04010 H厲華局長(右)采訪劉澄清

  c04011 H劉澄清

  c04012 H采訪劉澄清

  c04013 H厲華局長采訪原南方局電台工作人員劉澄清

  c04016 H采訪劉澄清

  c04018 H劉澄清與康瑛

  c04019 c04024 H劉澄清與康瑛

  c04023 H原南方局電台工作人員劉澄清

  劉光

  劉光,原名李杏林,男,湖南益陽縣人,1917年出生。中共黨員。抗戰開始,在西北青年救國會和前方等做抗日救亡工作,曾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員兼宣傳部副部長。1940年5月,劉光跟隨周恩來到重慶,先是與蔣南翔一起工作,任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委副書記。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南方局青委成員大部分撤離重慶,青委改為青年組,劉光任組長,指導國民黨統治區各省革命的青年運動,並主編《新華日報》“青年生活”專欄。1943年,劉光領導的南方局青年組建立了中央大學、複旦大學、朝陽學院、世界語學會,職業青年、農村青年、公務員、中學教員、醫生等九個據點,每個據點有三五人或六七人,各個據點通過廣泛的“交友”和各種秘密的、公開的團體活動,有效地將進步青年和廣大。

  的中間力量緊密地團結起來。劉光在王若飛領導下,成功地組織了兩次很有意義的群眾運動。一次是1944年11月對成都市中慘案的聲援運動。頑固派的暴行激起了成都所有大學生的抗議、罷課,迫使國民黨反動派不得不撤換行凶的特務頭子方超。另一次是1945年2月,為抗議特務槍殺工人胡世合,重慶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掀起了反特務的運動,迫使蔣介石不得不下令槍決特務頭子田凱。在這兩次鬥爭中,劉光運用毛澤東提出的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策略,不但使群眾鬥爭贏得了勝利,提高了群眾的覺悟和信心,而且使這兩次群眾鬥爭成為當時國民黨的心髒地區——重慶,開展民主運動的新起點。1946年7月16日,因積勞成疾,劉光在上海病逝。

  文物:

  H00118/3劉光給王若飛的請示報告

  檔案:

  R112劉光的檔案

  D00216劉光關於匯報到渝後的工作情況致陳雲、馮文彬函1940年6月16日團中央征集

  D00221劉光關於“總結了‘一二·五’學生遊行的性質、成績與缺點”致馮文彬函抗戰時期王明湘1984年3月於團中央征集

  D00222劉光在青年組中大據點負責人檢討會上的發言1946年1月25日王明湘1984年3月於團中央征集

  D00248劉光在南委青年組會上的發言1945年4月10日團中央征集

  D00535劉光給文彬的信抗戰時期團中央檔案館

  D00536劉光致陳雲、文彬同誌信1940年6月16日複印自團中央檔案館Y00088劉光關於南方局青年組情形給王若飛的請示報告1946年Y00141劉光致鄭瑛函1944年鄭瑛捐贈。

  Y00189《關於重慶電力公司反特務鬥爭的總結》劉光1944年市總工會征Z0045《青年學習指南》列寧、毛澤東、洛甫、劉少奇、凱豐、琴秋、王明。

  劉光著1942年李榮模、焦景秀捐贈

  01682 R南方局青年組負責人劉光1940年在紅岩

  09967 W劉光給王若飛的請示報告

  06045 X劉光致兄弟的信函

  圖書:

  《紅岩兒女眼中的劉光》童式《紅岩春秋》2006.3

  《紀念劉光同誌》肅晏《重慶黨史資料研究資料》1983總7期

  《中國青年運動的堅強戰士——記劉光同誌》《資口烽火》185頁

  《劉光同誌逝世》《新華日報索引》1946-1947年14頁

  劉九洲

  劉九洲,男,江西於都人,1918年9月生。中共黨員。1928年參加革命,參加過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裏長征。1936年至1940年擔任周恩來的警衛員。1937年4月,隨周恩來到南京工作。在前往南京的途中,乘坐的卡車在嶗山突遭襲擊。劉九洲和警衛班的戰士奮起還擊,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劉九洲和警衛班的戰士們不怕犧牲,成功地掩護了周恩來等四人脫險。在這次戰鬥中,劉九洲身負重傷,腰上被敵人的子彈打了一個大洞。周恩來以為劉九洲犧牲了,沉痛地說:“嶗山遇險,僅存四人。”後來,大難不死的劉九洲傷愈後,隨周恩來到南京,後又到重慶,仍然做周恩來的警衛。一次劉九洲隨周恩來外出辦事,不慎與周恩來走失……周恩來辦完事後沒有見到劉九洲,就直接回到駐地,回去後知道劉九洲還沒回來,很擔心他出了什麽事,立即派人出去尋找。劉九洲回去後,深深為自己的工作失誤感到愧疚。周恩來並沒有責備他,反而對他說:“你平安回來了就好,可把我嚇壞了。”1940年5月,重慶周公館遭到日寇一百多架飛機的轟炸。劉九洲機智地掩護了周恩來等領導同誌到防空洞避險,接著又奮不顧身地衝入起火燃燒的周公館搶救重要文件,受到了周恩來的高度讚揚。在重慶期間,劉九洲還隨周恩來東南行。1940年劉九洲離開重慶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周恩來曾經說:“九洲是個苦孩子,本來我想多留他在我身邊的,可他還小,還得學習,我送他回延安去學習。”建國後,劉九洲在北京前門飯店工作。2008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

  檔案:

  R83劉九洲的檔案

  c00057 R 1994年4月13日,南方局辦事處老同誌(右二起)吳宗漢、劉九洲。

  朱影重返紅岩。左一為副館長張魯魯。

  c00058 R 1994年4月13日,副館長張魯魯(右)與周恩來警衛劉九洲,在紅岩周恩來的辦公室。

  c00059 R 1994年4月13日,原南方局老同誌吳宗漢(前中)朱影(吳右邊)

  ……劉九洲(吳左邊)隨國家旅遊局老幹部參觀團參觀紅岩。

  c03288 H劉九洲在給采訪小組的人員介紹文物

  c03291 H劉九洲的夫人

  c03292-c03293 H采訪劉九洲

  c03651-c03652 H采訪原周恩來的警衛劉九洲

  c03656-c03657 c03659 H采訪劉九洲

  c03658 H劉九洲

  c03974 H劉九洲夫婦

  圖書:

  《崢嶸歲月——深切懷念敬愛的周總理》劉九洲天津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12月出版劉三源劉三源,男,江西吉水縣人,1914年出生。1930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參加過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裏長征。1940年到達重慶,在南方局辦事處擔任機要科科長。1943年離開重慶到延安……擔任周恩來的機要秘書。1945年日本投降後到黨校學習,後到東北工作。曾任紅一軍團保衛局秘書、司令部譯電員,中央局直屬機關總支書記,中共七大候補代表,中共拜泉縣委常委,中共沈陽市和平區職工部部長。建國後,先後任中共沈陽市和平區委副書記、書記,沈陽市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市監察局局長,周恩來總理辦公室秘書組組長,北京化肥廠黨委書記,國家民委政法司司長、財經司司長,國家民委委員、黨組成員,顧問等職,2000年4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

  檔案:

  R33劉三源的檔案

  劉少文

  劉少文,男,河南信陽人,1905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進入蘇聯中山大學學習,任蘇聯共產黨代表團翻譯,1927年回國。土地革命時期,任中共中央翻譯科科長、中央巡視員、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兼獨立第十八師政治部主任、軍委秘書長兼《革命與戰爭》軍事雜誌編輯、紅軍總司令部政治教導員……紅二方麵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西北局秘書長,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任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秘書長,中共中央交通處港澳辦事處處長,中共中央南方局交通科科長、組織部主任秘書、情報部部長。1945年12月,任南方局(重慶局)委員,後又任上海工委副書記、中央社會部副部長。建國後,任中央軍委四部代部長、總參二部部長、全國政協常委等職。1987年在北京逝世。

  檔案:

  R141劉少文的檔案

  01450 R 1946年春,南方局部分領導在紅岩水壩留影,前排左起:董必武、熊瑾玎、王若飛、童小鵬、博古,後排左一錢瑛、右一劉少文。

  06724 R劉少文

  09460 ZH劉少文展覽照

  劉恕

  劉恕,男,1924年出生,中共黨員。原南方局辦事處會計人員。解放後任海關總署副署長等職。2004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歲。

  檔案:

  R604劉恕的檔案

  01742 R重慶八辦幹部劉恕

  c01265 R 1999年5月20日,宋平等老同誌返紅岩,劉恕簽到。

  c01283 R 1999年5月20日,劉恕在辦事處交通科留影。

  c02028 R劉恕在重慶市匯報會上發言

  c02063 R重慶市領導向劉恕敬酒

  c05229 R劉恕

  劉曉

  劉曉,男,湖南辰溪人,1908年5月13日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1928年起轉入農村工作。在大革命失敗後的白色恐怖中……積極建立黨的組織。1929年7月和1931年4月,兩次被國民黨當局逮捕,1932年初出獄。參加了長征和東征。1937年初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援西軍政治部主任。1937年3月在延安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白區工作會議,5月去上海,著手恢複、重建上海的中共地下組織,任中共上海市群眾工作委員會書記。1937年冬任江蘇省委書記。1940年3月調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任南方局委員,9月回到上海工作。1942年3月任新四軍政治部調研組組長,同年6月任中共華中局城市工作部部長。他利用合法的鬥爭形式,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組織抗日救亡的群眾運動,領導地下黨組織開展各項工作,有計劃地輸送大批幹部……職工、技術人員和物資器材支援新四軍和抗日根據地。1944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長。1945年率上海代表團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1946年3月起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1947年任中共中央上海局書記。1949年上海解放後,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兼組織部長、中共上海市委第三書記等職。1955年任中國駐蘇聯大使。1963年任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黨委書記。1967年4月至1968年3月任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1988年6月11日在北京病逝……

  00224 R江蘇省委書記劉曉

  05962 R胡海東和他的戰友劉曉同誌

  06755 R解放後出任駐蘇聯大使時的劉曉

  03362 Ww劉曉給南方局的工作報告

  圖書:

  《出使蘇聯八年》劉曉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5月

  劉隆華

  劉隆華,女。1936年在四川巴縣女中讀書時,參加救國會,並任救國會巴縣女中負責人。之後,任江北婦女慰問會宣傳部副部長、黨團書記,重慶城區區委組織委員,瀘縣中心縣委、北碚中心縣委常委兼婦委書記。1941年後在廣西省委統戰部任幹事,後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參加整風學習。1945年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後任四川省委婦運組成員、新華日報資料室成員、天府煤礦支部書記。1947年後任重慶臨時特別小組整頓組織組長、廣安地委宣傳委員、川北遊擊隊五支隊總支書記、南川縣委書記、川黔邊區書記、綦江中心縣委常委。建國後,曆任重慶市委組織部幹部科副科長、市農協黨組副書記、市婦聯副主任、市第二工業局局長……市化工局局長、市科委主任、中共四川省重慶市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市計委主任、市政府顧問等職。2004年12月20日在重慶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c01268 R 1999年5月20日,宋平等老同誌返紅岩。劉隆華簽到。

  劉業富

  劉業富,男。1942年起在重慶《新華日報》工作。1947年3月隨報館撤回延安。1949年加入西南服務團。重慶解放後,曆任重慶市人民政府行政股長、市統戰協商組長,交際處黨委副書記、副處長等職。1989年8月21日逝世。

  檔案:

  R156(左明德的檔案)

  1.田伯萍、王匡時、左明德、劉業富四同誌談《新華日報》營業部當年的情況。

  01216 R《新華日報》“虹”球隊隊員;後排:王孫靜(左)羅石生(中)

  ……代宗奎(右)前排:胡國基(左)劉業富(中)劉忠(右)1944年夏在重慶留影。

  龍飛虎

  龍飛虎,男,江西永新縣人,1915年出生。1929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參加過長征。是紅軍大學第一期二班學生,任學員黨支書。“西安事變”中,龍飛虎奉命擔任周恩來的副官,保證了周恩來在西安謀求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安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在八路軍駐太原、南京、武漢、桂林、重慶辦事處,任副官、科員、科長等職。1938年10月22日,龍飛虎隨李克農率領的中央長江局和“三辦”、新華日報社最後一批人員乘租用來的“新升隆”號江輪向重慶撤退。

  10月23日上午9時,船到湖北嘉魚縣燕子窩停靠江邊躲飛機時,遭日寇飛機轟炸沉沒,他率兩個警衛班的戰士被迫跳水,在長江中漂遊了近7個小時,登岸後隨即昏迷,被群眾救起。1939年,任八路軍桂林辦事處交通科科長,到中國香港、越南等地,轉運由宋慶齡和海外僑胞募捐支援八路軍的救護物資、藥品、汽油、無線電器材等重要物資。1939年底,龍飛虎被周恩來指派到重慶,對外是周恩來的中校警衛副官、十八集團軍駐重慶辦事處交通科長,對內是南方局保衛科科長,負責周恩來及辦事處的安全。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胡宗南部進攻延安,龍飛虎被毛澤東指名調任毛澤東行政秘書兼中央縱隊一大隊長、黨委書記,指揮400多人的警衛部隊,直接擔負毛主席的安全警衛工作。解放戰爭時期,龍飛虎任中國共產黨重慶談判代表團總務處主任、行政處處長、毛澤東主席的行政秘書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師政治委員、福建軍區後勤部部長、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各種勳章。1999年7月在福州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五歲。

  邱南章

  邱南章,原名邱文喜,男,1911年生於江西萬安。1927年參加革命,即南方暴動……西安事變後,從紅軍大學調出來,到堯縣辦事處當處長。後來在一兵團司令部機要科當科員。1939年七八月間到重慶,主要任務是保衛首長的安全。曾任辦事處交通運輸科科長、總務科科長,中共代表團交際科科長。1941年回延安,曾隨359旅南下。1946年從中原軍區調回重慶。解放後,是北京軍區司令部後勤部部長……

  檔案:

  R67邱南章的檔案

  05486-1-2 W邱南章的名片(中、英文)

  c01266 R 1999年5月20日,宋平等老同誌返紅岩。圖為邱南章夫婦在紅岩。

  c01267 R 1999年5月20日,宋平等老同誌返紅岩。圖為邱南章在紅岩回憶當年的情況。

  c01296 R邱南章在紅岩禮堂簽名

  c01353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簽名。

  c01358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

  c01360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右一)黃友凡在曾家岩50號。

  c01361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與工作人員交談。

  c01369 R 1999年5月21日,邱南章夫婦在曾家岩50號與工作人員親切交談。

  c01374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市、局領導陪同。

  c02068 R邱南章(左)與某人親切交談

  c02069 R賀國強、包敘定、王雲龍、邢元敏向邱南章敬酒。

  c02108 R邱南章(左)到會

  c02597 R邱南章等老同誌在曾家岩50號

  c02622 R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

  c02682 R邱南章在紅岩貴賓廳簽到

  c02700 R邱南章等老同誌與市領導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701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710 R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給同行的人員講述當年的情況

  c02713 R邱南章等在曾家岩50號

  c02733-c02827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艱苦奮鬥工作第一——憶抗戰時期周副主席對青年的言傳身教》邱南章《青年史研究》1981.7

  饒國模

  饒國模,女,1895年生於四川大足縣一個書香之家,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饒國梁的胞妹。1912年,考入成都益州女子師範學校。1915年畢業並與同學劉國華結婚。此後到川東任小學教員。1922年,隨夫攜子到重慶,因不願在家當官太太而創辦三友實業社,成為重慶著名的女實業家。1930年,買下重慶郊區紅岩嘴300餘畝荒穀坡地,創辦花果蔬菜農場,取名“大有”。辛勤經營,成績斐然。1939年……饒國模欣然延納八路軍重慶辦事處(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設於內)遷入自己的農場,並給予多方麵的幫助和支持,使南方局和辦事處得以立足紅岩,堅持鬥爭……在此期間,饒國模與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南方局領導過從甚密。1945年8月至10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亦下榻紅岩……並設宴感謝饒國模對中共的支持。1948年,饒國模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她將紅岩大有農場等房地產無償捐贈給國家。先後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和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國婦聯執委,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60年病逝於北京,現葬於紅岩。

  文物:

  HW00048饒國模的仿景泰藍銅花瓶

  檔案:

  R468饒國模的檔案

  Z0349《高風亮節浩氣長存》——劉聖化憶念媽媽饒國模1982年4月24日館藏Z0350《四川婦女》雜誌上介紹饒國模詩手稿1946年複印件Z0351饒國模詩詞手稿《除夕夜送友人》、《和柳亞子韻》複製件Z0352饒國模在南方各地參觀後寫給全國政協的遊曆紀實1959年複製件Z0353原南方局秘書龍潛悼饒國模詩手稿1960年館藏Z0383“皖南事變”後饒國模作詩悼念新四軍遇難將士館藏。

  00883 Y紅岩嘴“大有農場”主人饒國模住宅,該房建於1935年,這是樓房的後門00884 Y紅岩嘴“大有農場”主人饒國模住宅01575 R董必武、何蓮芝與饒國模等在北京董必武處留影。

  01943 R原辦事處的同誌於解放初在總理住處歡迎饒國模

  03182 T崐雲1943年6月作和饒國模詩

  03184 T白水讚饒國模及大有農場

  04883-04884 R饒國模

  048850570905745-057460576505767-0576905779 R饒國模在紅岩04886 R 1950年饒國模在北京中南海和鄧穎超等南方局、辦事處部分同誌。

  04887 R饒國模、饒友瑚、劉聖化在紅岩。

  05004 R饒國模與何蓮芝等在頤和園養雲軒

  05714 R學生時代的饒友瑚在姑母饒國模曾家岩住所。圖中蹲下的為饒友瑚,後排左為饒國模,右為饒國模的兒子劉聖化。

  05759 R饒國模在紅岩,1947年春,在農場桃樹前留影。

  05766 R饒國模

  05770 R饒國模的標照

  05771 T饒國模的住宅

  05774 R青年時期的饒國模

  05776 R抗戰初期的饒國模

  05777 R 20世紀20年代的饒國模(右)與李光岱在一起

  05778 R辦事處撤走後,饒國模將房屋辦成紅岩小學。圖為饒國模在“紅岩小學”門匾下留影。

  05780 R初為人母的饒國模(左二)與母親(中坐者)和女兒(左三)及姨。

  0578105783 R饒國模

  05782 R饒國模在紅岩

  05784 R 1950年,饒國模與其子劉聖化、女兒夏靜、外孫夏丹霞在紅岩。

  05786 R饒國模與外孫女等晚輩在紅岩

  05787 R饒國模和孫輩們在紅岩

  05788 R饒國模(右一)與親屬們在農場樹叢中

  05793 R 1959年5月,饒國模拜謁南京中山陵後留影。

  05796 R 1957年,饒國模參觀天津橡膠廠後留影。

  05797 R 1956年,饒國模與長子劉泓、女兒夏靜遊覽北京頤和園。

  05798 R 1959年饒國模在秦嶺車站留影

  05799 R 1959年,饒國模在南方某地參觀時留影。

  05802 H饒國模的後代及親屬們在紅岩掃墓

  05804 Y饒國模墓

  05805-05806 R 1960年6月14日,饒國模在北京逝世。

  05807-05808 H饒國模委員的靈堂

  05811-1-05811-2 Ww毛澤東主席親自簽發的任命饒國模為西南軍政委員會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的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書05812-05813 Ww饒國模當選四川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證書05814-1-05814-3 Ww饒國模當選重慶第一屆至第三屆人民代表的證書05815 Ww饒國模的生平05895 R饒國模。

  06109 R饒國模參觀北京故宮

  06110 R青年時期的饒國模

  06111 R饒國模與丈夫劉文章

  0610806112-06114 R饒國模的單照

  06116-06118 R饒國模與外孫女等孫輩在紅岩

  06121 R子女們在饒國模的遺體前

  06454 R饒國模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某公園(右前小孩為夏丹夏)

  06455 R饒國模與孫輩在一起

  06456 R饒國模(抱小孩者)與親屬在紅岩(前麵小孩為夏丹夏)

  06457 R饒國模(前右)20世紀50年代參觀遊覽某地

  06458 R饒國模(前排右一)在紅岩

  06459 R饒國模(右一)與友人在一起

  06460 R饒國模(右一)與全國政協婦聯同仁在一起

  06461 R鄧穎超(右二)饒國模(右三)夏靜(右四)鍾赤兵(右一)

  20世紀50年代攝於北京。

  06462-06463 R饒國模(前)時間、地點不詳)

  06464 R饒國模(中坐者)20世紀50年代在南方參觀途中

  06465 R饒國模20世紀50年代與女兒夏靜攝於北京頤和園

  06468 R饒國模(右一)時間、地點不詳)

  06469 R饒國模(前)時間、地點不詳)

  06470 R饒國模(左一)時間、地點、與何人不詳)

  06471 R饒國模(左一)時間、地點、與何人不詳)

  06472 R饒國模與女兒夏靜攝於北京頤和園(或北海公園)

  06997 Ww 1950年,饒國模為捐獻紅岩大有農場房產給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錦旗。

  07184 Y饒國模舊居

  圖書:

  《紅岩村女主人:饒國模和她的兒女們》李約漢、徐元蒂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榮高棠榮高棠,原名榮千祥,男,河北省霸縣人,1912年5月生。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係。193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清華大學團支部書記、北平西郊區團工委書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遵照黨組織的安排,擔任“北平學生移動劇團”黨支部書記,前往抗戰前線進行戰地巡回演出……1938年8月,到達延安,進入中央馬列學院學習。1939年在重慶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曾先後擔任中共川東特委委員、青委書記、宣傳部部長兼南方局青委委員。

  後又調往成都,任中共川康特委書記。1941年6月,調入重慶八路軍辦事處,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組織部秘書。1946年後,先後任軍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麵行政處副處長、處長,中共華北局城工委委員,中央團校第一任教育長。解放後,任團中央秘書長、書記處書記。籌備召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建立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第一個領導機構,並出任副主席兼秘書長,成為我國第一代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建設者。1952年,榮高棠率領新中國第一個中國體育代表團前往芬蘭赫爾辛基,在奧運會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紅旗。1983年,為表彰其在中國傳播奧林匹克理想和推動奧林匹克運動所作的貢獻,國際奧委會授予他奧林匹克銀質勳章,使他成為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榮高棠是黨的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委會委員。2006年11月15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檔案:

  R13榮高棠的檔案

  0356609896 R 1982年,榮高棠在紅岩禮堂聯歡會上和紀念館的徐慧一起表演歌劇《兄妹開荒》。

  04047 R 1981年10月20日,榮高棠(中)在重慶體委陪同下來館參觀。

  04048 R 1981年10月20日,榮高棠在紅岩。

  09804 R榮高棠穿上演劇服裝後留影

  03342 B報照:王梓木和榮高棠關於整風的文章

  c00120 R榮高棠(右)在曾家岩50號

  c01029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千秋紅岩》展廳

  c01986 R肖澤寬(右)和榮高棠在匯報會上

  c01995 R榮高棠(執筆者)在重慶市匯報會上

  c02044 R榮高棠在匯報會簽到

  c02051 R榮高棠向宋平敬酒

  c02052 R宋平(右)與榮高棠在席間交談

  c02058 R榮高棠代表老同誌敬酒

  c02081 R榮高棠在席上

  c02083 R重慶市領導向榮高棠敬酒

  c02099 R陳成(左)與榮高棠親切交談

  c02105 R右起:榮高棠、宋平在大廳內。

  c02106 R市委領導在飯店門口與榮高棠話別

  c02113 R邢元敏(右)與榮高棠話別,左為文化局局長王洪華。

  c02115 R榮高棠(右)到會

  c02631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701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709 R榮高棠等老同誌與市領導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733-c02734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758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市領導陪同下進入新館大廳

  c02772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827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861 R左起:宋平、賀國強、榮高棠、劉誌忠在紅岩公園模型前。

  c02929 R榮高棠(右)與林曦在曾家岩50號

  c02931 R榮高棠(左)與我館劉立群在曾家岩50號

  c02957 R榮高棠在曾家岩50號

  c02968 R左起:宋平、賀國強、榮高棠、劉誌忠在紅岩公園模型前。

  c02975 R榮高棠(左)與王洪華在紅岩貴賓廳

  c02981 R榮高棠(左)與隨行人員在曾家岩50號

  c05011 R榮高棠(左)童小鵬(右)等在聚會上。

  c05013 R榮高棠(中)等在聚會上簽字。

  c05017 H采訪榮高棠

  c05018 H榮高棠

  圖書:

  《榮高棠演出〈兄妹開荒〉》石曼《紅岩春秋》2007.1

  《悼榮老》陳金《紅岩春秋》2007.1

  《假話製造所》平凡《紅岩春秋》1999年第2期

  《榮高棠談南方局的有關情況》《黨史通訊》1985.146頁

  任德金

  任德金,男。1939年到新華日報館工作,先做勤務員,後當報丁。1943年任報丁組長。1947年3月隨同報館撤退到延安,隨即過黃河入山西三交進中央城工部青年班學習,同年6月入黨。1948年入川幹隊南下,曾任陝南安康區區委副書記。1949年參加西南服務團到重慶,曆任西南組織部幹事,501電廠組織委員、黨支部副書記,西南電力11工程公司天津第一工程隊副隊長,水電部西安基建局宜賓工區主任、黨總支書記,37工程處黨委書記,貴陽電廠副廠長、貴州省水電廳電力工程局第二水電工程處主任,貴州電業局第一安裝工程處主任、貴州省電業局政治部主任,貴陽供電局黨委書記,四川省電力調度所主任,西南電業管理局調度所黨委書記。1989年6月23日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蘇曼

  蘇曼,原名蘇裕源,曾用名黃維、裴濟、亞宋,男,1914年7月生於廣西梧州蒼梧縣多賢鄉(今夏郢鎮)鳳凰村。1930年蘇曼在蒼梧縣立中學畢業後,考進廣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攻讀化學工程科,1935年夏肄業。蘇曼與同鄉羅文坤等一批熱血青年組織了一個曙光社讀書會。共同的理想,熾熱的愛國熱忱,把蘇曼與羅文坤的心緊緊相連。1935年春他倆在廣州結為伉儷。1935年6月,蘇曼與羅文坤先後去日本,就讀於日本東京大學攻讀政法專業。蘇曼積極參加各種進步文化活動,加入了作為團結教育留日進步學生和培養革命幹部的黨的外圍組織——中華留日同學文化座談會,並成為該會的骨幹。1936年春,蘇曼被吸收為左翼世界語聯盟的成員。同年暑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3月蘇曼與羅文坤入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39年1月,蘇曼夫婦奉派回廣東粵北工作。蘇曼在廣東省委組織部,擔任省委黨的幹部訓練班主任。1940年8月,蘇曼與羅文坤等奉調從廣東粵北回到廣西桂林,蘇曼負責籌建中共廣西省工委工作。同年10月,中共中央建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12月,南方工作委員會從福建調錢興到廣西,重建廣西省工委。省工委成立後,錢興任書記,蘇曼任副書記。1941年9月,蘇曼與羅文坤等到桂林逸仙中學當教師,以此作掩護。1942年7月9日,蘇曼在桂林逸仙中學被捕。1942年7月12日晚,蘇曼與羅文坤和張海萍在蘇曼的寢室並排自縊,蘇曼時年僅28歲。

  06774 R蘇曼烈士

  01747 R蘇曼的標照

  06775 Ww蘇曼、羅文坤、張海萍烈士碑誌。

  沈安娜

  沈安娜,女,1915年出生。共產黨員。1935年1月,沈安娜離開上海到杭州。此前……她曾專修速記,在國民黨浙江省政府裏麵找到了一份機要速記員的工作。憑著每分鍾200字的記錄速度和一手好字,得到了當時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驊的信任。不久,一個叫華明之的小夥子也依照地下黨組織的指示,來到了杭州,在浙贛鐵路局謀了份差事,就近協助和指導沈安娜的工作。1935年秋,他們結為夫妻。1937年沈安娜夫婦隨浙江省政府機關輾轉西撤,與上海的黨組織失去了聯係……到1938年後,沈安娜辭去浙江省政府的工作,去武漢尋找黨組織。在武漢偶遇華明之的入黨介紹人魯自誠,在他的引見下,沈安娜走進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見到了周恩來、董必武。在周恩來、董必武的指揮下,沈安娜利用曾是朱家驊“老部下”的關係,進入國民黨中央黨部,繼續為黨做情報工作。而此時,朱家驊已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朱還解決了沈安娜的國民黨員身份,並作了介紹人……1938年8月,沈安娜夫婦離開武漢來到重慶,在市區機房街70號八路軍辦事處報到。不久,國民黨中央黨部就通知沈安娜,“特別入黨”的黨證已經批下,安排她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的機要處當機要速記。深得機要處上上下下信任和器重的沈安娜,還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等重要會議的速記。以後,沈安娜在國民黨中央黨、政、軍、特的高層會議上擔任速記,凡是蔣介石主持的會議,沈安娜便是速記的不二人選。沈安娜獲得的重要情報源源不斷,由丈夫華明之送出,直抵周恩來等南方局領導的手中。1942年,沈安娜和華明之的直接領導徐仲航被捕,與組織的聯係中斷。沈安娜和華明之決定保持冷靜,相信黨組織一定會來聯係。1945年10月的一天,吳克堅代表南方局來渝接關係,和組織失散三年的沈安娜與華明之喜極而泣。解放戰爭時期,沈安娜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搜集了大量的軍事戰略情報,從未暴露。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的地下情報工作才宣告結束。新中國成立後,沈安娜和丈夫進入國家安全部工作直至離休。

  文物:

  HW00246沈安娜的黑色公文包

  檔案:

  R126沈安娜的檔案

  02718-02719 W沈安娜用過的墨盒

  02720-02721 W沈安娜用過的水盂

  03021 W沈安娜抗戰時期在重慶打入國民黨內部時用過的公文包00363 R 1935年,20歲的沈安娜留影。

  00364 R 1938年沈安娜攝於重慶

  00365 R沈安娜1946年在南京國民黨機關留影

  00366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38年冬在重慶南岸。

  00367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46年在重慶。

  00368 R沈安娜、華明之與女兒華克放1941年攝於重慶。

  00369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45年在重慶。

  00370 R沈安娜、華明之與鄧穎超(中)

  00371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與鄧穎超(1938年攝)

  00372 R沈安娜與鄧穎超(1979年12月27日攝於中南海西花廳)

  00373 R李冠華(後)沈安娜(左)鄧穎超(右)1979年攝於中南海西花廳。

  00374 R沈安娜(右一)何以瑞(左一)鄧國鈞(後中)梁漢蓮(前中)1950年攝於北京頤和園。

  00375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與盧競如(前左)1984年於北京。

  01941 R沈安娜夫婦索詞鄧穎超

  01942 R鄧穎超與沈安娜

  03549 R童小鵬、紫菲、華明之、沈安娜參觀紅岩村周恩來的辦公室,並在此留影。

  09461 R沈安娜2001年攝於北京

  09464 R沈安娜、華明之和華母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