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唐、詔關係的破裂與南詔國力的衰退

  公元859年,南詔勸豐佑卒,子世隆(酋龍)立。同年唐宣宗亦因服長生藥中毒而死,唐懿宗繼位。這位政治昏庸,缺乏遠見的唐朝皇帝,竟以世隆“名近玄宗諱,遂不行冊禮”,對南詔故王不行吊祭之例、對新王不襲冊封之禮,極大地傷害了南詔的政治熱情。憤怒之下酋龍號稱皇帝(驃信),國號大禮,並展開了對唐朝邊境的軍事進攻。《新唐書·南詔傳》總結說:“鹹通以來,蠻始叛命,再入安南(都護府治今越南河內)、邕管(今廣西西部),一破黔州(駐今四川彭水),四盜西川。”

在東北方向,公元859年,南詔攻破播州(治今貴州遵義)。公元873年,再寇黔州(駐今四川彭水),“黔中經略使秦匡謀兵少不能敵,棄城奔荊南”。

在東南方向,南詔展開了對安南和邕管的侵犯。鹹通元年(公元860年),南詔聯合安南當地的壯、傣等民族共三萬餘人攻陷交趾城(在今越南河內),“都護李雩自武州收集士軍,攻群蠻,複取安南”。鹹通三年(公元862年),南詔五萬之眾再寇安南,都護蔡襲“嬰城固守,救兵不得至”,第二年正月,南詔合兵十萬攻破城門,與唐軍在城中展開了慘烈的戰鬥,“蔡襲左右皆盡,徒步力戰,身集十矢,欲趣監軍船,船已離岸,遂溺海死”。交趾城陷之後,“蠻遂屠城”,並留兵二萬戍守交趾,“溪洞夷獠無遠近皆降之”。“南詔兩陷安南,所殺且擄十五萬人”。安南首次失陷的第二年(公元861年),南詔攻邕州(今廣西南寧),據二十餘日大掠而退,致邕州“城邑居人十不存一”。此後,南詔又屢寇邕管,公元863年寇左、右江,浸逼邕州。公元864年,南詔又帥五萬餘眾逼近邕州,後聞“邕州空竭”,竟不複入寇。鹹通七年(公元866年)唐朝以高駢出鎮安南。高駢出師獲捷,斬首三萬級,降眾萬數。唐朝重新收複了安南都護府之地(今越南北方)。

在北方,南詔則大肆展開對川西的爭奪。鹹通二年(公元861年),南詔入寇巂州,進攻邛崍。逗留數月而返。鹹通五年(公元864年),“南詔回掠巂州以搖西南,西川節度使蕭鄴率屬蠻鬼主邀南詔大度河,敗之”。《資治通鑒》記大渡河邀擊南詔的部落為東蠻兩林部落。第二年,南詔又攻巂州,因巂州刺史喻士珍“陰掠兩林東蠻口縛賣之”,致兩林鬼主倒戈,開門降南詔。巂州失守,迫使唐朝不能不放棄全部巂州之地,西川即以大渡河與南詔分界。鹹通十年(公元869年),南詔“以軍綴清溪關,密引眾伐木開道,徑雪歧,……出沐源。……蠻攻黎州,詭服漢衣,濟江襲犍為,破之。裴回陵、榮間,焚廬舍,掠糧畜。薄嘉州(今四川樂山)……嘉州陷”。同時,南詔還攻陷黎州(今四川漢源北),“入自邛崍關,圍雅州(今四川雅安),遂擊邛州”,直逼成都。次年正月,南詔軍臨成都城下,揚言要“張陳蜀王廳以居驃信”。唐朝將士冒死守城,熔煉油汁、鐵汁從城上澆灌南詔兵,才擊退了南詔的多次進攻,南詔久攻不下,直到唐援軍到達後,南詔才解圍撤退。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南詔第四次入寇西川。十一月,南詔突破了黎州刺史黃景複設在大渡河的防線,十二月“乘勝陷黎州,入邛崍關,攻雅州。大渡河潰兵奔入邛州,成都驚擾,民爭入城,或北奔他州”。為解西川危機,第二年,唐僖宗以高駢為西川節度使。安南之戰使高駢為南詔所懼,高駢才至劍州,南詔即遣使請和,開始撤兵。高駢到成都後,派五千精銳追擊南詔至大渡河,殺獲甚眾,並擒獲南詔酋將數十人。高駢修築了邛崍關、沐源川、大渡河等關隘,並置兵戍守。南詔據巂州與唐朝劃河為界,西川戰事至此始告停息。

南詔與唐朝的戰爭,主要集中在爭安南和爭西川兩個焦點上,雖然南詔奪取了唐朝巂州之地,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以南詔的失敗而告終。《資治通鑒》評價說:“南詔酋龍嗣位以來,為邊患殆二十年,中國為之虛耗,而其國中亦疲弊。”戰爭是一把雙刃劍,在這場戰爭中,雙方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唐朝方麵,“征兵運糧,天下疲弊,逾十五年,租賦大半不入京師,三使內庫由茲空竭,戰士死於瘴癘,百姓困為盜賊”,已是危機四起,搖搖欲墜。而南詔則因“兵出無寧歲,諸國更仇忿,屢覆眾,國耗虛。蜀之役,男子十五歲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近二十餘年的戰爭使南詔不斷發展的勢頭被阻斷,社會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國力衰退,嚴重的統治危機也隨之產生。

軍事對抗結束後,南詔與唐朝之間開始重新謀求政治的和解。南詔遣使請和,但言辭極為傲慢。隆舜即位後,又“遣清平官趙宗政、質子三十入朝乞盟,請為兄弟若舅甥”。公元879年,唐攝節度使巡官徐雲虔出使南詔,隆舜派人對徐雲虔說:“貴府牒欲使驃信稱臣,奉表貢方物。驃信已遣人自西川入唐,與唐約為兄弟,不則舅甥。夫兄弟舅甥,書幣而已,何表貢之有?”種種跡象表明,南詔自叛唐以後,民族主義再次膨脹,唐朝每況愈下的政治形勢,也促使南詔產生了提高政治地位的要求。這也是這一階段雙方之間主要的矛盾所在。

為了防止南詔再寇西川,高駢對南詔進行了政治招撫,公元876年,以南詔篤信佛教之故,高駢奏準朝廷,派僧人景仙到南詔勸說酋龍歸附唐朝,並許諾以公主和親。和親的建議獲得了南詔的好感,但在唐朝內部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高駢等力主以和親作為修複雙邊關係的親和劑,但相當一部分唐朝官吏卻仍以大民族自居,認為:“南詔驕僭無禮,高駢不識大體,反因一僧咕囁申辭,誘致其使。若從其請,恐垂笑後代。”就這樣,和親一事且議且停。南詔屢派使者上表請婚,唐朝卻不斷托詞推延。

為防禦南詔對安南的進攻,唐朝曾調動江南和河南一帶的人力、物力往嶺南的邕州防守,不料卻釀成兵變,引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舊唐書·懿宗本紀》說:“鹹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徐州赴桂林戍卒五百人,官健許佶、趙可立殺其將王仲甫,以糧料叛官龐勳為都頭,剽掠湘潭、衡山兩縣,有眾千人,擅還本鎮。”第二年桂林防守官兵的起事就被唐朝鎮壓,但桂林兵變卻點燃了農民大起義的烽火。鹹通十五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眾數千於長垣(今河南長垣縣)起義。第二年,黃巢在曹州冤句縣(駐今山東菏澤縣西南)亦率眾千起而響應王仙芝。公元880年,黃巢率起義軍攻入長安,僖宗避難成都。為防止南詔趁機起事,僖宗終於下嫁公主,“三年(公元883年),……十月,……以宗女為安化長公主,妻南詔。”

“和親以後,南詔隆舜酣逸無度,唐室苦於四方不寧,兩國衰替,搖搖欲墜,雖不至邦交斷絕,已無足記之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