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各個擊破

  看起來十分強大的敵人被諸葛亮化於無形之中,這裏他使用了“各個擊破”的計謀。但各個擊破的前提是了解每一個對手。諸葛亮對五路兵馬有全麵的了解,比如蠻兵的多疑、羌人的敬馬超如神、東吳的首鼠兩端、孟達的叛將心理、曹真進兵的天然障礙等,進而對症下藥,所以能“藥到病除”。這裏應該說還有一個知己知彼的戰略素養的問題。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這個智謀故事是這樣的:

  曹丕得知劉備已死,大喜道:“劉備已經死了,我沒什麽可擔憂的了。何不乘其國中無主,起兵攻打?”賈詡諫說:“劉備雖亡,必托孤於諸葛亮。諸葛亮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必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倉促攻伐。”正言間,忽一人從班部中奮然而出說:“不乘此時進兵,更待何時?”大家一看,正是司馬懿。曹丕大喜,便向司馬懿問計。司馬懿說:“若隻起中國之兵,極難取勝。須用五路大兵,四麵夾攻,令諸葛亮首尾不能救應,然後可圖。”曹丕問哪五路,司馬懿說:“可修書一封,差使往遼東鮮卑國,見國王軻比能,賂以金帛,令起遼西羌兵十萬,先從旱路取西平關,此一路也。再修書遣使,直入南蠻,見蠻王孟獲,令起兵十萬,攻打益州、永昌、牂舸、越焦四郡,以擊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吳修好,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徑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將孟達處,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此四路也。然後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提兵十萬,由京兆徑出陽平關取西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萬,五路並進,諸葛亮便有呂望之才,安能當此乎?”曹丕大喜,隨即密遣能言官四員為使前去。又命曹真為大都督,領兵十萬,徑取陽平關。

  劉禪得報,召孔明議事,丞相府的人說孔明有病無法出門。劉禪又令大臣董允、杜瓊到丞相府拜見,也被擋在門外。

  孔明連日不出,大臣們都慌了。杜瓊奏請劉禪親自前往丞相府問計,劉禪隻好親自去見孔明。

  後主車駕親至相府。門吏見聖駕到,慌忙拜伏於地而迎。後主問道:“丞相在何處?”門吏說:“不知在何處。隻有丞相鈞旨,讓我等擋住百官,不許進入。”後主便下車步行,獨進第三重門,見孔明獨倚竹杖,在小池邊觀魚。後主在後站了半天,說:“丞相可好?”孔明回頭一看,見是後主,慌忙棄杖,拜伏於地說:“臣該萬死!”後主扶起,問道:“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相父緣何不肯出府議事?”孔明大笑,扶後主入內室坐定,奏道:“五路兵至,我怎能不知道,我並不是在看魚,而是在想對策。”後主說:“你說怎麽辦?”孔明說:“羌王軻比能,蠻王孟獲,反將孟達,魏將曹真,此四路兵,臣已皆退去了也。隻有孫權這一路兵,臣已有退敵之計,但須一能言之人為使。因未得其人,故熟思之。陛下何必擔憂呢?”

  後主聽罷,又驚又喜,說道:“相父果有鬼神不測之機也!願聞退兵之策。”孔明說:“先帝以陛下付托與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眾官員,皆不曉兵法之妙,貴在使人不測,豈可泄漏於人?老臣先知西番國王軻比能,引兵犯西平關,臣料馬超積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馬超為神威天將軍,臣已先遣一人,星夜馳檄,令馬超緊守西平關,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換,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憂矣。又南蠻孟獲,兵犯四郡,臣亦飛檄遣魏延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出左入,為疑兵之計,蠻兵惟憑勇力,其心多疑,若見疑兵,必不敢進,此一路又不足憂矣。又知孟達引兵出漢中,孟達與李嚴曾結生死之交,臣回成都時,留李嚴守永安宮,臣已作一書,隻做李嚴親筆,令人送與孟達,孟達必然推病不出,以慢軍心,此一路又不足憂矣。又知曹真引兵犯陽平關,此地險峻,可以保守,臣已調趙雲引一軍守把關隘,並不出戰,曹真若見我軍不出,不久必會自退。此四路兵俱不足憂。臣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調關興、張苞二將,各引兵三萬,屯於緊要之處,為各路救應。此數處調遣之事,皆不曾經由成都,故無人知覺。隻有東吳這一路兵,未必便動,如見四路兵勝,川中危急,必來相攻;若四路不濟,安肯動乎?臣料孫權想曹丕三路侵吳之怨,必不肯從其言。雖然如此,須用一舌辯之士,徑往東吳,以利害說之,則先退東吳;其四路之兵,何足憂乎?但未得說吳之人,臣故躊躇。何勞陛下聖駕來臨?”後主說:“太後亦欲來見相父。今朕聞相父之言,如夢初覺。複何憂哉!”

  孔明送劉禪出府時,見戶部尚書鄧芝極有口才,有見解,便奏報劉禪派鄧芝去東吳退兵。

  孫權接獲曹丕要他出兵的信,向陸遜求計。陸遜建議先視其他幾路兵馬的情況再定。

  孫權正要召集眾將再議攻蜀之事,人報蜀使鄧芝到。張昭提議,架一口油鍋嚇嚇他,看他如何應對。

  鄧芝見吳兵架油鍋迎他,大笑吳王無器量,並要跳油鍋以表示決心。孫權才將鄧芝請入,以上賓對待。

  孫權被鄧芝說服,派中郎將張溫入川與蜀國和好。劉禪依孔明的意見,對張溫真心相待。

  蜀國名士秦宓見張溫傲慢,便乘酒裝醉闖席,與張溫辯論。張溫辭窮理屈,才知蜀國人才眾多,不可小看。回吳後便勸吳王與蜀國聯合抗曹。

  曹丕見吳、蜀聯合抗魏,欲先下手為強,親率三十萬大軍水陸並進,攻打吳國。

  孫權一麵派人將這一情況告知孔明,請蜀國發兵相助,一麵令徐盛率大軍迎敵。

  魏兵直抵長江,曹丕坐在龍舟中,遙望江南,卻不見一人,心裏大感疑惑。第二天早上再看,卻見江南營寨密密層層,刀槍像樹林一般,一連幾百裏。曹丕不知這是東吳徐盛設的假城假兵,心下為之膽怯。

  這時探馬來報說,趙雲出兵陽平關直取長安。曹丕急忙傳令回軍。徐盛令軍士將江邊蘆葦灌油點火,火乘風勢,將曹軍船隻全部燒毀。

  曹丕忙下船登岸,又遇丁奉、孫韶領兵殺來,魏兵大敗,退回許都。張遼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許都後便死了。

  諸葛亮杜門謝客,托病不出,經過具體的分析,了解敵人每路將領的才能、特點、心理以及他們內外部的種種關係,還有各路的地形地利,然後派遣不同的將領,采用不同的對策和措施,兵不血刃而化險為夷。

  這一戰例說明,隻有具體地分析具體事物,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找出針對性最強、最有成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相反,如果不去研究各個事物的特殊性,滿足於一般了解,停留在泛泛分析上,就找不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甚至把事情弄壞。

  企業在戰略決策之前,首先要盡可能全麵而詳盡地掌握與決策有關的情報信息。比如企業外部的環境:資源供應者的情況,顧客用戶的情況,與本企業爭奪供應者和顧客的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可能影響本企業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既有國內的,又有國際的;既有自然的、經濟的、技術的、產品本身的,又有社會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再如企業的內部條件,主要是指企業的各種經營資源,諸如人力、物力、財力、自然條件、信息獲取能力、技術專利的多少、商品信譽的好壞等。其次,要對掌握的情報信息進行比較加工,以便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對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進行深入具體的動態分析,弄清外部因素的可能變化,這些變化對企業的影響程度,企業職工的精神麵貌和士氣,企業實際能夠發揮出的生產能力、技術能力、銷售能力、管理水平,各種因素的主次關係以及互相間的聯係和作用的方式、強度、時間,從而在整體和動態中清晰地了解決策背景,準確地預測未來。

  重視決策前的信息收集和係統分析,是國內外一切企業成功的共同規律。

  挑撥離間黎元洪篡大權

  1912年2月,在武昌發生了群英會事變,黎元洪獨攬大權的機會到了。

  在武漢革命陣營內部,存在著以劉公、孫武為首的共進會和以蔣翊武為首的文學社兩大團體。他們之間的矛盾為黎元洪所利用。

  孫武是軍政府的軍務部長,他掌握著實權。蔣翊武是副部長,權力不大。孫武與黎元洪相互勾結,排擠文學社的革命黨人。蔣翊武的文學社則擁戴黃興。

  除了孫武、蔣翊武外,軍政府內還有張振武,他也擔任著軍政府軍務部的副部長。孫武和張振武雖同為共進會會員,但二人意見相左,勢同水火。

  孫武平時盛氣淩人,飛揚跋扈,共進會內的人對他也非常反感。黎元洪趁機挑撥孫武與其他革命黨人的關係。凡有大家不滿意的事,黎元洪都把責任推到孫武身上。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眾人的不滿情緒集中到孫武頭上,挑起孫武與其對立派的鬥爭,待矛盾激化後,自己再以公正者的身份出現收拾殘局,使矛盾雙方都受到打擊和削弱,自己乘機獨攬大權。

  倒孫的群英會事變,由共進會員黃申芳發起。群英會原是武昌起義建立的會黨性質的反清團體,以後加入了共進會。

  1912年2月27日晚10時,碧血團(傷兵團體)、將校團(由起義老兵組成)、教導團(四川返鄂之原四十一標)、學生軍等,以黃申芳為總司令,在武昌城內采取暴力行動,驅逐孫武及其親信,四鎮統製鄧小麟、近衛軍統製高尚誌也在驅逐之列。

  參與起事的人,均佩帶群英會徽章,手持白旗,上書“改良政治”“驅除民賊”“保商保民”字樣,高喊“打倒孫武!”“打倒軍務部長!”等口號,上街遊行,鳴槍示警。孫武與親信等逃避漢口。在混亂中,第二鎮統製、文學社骨幹張廷輔於當夜為亂兵所殺。蔡濟民被綁架,經黎元洪力保,方被釋放。

  次日,黃申芳查抄了孫武在武昌的寓所。

  28日,孫武在漢口發表退職宣言,辭職後寓居漢口。

  孫武退職,他的親信鄧玉麟、高尚誌等亦退職,武漢軍政府內缺少了一個可以與黎元洪相抗衡的人物,黎元洪得以獨攬大權。黎元洪立即將妨礙自己掌握大權的軍務部改為軍務司,原軍務部副部長蔣翊武和張振武也被去職,改任毫無權力的督府顧問。同時,又改組了軍法處,使軍法處成了黎屠殺湖北革命黨人的工具。

  在改組軍務處的同時,黎元洪又撤銷了原總監察,改為糾察處。糾察處製度實行未及半月,又下令改為糾察院,大大縮小編製,規定糾察院總共僅留60名工作人員,其餘近1000人全部遣散。

  在軍隊中,第二鎮統製張廷輔被殺,近衛軍統製高尚誌、第四鎮統製鄧玉麟去職。

  其他各部,內務部長楊時、教育部長蘇成章和副部長查光佛、實業部副部長牟鴻勳都被撤職。

  黎元洪乘機安插上他的心腹、爪牙。一時間,文人、政客、舊官僚、舊軍官等反革命分子紛紛進入軍政府。

  黎元洪終於掌握了湖北軍政府的大權,下一步他要做的,就是加緊投靠袁世凱,出賣革命,屠殺革命誌士了。

  群英會事變,被當時武漢革命黨人稱為“二次革命”,最初擬定的革命對象是驅逐黎元洪,改組軍政府,以後又收縮目標,專門打擊孫武。由於對形勢缺乏正確的分析,僅僅把矛頭指向孫武,而未挖掘根本的東西,事變的結果使革命力量受到極大的損失,而黎元洪則坐收漁人之利。

  1912年7月,黎元洪為進一步奪取革命權力,提出軍民分治的口號。隨後,取消了軍政府,設立了民政府,民政府設內務、外務、財政、實業、司法、交通、教育七個司。其中財政、實業、交通、司法四個司的司長是由革命黨人擔任。但實行了僅一個月,上述四位司長均易人,革命黨人被完全排除出民政府,至此,黎元洪全麵篡奪了湖北軍政大權。

  蔣介石下野觀虎鬥

  1926年北伐軍攻克武漢後,廣州國民政府於1927年1月北遷武漢,史稱武漢國民政府,以汪精衛為國民政府主席,自稱為正統的國民政府。同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在南京另立了一個國民政府,以蔣介石為總司令,胡漢民為國民政府主席。南京政府否認武漢政府的合法地位,武漢政府的汪精衛則以國民政府主席的名義宣布撤銷蔣介石的總司令職務,武漢方麵準備組織“東征軍”討伐南京政府,逼蔣下台。南京政府內部的新桂係對蔣介石也十分不滿,同樣逼蔣下台。在內外交困之下,蔣介石決定下野。

  1927年8月13日,蔣介石離開南京到上海。14日,蔣介石在上海發表了他的“辭職宣言”,同日回到老家奉化溪口。

  蔣介石的下野,並不意味著他退出政治舞台。對蔣來說,下野是他采用的以退為進、隔岸觀火的政治謀略。他要避開汪精衛派、西山會議派對他的攻擊和新桂係對他的逼迫。他要等待時機,靜觀三大派的明爭暗鬥,在適當的時候東山再起。

  當時在國民黨內部有四派:一是西山會議派,二是汪精衛派,三是蔣介石派,四是以李宗仁為首的新桂係。蔣介石不辭職,其他三派都反對他,現在蔣介石急流勇退,處於超然的地位,三派就會火並,蔣介石就可以坐山觀虎鬥,隔岸觀火,等待三派鬧得不可開交時,再以公正者的麵目出現,來收拾殘局。

  以後發展的事實是:蔣介石下野後,武漢方麵不再“東征”。西山會議派、汪精衛派、南京政府暫時“統一”起來。9月份,三方協商在南京成立了一個32人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作為中央臨時機構,行使中央職權。汪精衛本想逼蔣下台後,自己獨攬大權,結果,由於新桂係和西山會議派聯合起來對付汪精衛,使得他的正統地位被否決,汪精衛隻當了特別委員會中的一名委員。

  沒有得到權力,汪精衛十分氣憤。9月18日成立特委會,21日他就跑回武漢,與擁有重兵的唐生智合作成立了武漢政治分會。南京政府令汪取消武漢政治分會,服從統一,武漢方麵置之不理。於是,雙方交兵,李宗仁的新桂係打敗了唐生智的軍隊,占領了武漢。

  看到雙方交兵火並,蔣介石非常高興。火已燒起來,但他認為還不夠大,還不是他出山的時機,於是就到日本去了。

  汪精衛看到唐生智失敗,就跑到了廣州,又成立了一個廣州政府。

  11月10日,蔣介石從日本回國。

  處在危難中的汪精衛,在蔣介石回國的第二天,就在廣州發表演說,表示願意同蔣介石合作。從逼蔣下台到與蔣合作,汪精衛的如意算盤就是利用蔣介石對付李宗仁的新桂係。桂係怕汪、蔣聯合,。也積極向蔣介石伸出友好之手,建議南京政府、廣州政府與蔣介石三方在上海舉行會議。由於蔣介石下野,造成國民黨內部混亂,張作霖向北方的馮玉祥、閻錫山發動攻勢,馮、閻壓力很大,都呼籲請蔣盡快複職。

  這樣,蔣介石一下子成了各方麵勢力都需要的“大好人”,除西山會議派不買他的賬以外,國內各派都討好他。無形中西山會議派被孤立了起來,於是,蔣介石就一手策劃了整倒西山會議派的行動。

  11月22日,南京舉行“慶祝討唐大會”,會上有人發表“打倒西山會議派”的演說。會後遊行,隊伍行至複成橋時,槍聲大作,死10人,傷20餘人,凶手逃走,事後各地發起所謂聲討“一一二二慘案”罪首的運動,指控此次慘案是江蘇省黨部常委、西山會議派葛建時製造的。要求懲辦凶手葛建時,發起了對“西山會議派”的“征討”。

  事實上,這起慘案是由蔣介石指使陳果夫一手製造的。

  經過這個事件,西山會議派處於受審的地位,失去了一切發言權。在蔣介石下野的這段時間裏,汪精衛派倒了,西山會議派倒了,隻剩下桂係。

  12月3日,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的預備會在上海召開,桂係南京政府、汪係廣州政府和西山會議派參加。三派吵吵嚷嚷,鬧得不可開交,桂係指責汪精衛,汪精衛為了保護自己就首先提出:“惟有請預備會議即日催促蔣介石同誌繼續執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權,才是解決黨務、政務、軍事問題的當務之急。”李宗仁急忙對報界發表聲明,稱汪精衛擁蔣反蔣反複無常,而他自己則一貫擁蔣。

  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通過了蔣介石複職的決議。並決定,1928年1月在南京召開的二屆四中全會,公推蔣介石。就這樣,蔣介石又登上了政治舞台。

  汪精衛為蔣介石上台出了力,但蔣介石並不領情,而以好意“勸告”逼迫他離開上海。汪精衛沒辦法,隻得亡命法國,這是汪精衛萬萬沒有想到的。

  蔣介石在關鍵時刻以退為進,使國內三派互相拆台,甚至動武,這樣他就能夠各個擊破,進而坐收漁人之利,不僅使他重登政治舞台,而且趕走了汪精衛,可以說老謀深算,狠毒狡猾。

  林肯律師的著名一戰

  林肯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也曾是著名的演講家、律師。

  有一次,林肯得知他的已故朋友阿姆斯特朗之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控涉嫌殺人,而且已被初步認定有罪。林肯了解這個年輕人的本性,確信他絕不會做出圖財害命之事。於是,林肯決定幫助小阿姆斯特朗打官司,討個清白。

  林肯走訪了他的當事人及許多證人,他更加堅信這是一件冤案。林肯到法院查閱了全部有關案卷,他以一個律師特有的敏銳對案件的疑點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向法院提出了複審的要求。

  法庭審理開始了,全案的焦點集中於控方的一位證人福爾遜,是他發誓作證說自己在月光下清楚地目擊了小阿姆斯特朗用槍射擊死者。林肯征得法官同意,決定采用各個擊破的策略,開始了與福爾遜的交鋒。

  林肯問道:“你發誓你看清楚凶手是小阿姆斯特朗?”“我發誓是他。”

  “你說當時你在草堆後麵,阿姆斯特朗在一棵大樹後麵,也就是說你們相距有二三十米遠,你能保證你看清楚了嗎?”

  “我保證。因為當時月光很亮,在二三十米遠內完全可以看得很清楚。”

  “你肯定不是從衣著、身影等方麵判斷的嗎?”

  “不是的,我肯定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臉,因為月光正好照在他的臉上。”

  “你肯定是在11點鍾嗎?”

  “當然,我回屋時看了時鍾,當時是11點15分。”

  “你能保證你所說的都是事實嗎?”

  “我發誓這完全是事實。”

  “謝謝你。”忽然,林肯話鋒一轉,大聲宣布:“法官大人,陪審團的各位先生、女士們,他(福爾遜)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點鍾在月光下看清楚了被告的臉。我提醒各位注意,10月18日晚正好是上弦月,也就是說11點時月亮已經退去,根本不可能有月光。即使在當晚稍早的時間,仍有月光,也是從西照向東。而現場是草堆在東,大樹在西,被告麵向草堆就是向東,那麽他的臉上不會有月光,證人又怎麽能從二三十米遠處肯定看清被告的臉呢?”

  林肯律師從福爾遜的證言中一個一個找出破綻,逐個加以駁斥,使得整個結果一下子扭轉過來。林肯的駁斥使得整個法庭轟動了。福爾遜瞠目結舌,終於羞愧地承認自己受人收買作偽證誣害被告。林肯以他的博學多才和聰明機智,一舉成為美國知名律師,並為人們留下了一段佳話。

  先打主敵的閃電戰

  進入1967年以後,中東局勢日趨惡化。以色列以打擊巴勒斯坦的武裝力量為由,對約旦和敘利亞采取了數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4月7日,以色列飛機在敘利亞上空擊落6架米格—21飛機,並侵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上空,以敘邊界形勢驟然緊張。與敘有共同防禦協定的埃及隨之做出反應,埃軍進入埃以前沿陣地,接管聯合國軍隊駐防地域,並封鎖蒂朗海峽。一場中東戰爭已不可避免。

  拉賓身為以軍“總司令”——總參謀長,麵臨著艱難的抉擇。以色列處於被動的軍事地位:國土小,無戰略縱深;人口少,兵源不足;資源貧乏,綜合國力有限。以軍雖然兵力有限,但它空中力量強於阿拉伯國家,機動性能好,有不停頓作戰的傳統,常常能夠發揮有限兵力的最大威力。根據這個特點,拉賓與國防部長達揚、總參作戰部長魏茲曼密切配合,集思廣益,共同完成了布置周密詳細的“閃電”進攻計劃。拉賓信心十足地分析著以軍的優勢和敵人的劣勢,對克敵製勝深信不疑。按計劃,以軍傾巢出動,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發動大規模的突然襲擊。

  以軍采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先集中重兵痛擊南麵的埃軍,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打垮它並奪占盡可能多的地盤。排在第二位的打擊對象是東麵的約旦,目標是奪占整個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東北麵的敘利亞放在最後,最好能清除敘軍的炮擊威脅。同時,海軍打破對蒂朗海峽的封鎖。其首要的前提是圓滿地完成初步的空中進攻,成敗取決於迅速摧毀對己威脅最大的主敵埃及的控製權。“以色列最好的防禦,在開羅上空。”

  1967年6月5日7點45分,以色列傾巢出動空軍所有200架飛機的188架,分批向埃及進發。之所以要選擇這一時機發動進攻,是因為此時埃及的空防最薄弱,他們的晨班巡邏機正返航加油,而接班的飛機尚未起飛。在3個小時內,以色列飛機共17批,以每次不到10分鍾的時隔起飛,川流不息地飛往開羅、蘇伊士運河附近和西奈半島的19個埃及機場以及薩姆—2型導彈基地進行猛襲,一批又一批地投下專門用來做低空攻擊的爆炸力巨大的炸彈。在可以立即起飛作戰的約340架埃及戰機中,有300架來不及起飛就在停機坪或滑行道口被炸毀了;飛機跑道受到很大的破壞,少數還能使用的飛機也無法起飛。被視為以色列主要威脅的強大的埃及空軍就這樣被打垮了。絕大多數的導彈基地和雷達站也隨之被摧毀了。

  以色列最大和最具決定性的勝利,是在西奈沙漠中取得的。在奪取了絕對製空權後,以坦克和裝甲車為骨幹力量的以色列3個師的特遣地麵部隊同時越過埃以停戰線,在北、中、南三條戰線上對加沙和整個西奈半島的埃及守軍發動快速進攻,在空軍的輔助下,以軍殲滅了埃及主力部隊。與此同時,以色列傘兵和海軍配合,迅速占領半島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打通了亞喀巴灣,解除了對蒂朗海峽的封鎖。

  東線以軍在整個西岸地區與約軍展開激戰。在這場激戰中,拉賓平時組織的空、甲協同演練顯示出效果,飛行員和坦克車手相互掩護,齊頭並進。以軍戰機對約軍的裝甲和坦克部隊進行了猛烈轟炸,確保了以軍坦克能先於敵人爬上爭奪的製高點。可以說,沒有以軍的空中絕對優勢,南線和東線地麵戰鬥的結果很難預料,這充分說明了這場戰爭中以軍戰略戰術的正確性。閃電戰取得了輝煌戰果。

  在打敗主要敵人埃及並掌握製空權之後,剩下來的戰鬥就相對容易多了。以軍爭分奪秒,先是在7日夜全部占領了約旦河西岸,並不顧安理會停火決議,於9日向敘利亞發動了全線進攻,並攻占軍事重地戈蘭高地。

  這次戰爭史稱第三次中東戰爭。它於6月5日爆發,10日結束,曆時6天,以色列人頗為這場六天時間就連克數敵的戰爭感到自豪,於是把這場戰爭定名為“六天戰爭”。身為總參謀長的拉賓一下子轟動了世界,被以色列人視為“六天戰爭”的英雄。拉賓的表現幾乎是完美無缺的,他由此在軍界聲名鵲起。

  精明的老板娘

  美國有家保業瓷器公司,其老板娘把公司的產品生產線分成三條:一條生產低檔產品,一條生產中檔產品,還有一條生產高檔產品。這三個檔次的產品中,唯有中檔產品掙錢;高檔產品賠本;低檔產品全部手工製作,微利。

  老板娘為什麽要保留兩條不掙錢的生產線呢?

  原來,老板娘很有些頭腦。當她剛剛從故去的丈夫手裏接過這家公司時,就製定了戰略目標:要以藝術精湛的美名著稱於世,其產品要珍藏於美國國家博物館中,以抬高身價,提高企業知名度。

  為此,她采取了上述做法。高檔產品不掙錢,目的是為了創名牌擴大聲譽;生產低檔產品的目的是培養藝術人才,以手工製作的精細顯示產品的藝術價值。實際上女老板是以犧牲兩條生產線的代價,來保證中檔產品大幅度盈利。後來的事實證明她是對的。

  這個老板娘對於市場研究得很透,她通過三個檔次的產品,既控製了市場,又贏得了聲譽,同時還培養了自己的人才。所以實際上來講,她這裏也采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用不同的產品實現自己不同的目標。

  這個老板娘將本可用於擴大生產的人力、財力投在創造聲譽、提高知名度上,從長遠上看,是明智的。許多經營者深知其理,卻不敢應用、不善於應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