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之謎

  長城的第一關是山海關,在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於渤海灣盡頭。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魏國公徐達在此創建關城,設立衛所,因關城處於山海之間,始名山海關。這裏是華北和東北之間的咽喉要衝,地勢險要,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山海關城是四方形,有四座關門。東城門就是“天下第一關”。關口是一座高12米的長方形城台,東西向,東邊即關外,西邊為關內。南北連接長城。城台中間有一座巨大的磚砌拱門,有關門可以開閉。城台上築樓,高13米,寬20米,深11米。上層額枋前懸有“天下第一關”的巨幅匾額,樓下是山海關的東城門。“天下第一關”每個字高1.6米,筆力雄渾,過去訛傳為嚴嵩所書,其實是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進士、本地人蕭顯所書,原匾藏在樓下,樓上收藏光緒八年摹刻的匾,樓外懸掛的是公元1929年摹刻的。抗戰時日本人想把原匾偷走,當時百姓設法將匾藏在西大街文廟大成殿內,才保存下來。

  說到山海關,就不能不說說吳三桂。明末李自成將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官兵逼到山海關西羅城下,當時已有一支明朝守關軍隊起義,山海關眼看攻下,可是關鍵時刻,吳三桂投降了清朝,出關迎接多爾袞入關。明軍與清軍合力攻打農民起義軍,迫使李自成撤退,於是清軍從洞開的關門馳入中原,明王朝就此滅亡。

  吳三桂既不是尋常所見貪生怕死之人,也不是如詩人所想所言的,“衝冠一怒為紅顏”,才叛變。

  吳三桂的一生幾乎全都是在馬背上度過。前半生(1~23歲)在明末,是“舊朝之重鎮”;後半生(33~67歲)在清初,是“新朝之勳臣”。這個人,事明背明,降清叛清,可謂“裏外不是人”。作為“明末悍將”,吳三桂出身遼東豪族、武功世家,不但弓馬嫻熟,還世受皇恩,幼承庭訓,滿腦子全是忠孝節義(他16歲時曾闖圍救父,有忠孝之名)。手下的子弟兵也是明軍中的王牌,戰鬥力最強。可是當明清鼎革之際,官軍同流寇交攻,外患與內憂俱來,他所處環境太微妙。當時明、闖、滿成三角之勢,螳螂捕蟬,雀在其後,他非聯闖不足以抗清,非聯清不足以平闖。況以兵力計,闖兵號稱百萬,滿兵也有10萬,三桂之兵則僅4萬,無論與誰聯合,都勢必受製於人。三桂置身其間,實無兩全之策。再者,從名節講,他投闖則背主,降清則負明,也是橫豎當不成好人。

  在曆史的緊要關頭,吳三桂別無選擇又必須選擇。事實上,但凡人能想到的他都一一試過。最初,闖圍京師,崇禎決定棄寧遠而召吳救援,他卷甲赴關,但明朝已然滅亡,他想救也遲了。接著,他也考慮過投降李自成,但農民軍入城後抓捕拷打明降官,瘋狂搶掠金帛女人,令他望而卻步。當他得知老父遭刑訊,愛妾被霸占,親屬備受淩辱之後,隻好斷此念頭。然後,死他也想過,但被眾將吏勸阻。對道學家來講,自殺不但是保存名節之上策,還兼有正氣浩然的美感,但對一個統率三軍的將帥來說,卻往往是最不負責的表現。隻是在所有的路都走不通,並且麵臨李自成大軍叩關的千鈞一發之際,他才決定接引清兵。

  情況更複雜的是,據學者考證,即使吳三桂的接引清兵在初也並不是降清而隻是聯清。其實,他在威遠台與滿人盟誓,完全是效申包胥救楚,實際上隻是以明不能有的京畿地區換取清出兵平闖,達成分河而治的南北朝局麵。這與南明弘光政權的立場其實完全一致。也是“階級仇”超過“民族恨”,“安內”勝於“攘外”。因此以王朝的正統觀念來看,非但無可指責,還受到普遍讚揚。

  吳三桂早就是滿人物色已久、必欲得之的將才。在此之前,他的舅父、姨父、兄弟、朋友,很多人早已降清,皇太極本人和他的親友曾去信勸降,許以高官厚祿,他都沒有降。後來闖陷京師,他寧肯考慮降闖,也沒有打算降清。細想之,這中間固有厲害之權衡,但也不乏名節的考慮。因為他的家屬,包括老父、繼母、弟妹共30餘人,俱困北京,於明朝於闖王都是人質,如果當初棄明降清,不但全家遇害,還得落個“不忠不孝”。

  但是現在情況是:和闖王聯手已經不可能,明朝中央政權也已崩潰,吳三桂明知降清代價很大,也不惜揮酒作書,與父訣別,忍看全家被闖王殺死,但至少名節無虧。然而吳三桂的悲劇在於,雖然從願望上講,他本人想假借清軍延續明朝勢力,但多爾袞卻不想這樣做。滿人奪取北京後並沒有打算就此罷手,而是長驅直入,席卷天下。多爾袞的主意很清楚:你吳三桂不是想報“君父大仇”嗎?好,我就讓你去報。正好讓他“為王前驅”。吳三桂既然選定了這條險道,當然也就身不由己,從剃發為號到拒見南使,從追殺李闖王到進軍西南,終於一步步變成最大的漢族降臣。闖王是平了。仇是報了,但明也滅了。

  對明朝的滅亡,吳三桂當然起了關鍵作用。但我們與其說它亡於清,不如說它亡於闖;與其說它亡於闖,不如說它亡於己。明朝上下,從廷吏到邊將,從流寇到遺臣,叛服無定,內訌不已,乃自取滅亡。吳三桂本想救明卻導致覆明,正說明了它的不可救藥。

  曆史的血雨腥風都隨著歲月煙消雲散了,今天,我們登上山海關城城樓,可以看到長城從角山盤旋而上,伸向渤海之中的壯觀景色,一種恍若隔世之感,油然而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