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帝王祭天的天壇

  天壇位於永定門內東側,占地麵積達270萬平方米,是故宮麵積的四倍,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築。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始建,初名天地壇,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稱現名。

  天壇是封建帝王祭天的地方。整個建築分內壇和外壇,有兩重壇牆圍隔,內壇集中了主要建築,其平麵北圓南方,象征“天圓地方”,環繞壇周半圓半方的圍牆俗稱天地牆。明朝永樂年間曾在這裏合祭天地。後來在北郊另建地壇,這裏才專門用來祭天。壇內建築主要包括齋宮、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壇以及儲存神牌的皇乾殿、祭祀時宰殺牲畜和製作祭品的神廚庫和宰牲亭等。為了連接地和天,南北中心軸之間建有一條丹陛橋,橋中間稍凸出的路麵稱“神道”,是“神仙”的專用道;左為“禦道”,專供皇帝行走;右為“王道”,是王公貴族和大臣將相的走道。

  齋宮是皇帝到天壇祭天時齋戒、沐浴的地方,其坐西向東,四周築有城牆,外麵環繞著深池。建築的中心是一座重簷垂脊的5間大殿,有漢白玉崇基石欄,殿內不用梁柱,又稱無梁殿。在祭天前三天,皇帝不飲酒,不吃葷,不吊喪,不聽音樂戲曲,也不接近後妃,獨自一人在此居住。

  祈年殿位於丹陛橋的北端,原名“天地壇”,最早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現在已經成為天壇的象征。殿內不用大梁長檁,由28根巨大木柱和相互銜接的枋、稅、桷、閂支持,高大而沉重的三重簷建築水平已達到巧奪天工的地步。殿內四根“龍井柱”代表一年四季,外層12根柱子表示子、醜、寅、卯等12個時辰,中層12根柱子象征12個月,內外簷柱相加共有24根,象征24個節氣。殿的四周沒有牆壁,全部為隔扇門,殿頂懸掛著相當精致美觀的彩色圖畫。

  圜丘壇坐落在天壇的南端,是皇帝們在冬至日祭天的地方,又稱“祭天台”。根據“天圓地方”的說法,建為圓形。又因為天屬陽性,因此壇麵、台階、欄杆所用的石塊、欄板的數目和尺度,都用一、三、五、七、九等陽數(即奇數)和它們的倍數來計算確定。人們站在石壇上層的圓心上,隻要小聲地說話,就能聽到很大的回音,這是因為音波傳到圓圍牆和石欄杆以後又迅速折射回來的緣故。

  皇穹宇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的場所。正殿圓形以象征天。東西各有5間配廡,存放圜丘配祀神牌。其正殿及東西配廡被一圓形的牆壁圍著,由於內側牆麵光潔平整,聲音可沿內弧傳播,故又稱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南台階前還有3塊回音石,能發出奇妙的回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