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交易心理概述

  一般來說,交易心理主要分為兩個方麵:其一是群體心理分析(即大眾心理分析),旨在解決交易者對市場中其他交易者的心理活動特征的把握,解決交易者在研究市場過程中如何保證正確的觀察角度的問題,幫助交易者認識市場和把握市場的動向;其二是個體心理分析,旨在解決交易者在交易決策過程中產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幫助交易者認識自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我們在交易心理的討論中不把重點放在專業的心理學理論研究上,而是更傾向於對實戰中的常見交易心理現象的分析和指引。

  技術分析是研究股票交易的初級階段,一般交易者持續研究2到3年都會小有所成,而交易執行問題才是高級階段,這就是交易心理控製,這是高手和普通交易者的一個分水嶺。這是比較難的一道坎,有的人可能窮其一生也無法越過這道坎,因為這跟智商已經沒有什麽大的關係了,更需要的是交易者對於交易和人生的感悟,也就是說交易者的人生理念和人生閱曆在這時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為這裏涉及到太多的人性問題,而人性有著很多的灰暗麵,這些灰暗麵是與生俱來的,又是很矛盾的,很難克服掉。比如說貪欲之念,他是使人上進的動力,又是把人推進火坑的魔爪,可是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天性,不論天性善良或者天性邪惡,每一個人都有貪欲之念,何況每一個人進入股市都是奔著盈利而來,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們通常說“利令智昏”,貪欲之念往往使我們的趨勢分析不客觀,甚至扭曲,更有甚者使我們忘記了執行我們正確的計劃和紀律,從而最終導致我們的失敗。所以交易心理控製雖然有悖於人性,但是這卻是我們通往勝利的必經之路。交易心理控製首先要對股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千萬不要認為股市是個暴富的場所,一定要清醒的明白,我們是在“經營”股票,不是在炒股票,股票的風險大於利潤,我們是在“虎口奪食”,暴利是不可能的,我們一定要把股票當做一個我們熱愛的普通生意一樣來經營,平均年回報率到20%已經不錯了。在上一章的上證多頭排列日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大熊市的時候可能一年都不必操作,平均每年的持倉時間一般在30%左右。想想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也隻有25%左右的年回報率,我們也就釋然了。

  所以穩定和持續的盈利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一次兩次的虧損也是我們可以接受的。這樣降低了目標,並且正確的認識了股市後,我們的心態就會平和很多。然後,我們要創造一個良好寬鬆的環境,使我們自己始終處於一個理性、平和、愉悅、寬鬆的心境下,這樣我們就可以比較客觀的看待市場,不受價格起起伏伏的影響,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並且有很好的執行力來執行正確的決定。大家都說巴菲特的選股水平是如何的高,我卻覺得巴菲特真正的高明之處不是選股的水平,而是他始終遠離華爾街,遠離利欲場,獨居小鎮,這樣,他就始終能不受外界的幹擾做出正確的決定,我認為這就是他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心態控製的最後階段,就是對自身的修煉了,這是交易的最高境界了。能達到這一層次的應該可以稱為大師了,對這一境界的交易者來說,金錢早已不是問題,他們做交易往往是為了做正確的交易,樂趣已經從結果變成了過程。

  1.1賺錢是一種精神特性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交易命運的內在因素。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是要先富起來。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交易者的精神特性!

  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裏各放進5隻蒼蠅和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隻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隻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麽找不到出口?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他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隻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他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他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他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他們是勝利者。

  對這個試驗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幹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動物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看看自己在交易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1.2人的天性不適合交易

  恐懼和貪婪是股市的兩股推動力量,也是人在股市中兩種最強烈的情緒。而這兩種情緒都源於人的欲望――貪。這是每個人的天性,沒有必要不勇於麵對,即使是交易大師,他們也有貪欲,隻是能令他們動心的貪欲已經很少了罷了。我們也相信,大師們可能修煉到了幾乎“無欲則剛”的境界。總之,大多數交易者畢竟是凡人,不是大師,我們還是要正視這個問題。

  佛家講普通人都有“貪嗔癡”,這樣來看,對交易者又多了兩種不利因素,下麵分別解釋一下:

  首先,貪就是想得到更多的收益,抓到黑馬天天大漲才好。交易者來股市都是為了賺錢的,這是必然,但貪者指的是超出了合理預期的盈利目標。投資大師和基金經理們年平均收益不過20%-30%,而很多交易者想天天找黑馬,月月有漲停!試想一下,如果12個月,每個月做一個能漲停的股票,那麽一年收益就是120%,去掉些虧損也會達到100%。這看起來好像不難,可實際上很難實現。要知道每個行業的平均投資回報率是基本平衡的。股市不可能是持續暴富的場所。

  其次,嗔與貪正好相反,是對不利方麵的過於偏執。比如表現在有了小盈利後馬上兌現,先取得到手的利潤,這樣做容易放過真正的黑馬。這種做法源於對風險的極度厭惡。另一個容易出現的情況是對操作失誤一直找各種借口,回避問題不解決問題。

  最後,癡是在不能分辨實際情況下,而對事物產生貪與癡的反應,也可以說癡者迷也。比如表現在對所謂專家股評的迷信,沒有理由地過於相信一些人的推薦。有些交易者認為媒體的觀點就是權威,可他不知道不同媒體的觀點其實也是大相徑庭的,他隻是樂於接受對自己持倉有利的觀點而已。這種做法是有選擇性的迷信,實則是不客觀的表現。

  “貪嗔癡”正好與交易的成功理念“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相反,所以說人的天性本不適合做交易。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那麽這些不利的本性其實是所有交易者的共同問題。隻要我們正視並解決了,那麽就會比其他交易者更有優勢,大大地增加了我們成功的可能性。股票交易放大了人性,使我們對人本身有了更清醒的認識。要改變交易中的不良習慣,隻有通過紀律約束慢慢來進行,這便是係統化交易要完成的任務,先約束再磨練最後達到從心所欲。

  我們所說的賺錢的特性和係統化交易最後都統一到了執行上來,不過一般交易者都達不到這種境界,很多人都知道這種境界,但隻有極少的人能夠做到,如何達到呢?這需要個人自己來完成。書本或別人的提示或有助於你的修煉,但最終過程必須自己一步一步地走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這個過程。

  “華爾街不曾變過。口袋變了,股票變了,華爾街卻從來沒變,因為人性沒變。”

  ――傑西利弗莫爾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