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參觀都江堰

  巴蜀,一個古老的名字,四川的代稱。

  導遊是這樣向遊客講解巴蜀的:巴,古族名。巴人主要分布在川東、鄂西一帶。相傳周朝以前居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一帶,廩君為著名首領,後向川東擴展。武王克殷,封為子國,稱巴子國。春秋時與楚、鄧等國交往頻繁,對鄂西、川東的開發有重要貢獻。周慎靚王五年(前316)並於秦,以其地方為巴郡。族人在川境內的,部分稱“板楯蠻”,南移到今湘西構成“武陵蠻”的一部分;先後移到今鄂東的,東漢時稱為“江夏蠻”,兩晉南北朝時稱“五水蠻”。

  蜀,獨也。《方言》第十二:“蜀也,南楚謂之獨。”郭璞注:“蜀猶獨耳。”《管子形勢篇》有言:“抱蜀不言,而廟堂既修。”古族名,國名,其族分布在四川中部偏西。周武王時曾參加伐紂的盟會。西周中期以後的一個首領名蠶叢,始稱蜀王。後禪位開明氏。從郫縣遷都今成都,傳十二世。周慎靚王五年(前316)並於秦,秦於其地置蜀郡。

  四川,地區名,宋鹹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峽路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總稱“川峽四路”,後簡稱四川。南宋設有四川宣撫、製置、總領等職,統轄四路軍政財賦,元合四路置四川行中書省。

  四川,亦由岷江、嘉陵江、烏江和沱江四條大河而得名。

  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文學家劉向在《戰國策》中曾這樣描述四川:“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裏,蓄積饒多,此謂天府。”從此四川在中國獨享“天府之國”的美稱。

  四川是中國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最多的省份。“巴山蜀水,鍾靈毓秀。”現有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4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有劍門蜀道、貢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嶺雪山等九處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峨眉天下秀、夔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青城天下幽“四名天下”之譽。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十一處,自然保護區四十處,省級風景名勝區四十四處,從高原、山地、峽穀、盆地、丘陵、平原,到江河、湖泊、溫泉、瀑布、岩溶地形、丹霞地貌,可謂“一應俱全”。五大牧場之一的川西橫斷山區,雪峰聳立,林海蒼茫。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洶湧澎湃,形成了許多神秘、險峻的曠世奇觀……

  川西風光悠久燦爛的巴蜀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80年代,在四川廣漢發現“三星堆遺址”,證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當的規模。在漫漫曆史長河中,四川更是孕育出無數青史留名的偉人:李白從這裏仗劍遠行,杜甫在此望月懷鄉,陳子昂、蘇東坡、陳放翁恰如燦爛的明星,諸葛亮勤謹治國,唐玄宗劍閣聞鈴,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在發展巴蜀文化的過程中,四川文人輩出,揚雄、司馬相如、李白、蘇東坡都出自四川,杜甫、陸遊、黃庭堅等許多文學天才都在四川生活過,杜甫詩作的三分之一都創作於四川。

  遠在兩千多年前,“蠶叢之國”的四川即開辟了西南絲綢之路,其以成都為起點,經雲南,過緬甸,入印度,遠達中亞及歐洲。通過這條路,輸出了盛產於四川的絲綢、布匹、瓷器和茶葉,輸入了寶石、玉石、珍珠、海貝和玻璃,加強了四川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當時的蜀錦就以圖案新穎豐富、織工精巧、色彩豔麗而被視為中國文化的象征。

  我們當地流行這樣一句話:“少想進川,老想進廣。”說的就是巴蜀有天下之勝的山水,有豐富而獨具特色的巴蜀文化。

  為落實全縣來年水稻雜交種穀,我和農口的幾個同事專程去了一趟四川廣安的製種基地。

  來到廣安後,經過幾天的忙碌,所有工作都做好了,廣安縣良種公司的同誌建議我們上成都,去都江堰走一走,看一看。

  這建議提起了我們參觀的興趣。第二天一早,我們吃過早餐就驅車上路了。我們自東向西穿過成都平原。

  都江堰

  金秋十月,廣闊的成都平原上,天高氣爽,成熟的晚稻田裏,金光閃閃,一派大豐收的景象。秋風陣陣,稻穗隨著微風起伏,整個平原就是金色的海洋,真似一幅巧奪天工的巨幅畫卷。我盡情地欣賞著這無與倫比的美景,心情特別興奮、激動,啊,我看到了天府之國!

  上午10時許就到了都江堰。我們沿著玉屏山腰的鬆茂古道一直前行,不久就登上了高踞於虎頭崖的玉壘關,被譽為“天府之源”的都江堰,連綿不斷的岷山群峰,無邊的秀色,洶湧的江流,盡收眼底。

  “疏江亭上眺芳春,千古離碓跡未陳”,當我們聽到明人楊升庵這首詩時,不由得想起兩千兩百多年前在這裏鑿離堆、穿二江,留下這“澤被西川,福蔭萬民”的偉大水利工程的蜀郡太守李冰,後人繼承發展造就的“天孫縱有閑針線,難繡西川百裏圖”寶貴文化遺產--都江堰。想起那洪荒年代,人們憑著簡陋的工具,同大自然進行拚搏的情景,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千裏雪山,層巒疊嶂,那就是岷江的搖籃。放眼遠望,玉壘關西邊的千裏岷山,逶迤天外,江水從萬山叢中奔騰而下,岷山依依不舍,夾崖相送。灌縣城西分水堤前,在岷江出峽處,建於戰國末期的都江堰把大江一分為二,水馴服地化成兩條銀色的綢帶,蜿蜒地在大地上延伸,澆灌農田,孕育豐收。

  都江堰附近,是有名的文物寶庫和山水畫廊,有“白沙晚渡”“金堤夕照”“離碓鎖峽”“寒潭伏龍”“寶瓶春曉”等自然景觀,有“玉壘關”“安闌橋”“二王廟”“伏龍觀”“靈岩寺”等富有特色的建築。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紀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績的二王廟,它北枕玉壘,麵對大江,樓台與古柏、銀杏相映,角亭與春蘭秋菊交融,殿堂巍峨。殿堂內,李冰父子塑像神態端莊。遊人來到這裏,就會領略到一個真理:有功於人民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

  如果說,二王宮闕是藏身萬綠叢中,那伏龍古觀恰似浮在水麵上的仙山瓊閣,那樓台亭閣隱現於波氣雲影之中,萬頃銀濤,綠出一堆,像一幅山水畫卷,饒有詩情,讓人盡情遐想。還有那矯若遊龍的安闌索橋,飛貫大江南北,在那青山秀水之間,人們用它征服了自然險阻,這是我國古代文明的傑作,也是西南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如今鐵索橋橋頭堡和橋心更加雄偉壯觀,多姿多彩。如果你有興趣踏上江風習習、濤聲震耳的索橋,就可以領略到“乘風時上下,帶雨亦飄搖”的特殊感覺。

  都江堰北偏西的玉壘山公園,萬木蔥蘢,是一座新辟的森林公園。該公園頗有特點,攀上山頂,山水城堰,春華秋實,紛呈眼底。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上遊和中遊的接合部,是岷江出口處。岷江是長江上遊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四川北部高山,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起洪災。洪水退,又是沙石千裏,而岷江東岸的玉壘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秦昭王後期,李冰任蜀郡太守期間,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精心選擇成都平原頂點的岷江上遊幹流出山口處作為工程地點,在公元前256年前後建成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岷江將都江堰市分為河東、河西兩大塊。河東諸山屬龍門山脈,最高峰九頂山海拔4984米。山區峰巒疊嶂,岩壑幽深,雄奇秀麗。平原區河流縱橫,渠係密如蛛網,灌溉便利。

  都江堰市是山水園林城市,市域林木覆蓋率達70%,五條河流穿城而過,靈岩山矗立城區,玉壘關、鬆茂古道、安闌索橋點綴其中,山、水、城、林、堰、橋相融,渾然一體,呈現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滿城水色半城山”的特色。

  都江堰是中國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跡,被譽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水文化的搖籃”。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遊,地處都江堰市城西,是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建成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至今仍發揮著巨大效益。對這項水利工程,曆代均有維修發展,因而經久不衰。新中國建立之後,更加注重水利工程建設,更多地利用現代科學成就,不斷地改造大堰本身,同時大規模地整治和開辟新的灌溉渠係,擴大灌溉麵積。目前灌區已擴大到27個縣(市),除川西平原外,還擴灌到德陽、綿竹、綿陽、仁壽、資陽、青神、中江、三合、射洪等十個縣(市)。

  都江堰的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分洪減災,又可達到引水灌溉、變害為利的目的;另外一條水流匯入長江。工程最主要的部分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係統中最關鍵、最重要的設施。渠首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流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組成,科學地解決了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控製水流量等問題,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應,渾然天成,巧奪天工。

  魚嘴分水堤坐落在岷山中遊的頂端,將奔騰而來的岷江一分為二,外江為原始河床,內江用於引流灌溉。其巧妙之處在於:一是它利用內江河床低,枯水季節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寬,洪水季節六成泄洪,所謂“分四六、平潦旱”;二是魚嘴處於岷江中遊第一彎的末端,巧妙地利用了彎道流體力學的自然法則,即表麵水流入凹岸,低層水流入凸岸,於是沙石含量較少的表層水自然湧入內江,而低層水則順著江灣的凸岸擠向外江,絕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河道上流動留沉,所謂“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當魚嘴將水導入內江以後,奔騰的江水便流向成都平原。野性不羈的岷江水如何駕馭?正是“飛沙堰”起了關鍵作用。飛沙堰的高度剛好超過內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緊急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巧妙地利用離心力的作用和虎頭岩的頂拖作用,將上遊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數百公斤的巨石從這裏拋出江外,確保內江通暢無阻,真有鬼斧神工之妙。

  飛沙堰古時稱“減水河”,取其排洪飛沙之意。“飛沙堰”過去是用籠石壘砌,清末用籠縱橫壘砌,間貫以梅花樁。現在的飛沙堰改用混凝土澆灌,其上寬可行車。

  寶瓶口是由人工鑿通的高40米、寬20米、長80米的出口,玉壘山被一分為二,其間隻留出20米的入水口,內江水從百米之寬的河道湧向寶瓶口,平水季節奔流而過,高峰時節,不加節製的水流一擁而入,成都平原就會遭受洪澇災害。飛沙堰的設計與寶瓶口互相結合,它的高度剛好超過內江河床2.15米。這就意味著當內江水位升高2.15米後,洶湧的波濤將從飛沙堰溢出,寶瓶口入水便始終在一個幾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從此以後既獲灌溉又安然無恙。

  都江堰建成二千多年來,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它至今仍在發揮效益。它的灌溉麵積不斷擴大,並且有供水、發電、養魚、旅遊等綜合功能,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見的。

  四川人民敬李冰如神明,修建了二王廟,以紀念李冰父子。二王廟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們推崇他的功德。宋、元兩代,李冰父子先後被敕封為王,故將崇德祠改為二王廟。現存建築位於都江堰工程之側,為清代重修。廟宇負山麵水,峰巒簇擁。重重殿宇從山腳逶迤而上,亭、殿、祠、照壁、圍牆迂回幽深。廟內多處刻有治水“三字經”“六字旨”“八字格言”,有大量讚稱李冰業績的碑刻、詩文、匾額、楹聯。兩千二百多年來,李冰父子鑿堆、開堰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福澤,其功德一直為人所敬仰感激,二王廟從古至今不但香火興盛,而且在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和民間的祭祀活動,形成了以李冰父子為主題人物的、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的傳統廟會。

  在都江堰,除了每年要舉行以李冰父子為主題的祭祀活動,每年在清明節還要舉行放水大典--“放水節”。

  “放水節”每年清明節在都江堰舉行,是西川平原形成的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在這裏,放水節比春節還重要,節日氣氛比春節還要隆重、熱鬧。到了清明節,內江需要春水灌溉,便在渠首舉行既熱鬧又隆重的儀式,拆除攔河榪槎,放水入灌渠,這個儀式叫“開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正式由官方將清明節這一天定為“放水節”。從此,放水節活動更盛於以前,不僅宰牛殺羊祭祀,還同時展開相關的商業活動。

  宋代以後,清明放水節儀式日漸隆重,一般由總督、巡撫等省級官員擔任,主管官主持大典。放水前一日,主管官從成都啟程,途中要先到郫縣望叢祠祭拜古蜀國治水有功的望帝和叢帝,當晚宿灌縣(今都江堰市)行台衙門。次日清晨,開水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大型鼓樂隊和儀仗隊在前麵引路,主祭官坐轎,隨從抬著豐盛的祭品,先到伏龍觀,再沿著玉壘山古道出宣威門、玉壘關,來到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清代規定祭祀李冰父子的禮儀是:牲用少宰,主祭官穿公服,行三跪六叩禮,宣讀祭文。祭拜二王廟之後,官員們就來到堰功祠,瞻仰曆代修堰有功者的塑像。最後來到楊四廟前邊的彩柵內正式開水。

  古堰兩岸,人群密集,盤山路上,觀者無數,主祭官一聲號令,“咚,咚,咚”三聲禮炮,頓時鑼鼓喧天,火炮齊鳴,幾個剽悍的堰工縱身跳上內江攔河木馬樁,揮動利斧,砍斷榪槎盤杠結點的竹索,用大繩係住“榪腦頂”,河灘上十餘名大漢接過扯榪大繩拉倒榪槎。攔河榪槎解體了,江水猶如脫韁野馬,從決口處湧入內江。堰工們一邊吼著開水號子,一邊執竹竿向水頭打幾下,告訴水頭:不要打壞良田,不要衝毀橋堰,要為民造福。此時,兩岸群眾麵對滔滔江水,歡欣鼓舞。年輕人拚命沿江奔跑,歡呼雀躍,不斷用小石子向流水的最前端擲去,名為“打水老腦殼”。老人則爭舀頭水祭神,認為可以消災得福,進而求得神靈保佑。開水後,主祭官必須立即坐轎或乘車,急奔成都,趕在水頭前到達成都,如落在水頭之後,當年便有水不夠用之險。

  1940年,國民政府主席主持開水典禮,都江堰渠道各主要工程豎立高八尺、寬一丈的工程解說牌,古時的三跪六叩禮改為對李冰塑像三鞠躬,全體參祭人員齊聲朗誦《送神詞》。隨從人員將鮮花捧送給主祭官,齊唱紀念歌,歌畢,獻花,獻帛,獻爵,然後奏樂,鳴炮放水。

  1950年清明節,舉行了新中國建立以後的首次放水典禮,當天萬人空巷,盛況空前,川西北臨時軍政府委員會副主任李井泉主持慶典。英國《泰晤士報》曾將其作為重要新聞加以報道。1957年,都江堰歲修措施改進,修建了電動鋼製閘門,可以隨時啟閉,都江堰內不再斷流,以往砍榪槎放水的儀式也不再舉行了。

  為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李冰精神,1990年,都江堰恢複傳統的放水節,但由於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修繕日趨科學和完善,雖然每年仍舉行清明放水,卻隻有“仿古儀式”而沒有“放水儀式”。

  2006年清明節,都江堰再次砍斷榪槎,開江放水,再現川西人民“開水”的盛況,場麵氣勢恢宏。4月5日,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對清明放水節活動進行了約兩個小時的全球現場直播。經過曆史沉澱的清明放水節,作為中國水文化中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的民俗運動,被列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水文化在飛滾的浪花中世世代代傳揚下去。

  千百年來,人們特別是川西人民從四麵八方前來為李冰上香,官府也非常重視對李冰的紀念,感謝他為民造福,留下了這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參觀時,講解員跟我們介紹說,李冰不僅僅留下了“澤被西川,福蔭萬民”的都江堰,還留下了一顆為民的赤子之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強的意誌、堅忍的毅力。

  據史書記載:李冰,戰國末期秦國人。他被秦昭王(一說為孝文王)任為蜀守。李冰是位賢明的地方長官,他在任內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一是鑿離碓,壅江作堋,穿二江,就是鑿開寶瓶口,作魚嘴水堤,把寶瓶引水口與郫江(今走馬河)、檢江(今柏條河)連接起來,形成都江堰灌區主要渠道。在岷江以西穿羊摩江,灌江西。二是整治航道,一處是東山烏龍山處水脈湍急,破壞舟船。李冰發卒鑿平懸崖,通正水道。一處是處薪燒棘道(今宜縣金沙江兩岸)江中大灘。三是治理其他河道,通文井江(今崇慶縣西河),導通山洛水(今石亭江)。四是修了到笮都(今漢源縣東)的道路。五是鑿鹽井,穿廣都(今雙流縣境)鹽井諸陂池,等等。

  公元前109年,太史公司馬遷受命撰寫史書,為寫好史書,司馬遷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其駐足水流湍急的岷江之畔、離碓之上,被眼前氣勢宏大的治水工程--都江堰所驚呆。其後司馬遷以他如椽之筆在《史記河渠書》裏為人類留下了李冰和都江堰最早的記載:“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

  2000年初春,聯合國遺產專家莫洛伊博士一行,在科學顧問、國家建設部和都江堰領導的陪同下,為驗收“雙遺產”都江堰,從青成山來到都江堰。莫洛伊一行被青城山和都江堰景區美如夢境的景致所陶醉。最讓莫洛伊驚歎的莫過於都江堰三大主體工程:寶瓶口、飛沙堰和魚嘴,還有為緩解都江堰“歲修”時內江斷水和成都平原用水矛盾,於1963年動工到1964年修成的全長1502米長的暗渠。他手指滔滔岷江水,讚不絕口地對中國同行說:“都江堰排沙問題可以說是世界人工水渠上解決得最好的。”他說,“你們中國有個水利專家,叫黃萬裏,是一個了不起的專家。黃先生說:一般河流漂的泥沙,像黃河那樣,都是懸移質,另外一種是推質,岷江就是。當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時發現岷江河床底下推移質很嚴重,多少噸的大石頭都衝得下來,那就不是泥沙問題了。都江堰既解決灌溉問題,又解決推移堵塞河床的問題,真是太了不起了……”

  走進太守李公祠,亭壁間、牆壁上題寫和嵌刻著多幅李冰治水的經驗--“深淘灘,低作堰”,人稱“六字訣”。講的是內江引水渠道每年要修到一定的深度,保證內江進水能滿足灌溉的需要。“低作堰”就是飛沙堰要適當作低,使之既能攔蓄江水灌溉,又能排泄洪水,防止發生水災。“挖河沙,堆堤岸”,說的是挖沙、石加固河堤。“砌魚嘴,安羊圈”說的是加固水利工程。“立湃闕,備漏罐”說的是搞好泄洪設施。“籠編密,石裝健”說的是保證工程質量。“分四六,平潦旱”說的是保證內外江分水比例適合,使灌區無旱澇之災。“水畫符,鐵樁見”說的是觀測水情要刻畫分明,便於觀察。“遵舊製,毋擅變”,說的有成效的事物不要擅自變更。“遇彎截角,逢止抽心”被稱為“八字格言”。這些主體工程和治水經驗最科學最經典的是“飛沙堰”和“離碓”。

  “飛沙堰”既排洪可飛沙,而“離堆”在都江堰的整體布局上,使內江有了一個堅固的進水口,加上飛沙堰等設施,使內江進水量基本上得到了控製。離碓又是實現內江“急流緩受”的重要設施,沿內江河道曲折前進的江水直抵離碓,產生極大的反衝力量,與江水的衝力互相抵消,使江流變緩,再從寶瓶口“徐徐吐出”。洪水季節,離碓如砥柱中流,迫使寶瓶口前水位升高,多餘的江水即從飛沙堰泄歸外江。

  講解員還特地跟我們介紹了關於“臥鐵”的問題。“臥鐵”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歲修”的尺度與標準,它埋藏在魚嘴工程沿內江河道向下兩百米深渠底層,每年“歲修”時,淘至見到臥鐵為準,淘不夠,則內江河床太高,將減少成都平原春灌用水;淘過了頭,過量的洪水則會湧入內江,導致內江灌溉區洪水災害。

  史籍最早可考的臥鐵,鑄於明代萬曆年間,但實體形式之外的“臥鐵”,作為考量岷江水量的尺度,早前就以“石柱人像”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過肩的形式,與都江堰共同度過了兩千二百五十多年的曆史。然而,能夠科學衡量引水量的物件還是“臥鐵”。以臥鐵為標準的歲修淘灘之後,長約3000米的魚嘴分水堤,在旱澇時節分割內江、外江的水量時,可以得心應手地演算“四與六的哲學”,春耕用水季節,內江進水六成,外江進水四成;而在夏季洪水季節,內外江進水比例則自動顛倒過來,內江為四成,外江為六成,正好應了李冰治水“三字經”中所說的“分四六,平潦旱”。

  站在二王廟前,麵對我們勤勞智慧的祖先留下的這一寶貴遺產,遙想在那洪荒的歲月,李冰帶領人們,憑著簡陋的工具,同大自然拚搏的情景,是何等的艱辛,又是何等的偉大!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