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敦煌古城、莫高窟

  敦煌古城在今敦煌城以西,為漢代敦煌郡、唐代沙州城。黨河水從西南來,繞道舊城東牆外,向東北匯合灌注。解放後,黨河水由上遊改渠,灌溉農田。《敦煌雜抄》記載:“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漢敦煌郡治,經黨水北街,圮其東西。雍正三年改城東另築衛城,周圍三裏三分,開東、西、南三門。”由此知棄舊城而築新城的原因。現故城內外均為耕地,其範圍東西約寬718米,南北長1132米。在城西角留有城墩,比城牆高出一倍多,下部為夯土版築,上部多用厚大土坯砌成,通高16米,尚可看出西涼和唐代加固的痕跡。據記載,城有南門、西門,其餘東北二牆是否有門,沒有記載。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設敦煌郡,從內地移了很多人來這裏。我們看到的故城城垣就是當時的敦煌郡城城郭。公元400年,武昭王李暠在此建都,稱西涼國,後遷都酒泉。公元421年,北涼沮渠蒙遜攻敦煌,敦煌太守李恂率數十騎入城,長史宋承、武衛將軍張弘等推李恂為冠軍將軍、涼州刺史。蒙遜遣世子德政率眾攻敦煌城,李恂閉門不戰,蒙遜又親自率眾二萬攻之,三麵起堤以黨河水灌城。李恂遣使請降,蒙遜不許,宋承、張弘開門降,李恂自殺,西涼國亡。

  唐武德二年(619)在此置沙州,因城南七裏有沙山而得名。此後曆朝在這裏設州或總管府,明永樂三年(1406)置沙州衛,正統十二年(1447)廢。城中有白馬塔,相傳為後秦所造,舊誌稱“古城晚眺”為敦煌八景之一。

  我們還參觀了莫高窟。

  從敦煌到莫高窟有二三十公裏路要走,那天的早餐都提前吃了,飯一吃完,都忙著上了大巴。

  為了使遊客們對莫高窟有更多的了解,讓我們的思想早一點融入敦煌藝術的世界,一上車,導遊就跟我們介紹敦煌和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著名的藝術寶庫。它位於中國西部高原的河西走廊,是一塊極富魅力的地方。如果沿著走廊西行,途中的雪山峻嶺、邊牆塞障、大漠孤煙、古道駐鈴、石窟塔景、清泉綠洲,皆如詩如畫,讓人目不暇接。當來到走廊西端的敦煌時,展現在麵前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就更加多姿多彩了。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屬暖溫帶氣候。在這個群山擁抱的天然小盆地中,黨河雪水滋潤著肥沃的土壤,綠樹濃蔭擋住了黑風黃沙,確保了糧棉旱澇保收;瓜果四季飄香,沙漠奇觀神秘莫測,戈壁幻海光怪陸離,文化遺產舉世聞名。這就是美麗的敦煌,一塊神奇誘人的土地。

  敦煌有著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原部落戰爭失敗後被遷徙到河西走廊的三苗人就在這裏繁衍生息。他們以狩獵為生,掌握了原始農業生產技術。敦煌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是古代中國的戰略要道,可以說誰占有這個地方,誰就可以得到西域,誰就有了通往西域進而通往西亞、東亞、歐洲和全世界的交通要道,因而敦煌是曆代王朝和政治勢力爭奪的一個地方。從西漢到明清,從強盛的漢唐到混亂時期的“五胡”“十六國”,這裏戰爭不斷。為了防禦外部入侵,加強對敦煌的管理,遠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設有敦煌郡,修長城,建關設點。

  導遊跟我們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莫高窟名稱的由來;一個是三危山的佛光。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為什麽叫莫高窟呢?原來,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的洞窟中就已經出現,在藏經洞出土的遺書中也有確切的記載。其名稱的由來,敦煌學者做過專門的研究,目前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莫高窟修造在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周圍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綠洲高近百米。百姓又稱千佛山,古漢語中沙漠的“漠”與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處開鑿的石窟便叫莫高窟。二是在古代敦煌,鳴沙山又稱“莫高山”,千佛洞在莫高山下,屬莫高山所管轄,故千佛洞又稱莫高窟。三是,樂樽和尚在大泉河穀最早開窟,後來的弟子相繼也開鑿石窟,但道行都“莫同於此僧”,難以超過他。樂樽在此地首開的石窟,以後就叫莫高窟,是為了紀念樂樽開創首窟之功。

  關於“三危山的佛光”,導遊是這樣說的:三危山雖不是名山大川,但它那粗獷雄健的氣勢、驚心動魄的佛光山色,使人心旌搖蕩。每逢雨後,雲遮霧罩的三危山時隱時現,被鮮紅的夕陽照得五光十色,撲朔迷離。據傳,這就是三危山的佛光。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就是在佛光的指引下才開鑿的。

  那麽,是誰在三危山下首先發現了佛光並開鑿了第一洞窟呢?

  相傳,前秦建元二年(366),敦煌有個叫樂樽的和尚對佛非常虔誠,經常身披袈裟,手持禪杖四方雲遊。有一天,樂樽遊到了三危山下的大泉河穀。經過一天的奔波,他又餓又渴,十分疲憊,坐在綿軟的沙灘上歇息。這時候,夕陽西下,他驀地抬頭一看,奇跡出現了,對莫高窟麵的三危山金光萬道,放射著五顏六色的耀眼光環;三座危峰的金光中化作“三世佛”現出真容,倏地一晃,好似有無數菩薩在誦經說法;金光明暗交替地閃爍著,又隱約看到飛天仙女在金光中飛舞,有的在撒花,有的在彈奏樂器……一心持戒修行、禮佛誦經的樂樽被這佛國奇景驚呆了,他認為三危山上的金光就是佛光的顯現,這佛光照在他身上,他頓感身心愉悅,疲憊盡消,心想,我苦苦尋求、頂禮膜拜的佛祖靈光不就是在三危山嗎!還要到哪裏去追尋呢?他決定就在此修行拜佛。

  於是,樂樽四處募款化緣,請來工匠,在大泉河西岸的峭壁上開鑿了一個石窟。莫高窟的第一個石窟就這樣於1600年前在這塊沙漠聖地誕生了。從此,三危山上的峽穀燃起了拜佛的香火,響起了誦經的木魚聲。

  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樂樽當時所見到的金光千佛,隻是一種自然奇景引發的幻覺。這種自然奇景,我們今天在三危山上仍可看到。因為三危山是剝蝕殘山,山上無草木,岩石為暗紅色,岩石所含石英、雲母等礦物質,遇夕陽反射,燦爛若似金光。當然,生活在千餘年以前的樂樽對這種自然奇景無法理解,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完全把它歸於“佛”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又有一個和尚來到大泉河穀,也在一個雨後的傍晚看到了三危山上的“佛光”,堅信這兒是佛祖聖地,在樂樽首開的洞窟旁邊,又開辟了第二個洞窟。這個和尚名字叫法良。

  以後,一代又一代的佛門弟子、達官貴人、商賈百姓,都在這裏捐資開窟,興建寺院。洞窟的規模漸漸擴大,僧侶們來來往往,香客朝拜者絡繹不絕。絲綢之路的興旺、佛教文化的交流,更使莫高窟紅火起來。

  導遊領著我們進洞窟,一邊看,一邊為我們講解。我們在莫高窟整整參觀了一天。

  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東南25公裏處的大泉河穀裏,南北長約1600米。那鱗次櫛比、重重疊疊的洞窟,猶如蜂巢鑲嵌在刀削斧劈的斷崖上。窟前棧道曲折,樓閣巍峨兀立,鐵馬風鈴懸響,氣勢宏偉壯觀。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各朝各代都有建造,元朝終止營造。早在唐朝武則天時代洞窟建造已達到一千餘龕,因之俗稱“千佛洞”。

  莫高窟雖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仍保存洞窟492個,現存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莫高窟的藝術博大精深、氣魄宏偉,莫高窟是集建築、雕塑、壁畫三位於一體的立體藝術寶窟,內容極為豐富。曆代民間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並融合了外來文化的表現手法,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和中國民族風格的佛教藝術,這些規模宏大、為數驚人的宗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通、地理、宗教、社會生活、民族關係、中外友好提供了珍貴資料,是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莫高窟的建築藝術完整地保存了千百年間的建築形式。現存的492洞窟中,有形式多樣的禪窟、殿堂窟、景窟等。它是設置宗教雕塑和壁畫的神殿,是僧侶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早期石窟的窟形是中心塔柱式的外來形式;隋唐石窟典型的形式是平方形覆鬥頂,後壁一龕;唐代後期以至宋元,壁畫佛龕又被洞窟中央的佛壇所代替,騰出一整塊石壁繪製大型壁畫。建築形式的演變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融化吸收,使它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形式,其中不少是我國絕無僅有的古建築傑作。

  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在石窟中占據著主要位置。彩塑多為一佛二菩薩的三身組合。還有阿難、迦葉、十大弟子及羅漢、天王、金剛、力士等,其造型從北魏前期的粗壯而逐漸演變為後期的清瘦。隋唐以來,出現了七至九身彩塑的群像,藝術風格又趨向雍富華麗。特別是唐以後的許多優秀作品,如輕倩柔媚的菩薩和剛勁勇猛的金剛、力士,充分體現了藝術家的嫻熟技巧和真情實感。這些塑像與壁頂部的壁畫、地麵上的蓮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天堂。

  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數量最大、內容最多、色彩最鮮的壁畫藝術,真是一座巨大的美術陳列館。當你置身窟中,那神態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薩,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態嫵媚、淩空翱翔的飛天,那五彩繽紛的鮮花紛紛揚揚,那不奏自鳴的樂器演奏著仙曲……仿佛把人帶進神仙天國,讓人身心隨著飛天飄旋,好像整個洞窟都在晃動!按壁畫內容,可分為佛像畫、裝飾畫、圖案畫等。從藝術上講,它顯示了各族藝術家非凡的創造才能和高度藝術成就;從曆史上講,它反映了我國曆代民族各階層的勞動活動、社會生活、科學技術、音樂舞蹈、民族風情、衣冠服飾等等,其內容之廣泛,形式之多樣,曆史之悠久,技藝之精湛,舉世罕見,呈現了各個朝代不同的繪畫風格,構成了一部中國古代美術史。

  敦煌地處西北的大漠戈壁,宋明以後海運開通,絲綢之路漸趨冷落,莫高窟也隨之默默地沉睡在三危山。

  到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籙在清理洞窟流沙時,偶然發現了一個秘密--16窟甬道的北壁有一個不知何時封閉的小石窟,裏麵珍藏著數以萬計的經卷、手稿、文書、織繡,因沙漠幹燥,保存得非常完整。這是神話中的聚寶洞!它的神秘在於不知什麽時候、也不知什麽人將這批珍貴文物放在這裏麵,並將洞門封閉,從此無人知曉。這就是17窟--藏經洞。

  當王圓籙用一雙枯瘦的手打開寶庫的洞門之後,一批批外國探險家、考古學家接踵而來,有英國的斯坦因、法國的伯希和、俄國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等。他們想方設法、挖空心思從王道士的手中拿走了大批文物,分別收藏在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的博物館。從此,莫高窟的珍貴文物流散到國外,其輝煌的藝術也隨之被介紹到了國外,震動了國內外的學術界,吸引了不少學者對莫高窟的遺書和造型藝術進行專門研究,進而形成了一門國際顯學--敦煌學。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被譽為“敦煌藝術的保護神”的常書鴻先生從國外來到敦煌,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成立了“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對年久失修的莫高窟進行了清理、保護。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1963年,國務院撥款對殘破不堪的洞窟進行了全麵的加固和維修,使古老石窟的麵貌煥然一新。1984年成立了敦煌研究院。今天,莫高窟以嶄新的姿態,歡迎中外遊客的觀光,迎接中外學者進行國際藝術文化交流。

  從洞窟參觀出來,導遊領著我們參觀莫高窟的外景。原來,莫高窟洞窟就在三危山與鳴沙山的懷抱。當地人稱“莫高窟坐鎮兩山”,其地理位置天生如意。

  三危山色如紫羅,崢嶸突兀,昂首屹立在大泉河東岸,鳴沙山山形彎環、嫵媚溫柔地臥躺在大泉河的西岸。兩山剛柔並濟,隔水相望。在兩山之間,流淌著大泉河。這條河每遇山洪暴發,便洶湧澎湃,一瀉千裏;而平時漾淌著一縷綿綿而清澈的溪水,澆灌著兩岸的土地。這裏紅柳叢生,芳草青青,柳綠花紅。穿過濃蔭蔽日的楊柳樹林,走過鬆柏夾道的小路,透過疏密相間的綠葉青枝,就會看到礫石峭壁上的藝術寶庫--莫高窟。

  親愛的朋友,當你步入藝術的殿堂,在那大小不等、形製各異的神秘洞窟中徜徉,麵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彩塑和豐富多彩、精美絕倫的壁畫,在人間天國的藝術世界中讚不絕口、流連忘返的時候,你可知道莫高窟為什麽要建造在兩山對峙、荒無人跡的河穀裏的斷崖上嗎?

  這時候,導遊跟我們講起了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故事。相傳三危山是條青龍,鳴沙山是條黃龍。青龍要向西擴展地盤,黃龍要向東擴展地盤。二龍在大泉河相遇,大戰起來,一直鬥了九九八十一天,鬥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弄得百姓苦不堪言。這天,如來佛祖應觀音菩薩的邀請,帶領弟子去普陀山講經說法,路過這裏。百姓聽到佛祖與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來了,口念阿彌陀佛,請求佛祖救苦救難。如來佛除惡揚善,用佛法將二龍鎮伏在大泉河兩岸,青龍化作了三危山,黃龍化作了鳴沙山,二龍一除,日晴月朗,大地恢複了生機,百姓也安居樂業了。

  但惡龍不死心,互相不服,如來佛走後不久,每隔三天五天就又爭鬥起來。不久,如來佛返回西天,途經這裏。百姓口念阿彌陀佛叫苦連天,請求佛祖想個長久之計,徹底將惡龍製服。

  如來佛沉思片刻,說:“惡龍不除,天無寧日,我佛大慈大悲,留下‘阿難’和‘迦葉’為百姓除害吧!”說完先回了西天。阿難、迦葉對百姓說,要想徹底治住惡龍,就必須把如來佛的真容刻在大泉河穀,才能鎮住它們。眾人齊聲響應,願為造像出錢出力。開工造像時,阿難和迦葉心想,二人合造一尊佛像,以後算誰的功勞呢?不如一人造一尊。於是迦葉在河穀懸崖上的南麵造了一尊大佛,叫南大佛(第130窟);阿難在北邊造了一尊大佛,叫北大佛(第96窟)。兩尊大佛坐鎮大泉河岸,青龍、黃龍俯首帖耳,再也不敢爭鬥了。從此,百姓太平無事,敦煌風調雨順。

  這不過是一個宗教傳奇故事,其實莫高窟修建在大泉河穀斷崖的真正原因,是古代勞動人民科學地選擇了這裏的地理環境和位置。石窟寺是印度佛教的產物,是佛教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為排除世俗生活的幹擾,便於學經和修行,石窟寺往往借助壯觀的自然景色,選在山勢險峻、流水潺潺、景色秀麗的地方,莫高窟的選址也是這樣。這裏不僅能開鑿洞窟、塑像拜佛,還可以開荒種植樹木、糧食,為僧侶提供生活資源。

  莫高窟開鑿的洞窟為什麽又大又多?這與它的地質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莫高窟的岩石在地質上屬於第四係酒泉礫岩,並夾有砂岩。這種礫石、沙土等自然膠結而成的礫石層,沒有整體岩石那樣堅硬,容易開鑿。由於礫岩鬆散,不能鑿像,隻能泥塑,所以莫高窟的佛像都是泥塑、彩繪相結合的。

  莫高窟不僅山水優美,而且處在主要交通線上,絲綢之路暢通之後,敦煌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它最先接受西域文化的影響,同時不斷得到中原文化的充實。印度佛教沿絲綢之路,從新疆傳到敦煌,再由敦煌傳到中原。因此,敦煌作為一個中西貿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都市,是佛教傳向內地的驛站。在大泉河穀修建莫高窟也是曆史的必然選擇。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