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石

  在拜謁黃陵的過程中,導遊跟我們提到一個問題:中華民族曆史悠久,五千年不分裂,這是什麽原因?眾說不一。他用肯定的口語回答說,原因當然很多,最重要的一條是中華兒女自覺認同軒轅黃帝是共同的祖先,是中華民族統一的精神領袖!李瑞環在一次聽取陝西省政府關於整修黃帝陵工作匯報時說過:“黃帝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有代表意義的旗幟。而整修黃帝陵工程,可以使所有的中華兒女在共同的祖先麵前,擱置一切歧見,找到共同的語言,達到最廣泛的團結,從而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他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基幹。在遙遠的古代,在遼闊的中國土地上,生存著大大小小許許多多原始人群,每一人群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和血統,其中著名的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等。到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的活動範圍擴展到黃河、長江、遼河、鬆花江等流域和東南沿海。通過與炎帝、蚩尤的戰爭,諸部落均尊軒轅為天子,中原各部族相互結成聯盟,相互交往更加頻繁,整個中原各主要部落的生產和生活得以共同發展,文化藝術和生活習俗方麵也逐漸具有共性。黃帝在華夏族的形成過程中起了推動作用,促進了中原地區最早的文化融合。

  關於黃河中下遊古代族群的融合,有研究者認為: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生活在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居民與傳說中的華夏集團有關。黃河下遊即今山東、蘇北一帶的居民,大概與東夷集團有關。進入公元前3000年以後,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出現不同程度的接近關係,他們的人身形狀有某些不同,是由於黃河中下遊兩個部落相融而引起的外形上的變化。許多古代民族和方國都有係黃帝後裔的傳說,例如北狄、熏、粥、犬氐、蜀苗、越等邊遠民族,都是黃帝的後裔。對於此類的傳說,有史學家做過具體的、深入的研究,發現其中有些說法來源久遠,是不能輕易否定的。

  黃帝是先秦幾個王朝的共同始祖。虞夏的祖先是黃帝之子昌意,商周的祖先是黃帝之子玄呂。可見,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幾個王朝,雖相互更替,仍有血緣和文化聯係。

  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的提法,僅僅拘泥於血統上的認同是片麵的、狹隘的,更多地應著眼於民族文化的創造、融合和曆史傳承,著眼於黃帝在鑄造民族共同體方麵曆史性的奠基作用!

  今天,中華民族共有56個民族,正因為黃帝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的傑出地位,由於黃帝創造了華夏共同體,確立了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一體多元,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所以,雖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源或傳說中的始祖,如蒙古族的族源是蒙兒室韋,傳說來自額爾古納河,藏族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一個猴與羅刹女所生子女,羌族傳說他們的始祖是“無一愛劍”,維吾爾族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卜可汗”或“烏吉思可汗”,南方各族傳說自己的祖先是“盤瓠”或“廩君”,但他們都認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他創造了中華文化。許多學者指出,從黃帝時候起就揭開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序幕。軒轅黃帝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的功德之一是發明了文字。我國古史時期,衣、食、住、行、農、工、礦、商、貨幣、文字、鏡的創造發明,均始於黃帝時代。早在西漢時代,有些思想家、科技家和學者們就已經把始祖黃帝視為中華文化的源頭和開端。

  幾千年以來,凡是華人尤其是海外赤子都為自己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而自豪。黃帝一直受到炎黃子孫的敬重和懷念,因為在黃帝身上體現著一種強烈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超越時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什麽是黃帝始創的華夏民族精神呢?

  自強不息的創造精神。黃帝作為一位部落首領,以其中央天帝的權威和出類拔萃的才幹,領導本部落和其他部族為爭取生存和改善生活條件進行了艱苦的鬥爭和長期的探索,做出了許多創造和發明,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利國利民的奉獻精神。黃帝剛強正直,從不屈服於任何邪惡的勢力,時刻把民眾利益放在首位,即使要冒生命危險也在所不辭。史書記載:“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乃稱織維之功;地獻草木,述耕種之利用,因之以廣耕種。”

  疾惡如仇的正直精神。黃帝是一位寬厚仁慈的部落首領,他十分注重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講究德治,但又疾惡如仇,剛毅正直,對那些為非作歹、魚肉百姓之徒,一律嚴懲不貸,決不姑息。

  身體力行的以身作則精神。黃帝一生為了尋求治理天下之道,曾經廣泛遊曆,尋訪賢人。他曾到青丘、過風山,見紫府先生,得到“三皇”內文;西遊得見中黃子,錄得“九加三方”;南過洞庭,從廣成子處接受“自然之經”;北去洪堤,上具茨,見到了尤隗君黃蓋童子,受“神之圖”;又“還陟王屋,得神彤金決”;再到峨眉山,見到“天皇真人”。黃帝體察民情,與民一體,一方麵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稱頌;另一方麵密切了黃帝與其部族成員的關係,擴大了部族的影響,從而使黃帝部族的勢力範圍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勤儉樸實的自律精神。《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他在十歲時,看到神農不顧部眾利益,隻求一己之歡娛,就立下誌願,有朝一日,身在其位的話,一定要改弦更張,革新政令,所謂“黃帝十歲,知神農之非而改其政”就是這一情況的寫照。

  學者經過深入的研究得出結論,黃帝在以下幾個方麵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石:

  第一,黃帝始創了中國政治的民本精神。黃帝一心一意為民眾謀利益,“與民同甘與共,急民之所急”。他說:“予居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至夕。”正因為他把民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有他所處時代極其豐富的物質與精神成果。同時,黃帝的民本政治思想還影響到夏商周三代政治製度與施政原則。

  第二,黃帝始創了炎黃子孫的民族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吸收其他優秀民族文化成果的基本原則,既信仰本族文化的生命力,又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

  第三,黃帝始創了中國學術的經世精神,在黃帝時代,宗教學術與政治融為一體,沒有哪一種學術不是從實踐中來,也沒有離開實踐的學術,正因為黃帝時代的學術重在經世,乃有黃帝時代實證性的學術成果。

  黃帝所體現的這些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紀念黃帝,拜謁黃帝,不應僅僅是一種尊祖的情感,“是為著接通五千年的血脈,讓祖先的血和我們的血共流”;更重要的是體驗其精神,繼承其精神,發揚並光大其精神!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