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七章 戰時文化教育狀況

  一、中正大學的創辦與戰時的大學教育

  1?郾中正大學的創辦與首任校長胡先驌

  與鄰省相比,江西高等教育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先是1926年冬,國民黨在江西建立政權之始,即曾設想組建中山大學,終未辦成。1929年,江西省教育廳籌辦省立江西大學的努力,則被教育部阻止,這年9月,教育部下令江西省教育廳停止籌備江西大學,所餘之款“移作普及整頓中等教育改設專科學校之用”。蔣介石1933年在廬山也曾對江西省主席熊式輝談到舉辦大學事宜,亦未能成為現實。

  抗戰以來,國內大學因戰事關係,大多西移至西南地區,江西對高等教育的需要益形迫切。1939年春,熊式輝以急需“培植抗戰建國之基本人才”為由,趁在重慶公幹之機邀請“川中名流”研究江西興辦省立大學事,得到蔣介石等的支持,蔣介石特別撥給基金一百萬元。熊返贛後,又於8月約集省內外學者到遂川商議,決定設立“中正大學”,並將商議結果報呈教育部和蔣介石批準。同時,省政府在泰和設立籌備委員會,負責籌備事宜。1940年3月,教育部正式確定中正大學為國立中正大學。教育部聘請熊式輝、程時煃、邱椿、馬博廠、蔡方蔭、朱有騫、羅廷光為籌備委員會委員,熊任主任委員。6月1日,省政府在選定的校址泰和杏嶺舉行籌備會正式成立儀式。9月,重慶國民政府任命胡先驌博士為中正大學校長,胡即於10月1日到校就職。10月31日,中正大學舉行開學典禮,國民黨總裁蔣介石親自發來訓詞,對辦學宗旨和學生學習都有訓示,要求該校“所研究傳習之道,必為救國救世、三民主義之達道,所授予諸生之課業,必為擔當革命建國事業之實際”;“諸生所修習者,雖有文、法、工、農、商、醫諸係別之分,而均不可不於入學之始,立定為國家效忠、為同胞服務之誌向”,造成“非僅博通學術之專才,實為革命建國之幹部”。

  一所國立大學從籌備到開學,費時僅一年,特別是“能於戰時創立於戰地的江西”,不能不說是一種神奇,這是由許多因素綜合促成的。首先當然是國民政府的支持,或許也與以蔣介石名字命名有關,中正大學尤其得到了蔣介石的關心。其次是省政府的決心。熊式輝是為開辦中正大學出力最大的人之一。時任行政院政務處長的蔣廷黻1940年視察江西時,對此有一個最直接而有趣的記載:“熊主席正創辦一所大學。該校預計訓練一批較有效率的公務員和領導人。根據柏拉圖的理想,他希望能提高政府人員的教育水準。他不憚其詳的闡述他的理想,並且急於實現他的理想。他要我擔任他的新大學校長。他說:大學校長的地位事實上是與省主席平行的。在決定中國命運的戰時,我認為他的計劃是不合時宜的。我建議他不可操之過急。”在蔣廷黻的眼中,熊是一個“最富有哲學氣息”的省主席,即是一個好幻想的人,因此他並不看好江西辦大學之事。但事情終是辦成了,從中頗能看出熊式輝的性格和能力。最後,眾多學者的讚助和戰時人才的急需,也是中正大學能夠迅速開辦的重要原因。

  首任校長胡先驌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和教育家,中國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他早年兩次留學美國,獲植物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南京、北平的多所大學任教授。1928年在北平與鄒秉誌等創辦靜生生物調查所。1930年當選為國際植物命名法規委員會委員。主持在我國開展大規模野外采集和調查我國植物資源的工作,提出中國植物品種分為八大群,首次對我國植物進行了科學分類。發起籌建中國植物學會,1934年8月被選為中國植物學會會長。同年與江西省農業院合作創辦廬山森林植物園。廬山植物園占地麵積近萬畝,為亞熱帶山地最理想的園地,也是我國最大的植物園。1935年受聘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評議員。1940年,經著名學者吳有訓、程孝剛等勸薦,出任中正大學首任校長。在教育上,他提倡“科學救國、學以致用;獨立創建、不仰外人”的思想。因此,由他出掌中正大學,也是所選得人。

  中正大學最初設立文法學院、工學院、農學院及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機電、土木、化工、農藝、森林、畜牧獸醫等9個學係,有學生300多人。其後幾年間,相繼增設文史、生物兩個學係和行政管理、師範、稅務、土木4個專修科,又在贛縣龍嶺設立了分校,“規模漸宏”,到1944年春,全校有教師203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39人),在校學生1386人,“教員與學生蓋五倍於初矣”。在抗戰的艱難條件下,有這樣的發展,是很不容易的。胡先驌1944年4月辭職,由蕭蘧繼任校長。1945年1月,為避日軍向贛西的竄擾,學校遷至寧都長勝,贛縣分校也並入本部。抗戰勝利後遷南昌,經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及江西省主席曹浩森協助,借用昌北望城崗的軍政部營房為校址,12月完成搬遷,1946年1月在望城崗開學。

  中正大學是民國時期江西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它的開辦及其後的建設,聚集了一批優秀的大學教師(據1945年初的統計,中正大學在全國25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中,有教授78人,排第13位,副教授45人,排第3位),其中有多人為國內著名學者;建立和提升了江西的高等教育基礎,填補了民國時期江西國立綜合大學的空白;培植了一大批具有較高素養的人才。因此,該大學的興辦,是全省現代教育事業史上一次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飛躍,在江西近代曆史進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全省解放後,它被相繼改稱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學院(即現在的江西師範大學),其建立的教學基礎,仍在江西的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良好的作用。

  2?郾王子玕與中正醫學院的創辦

  中正醫學院開辦的時間比中正大學要早幾年。1936年,教育部接受其聘任的醫學教育專門委員王子玕的建議,決定籌設一所適應推行公醫製度需要的醫學教育中心,並於10月設立了設計委員會和籌備委員會。籌備會主任委員王子玕是江西人,認為蔣介石長期在贛指揮軍事,這所學院故應設於江西,得到一致同意,並確定以蔣介石的名字為學院名。11月,王偕同教育部參事陳泮藻到南昌選擇院址,省主席熊式輝予以“熱心讚助”,劃撥陽明路東基地300畝,前期工程由南昌市政府辦理,同時決定江西省立醫院供學院學生實習之用。

  1937年6月,教育部聘任王子玕為中正醫學院院長。9月25日,學校正式開學。當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學院因鄰近南昌機場,日機轟炸機場時學院也受到很大影響,“彈落時學院房屋為之震動”。來自全國16個省的120名學生,就是在這種不斷的空襲、防空環境中,堅持學習。即便如此,中正醫學院作為全省第一所專門學院,其創辦無疑是江西高等教育的重大進步。

  此後,學院辦學條件日趨惡劣,在整個抗戰期間,幾乎處在不斷的搬遷之中。1938年1月,遷至永新;11月,奉令西遷昆明,遂在昆明城外12裏的白龍潭建草棚30座作為校舍,又與上海醫學院等合作,建立了較為整齊的教授陣容。1940年8月,遷往貴州鎮寧,以廟宇、民房為教學場地。1941年5月,熊式輝鑒於江西醫學人才缺乏,提出中正醫學院遷回江西並得到教育部的同意,遷回經費全由江西負擔。當年秋,學院遷回江西,四、五年級學生在泰和學習並在省立醫院實習,並接受香港孫逸仙博士醫學院學生73人借讀,一、二、三年級則在永新複課。1944年遷至贛州,在贛縣、南康等三處教學。1945年1月日軍進擾贛南時,又避遷至閩西長汀。抗戰勝利後,學院遷回南昌,但原址內隻見“頹垣敗壁,遍地篷篙”,“舊日院址校舍,夷為丘墟,蔓草叢生,荒涼滿目,而碩果僅存者,僅男生宿舍一幢”。後在政府複員費支持和聯總、行總江西分署資助下,到1947年學院校舍和教學設備、師資力量才有較好的恢複。

  學院開設了內科、外科、生理、病理、細菌、寄生蟲、生物、化學等教學係科,並相應以省立醫院為實習基地(此為後來的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前身)。在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尤其重視醫學實踐的鍛煉,還經常參與戰場傷員的醫護。但學院規模不大,到1946年畢業學生僅140人。

  3?郾戰時專科教育

  戰時江西高等教育,除了在設立綜合大學和專門學院上有重大突破外,在專科學校建設上,也逐年有所進展。全省專科學校,從1937年的2所,到1945年增加到4校,即省立醫學專科學校(贛州)、省立獸醫專科學校(泰和,附設於江西農業院內)、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泰和)、省立體育師範專科學校(吉安)。在校學生從1938年的205人,發展到1945年的1210人。此外,還創辦了信江農業專科學校(上饒7縣聯立)和私立立風藝術專科學校。這些學校,也是在戰時艱難環境中辦學的,特別是在輾轉遷移中,廣大師生風餐露宿,曆盡了千辛萬苦,學校財產受到嚴重損失。

  二、初中等教育的維持與發展

  根據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製定的戰時教育綱要精神,省政府於1938年製定《戰時教育實施綱要》,規定了發展教育的方針和政策,基本精神是要求文武合一,教育目的與政治目的相一貫,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聯係,平均發展各地各級學校教育,力求普及義務教育,有計劃實施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在該《綱要》規定下,全省初中等教育在戰時有所發展。

  江西以保學製度作為半強製性實施義務教育的措施,戰前一保一校的計劃在抗戰前期繼續得到大力推行,設校數和學生數比戰前又有較大的提高。1938年至1940年的全省義務教育,學校數由18025校增加到20054校,學生數由770382人增加到852422人,入學兒童占學齡兒童的比率,由54.6%增加到64.6%。不過,全省保學雖“相當普遍,但大都內容簡陋,設備不足”。1940年,國民政府決定在義務教育基礎上普及國民教育,江西省遂據此作出《江西省實施國民教育三年計劃》,將原有保學分年逐漸整理,分別改辦六年製鄉鎮中心學校和四年製保國民學校,兩種學校內均分設兒童班和成人班,將兒童教育與失學民眾補習教育融為一體。當年改辦學校863校,到1943年,全省除日占區14市縣外,已設鄉鎮中心國民學校和保國民學校17803校,有學生243330人;1945年時有學校19446校,學生312086人。江西戰時興學較為努力,“人民自動捐資興學之風亦甚盛,且於第四區內校舍俱係新建,辦理民教亦頗有成績”。但因受戰爭影響,在校學生數較戰前有大幅度的下降,全省“教師待遇未能十分提高,因之合格教師較少,幸由地方自行籌給學穀五市鬥至六市鬥,尚能勉維教師生活”。

  戰時江西中等教育(含中學、師範、職業教育),有一個較為穩定的發展,尤以中學教育為好(各年統計中學校和學生數中學都約占2/3,如1945年中學為185所、學生53617人)。教育部為了安排和救濟由日占區撤退到江西的師生,先後在江西增設了2所國立中學,即1940年在吉安設立國立第十三中學,1942年在贛縣設立國立第十九中學。全省戰時其他國立中等學校還有在泰和的幼稚師範學校、在寧都的鉛山師範學校、在於都的江西造紙印刷職業學校。從1938年起實行《劃分各類中等學校區辦法》,按照省內各地交通、人口、經濟及文化狀況,劃分9個學區並按學區分期設置中學、師範、職業三類學校,中等教育在分布上更趨合理。江西還從1938年度起,對中等學校學生一律免收學費,以減輕學生負擔。同時,省縣當局也強調對中等以上學校學生,進行軍事訓練和戰時服務。戰時全省中學教育發展水平,在全國20個省中,名列第六,與戰前位置相同。

  戰時江西教育能夠逐漸發展,取得比較可觀的成績,主要原因:一是全省人民民族精神的高漲,他們將教育視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重要戰線,以及抗戰建國的重要基礎;二是省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在戰時財政極端緊張的條件下,仍在教育支出上維持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年教育經費占全省財政支出總數的比率,最高的1941年,達14.72%(9113755元),最低的1944年,也占到7.41%(24054170元);三是教育界人士表現出了可貴的奮鬥精神,他們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堅忍奮發,辛苦維持,為江西戰時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三、精神文化動員與“三民主義文化運動”

  1?郾精神文化動員

  江西當局有組織的精神文化動員,是從1937年11月全省抗戰總動員會議開始的。經過最初的混亂之後,當局認識到,“全民動員,首推實際工作,然精神動員,尤關重大”,於是提出江西省精神動員的8項信條,即必勝之信念,犧牲之決心,嚴肅之紀律,協同之行為,創造之能力,耐勞之習慣,熱烈之情緒,自省之態度,要求“無論男女老幼各就其責任為最大努力,求取最後勝利”。國民黨中央發動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後,江西積極配合,於1939年5月8日召開有省黨部和省政府各委員、各廳長及各機關主官、各區專員、各縣縣長、各縣黨部幹事、各中學校長等參加的全省精神總動員大會,通過有關黨政軍、教育文化和新生活等方麵的提案30多件。熊式輝講話稱,在第二期抗戰中,精神重於軍事,要防止在精神上受傷或被俘虜,要響應全國精神總動員,在江西建立三民主義的陣線,建立精神國防陣線,來抵抗敵人的精神進攻,克服一切困難,成功抗戰建國事業。精神文化動員的戰時意義,得到充分表達和強調,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遂在全省各地展開。

  戰時精神文化動員的重要力量是青年學生和文化界人士。據統計,僅1938年,全省中等以上學校組織了506個抗戰宣傳隊,各縣教育機關組織了6803個宣傳隊,在全省擴大進行抗戰宣傳動員。許多學校遷移到農村後,都為推進抗戰動員和地方文化事業做了有益的工作。黨政當局也注重策動文化界人士深入戰地服務,分別組織戰地服務團、戰地宣慰團、戰地鋤奸團等,深入戰地工作,對於組訓戰地民眾,慰勞前方將士,打擊間諜,搜毀敵偽宣傳品,安撫戰區流亡難民,協辦軍中文化,調查抗日忠烈事跡等工作,頗多努力。特別是中正大學著名教授姚名達,1942年6月22日,督率青年學生組織的國立中正大學戰地服務團,到新幹、樟樹前線,撫慰傷兵、組訓民眾、撫救難童,不遺餘力。7月7日晚,在新幹石口村被敵包圍,他與敵徒手搏鬥,遭敵槍殺。以身殉國同時死難者,還有中正大學學生1人,另有女生2人被擄。姚名達是抗戰時期親上前線並遭日軍殺害的著名愛國教授,其英勇事跡傳揚全國,延安《解放日報》也多次報道了他的事跡。

  “抗戰軍興,本省成為文化後方,出版事業頓呈異彩,各型雜誌,更如雨後春筍,蓬勃問世。”作為文化重要載體的報刊,在精神動員中既起了重大作用,自身也得到較大發展。江西報刊最盛時期是1938年底1939年春,當時因“江浙諸省文化機構紛紛內徙,本省遂為東南文化重鎮,全省出版刊物達百餘種,省外書刊種類尤為龐雜”。吉安、泰和和贛縣一躍成為江西文化的三個中心,“從前省會報紙,除民國日報先在吉安後在泰和出版,大眾日報、捷報在吉安出版外,華光日報在分宜出版,民報在臨川出版,新聞日報、商報、華中日報合並為聯合日報在寧都出版。吉安除原有之地方報紙明恥日報外,抗戰後新創辦之報紙有大江日報、前方日報以及最近出版之新夜報與克報;通訊社方麵有建國通訊社、民力通訊社。泰和有新民報,贛縣有贛南民國日報、正氣日報、青年日報,通訊社有嶺北通訊社、國民通訊社、贛南通訊社。其他各縣報紙,則有浮梁之贛北民國日報,上饒之贛東民國日報,宜春之贛西民國日報,黎川之黎川民國日報,遂川之自強民報,蓮花之蓮花民報,婺源之婺源聯合日報,以及岷山日報,高安民報,上高周報,永新日報,萬安民報,上猶日報,會昌動員報,雩都新聞報,石城琴聲報,餘江周報,定南三日刊,新龍南日報,廣豐抗敵日報,樂安抗敵三日刊,餘幹日報,宜黃周報,南康日報,大庾日報,光澤日報,樂平日報,新喻動員周刊,安遠抗敵周刊,新尋鄔報,奉新周報,南豐周報。又有第三戰區主辦之前線日報,湘鄂贛邊區挺進軍指揮部主辦之開平日報。至銷行最廣者,首推泰和出版之民國日報及第三戰區之前線日報”。而由著名民主愛國人士王造時任社長、1939年5月9日在吉安創辦的《前方日報》,尤為著名。王造時戰時長居吉安,先後聘請姚士彥、王泗源、陳楚、馮英子等任總編輯,堅持團結抗戰、民主獨立和“為人民忠誠服務”的辦報宗旨與立場,刊發大量新聞報道、社論專論,宣傳抗日,痛擊汪偽,抨擊腐敗時政,慰勞抗日將士,被全國“文化界譽之為新興的一張報紙”,其社論被列為全國八九種重要報紙之一,專論也常被別報轉載,成為東南地區文化抗日戰線的一麵旗幟。

  但當局一麵在全省開展“一縣一報”活動,一麵則嚴密執行《非常時期管製報社通訊社暫行辦法》,對社會上的報社、通訊社實行嚴密管製,對開辦報社的申請登記實行嚴格審核。據統計,全省1940年有報社56單位,通訊社12單位;1941年有報社52單位,通訊社17單位;1942年有報社79單位,通訊社25單位;1943年有報社58單位,通訊社25單位;1944年有報社52單位,通訊社16單位;1945年3月止,有報社60單位,通訊社20單位。這些報社和通訊社,由不同的政治機關或社會團體主辦,政治傾向不一,有的為國民黨當局的黨政軍特機關報,致力於宣傳三民主義、當局的政綱政策;有的為業務群體傳播行業、專業知識和信息的陣地;有的為進步文化人士所辦,注重反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各方麵的消息和主張,也有的因及時反映新四軍和進步民主人士的活動而遭當局封閉。但總的說來,它們都程度不同地反映了抗戰戰況和事跡、讀者呼聲和主張、戰時社會動態,對於擴大抗戰宣傳動員、揭露日軍暴行、開展戰時建設等社會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些文化機構在戰時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以程宗宣為館長的省立民眾教育館,主辦《大眾日報》,創辦國民周會,開展抗戰文化活動,特別是購置電影攝影、幻燈製作等設備,先後拍攝過《江西戰時新聞》、《敵機濫炸南昌實錄》、《兵役宣傳》、《世界學聯蒞贛》等無聲片,專門成立的幻燈片製作室,製作《嶽飛》、《我們的省會》、《國民公約》和各種抗戰標語等幻燈片1千多種,對普及抗戰動員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民教館於1938年8月從南昌撤至吉安。1940年7月改稱江西省立實驗民眾教育館,以“實驗社會文化教育工作為中心”,並先後在上饒、贛縣設立分館,有49個縣也設立了縣立民教館,繼續做了大量關於抗日宣傳、歌詠、電影、戲劇和教育工作。省圖書館(館長李蓉盛)1937年冬結束業務,次年分遷吉安、泰和、永新、遂川、安福等縣,以泰和為總館辦事處。該館以巡回文庫和文化服務部等方式,堅持圖書流通、閱讀、征集工作。省建設廳創辦的豫章圖書館,在戰時省會也很有名氣。省科學館在南昌遭日機轟炸後,由館長蕭宗訓主持,幾經遷移,相繼由贛縣而於都、而泰和等,堅持舉辦巡回科學實驗、展覽、通俗科學講演等活動並出版科學知識月刊、常識畫報等。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在創作抗戰歌曲、劇本,開展抗戰歌詠,普及音樂知識等,富有貢獻,《惟我中華》、《四十年來仇恨》等原創歌曲,極富民族感情和愛國精神,被人們廣為傳唱。省黨政當局在1940年充實各級宣傳機構後,曾分別組織進行通俗宣傳、法令宣傳、藝術宣傳、特種宣傳和戰地宣傳等活動,對戰時精神文化動員,也有一定的成效。

  2.三民主義文化運動

  1940年,省政府主席兼省黨部主委熊式輝提出開展三民主義文化運動,指定省黨部宣傳科擬定方案。12月,江西省《三民主義文化運動計劃綱要》以及“組織規程”、“實施方案”相繼出台,並於1941年初正式頒布實施,一場“三民主義文化運動”隨之在全省火熱地展開。

  這場運動的目的,是為了貫徹國民黨五大的精神,通過文化運動的形式,統一思想,“使違反主義之思想”即共產主義等不被國民黨所認可的思想“無以流布於社會”,使全體國民“更普遍更深刻地認識三民主義”,確定徹底三民主義化的思想和信仰,“自覺自動地為三民主義的抗戰建國而奮鬥”。為此,“計劃綱要”提出了三民主義文化運動的四大任務,即展開三民主義的思想運動,使三民主義成為每個人的思想,達成三民主義的思想化;加深三民主義的研究,使三民主義的社會科學和三民主義的學術漸次成立,達成三民主義的學術化;闡明三民主義的製度文物,使三民主義表現於政治、經濟、教育一切設施及生活習俗之中,達成三民主義的製度化;促進三民主義的建設事業,使三民主義的國家和社會盡早實現,達成三民主義的行動化。從實質上說,這場運動是國民黨包辦的思想統製運動,是由思想體係到生活形態,“將三民主義普遍灌輸於人民”的文化專製主義運動。

  為保證運動的進行,按照“組織規程”的規定,江西成立了一個龐大的“三民主義文化運動委員會”。委員會由熊式輝兼任主任委員,聘任黨政和文化界名人27人為委員,以胡先驌、葉青、程時煃、楊綽庵、邱椿、蕭純錦、徐晴嵐、匡正宇、劉已達9人為常務委員。

  委員會內設副主委一人,總幹事一人,專員數人,並下設6個專門委員會,分掌各類事務:第一專門委員會掌管研究與講演事務,葉青為主委,聘請有關名流、學者31人為委員;第二專門委員會掌管繪畫、電影、播音事務,姚名達(最初為匡正宇)為主委,聘請有關名流、學者32人為委員;第三專門委員會掌管文學、戲劇與樂歌事務,胡先驌為主委,聘請有關名流、學者25人為委員;第四專門委員會掌管圖書、出版、印刷與供應事務,邱椿為主委,聘請有關名流、學者24人為委員;第五專門委員會掌管新聞與期刊事務,徐晴嵐為主委,聘請有關名流、學者22人為委員;第六專門委員會掌管農業、工業與自然科學方麵的事務,楊綽庵為主委,聘請有關名流、學者29人為委員。在全省各縣,也普遍成立了文化運動委員會的專門機構。

  這場運動聲勢浩大,在思想、文化、學術、藝術的各個領域,進行了規模空前的動員、組織和活動。活動的形式,主要有組織座談會、研究會、筆會、文化界國民月會、名人演講、論文競賽、編排歌劇戲劇、編印圖書和期刊、競賽、讀書、搶救文物等。據記載,運動期間,僅直接策動成立的文化團體,出版事業方麵,有新朝出版社,力行出版社,知行出版社,尖兵出版社,文化書店等;精神訓練方麵,有南崗學舍,戰贛學社、則餘學社等;學術研究方麵,有三民主義研究會,三民主義學會,三民主義文藝研究會,三民主義美術研究會,三民主義科學研究會,自然科學研究會,經濟學會,藝文學社,江西戲劇學會,藝人協會,藝人工作協會等。在具體活動上,對於黨義研究、寫作與出版,“迭經優予鼓勵”,設置有“三民主義學術獎金”和《獎勵三民主義著作出版辦法》。從1941年到1944年,全省出版黨義、政治、經濟、文化及反共方麵的書刊與宣傳資料,共有176500冊,其中僅黨義方麵的多達89000冊,占總數的一半。因此,當局自詡“本省黨義研究風氣,甚為濃厚”。同時,也十分注重講演,泰和臨時省會每星期聘請對學術有研究的省內外黨政要人、大學教授和文化界名人,講演主義(如三民主義與哲學、與政治、與科學、與軍事、與文化等)、科學、常識及各種法令等,幾年間共達157次,“每次講演時,各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及省會青年之參加者,甚為踴躍”。各縣也“均能按期舉行”。另外,定期舉行文化界國民月會及座談會。還曾頒布《征求歌劇話劇辦法》,征得並采用新型戲劇腳本20餘種,“思想純正”的歌曲30餘種。注重在春節和其他廟會節日時,運用舊形式,貫入新思潮,改良民間藝術,新創作的木刻、春聯、門神、年畫、燈彩等,“最受民間歡迎”,“對民間影響最大”。

  在文化運動中,國民黨當局繼續並愈加嚴密地進行文化審查。1938年9月,經省黨政軍警最高機構聯席會議決定,組織“江西省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按照國民黨中央頒布的條例,進行圖書雜誌的審查,吉安、贛縣、上饒、南城、浮梁等縣也設立了相應的機構。在黨部的專門機構操作下,重點對書籍報刊等出版物和戲劇等,進行審查和禁毀。其中,報刊宣傳品的審查和禁毀,由黨部編審科辦理;圖書審查和禁毀,由編審科會同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辦理。審查的目的,仍在於“統一言論”。據統計,這幾年審查的書刊,1941年為7408種,1942年為5877種,1943年為6024種,1944年為6107種,內容包括了黨義、政治、經濟、法律、曆史、文藝等各個方麵;審查的社會科學和文藝方麵的刊物,每年也達400份左右。查出的被認為是禁書或“反動”者,則焚毀或密藏。例如,江西省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在1943年3月12日國民精神總動員四周年紀念大會上,將所謂“查獲禁品及反動書籍”《文藝新潮》等書籍33種、160冊當眾焚毀,並將《遊擊隊與群眾工作》等11種11冊,檢寄國立中央圖書館密藏。經過審查禁毀,江西省黨部認為:“本省書刊立言持論,均能符合本黨要求。”

  三民主義文化運動堅持數年,對於在全社會廣泛灌輸國民黨的主流意識形態,統製社會思想,統一言論,加強國民黨的專製統治,“頗有成效”。另一方麵,在運動中,江西的文化事業,也有一個較大的發展,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動員,得到堅持和擴展,對於支持全省人民的抗戰,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的作用。抗戰時期江西省的文化運動成績,在國民黨中央的評價中,被排列到後方19省的第二名。

  1943年2月,在省黨部通過《江西省文化運動委員會組織規程》和《江西省文化運動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組織通則》後,江西三民主義文化運動改稱文化運動,以與全國相一致。江西三民主義文化運動委員會也相應改稱為江西文化運動委員會,同時在各縣設立縣文化運動委員。截至1945年3月,有靖安、進賢、安遠、廣昌、金溪、崇仁、餘江、南昌、武寧、婺源、信豐、泰和、萬安、虔(全)南、湖口、都昌、瑞昌、豐城、南豐、餘幹、上猶、貴溪、吉水、德安、瑞金、修水、遂川、萍鄉、上高、萬載、資溪、上饒、臨川、尋鄔(烏)、宜黃、彭澤等37縣成立了文化運動委員會。文委會的工作,與此前的三民主義文委會沒有什麽不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