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人間詞》

  王國維的“人間詞”是分兩次發表的。1906年4月發表《人間詞甲稿》,載《教育世界》第123期,共61闋詞,是“近二、三年”寫成的。發表時稱“甲稿”,當然還有“乙稿”,這是王國維有計劃的創作。1907年11月發表《人間詞乙稿》,共43闋,載《教育世界》第161期。合起來,這104闋詞,就是人們習慣上稱的《人間詞》。這在當時影響很大,以後還為人傳誦。王國維的老朋友書信中稱他為“人間先生”,估計是從此而來,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麵證明《人間詞》的成功。新版《王國維全集》收詞116首。

  1922年《觀堂集林》出版時選入23闋,題《長短句》乙巳至己酉(1905-1909年)。筆者以為,研究王國維詞,這些就是主要文本。

  但是,王國維寫詞又是一種文人的愛好,所以,以後還在寫。隨著個人思想情緒變動,詞的內容也有變化,根據唱和對象不同,內容亦有不同。此外,佛雛先生看到王國維手稿,共97首,末署“宣統紀元(1909年)三月,仁和弟吳昌綬奉讀再過”。筆者看到的“人間詞選得62闋,刪得42闋”,第一次發表時的稿子,上麵有批語和“選”、“刪”等字樣。筆者認為,研究一個作家,一定以發表的文本為準。手稿很重要,可以作為研究的參考,因為近期研究重實證的風氣,所以,原始材料被認為是有學問的東西。筆者也重視原始材料,隻是希望它可以作為理解文本的參考。

  人間詞發表時,甲乙稿分別有“山陰樊誌厚”的《序》。這兩篇序文現在都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的《蕙風詞話·人間詞話》的附錄中。關於第二篇序文的作者,趙萬裏作《王靜安先生年譜》時說:“此《序》與《人間詞乙稿序》,均為先生自撰而假名於樊君者。”自此以來,大多數人信趙說。但是1954年徐調孚《人間詞話重印後記》對何以要“假名於樊君者”提出質疑。這以後有過爭論。1986年發現了羅振常遺稿《〈人間甲詞稿序〉跋》,羅振常是羅振玉的胞弟。他早年也在羅氏在上海的東文學社,與王國維來往密切。遺稿中說:“樊少泉茂才(炳清),與人間同肄業東文學校,交甚契。顧體羸多病,怠於進取。嚐自憾誌行薄弱,遂更名‘誌厚’,字抗甫(亦作抗父——作者注),故《序》後所署為此。時人間在吳門師範校授文學,先其來書,謂詞稿將定,丐樊作序。樊應之,延不屬稿。一日,詞稿郵至,餘與樊君開緘共讀,而前已有《序》,來書雲:《序》未署名,試猜度為何人作?宜署何人名則置之。樊讀竟大笑,遂援筆書己名。蓋知樊性懶,此《序》未可以歲月期,遂代為之也。”這封信可以說明如下的事:

  一、“山陰樊誌厚”者,係樊少泉的別名。

  二、為什麽自撰又署樊誌厚,因樊同意作序而久拖未作也。

  樊炳清(少泉)早年與王國維同學於東文學社,肄業後,同王國維一起辦《農學報》、《教育世界》雜誌,任編譯。他編過《哲學辭典》(商務版),蔡元培序,樊炳清年齡長於王國維。

  證明作者的身份,不隻是解決考訂問題,重要的是解決如何理解這兩序的內容。其主要內容有四:

  其一,詞“自方家以後,斯運之不振之氣!”“600年來的詞之不振”,病在雕琢、摹擬、敷衍,“同歸於淺薄”。

  其二,“及讀君自所為詞,則試往複幽咽,動搖人心。快而沉,直而能曲。不屑於言詞之末,而名句間出,殆往往度越前人。至其言近而指遠,意決而辭婉,自永叔以後,殆未有工如君者也。君欲為詞時,亦不自意其至此,而率至此者,天也,非人所能為也。若夫觀物之微,托興之深,則又君詩詞之特色。”

  其三,“人間詞”的地位,“夫古今人詞之以意勝者,莫若歐陽公,以境勝者,莫若秦少遊。至意境兩渾,則僅太白、後主、正中數人足以當之。靜安之詞,大抵意深於歐,而境次於秦”。

  其四,從詞的賞析看他對境界的理解。在他看來,如“甲稿”《浣溪沙·天末同雲》、《蝶戀花·昨夜夢中》,“乙稿”《蝶戀花·百尺朱樓》等闋,“皆意境兩忘,物我一體”。“上焉者意與境深,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原夫文學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觀也,出於觀我者,意餘於境。而出於觀物者,境多於意。然非物無以見我,而觀我之時,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錯綜,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廢也。”“此固君所得於天者獨深,抑豈非致力於意境之效也。”

  這些論點,對我們欣賞《人間詞》有重要的幫助。

  王國維發表自己的詞,自稱“人間詞”。佛雛《王國維詩學研究》和周策縱《論王國維〈人間詞〉》都注意到《人間詞》提到“人間”凡38次。其實,與“人間”相近意義的詞還有不少。總起來說,人間詞抒發對人生真諦的感受。如果從哲學上看,王國維那時認為:痛苦是人生的真諦。

  談到創造,王國維的主張是“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對他自己提出的標準,讀了他的詞,才有深一層的體會。比如《浣溪沙·天末同雲》:“天末同雲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湖寥落爾安歸。陌上金丸看落羽,閨中素手試調醯,今朝歡宴勝平時。”這首詩曆來為人傳誦。上片寫孤獨的旅人見到一隻孤雁在灰色的陰雲密布的逆風中掙紮著,這引起了旅人的同感,不禁想問詢這樣的孤雁在寥闊的世界上飛往何方?旅人已到目的地,晚上見到席上有一盤雁肉,鮮美異常,大家歡宴勝平時。其實,這隻被旅人見到的大雁,不久就被路邊公子打了下來;公子因之而得意地大笑,攜回家去,夫人小姐高興地將雁善加烹調。孤獨的人與大家一起歡宴,吃盤中的孤雁,其意味多麽悲涼!然而,這正是人間的歡樂!試看人間不正是強者吃著弱小的人物嗎!這樣的感受包含著對社會的揭露和控訴。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手稿中有一則未刊出的詞話:“樊抗父謂餘詞如《浣溪沙》之‘天末同雲’、《蝶戀花》之‘昨夜夢中’、‘百尺高樓’、‘春到臨春’等闋,鑿空而道,開詞家未有之境。餘自謂才不若古人,但於力爭第一義處,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這裏說的“第一義”,即為“人生之真諦”,詩中的哲學意味。王國維在揭示生活的痛苦方麵,有理論上的根柢,體驗也是真切的。中國古典詩詞有哲學意味,先前受老莊影響,以後受禪宗影響,更為明顯。近代詩詞的哲學意味淡薄了。王國維的詩詞有了新的特色,他自己也引以自豪。

  王國維發表《人間詞》的時候,隻有29歲或30歲,然而詞的感情的麵貌,似飽經風霜的老年人告訴你人生的悲苦的體驗。他的愛情詩,歡聚的喜悅寫得極少,相思之苦、離別之痛卻成了主要的內容。這方麵的代表作《蝶戀花·昨夜夢中》:“昨夜夢中多少恨,細馬香車,兩兩行相近。對麵似憐人瘦損,眾中不惜搴帷問。陌上輕雷聽隱轔,夢裏難從,覺後那堪訊。蠟淚窗前堆一寸,人間隻有相思分。”這首詞寫一位青年男子秉燭夜夢的相思之苦。雖然夢中受到一位女子的顧盼,醒來才悟到:人間隻有相思分。結句並不隻談男女之情,而是對整個生活作出概括,顯然也添加了哲學的意味。這首詞,是王國維自己十分欣賞的,也受到普遍的喜歡。寫封建社會的男女青年之情在若即若離之間。夢境使人的相思之苦蒙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王國維善寫夢境,有人統計過,《人間詞》中寫“夢”達28處。夢是傳統詞人常用的材料,比如王國維稱道的李煜就是寫夢的好手。夢有各式各樣的夢,王國維的夢,也是愁苦的。本來說,人生是夢,夢中常可忘卻一下白天的痛苦。王國維的夢卻是另有特色,他的夢更反襯白日的痛苦之深了。這首詞曆來被人傳誦,大約寫當時中國青年的感情狀態被認為合乎分寸,這種若即若離的情緒,被渲染得曲折有致。“人間隻有相思分”的結語中,“隻有”兩字,十分有力。類似的詩句,還有“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蝶戀花·滿地霜華》),“閱盡天涯離別苦”(《蝶戀花·閱盡天涯》)。一個人如果隻在夢中,也許會忘卻了痛苦;然而,當看清了白天的痛苦,有了初步覺醒之後,知道了人間的痛苦而又無法排遣,痛苦就更深了。

  王國維不是講述關於生活是痛苦的一般哲理,那樣做是得不到人共鳴的。王國維通過詞表達了自己品嚐人間痛苦的生命體驗,這樣,詞就有深度。比如《蝶戀花·落日千山》:“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歸人,不遣居人住。自是精魂先魄去,淒涼病榻無多語。往事悠悠容細數。見說他生,又恐他生誤。縱使茲盟終不負,那時能記今生否?”這是一首悼亡詩。1907年夏,王國維得到夫人莫氏病危的消息,即趕回海寧,時已屆彌留之際。“自是精魂先魄去,淒涼病榻無多語。”夫人已不能說話,詩人再向她“往事悠悠容細數”,其中的滋味就更令人心碎了。既然不能說話了,就期望於說來世吧。其實,來世也說不清的。十日後,莫氏病故,王國維經曆了一場中年喪妻之痛。王國維在對他的舊作重新選訂時,曾對此詩批過幾個字:“洞心駭目之言。”可見,他自己重讀這首詞,仍然感到有深切的感染力。所謂“歡娛之詞難工,愁苦之言易巧”。王國維這首詞屬愁苦之言,但並不止於表層的“巧”,卻是很有深度。這是植根於詩人生命體驗的深切。這樣,與過去詞中的閨閣樓台之景、傷春怨別之情比起來,就具有新的境界了。

  曆來詞中有不少寫男女歡愛之情,可稱之為豔曲。王國維也寫愛情詩,有那麽一點歡樂的情緒的,我以為隻有《應天長·紫騮卻照》一闋:“紫騮卻照春波綠,波上蕩舟人似玉。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頭猶送目。鬢雲欹,眉黛蹙,應恨這番匆促。惱亂一時心曲,手中雙槳速。”寫出一幅男女互相追逐的情景,詞有歡快的節奏。即使這首詞,揣王國維的本意,追求愛情的歡樂,也隻是暫時的幻想而已。代表王國維愛情詩風格的,是《蝶戀花·百尺朱樓》:“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獨倚闌幹人窈窕,閑中數盡行人小。一霎車塵生樹杪。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薄晚西風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上片寫紅樓上的窈窕淑女盼夫君回來的孤寂的心情;下片寫車從塵土中來到,風雨中暫短相會,明天又品嚐離別的苦楚了。這首詞亦是王國維得意之作,被龍沐勳收入《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為人所傳誦。

  王國維論美學,推崇悲劇的美。他的詞寫悲劇美的卻不多,所以有兩首詞特別值得注意。《蝶戀花·辛苦錢塘》:“辛苦錢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趨東海。終古越山洞裏,可能消得英雄氣。說與江湖應不至,潮落潮生,幾換人間世。千載荒台麋鹿死,靈胥抱憤終何是!”蕭艾編著《王國維詩詞箋校》將這首詞列為首篇,因“疑作於1898年秋,有感於戊戌事變而填。故用編首。”該詞上片寫錢塘潮的雄姿,辛苦錢塘,日日西流,日日趨東海,英雄氣常在,詞中充溢著難得的樂觀的情緒。但一轉折卻寫“幾換人間世”。他巧妙地用伍子胥的典故,據傳說,伍子胥助吳王攻敗越國後,多次進諫,注意越國報複。吳王耽於安樂,最後竟賜劍令伍子胥自殺。伍子胥臨死,命家人用被包裹屍體,投入錢塘水,以便早晚乘潮水漲落回來看吳王何時失敗。以後有人在白色的潮頭上仿佛看到伍子胥穿白甲騎白馬而來。詞的結句說,伍子胥抱憤而死終究又怎麽樣呢?含意是說人的社會理想最終也是不能實現的。但是,詩人對伍子胥之“憤”還是很同情的。

  王國維還有一首《虞美人》也寫同樣的主題:“杜鵑千裏啼春晚,故園春心斷。海門空闊月皚皚,依舊素車白馬夜潮來。山川城郭非故,恩怨須臾誤。人間孤憤最難平,消得幾回潮落又潮生。”這首詞寫得比上一首更概括,估計是後作。他觀故鄉潮,依然思念“依舊素車白馬夜潮來”,伍子胥給他的印象太深了。下片卻據他的哲理來宣揚須臾的恩怨,難平的孤憤,隻能在潮落潮生中消磨掉。王國維詞中兩次寫錢塘潮,兩次寫到伍子胥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伍子胥身上可以追尋王國維人格的理想。這個曆史人物在人格上,在悲劇性上,在家鄉的風土人情上都與王國維有內在的聯係。

  王國維曾以境界的大小論詞,那麽,這兩首詞是大的境界。這是王國維不太用的方法。當然,他認為不應以境界大小分優劣。同樣寫大境界的,王國維認為,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王國維寫大境界則最悲。悲劇能淨化人的靈魂,伍子胥的形象也淨化了青年王國維的心靈。這兩首詞,對於我們理解王國維的胸襟,十分重要。

  王國維寫詞,在藝術上追求的目標是意境兩渾。《人間詞·乙稿》的序文著重談論的是這個問題。這篇序文是從理論、曆史、創作三個角度敘述的,這可以說是理解《人間詞》的關鍵處,必須加以論及。從理論上說:“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原夫文學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觀也。出於觀我者,意餘於境。而出於觀物者,境多於意。然非物無以見我,而觀我之時,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錯綜,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廢也。”從曆史的角度,王國維以意境為標準,分析了詞的曆史發展。“夫古今人詞之以意勝者,莫若歐陽公。以境勝者,莫若秦少遊。至意境兩渾,則惟太白、後主、正中數人足以當之。靜安之詞,大抵意深於歐,而境次於秦。”這裏“意深於歐”,容易理解,因為,王國維詞中有許多新的思想。“境次於秦”,是他有謙虛的成分,但就詞本身的藝術技巧而言,也合乎分寸。他舉出自己創作中“意境兩忘,物我一體”的例證是《浣溪沙·天末同雲》《蝶戀花·昨夜夢中》《蝶戀花·百尺高樓》。他的成績,在清代,隻是與納蘭性德的詞不相上下。因為重意境,王國維的詞是直接繼承五代、北宋的傳統的。這樣的曆史地位是如何取得的呢?“此固君所得於天者獨深,抑豈非致力於意境之效也。”這是夫子自道式的評價。從道理上說,天才是不可分析的。因此,對他的“意境之效”就應該重視。在王國維上述自己寫的三首最滿意的詞中,他自己1923年出版《觀堂集林》時,隻選了兩首,沒有選《浣溪沙·天末同雲》。從這個舉動揣摩作者的意思,他對“意境兩忘,物我一體”要求甚高。《浣溪沙·天末同雲》這首詞是好詞,正如上述,令人對現實社會的孤獨之苦、處境之險有猛然警醒的感受。然而,這首詞安排旅人見到孤雁逆風飛,然後孤雁恰成旅人桌上的盤中餐,過分巧合,就有不夠自然之處。作者對藝術上這樣執著的追求,足可使人理解“意境兩忘,物我一體”是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標。太執著於自己的“意”,也會使意境的“兩忘”受到影響,使詞的哲學的意味太過刻露了。

  一個有哲學興趣的美學家,一個有喚起國人知覺現實生活痛苦的思想家,創作中有一點哲理的意味,公平地說是難免的。如果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更是可貴。所以,實際上,王國維有的詞“意”頗突出,警句誘人,為人傳誦。比如《浣溪沙·山寺微茫》:“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試向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王國維慣用的手法是上片寫景。其中微茫的山寺、飛鳥、半山、行雲都可喻其高。有了這幾個意象,下片的“高峰”的“高”字算有了著落了。“孤磬定行雲”寫得奇妙。天上的行雲,雜亂奔忙,猶如人間的凡人忙忙碌碌。“孤磬”的聲音仿佛能使“行雲”定下來。這是一種佛國似的清幽的世界。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抬頭望月,仿佛看到天眼也正在向紅塵中看望;這時才知道,在天眼裏,也有晃動著的我可憐的身影。“天眼”顯然是王國維用的叔本華的概念,指無欲之眼。“紅塵”指的是“塵世”,“塵世”中充滿忙碌、痛苦、世俗的爭鬥。忽然領悟到自己也是這樣的“眼中人”,詞意有一點悵惘、悲涼之感。特別是知識分子,當嚐過世態炎涼之後,平靜下來,再讀王國維這首詞,心情會在藝術中略略暫時舒展一下,猶如“孤磬定行雲”了。

  王國維慨歎自己的詞“境次於秦”,秦指秦觀。《蝶戀花·窈窕燕姬》的詞境卻寫得自然活潑,並不次於秦。“窈窕燕姬年十五,慣曳長裾,不作纖纖步。眾裏嫣然通一顧,人間顏色如塵土。一樹亭亭花乍吐,除卻天然,欲贈渾無語。當麵吳娘誇善舞,可憐總被腰肢誤。”這首詞寫於北京。王國維當時住的騾馬市大街的胡同裏,有一家賣水的老虎灶。經常打水的是一位大腳的旗下姑娘,有亭亭玉立之姿。據劉蕙孫教授函告蕭艾教授的信中說:“王翁(指王國維——作者注)詞中新句,有實為先君(指劉季英——作者注)所指者。如‘窈窕燕姬年十五’一詞,即因對門有賣漿旗下女,殊風致,先君戲謂王翁:有好句奉贈,先生如續成[蝶戀花]何如?王欣然。越日遂成。此兒時聞之先君及家舅父羅君美先生。謹以奉告,或可作靜安詞本事之一。”不過,王國維詞中的燕姬之美,卻帶上了一些美的哲理了。王國維詞長於藝術感受;對於一個美學家來說,由藝術感受上升到美的哲理,似乎非常迅捷。他自己在一個手稿上對這首詞有如下的批語:“此詞須酌。然上二句實自為寫照,末二句又為詞人痛下針砭。”從“意境兩忘”的角度說,這裏的美女實質上是比作詞的美了。王國維自認為他的詞好在“天然”兩字。琢句雕章、承襲陳言當然是自以為“善舞”,實質被“腰肢誤”了。詞中“天然”,即是感自己之所感,言自己之所言。稱頌人的美,以天然美為尚;人為的雕琢就不自然了。打一個比方,眼下過分的美容,就不屬於“天然”的美了。讀王國維的詞,到此又體會到他的哲學上的含義。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這裏講的“自然”和詞中用的“天然”意思相近。還有一層意思,詞中的理想“意”要和“境”相渾,猶如天然地生長在一起那樣,詞就達到了天才的水準了。

  王國維的詞是耐人咀嚼的。他的筆下有“意”,還有許多直覺印象與他的“意”相配合。在他,是在生活中的藝術發現;在讀者來說,可以在他的詩中得到藝術發現,從而獲得藝術享受。比如《應天長·紫騮卻照》:“惱亂一時心曲,手中雙槳速。”《采桑子·高城鼓動》:“人生隻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這種重視對直覺印象的捕捉,是中國古典詩詞所暗示他的。他有自然的古典文學的修養,在創作上就能發揮出來。當然,他接觸西方美學之後,也許在理論上認識得更為自覺,表現也更深切、集中了。他自己特別喜歡他詞中的短篇,我想大概這些直覺印象的捕捉最令詩人自慰,也是短篇的詞最能集中、突出地表述出來的。當然,從實際創作情況看,他的詞的長調表達他的感受也有更曲折和舒展之處。

  王國維認為他的詞在清代,與納蘭性德的詞可以並駕齊驅。從當時有大的影響而言,也可以這麽說。王國維在詞的創作上的成就,在於他有大的革新。他在中國已有的舊體製下,表達了當時人的新的感受;這樣的感受是與當代西方美學、哲學聯係著的。所以,他的詞是一種新的創作,表達了他對文學藝術新的理解和追求,報道了一個新的美學的時代的來臨。他達到了文學創作方麵當時的最高的水準。人們認識到《人間詞話》的創新的意義,現在已很普遍,但是認識到《人間詞》的創新意義卻遠遠不夠。《人間詞》中的情感世界是一個時代的激動人心的圖畫。人間的情感世界,與達官貴族相對立,接近於底層群眾的情感世界,實際是普通知識分子的情感世界,加以突出的描繪,本身就有時代的意義。他是時代轉型中的一個亮點。市井瑣細,小民疾苦,因為有了“人間”兩字,突出了一個特定時代的意義。如果要深入研究《人間詞話》,應該從《人間詞》與《人間詞話》的聯係上加以具體把握。

  王國維的詩詞,數量不多。據陳永正《王國維詩詞全編校注》收詩190首、詞115首。但是,這些作品別具一格,影響深遠。它們不同於傳統的清詩,與“同光體”的宋詩風格迥異;當時的“詩界革命”,主張“我手寫我口”,王詩也有不同的追求。他主張擺脫平庸,崇尚天才,追求情景交融,不是寫新名詞,寫外國的新事物,重視有新的哲學意蘊,有自身的生命體驗。

  §§第五章 《人間詞話》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