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小職員到大老板

  每當你看見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是有人做出過勇敢的決策。

  --彼得德魯克

  咖啡在舒爾茨的童年並沒有特別重要--除了那次特別的偷咖啡經曆。家裏通常喝的是速溶咖啡,當有客人造訪時,母親會買來罐裝咖啡,並拿出舊的滲濾式咖啡壺。舒爾茨仍然記得,當時聽著咖啡豆掉進壺裏的聲音,直到咖啡在裏麵沸騰起來,就像舞蹈一樣。

  走入星巴克那一刻的神奇體驗,讓舒爾茨想起從小到大的咖啡經曆,讓他想起那個想要品嚐好咖啡的願望,這一切都讓他對星巴克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並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入星巴克,走入咖啡世界。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加入星巴克。他要放棄現在已經穩定得讓很多人羨慕的工作,投身到星巴克的咖啡事業上。他的母親問他是不是瘋了,不理解他為什麽還要折騰這一次,他的朋友也不解究竟是什麽讓他如此瘋狂。做出這個選擇並不容易:他已經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績,年薪7.5萬美元,在紐約的富人區有著自己的房子,在一家知名的公司任美國分公司銷售經理,而當時的星巴克根本沒有任何名氣。這意味著一切得從頭再來,對於一個已經超出父母期望很多的年輕人來說,這需要莫大的勇氣,而勇氣往往是成功的條件。幸運的是,舒爾茨不僅擁有勇氣,還得到了妻子雪莉的無私支持。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星巴克並沒有立即接受舒爾茨加入的請求。從西雅圖回來之後,舒爾茨先後三次給星巴克的幾位創始人打電話,提出入夥加盟的請求,但都被對方委婉地拒絕了。但是,幾乎為星巴克著迷的舒爾茨已經很難醒過來,他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誰都擋不住。他開始不厭其煩地給星巴克公司打電話,在無數次被拒之後,舒爾茨甚至向對方提出了為星巴克工作可以不領取薪資報酬,而是把工資轉換為在星巴克股份的就職條件。有一次,舒爾茨穿上了自己有生以來最為昂貴的一套禮服,專程飛到西雅圖,又去見了星巴克的老板們。舒爾茨告訴他們:“你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我真的認為我有能力讓星巴克更有價值,並且認為我能夠成為這個具有獨特風格公司的一份子。”在星巴克老板們作出決定的24小時後,他們聯係了舒爾茨,並告訴他:“我們認為你說的是對的。”舒爾茨很興奮地打電話跟雪莉說:“這次有戲了,我能進入星巴克了。”努力並沒有白費。舒爾茨用了幾乎一年的時間,才說服傑瑞鮑德溫聘他做星巴克的市場營銷高管,星巴克最終向舒爾茨敞開了大門,委任他星巴克市場部和海外零售部經理一職,主要負責星巴克的市場開拓工作。

  舒爾茨馬上結束了在紐約的工作,前往西雅圖,他和雪莉帶著他們的狗,開著車行駛了3000英裏,橫跨了美國來到了西雅圖,在1982年9月正式開始了他們的冒險旅程。舒爾茨仿佛回到了19歲那年,背井離鄉奔赴北密歇根大學的時候,仿佛回到了夢想剛剛開始的青蔥歲月。不同的是,這一次他不是一個人,妻子雪莉始終陪伴左右,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他更知道自己要什麽。

  在此後的幾個月裏,舒爾茨整天在櫃台後麵忙碌,接待前來的顧客,熟悉不同口味的咖啡,熟悉星巴克的市場運營。依照商學院的傳統思維來看,星巴克當時的“商業模式”並不吸引人。吸引舒爾茨的是星巴克創始人的核心價值觀和發自內心的熱情,而他希望把這種價值觀傳達給別人。在星巴克的工作讓舒爾茨感到快樂,每天浸潤在咖啡的香氣中,讓他感受到星巴克的獨特魅力,然而在這種理想生活中,舒爾茨還是始終覺得少了一些什麽。

  1983年春天,來到星巴克的第二年,舒爾茨到意大利米蘭參加一個關於國際家庭用品的商業展覽會,也正是這一次會議徹底改變了他的商業人生。在從旅館步行到米蘭展覽會議中心的路上,舒爾茨發現街頭的小咖啡館一家接一家,而且每家人氣都非常旺。一天,他走出旅館,帶著好奇的心情在米蘭的街上閑逛。剛走幾步,他就注意到不遠處的一家小咖啡店,他推門進去。“歡迎光臨!”一名站在櫃台裏的上了年紀、體形偏瘦的男人招呼著他,就仿佛舒爾茨是這裏的常客一樣。他的動作流暢,壓緊咖啡豆、蒸牛奶、製作濃縮咖啡、調製卡布奇諾,同時還與櫃台旁的顧客們閑聊著,一切動作看起來都優雅極了。這家狹小的店鋪中的每個人都好像彼此非常熟悉,舒爾茨好像看到了意大利人日常生活的一麵。

  “濃縮咖啡?”場內服務生在得到了舒爾茨的應允後,將一杯剛剛煮好的咖啡熱情地送了過來。端著一個精致的白瓷咖啡杯,品嚐著由優雅的意大利咖啡師親手為他調製的黑咖啡,這讓在布魯克林的校園裏玩著美式足球長大的舒爾茨感到無比尊貴。

  在享用了咖啡之後,謝過咖啡師,結賬,帶著咖啡帶來的溫暖離開店鋪,再走過半個街區,舒爾茨又看見了一家咖啡店。他看到,櫃台後麵頭發灰白的老者和每一個顧客打招呼時,彼此都能叫出對方的名字,他們一起笑著聊天,一起享受好時光。繼續往前走,是一個露天廣場。舒爾茨剛一置身其中,就被不可思議的浪漫情懷和社區氛圍包圍了。一個接一個的咖啡店被生機勃勃的音樂籠罩著,人們像老朋友一樣互致問候;咖啡師則以非凡的天賦,“完美”地表演著……舒爾茨感到仿佛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這裏氤氳著的浪漫氛圍,讓他覺得那麽熟悉,仿佛是一群老朋友在互相問候,他可以感覺到每一個顧客都和自己一樣,在品嚐咖啡的同時獲得了咖啡以外的滿足。

  此時,舒爾茨已經完全明白,這些咖啡店是隻銷售咖啡飲品不售賣咖啡豆的咖啡館,其經營方向完全不同於星巴克。應當說在米蘭咖啡館舒爾茨得到的最大收獲,是一種從未看到過的顧客消費滿足感。在那裏,顧客來到咖啡館總是找到一個位置坐下來,一邊喝咖啡,一邊找熟人或者與服務生聊天。這些意大利人早上來一次,中午也要來一次,到了晚上下班還是先到咖啡館轉一圈才回家。整個咖啡店看起來像一個小社區集會的場所。舒爾茨深深感受到咖啡已經成為當地意大利人生活的一部分,咖啡店裏那種放鬆的氣氛、交誼的空間、心情的轉換,才是咖啡館真正吸引顧客一來再來的精髓,而不僅僅是一杯咖啡。刹那間,舒爾茨心頭湧出了一個“革命性”的念頭:星巴克錯失的正是這一點--他們向顧客出售的隻是優質咖啡豆,卻不出售可讓人品嚐的咖啡,更沒有富有人情味的咖啡文化。如果能將美式咖啡與歐洲咖啡文化相融合,將歐洲咖啡館的浪漫情懷與星巴克的優質咖啡相結合,或許將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或許,舒爾茨可以為美國人的生活增添一種偉大體驗。體驗的衝擊如同一道閃電直穿心靈,他似乎強烈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表的浪漫情懷和社區情結的召喚,他決心從本質上改變星巴克。想到這些,舒爾茨禁不住心潮澎湃,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西雅圖,把這一切告訴他的老板。

  此時的星巴克,仍然隻是“窩”在西雅圖的咖啡豆商鋪。回到西雅圖後,舒爾茨興致衝衝地向傑瑞和戈登等人提出了改造星巴克的建議--將星巴克從出售咖啡豆和咖啡設備轉變為提供新鮮咖啡飲品的咖啡吧,並在交通最繁忙的市區中心開設咖啡吧,在吧內增加咖啡座,同時配上背景音樂,創建一種飲用咖啡的氛圍,讓在店內飲用咖啡成為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舒爾茨把他的大膽設想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兩位老板,然而他的建議卻遭到了戈登等人的反對。理由是,星巴克是零售業者,不是餐廳或酒吧,而且公司很賺錢,不必冒風險另辟蹊徑,供應濃縮咖啡會使他們轉變成做飲料的企業,他們害怕這種轉變會有損他們視為生命的咖啡店的尊嚴。他們也向舒爾茨指出星巴克目前的成功:企業雖小,但運作有序,很私密,而且每年有盈餘,幹嗎要自己往船上裝石頭呢?在他們眼裏,舒爾茨隻是一個過分熱情的市場銷售經理。可是舒爾茨也知道,老板們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還有個更直接的原因,他們在等一個機會,一個更讓他們興奮的機會。

  1984年4月,這個機會來了--星巴克買下了“畢特咖啡與茶”。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兒子買下了老子。星巴克的創始人畢竟是從畢特那裏得到的靈感,畢竟是畢特手把手教會了他們烘焙技術。對傑瑞鮑德溫來說,這是他一生中的一個重要機會,是更有希望的擴張方式,這比新開一家濃縮咖啡吧要讓他興奮得多。作為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傑瑞還是把畢特公司奉為咖啡的終極供應者。畢特公司的規模和星巴克差不多大,也有5家店鋪。但在傑瑞腦子裏,畢特一直是真正有權威的人,是美國重烘焙咖啡的鼻祖。他覺得,西雅圖的市場已經玩得夠好的了,而舊金山和北加利福尼亞是更為廣闊的地區,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為了收購企業,星巴克陷入了債務危機,舒爾茨的心沉了下去,收購這些店使他們喪失了創新的餘地。同時,沉重的債務包袱也讓星巴克陷入更深的困難。收購攪亂了經營者的注意力。1984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星巴克的經理們都忙著在西雅圖和舊金山之間飛來飛去。一些星巴克的雇員感到自己被忽視了,有1/4的雇員沒有得到獎金。他們到傑瑞的辦公室去,要求更平等的工資待遇,他們向股票權益人提要求,特別是為兼職雇員伸張訴願,要求恢複他們的獎金。但當時傑瑞的心思不在這兒,根本未予答複。後來憤怒的工廠雇員們發了請願書,請求工會介入。星巴克的管理層還沒有意識到員工們的不滿有多深,情況惡化的程度有多嚴重。門店的雇員那邊似乎沒什麽不滿的,他們的人數要超過工廠,所以傑瑞盤算著他們的投票會讓工會退出。但在正式投票的那天,工會卻以3票勝出。傑瑞大為震驚。這個公司是他創辦的,是他所鍾愛的,而現在雇員們卻不再信任他了。在隨後的幾個月裏,他的心似乎已經不在這裏了,他的頭發白了許多,公司失去了主心骨。

  這次事件給了舒爾茨一個重要的教訓:沒有什麽貴重的商品能比得上公司雇員們的信任和信心。一旦雇員們覺得管理層獎賞機製不公正,他們就會產生疏離的感覺;一旦他們不信任管理層,公司的前途就會受到危害。

  說服傑瑞讓星巴克嚐試新的咖啡體驗花費了舒爾茨一年的時間,由於收購畢特公司牽扯了大量的精力、財力,也由於擔心這樣一來會改變星巴克的核心價值觀,傑瑞並不讚同咖啡體驗這個想法。在那段時間裏,舒爾茨的挫折感與日俱增。最終,在星巴克的第六家店開張時,傑瑞同意嚐試一下,這成為星巴克第一個既供應咖啡豆,也提供飲品的店鋪。這家店就設在西雅圖市中心“獨立日與春天”的角上。在那1500平方英尺的營業麵積上,舒爾茨要求規劃出一半的空間作為意大利式的咖啡吧,但最後他隻得到了300平方英尺。舒爾茨的“偉大實驗”被擠進了一個狹窄的角落,幾乎沒有地方擺放桌椅和貨品。他們沒有籌劃任何的廣告營銷,甚至沒有打出“供應濃縮咖啡”的告示板,但舒爾茨本能地相信結果會不錯。店麵開張的那天早上,天氣陰冷得有些反常,空中還飄著毛毛細雨。舒爾茨提前一小時趕到,緊張不安地透過落地玻璃窗向外張望。

  早上7點整,舒爾茨激動地打開了店門。上班的人們好奇地踱了進來。許多人點了意大利文飲品單上的濃咖啡。咖啡師快速麻利地調製新飲品,笑逐顏開地向顧客們做著解釋。拿鐵、卡布奇諾……這些品牌的咖啡,都是在這天早晨才被介紹到美國。

  舒爾茨細心地觀察著顧客們喝第一口咖啡時的反應。許多人把眼睛睜得大大的,這是對不熟悉的、如此濃烈口味的初次反應。隻見他們猶豫了一下,再喝一口,隨後開始享受溫暖的美味。舒爾茨高興地發現,櫃台那邊的咖啡豆根本無人問津了。看著眼前的景象,舒爾茨知道,星巴克的曆史就要發生巨變,不可能回去了。到打烊的時候,舒爾茨計算著,大約有400人走進這道門,這遠遠超過了星巴克最好的門店客流量250人的平均數。而更重要的是,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在意大利體會到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一個又一個星期過去了,生意越來越好,而且多數集中在飲品區,店內客流量超過了每日800人,咖啡大師傅們做咖啡的速度都跟不上了,排隊的人群一直排到了門外的人行道上。“獨立日與春天”成了一個聚會的場所,這正是舒爾茨所追求的效果。由於第一家店嚐試新經營所取得的成功,他開始憧憬未來更多的可能。他自信滿滿地以為,這家店的人氣會證明自己,會動搖老板最初的想法,會解決債務危機帶給星巴克的影響,會讓傑瑞他們看到星巴克到達一個全新高度的生動景象。然而,他的夢想又一次破滅了。

  新業務的成功,並沒有使星巴克的老板支持舒爾茨。傑瑞覺得這背離了他們作為咖啡烘焙商的初衷。傑瑞和舒爾茨彼此尊重,但他們對咖啡的理解不一樣。舒爾茨再次試圖說服傑瑞,這天他走進傑瑞的辦公室,想做最後的努力。

  “顧客的反應應該說明問題了吧,”舒爾茨說,“這是一個大好機會,我們應該繼續下去。”

  “我們是咖啡烘焙商,不想做成餐飲企業。”傑瑞疲憊地說。他們又在老地方開始兜圈子了。

  “這並不是要辦成一個餐飲企業!”舒爾茨堅持自己的意見,“是讓人們用我們提供的方式去享受我們為他們準備好的咖啡。”

  “霍華德,聽我說,我隻是覺得這樣做不行。如果我們太注重供應成杯的咖啡,就會成為又一家餐館或是又一家飲食店。也許這麽走每一步都有道理,但到最後,我們就會失掉咖啡之源。”

  “但我們會重新找到咖啡之源的!”舒爾茨爭辯道,“這會把更多的顧客帶到我們的店裏來。”

  傑瑞在辦公桌後麵默不作聲地坐了幾分鍾,最後他說:“也許我們會再多開一兩家濃縮咖啡店。”

  “但還可以更多一些,把規模做得更大一些。”舒爾茨知道如果他接受了這個讓步,星巴克的發展就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星巴克不需要把規模做得更大,如果你讓更多的顧客進進出出,我們就不可能用以前那樣的方式來了解他們了。”

  “在意大利,咖啡師傅都認識他們的顧客。”舒爾茨回答。

  “再說,我們現在也負擔不起,我們負債太多了。”傑瑞站起來,準備回家去了,可是見舒爾茨不肯結束談話,便又強調說,“我很抱歉,霍華德,我們不能這麽幹,你得明白這一點。”

  舒爾茨鬱悶了好幾個月,他似乎被兩種情感撕成了兩半:一邊是對星巴克的忠誠,一邊是對意式濃縮咖啡吧的前景的信心。失落並失望的舒爾茨開始考慮離開星巴克。濃縮咖啡吧的事業很有前途,舒爾茨深信這一點,他也知道自己不會放棄。

  一個周末,舒爾茨到運動俱樂部的球場去打籃球,結識了在大公司做律師的斯考特格林伯格。斯考特當時是一個法人律師,他的工作是為企業的諸多事務提供谘詢服務,從私募資金到公募資金。他們年齡相仿,十分投緣,很快成了朋友,斯考特很喜歡星巴克的咖啡,所以舒爾茨經常會帶上一包咖啡送給他。當舒爾茨和他說起自己打算獨立出來開一家濃縮咖啡店時,斯考特表達了投資的興趣。

  最終舒爾茨決定離開星巴克,另立門戶。從某些方麵來說,離開原來的公司去開自己的公司真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從父親身上,舒爾茨知道丟了工作會導致家庭的不穩定,甚至瓦解。而母親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你有一份好工作,為什麽放棄呢?”問題是,在舒爾茨看來,這個變動與夢想完全一致,也符合最初的向往:為自己和家人做些事情,做些獨特的事情,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在那段時間裏,失去工作的不安全感,出人頭地的渴望,想永遠擺脫父母在苦境中掙紮帶來的影響……各種情緒同時在舒爾茨的腦海裏交織。

  舒爾茨盤算著先開一家店,他需要至少募集到40萬美元的創業基金;走出這一步後,他打算再用125萬美元,開8家咖啡店。當時的西雅圖經濟還有些蕭條,人人都說這不是做生意的好機會,而做一門新的生意更像是發瘋。但當時,舒爾茨的確是“瘋了”。舒爾茨把這些經濟蕭條的氣象當成了一個宏大的機遇。“隻有經濟消退了,人們才有心情坐下來喝杯咖啡,發展一下鄰裏情義。”他說。

  妻子的支持成為舒爾茨單幹的又一動力。當時雪莉懷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而舒爾茨的工作是要為星巴克募資,沒有工資。雪莉的父親拉著舒爾茨跟他去散步。他們坐下來,這位為女兒生活擔憂的父親誠懇地說:“霍華德,我知道你有一個夢想,但是你沒有工作,你得有一份實際的工作。”而慶幸的是,就算在這個時候,妻子雪莉依然堅定地站在舒爾茨的身後。

  舒爾茨終於拿到了新公司的執照,開始四處籌集資金。當時美國的咖啡銷量正在日趨減少,而他們的一杯咖啡,要賣到2美元。另外,所有的咖啡飲料都是用意大利文命名的,沒有一個美國人可以讀出正確的發音。這就像剛開始推銷的日子,舒爾茨再次品嚐著四處碰壁的滋味。舒爾茨後來回憶說,在那段日子裏,他就像一條夾著尾巴的狗。人們把他關在門外,用懷疑的眼光去看他,抽光他全部的底氣,但是舒爾茨仍然堅信他會實現夢想。

  最令舒爾茨意想不到的,是傑瑞鮑德溫的慷慨。一天,傑瑞鮑德溫給他打來了電話,舒爾茨來到傑瑞的辦公室,傑瑞拿出了15萬美元,作為星巴克給舒爾茨的投資,“這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公司,但是我們支持你”。舒爾茨萬萬沒有想到,星巴克竟是他的第一個投資人。不僅如此,他的前任老板傑瑞和戈登還願意免費為他提供技術支持,甚至為他的店名出謀劃策。他們為新公司起名為“天天”,用意大利文的寫法是Goirnale。“天天”是意大利一家最有名的報紙的名稱,Goirnale就是“每天”的意思,你每天要看報,每天要吃麵包,每天要喝咖啡。如果他們以意大利的方式每天優雅地提供咖啡,人們就會每天都光顧他們的店。

  1985年12月,在戈登的陪同下,舒爾茨踏上了意大利的募資之旅。他們的最大期望是“飛馬”公司,這是一家米蘭的濃縮咖啡機生產商。舒爾茨曾在電話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過他們,他們也顯得挺有興趣。舒爾茨向“飛馬”公司解釋了他們打算如何把意大利的濃縮咖啡體驗在美國進行一番新的改造,最後要擴張到50家店鋪。他盡可能展現自己雄辯的才華,對美國潛在的市場機會和意式咖啡的魅力作出分析。然而,在一番短暫討論之後,他們拒絕了舒爾茨的募資請求。他們堅持說,美國人永遠也不可能接受意大利人享用濃縮咖啡的方式。雖然舒爾茨也知道對於吸引外國投資者來加盟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小公司不能抱過於樂觀的態度,但“飛馬”公司的拒絕還是讓他感到沮喪。這就意味著他得挨門挨戶地去籌集開業所需要的170萬美元的資金。

  這的確讓人泄氣,但是在意大利沮喪的心情並沒有持續太久,舒爾茨和戈登在米蘭和維羅納光顧了500家左右的咖啡店,他們記著筆記,拍下照片,記錄著意大利咖啡師對咖啡的藝術表演。他們還觀察當地人的習慣,店麵的設計和製作咖啡的技術。他們喝過許多咖啡,嚐過許多意大利美酒,吃過許多當地的美食。他們坐在戶外的椅子上,在陽光下勾畫各種計劃和藍圖,盤算著如何能將這一切原原本本地帶到西雅圖。

  回到西雅圖,舒爾茨依舊信心十足,但仍然四處碰壁。最終,舒爾茨通過妻子雪莉認識了第一個投資人--羅恩馬格裏斯,雪莉通過某種專業關係結識他的妻子卡羅爾。一個秋日裏,這三人在滿地落葉的西雅圖公園裏遛狗時碰到了。馬格裏斯夫婦帶著一個嬰兒,雪莉正懷著孩子。羅恩以前當過產科醫生,於是三人圍繞著孩子展開了話題。當雪莉說到丈夫想開一家自己的公司時,羅恩告訴她:“如果霍華德想開一家公司,我可以保證讓他成功,不過我得了解一下他的情況。”從某種意義上,他是舒爾茨不會想到的投資人,他不愛喝咖啡,也對舒爾茨的財務計劃不感興趣,他看重的是激情、真誠和熱情。他慷慨地給了舒爾茨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這也讓舒爾茨的募資之路變得平坦許多。

  1986年1月,舒爾茨的兒子出生,這個時候他終於募集到了種子基金40萬美元。大部分來自星巴克和羅恩馬格裏斯,其餘部分來自阿尼亞普林蒂斯和他的客戶。阿尼亞普林蒂斯是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聯署董事長,他既知道星巴克,也了解濃縮咖啡,是第一個認準舒爾茨的計劃能獲得成功的人。種子基金到手,舒爾茨在西雅圖哥倫比亞中心最高的摩天商務大樓租到店麵,開出“天天”咖啡館的第一家店鋪。

  舒爾茨的理想之船啟航了。1986年4月8日是“天天”開張的日子。舒爾茨早早來到店裏,緊張地左顧右盼。早上6:30,第一位顧客已經等在門外。她走進來,徑直買了一杯咖啡。隨後,顧客越來越多,大家親切地打招呼、聊天。這種氣氛正是舒爾茨最想要的。開業6個月後,新店每天的接待量超過1000名顧客。但是,舒爾茨很快就遇到了麻煩--創業基金即將用完。此外,他曾以為,隻要6個月就可以吸納到實施他第二步計劃所需的全部資金。但實際上,這個過程用了兩年。質疑的聲音鋪天蓋地。

  “Goirnale?你能發出這個音嗎?”

  “你為什麽要離開星巴克?真是太蠢了。”

  “你為什麽認定這主意會成功?美國人怎麽也不會為一杯咖啡去花美元!”

  “你根本沒用腦子想想,這完全是發瘋的舉動,你應該去找份工作。”

  在籌集資金的那幾年,舒爾茨和242個人談過話,其中有217個人對他說“不”。想想看,有那麽多人說你的計劃不值得投資,你會是怎樣的傷心。有些人聽舒爾茨講了一個多小時,就再沒有回音了;而有些人幹脆連電話都無法接通。那是一段低迷的日子,也是一段磨礪的歲月。最難的還是要保持自己不氣餒的精神--你不是去拜訪一位非常有希望的投資者,也不是去向一個對你的計劃充滿熱心並富有激情的人展示你的全部規劃,相反,你將要麵對的可能都是質疑你的人。

  舒爾茨最終決定去拜訪西雅圖三位最有名的企業領袖,會見在西雅圖最高的商務大廈頂層舉行。會麵前舒爾茨繞著街區走了3圈,來安撫自己狂亂的心跳。最後,他的展示和遊說大獲成功--企業家們決定“砸”下75萬美元。

  最終,舒爾茨從大約30位投資者那兒籌到了包括種子基金在內的165萬美元,“天天”終於漸漸走上正軌。而舒爾茨也沒有就此停歇,他渴望把這個咖啡夢做得更大,雖然當時“天天”隻有3家店--西雅圖的兩家咖啡吧,加上加拿大溫哥華的一家。但舒爾茨想,如果咖啡豆零售與咖啡飲品的結合能夠推向全美,或許就應該在遠離西雅圖的地方進行試驗,而且越快越好。芝加哥成了他的目標。芝加哥在西雅圖2000英裏以外,從距離上看很難及時向那邊供應新鮮烘焙的咖啡豆,但舒爾茨執意要去芝加哥。那是個氣候寒冷的地方,很適合飲用熱咖啡。芝加哥的中心區域要比西雅圖大得多,那是一個充滿鄰裏情誼的城市,人們喜歡聚集到本地的一些公眾場所。在1971年之前,西雅圖人壓根兒不知道什麽叫重烘焙咖啡,怎麽見得芝加哥人就不會很快學著喜歡這一套?說不定比西雅圖人學得更快呢!於是,“天天”咖啡公司就開始了它的擴張步伐。

  霍華德舒爾茨正在籌劃著他的擴展計劃時,更大的機遇鬼使神差般地降落在了他的頭上。就在此時,舒爾茨獲悉:他原來的老板準備賣掉星巴克。由於經營出現困難,戈登等人決定賣掉星巴克在西雅圖的整個運營,包括西雅圖所有的星巴克店和烘培廠,以及星巴克的商標。得知消息的舒爾茨近乎狂喜,他閃電般地作出了出手購買的決定,並得到了公司股東的普遍支持。當時,星巴克的規模比“天天”大得多。這好比鮭魚要吞下鯨,兒子要領導父親--當年星巴克收購畢特咖啡的景象重現了。但對舒爾茨來說,這根本不是什麽問題,他對星巴克充滿信心。在星巴克收購還沒有完成的時候,為了在芝加哥選店址,舒爾茨和傑克羅傑斯一起去考察了一番。傑克是“天天”的早期投資人,做連鎖店和餐館很有經驗,他後來成了舒爾茨的朋友和顧問,也是“天天”董事會的一員。當他們穿過芝加哥擁擠的街道去看店址時,舒爾茨對傑克說:“從現在開始再過5年,這兒走過的每一個人都要端起星巴克的咖啡杯。”

  1987年,舒爾茨終於募集到了足夠的風險資金,買下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開始放開手腳實現自己的夢想,投資者們再次把信任投給了他,為他湊足了收購星巴克所需的400萬美元。而執行這筆交易的律師就是舒爾茨的老鄉老比爾蓋茨。老蓋茨回憶道:“舒爾茨有著罕見的才幹,他做事堅韌不拔,為人正派。他是一個傳奇。”

  5個月後,星巴克公司歸屬於霍華德舒爾茨名下。在股東的擁戴之下,35歲的舒爾茨坐上了星巴克公司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的席位。1987年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舒爾茨簽署了收購星巴克的文件。然後,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咖啡店,輕鬆地和咖啡師打了個招呼,然後坐在靠窗的一張凳子上。此時,他已經從一個當初的雇員,成為星巴克的總裁。店員們看到,他們的老板端起了一杯咖啡,眼睛裏閃爍著淚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