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9、如何分配一條魚

  魚在宴席中的分量是任何一道菜肴都不可比擬的。“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是大江南北的通用祝福,所以,魚作為主菜的地位從未動搖過。即便有服務員幫助剔骨,但如何分好一條魚仍然是考量主人智慧的一道題,那麽怎麽做才是最恰當的呢?

  魚的部位不同,肉的厚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情況下,魚頭部分最為尊貴,魚身部分最為肥厚,但聰明的人們為了不厚此薄彼,給魚的全身都賦予了各自的意義,無論吃到哪一段都有著吉祥的說辭,比如魚眼是最尊貴的部位,要呈送主客,名為“高看一眼”,分到魚嘴者名為“唇齒相依”,分到魚尾者名為“委以重任”,分到魚翅者名為“展翅高飛”,分到魚腹者名為“推心置腹”。

  這裏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條魚的吃法,東西方迥然不同。一位留德學生的自述生動地印證了這一點——

  一次,他參加一個宴會,自助餐台上擺有魚塊,他取了幾塊美美享用。但才吃了一半,旁人全部端起盤子走開,同時以異樣的目光注視著他。他莫名其妙,仔細嗅了一下自己的衣物,沒有發現任何異味,再看著裝,也沒有什麽不妥,他的確不知問題出在何處,徑自將魚塊一一吃完,桌上留下了他的“作品”——一小堆魚骨、魚刺。沒想到此次宴會的後遺症隨即顯現,原來與他有說有笑的德國朋友開始冷淡他,但他仍然不知就裏,直到期末時這個謎底才被揭開。考試結束後,他去拜訪教授,教授留他用餐,也上了一條魚,他和教授一家喝著紅酒吃著魚,相談甚歡。但才吃到一半,教授一家一齊不快地望著他,表情驚訝,教授夫人更是起身離開。他再次迷惑,不知哪句話說得不夠妥當,等用餐完畢,教授才用克製的口吻對他說:“你怎麽能在餐桌上如此不雅地進餐,希望你在德國多學一點起碼的禮儀。”他急忙求教自己錯在哪裏,教授說,你吃魚時邊吃邊吐魚骨,這是極其失禮的行為。他不解,辯解說原來在中國的時候大家都是這樣吃魚的啊,難道還能將魚骨和魚刺一起咽下?教授大聲說,這是在德國,用餐時你把吃進嘴裏的東西再吐出來,是非常不潔之舉,是缺乏最基本禮儀的表現。教授進一步為他解釋,德國人進餐時,即便是肉食和魚,也極少吐骨頭和魚刺。因為烹飪時已將骨頭和魚刺先行剔除。如果用餐時恰巧吃到骨頭和刺,也不能吐出來,而是嚼碎咽下。

  吃魚的規矩還有一條,就是在很多國家(地區)的餐飲禮儀中,吃魚時都不能給魚翻身,必須是吃完一麵後,將魚骨取走,再繼續吃下一麵。這種的風俗的起源已無法細究,有一種觀點認為是始於漁家對於“翻”意的忌諱,因為翻船是漁家的滅頂之災,所以,在臨海、臨河之地,吃魚時不僅忌諱“翻魚”動作,甚至連“翻”字也不能說,一般會用“順魚”(把魚順過來)、“掉頭”(把魚從頭開始倒轉一麵)、“劃過來”(翻轉魚身)或者“正魚”替代。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