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孫子兵法的謀略分析

  其用戰也勝:“戰”為了“勝”,不為了“爭”

  在孫子看來,“戰”不一定非得要“爭”,不一定就要行軍打仗,斬將殺敵。相反,在孫子看來,兩軍相爭是下策,攻城鏖戰則是下下策。作戰就是要用最小的代價去贏得最大的勝利,如果真的征戰連年,那麽結果將是兩敗俱傷,雙方都大大耗費了國力,百姓因為戰爭的負擔而疲勞窮困,將士不斷死在沙場上。而這個時候,其他的勢力則很可能乘機而起,坐收漁翁之利。

  春秋時期,趙惠王將要去攻打燕國,蘇秦的弟弟蘇代認為,兩國一旦真的開戰,因為國力相當,戰爭必定曠日持久,而雙方都很難取得勝利,最終隻會在戰爭的過程之中彼此消耗,最終給其他國家以可乘之機。於是為燕國去勸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的時候,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張著殼曬太陽。有一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就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天長日久,你就會死。’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天長日久,你就會死!’兩個誰也不肯放。過了很久,兩個誰都沒有力氣了,這時候有一個漁夫看到了,就把它倆一齊捉去了。現在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趙兩國相持不下,日子久了,雙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厲害。我擔心強大的秦國成為鷸蚌相爭中‘漁父’那樣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考慮。”

  惠王聽了,恍然大悟,說:“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國的行動。

  在現實生活之中,同樣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每當各大節假日來臨的時候,各路商家都會打起“價格戰”。曾經在國產手機市場上,很多手機品牌爭相降價,力求能夠占領市場,結果,曠日持久的“價格戰”削減了利潤空間,導致很多手機的小品牌難以生存,大品牌也不複往日威風,大打“價格戰”的各方人馬輸的是慘敗,贏得也隻能算是慘勝。在這個時候,“蘋果”手機橫空出世,以“高價格”“高品位”“高性能”的姿態,趁著國產手機大打“價格戰”的時候,迅速搶占了市場,實現了以“高價格”贏得勝利的奇跡。

  因此,當合作也能夠帶來勝利的時候,就不要去爭鬥,當談判也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要起直接衝突,當進攻對手薄弱的一麵就能夠取得勝利的時候,就不要去啃“硬骨頭”,總之,真正的將軍不是戰士。將軍去戰鬥的目標是勝利,而不是沉迷戰鬥的過程。

  所以,在《孫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戰篇”中,孫子出了列出行軍打仗需要注意的地方,更一陣見血地指出:“其用戰也勝。”不管是用什麽方式,最後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獲得勝利才是最重要的。隻有真正有遠見、有明見的人,才能夠一直看清目標,而不被紛擾的爭執假象迷惑,才能夠在分分合合、利益往來的場所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強大。

  攻城則力屈:要你“死”我“活”,不要得不償失

  《孫子兵法》中指出,在所有作戰方法之中,最應該避免使用的就是攻城。作戰講求天時、地利、人和,而一旦我方被迫選擇攻城,這就意味著是我方需要長途運輸糧食,而對方因為是守在自己的家門口,所以在地利上占據了優勢;同時對方的將士因為害怕城破被殺,就會團結一致,奮力死戰,而我方將士要冒險攻城,很容易士氣不振,所以又失去了人和。沒有地利,沒有人和,攻城的難處也就知曉了。

  在古代戰爭之中,如果發生攻城,進攻得一方往往死傷慘重。在南宋時期,南宋重鎮襄陽易守難攻,金朝、蒙古等數次攻打,都無功而返,最後根據成吉思汗留下遺命,南攻大理,再從大理繞路攻打南宋,才最終使得南宋滅亡。由此可見攻城之難。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有名的攻城戰,在這場戰役中德軍投入大量的兵力妄圖奪取這一戰略重鎮,最終死傷無算,進攻部隊近乎全軍覆沒,而前蘇聯紅軍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終於獲得了勝利。這一戰役被稱為二戰的“轉折點”。

  1942年9月13日,德軍開始攻城。而在此之前,德軍Ju-88式轟炸機用燃燒彈將市區炸成廢墟,伏爾加河沿岸對斯大林格勒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響。9月14日,德軍從城北突入市區,與蘇第62集團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雙方逐街逐樓逐屋反複爭奪。斯大林格勒變成了一片瓦礫場,城中80%的居住區被摧毀。在滿是瓦礫和廢墟的城中,蘇聯第62集團軍頑強抵抗,在城中的每條街道,每座樓房,每家工廠內都發生了激烈的槍戰。剛剛趕赴城中的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隻有約三天的平均存活時間。

  1942年9月25日,德軍占領了市中心,1942年9月27日衝進了北部工廠區,並重新占領了馬馬耶夫高地,但在1942年9月29日又被前蘇聯紅軍奪回。以後的戰鬥更加激烈,德軍的推進不是用公裏,而是用米來衡量,對火車站反複爭奪達13次之多。在一個大糧食倉庫裏,兩軍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夠聽到對方的呼吸聲,經過數個星期的苦戰,德軍不得不從這個倉庫撤走。

  在城中的另一個部分,由揚科夫·巴甫洛夫指揮的一個小分隊(共計6人)占據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樓,並頑強地進行抵抗。士兵們在大樓附近埋設了大量地雷,並在窗口安設了機槍,還將地下室的隔牆打通以便通訊。這座頑強的堡壘被蘇聯人驕傲地稱為“巴甫洛夫大樓”,21世紀的時候保留大樓一堵牆,上麵雕刻著士兵抵抗的畫麵,右上角刻著58以表明他們6人堅守了58天。

  在這場舉世聞名的攻城戰役之中,《孫子兵法》中的“攻城則力屈”“久暴兵則國用不足”等觀點就如同特意為其做的注解。德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最終因此輸掉了戰爭,而蘇聯方麵除了慘重的傷亡以外,斯大林格勒也已經變成了一片瓦礫,可以說,雖然蘇聯方麵贏得了勝利,但是從士兵和普通民眾傷亡方麵來說,這場戰役沒有贏家。

  既然“攻城”有如此危害,那麽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類似“攻城”這樣的事情呢?

  事實上,我們在任何低回報的事情上投入過多的精力,都可以是看作一種“攻城”。在我們品味《孫子兵法》之中對於“攻城”的利弊所做描述時,不妨仔細想一想,我們生活之中有沒有為了某一件事情花費過多的精神,投入太大的力氣,最終卻是所獲不多,甚至是得不償失?

  《孫子兵法》之中說“其用戰也勝”“最下攻城”,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之中,講究的則是“成功”,最應該避免的是過於“執拗”,否則將會浪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戰爭是為了戰勝,做事是為了做成,如果忘記了自己的根本目的,往往就會陷入執迷,以至“不悟”。

  在生活之中,我們要避免執拗,避免這種“攻城”式的行為,才能夠減少損失。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什麽時候應該冷靜,什麽時候應該收手,什麽時候做事應該換一種更好的方法,而不至於深陷泥潭。

  兵聞拙速:機會隻留給最“快”的人,不留給最“好”的人

  我們知道,一名拳擊手想要在在擂台上取得勝利,一定是經曆過艱苦而漫長的訓練,做好了足夠的準備,但是真到了賽場之上,決定勝利的卻可能隻有一秒鍾。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做事之前的準備是漫長而艱辛的,但是過程卻需要時迅速而有力的,一旦躊躇猶豫,機會就可能溜之而去。因此,《孫子兵法》中提出,在作戰之前要進行“廟算”,要仔細計劃、細致準備,一定不可以倉促;但是在作戰之時卻要力求迅速、果敢,萬萬不可拖延。

  要知道,在戰場上,戰況瞬息萬變,機會往往稍縱即逝,抓住時機的最好方法就是:與其仔細算計,不如迅速出擊。一旦戰爭已經開始,一個能夠得到實行的策略勝於一百個周密卻沒有實現的籌謀,機會往往隻留給最快的人,而不是留給準備最好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社會上,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1916年,德惠特·華萊士想到了一個關於圖書的好主意。

  華萊士從小喜歡看書,並且經常把書上有去的、有意義的內容記錄在一些小卡片上。他保持這個習慣長達十九年之久。有一天,他在整理這些小紙條的時候忽然想到,可不可以出版一本書,來匯集各個雜誌上的精彩小短章呢?這樣子一本圖書一旦出版,銷量一定會很好。

  想到就去做。華萊士立馬去圖書出版機構申請圖書編號。到了那裏之後,華萊士了解到,已經有十幾個人都想到了這個好主意了,但是這種書因為要用到其他人的稿件,所以和版權法相違背,但是這其中有沒有明確的法規,所以還不能得到實行。

  其他的十幾個人聽到這個訊息,都已經決定了暫時把這個計劃緩一緩。唯有華萊士心想:他們都沒有出版,這正是一個好機會,我雖然是後想到這個想法,但是隻要是先一步出版,就能避免一係列的競爭。說幹就幹,華萊士就這樣與自己的妻子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地下酒吧的房間裏開始征集稿件、印刷雜誌。世界上最暢銷的雜誌之一——《讀者文摘》就這樣誕生了。

  當“兵貴神速”運用到了各種競爭當中的時候,高速度不僅能夠讓己方迅速搶占實際,還能夠讓對方措手不及。在秦朝末年,項羽和宋義一起攻打秦軍,宋義見到秦軍強盛,於是滯留四十餘天不去交戰。項羽急於與秦軍交戰,於是斬殺宋義,率軍破釜沉舟,隻帶著三天口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秦軍,勢如破竹,九戰皆勝,項羽也從此確立了諸侯之中的霸主地位,這其中就有著行動突然,讓對方措手不及的原因。

  以今天的眼光看來,這種戰場上“出其不意”快速出擊的方式,在很多地方都用得到。

  布魯林和喬妮娜都是德國漢堡某一家公司的高層人員。在一次商業談判中,公司派布魯林作為代表,並且告訴布魯林公司希望的價錢是40萬美金,但是因為急需這款機器,所以價錢隻要不高過80萬美金,都可以成交。到了談判現場,布魯林與對方人員商量過細節之後,開始談論價錢。這時,布魯林忽然胸有成竹地說:“我方出價60萬美金,希望您盡快給我答複,不然的話我們的合作就隻能到此為止了。無論交易是否完成,我訂了明天上午9點鍾的機票,所以希望能早些給我答複。”布魯林說完,便起身禮貌地離開,留下對方的談判人員和準備好的一大堆材料以及說詞,茫然當場,全無用武之地。

  布魯林認為,自己的首要目標是拿下這份合同,次要目標是降低價錢。通過自己得到的資料,對方也非常渴望做成這筆生意,那麽如果自己以超過市場價20萬美金的價格,再加上強硬的姿態,一定會打對方一個出其不意。反而如果繼續談判的話,一旦對方知道了自己公司非常需要該設備,就會提高價格。到了第二天,布魯林雖然內心很忐忑,但是仍舊毅然決然的前往機場。結果,對方在機場的候機大廳截住了布魯林,表示願意做這筆生意。最終雙方就在候機大廳簽下了合同。

  回公司之後,公司領導認為布魯林的決定過於草率,甚至沒有去爭取一下更低的價格,於是下一次談判便派喬妮娜去做代表。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漫長的談判和逐步的討價還價之中,對方逐漸摸清了喬妮娜的底牌,相類似的機器,喬妮娜卻以71.25萬美金才拿下合同。

  在上文中,布魯林摸清了對方的底牌,用自己決定的突然性幹擾了對方的判斷,並且給出了能讓對方接受的高價格,使得談判獲得了自己預期之中的勝利,而喬妮娜則首先想著節約成本,在無法節約成本之後卻又必須做成生意,而對方此時已經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所以喬妮娜的談判就變得非常被動。

  做任何事情,準備要充分,決斷行動卻一定要迅速,否則天長日久,不但容易錯失良機,更容易節外生枝,因此,《孫子兵法》才會說“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真正智慧的人,懂得當機立斷,懂得心動不如行動。

  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想要“勝”必須有“利”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官渡之戰中,曹操之所以打敗了袁紹,和事先燒掉袁紹的糧草是分不開的。正因為糧草對於軍隊十分重要,而運送糧草又十分的艱難,所以在《孫子兵法》之後總提出了“因糧於敵”的概念。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上演了一出“草船借箭”,可以說是對“因糧於敵”精神的極好詮釋,《水滸傳》之中,梁山伯的好漢們攻打“曾頭市”“祝家莊”等,都會就地取走城中的糧食“以做山寨之用”,也是“因糧於敵”精神的體現。

  在現今社會,這種“因糧於敵”的精神同樣可以得到運用,甚至可以運用的更好。美國船王丹尼爾·洛維格便是“因糧於敵”的行家。隻不過他借用的不是糧,而是美金。

  9歲的時候,丹尼爾·洛維格知道鄰居家有一條破舊的油輪沉入了水底,而鄰居家也不打算要這條船了。於是小小的丹尼爾就像父親借了50美金,用其中的一部分錢向船主人買下了這艘船,用另一部分錢雇人將這艘船打撈了上來,最後用剩餘的幾個錢雇來幾個幫手,用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修好了這艘船並用100美金將其賣掉。從這時候起,洛維格就知道想要成功就要懂得借用別人的力量。

  後來,到了而立之年的洛維格依舊是一個普通人,這時候他想創業本來很困難,但是洛維格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有一條尚能航行的老油輪,他把它重新修理改裝,並精心“打扮”了一番,以低廉的價格包租給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後,他帶著租約合同等去找紐約大通銀行的經理,說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輪,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銀行肯貸款給他,他可以讓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轉給銀行,來分期抵付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

  銀行認為,除非碰到無法預見的經濟大災害,石油公司應當會信守承諾規規矩矩地按月付出油輪租金。隻要他那條老船不沉,石油公司不垮,銀行還是照樣可以按月收款。洛維格這一招真是神來之筆,借石油公司的信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原來極為脆弱的信用,而借用銀行貸款,洛維格又可以買第二艘船……如此這般,他幹了許多年,每還清一筆貸款,他就名正言順地淨賺一條船。這時,洛維格卻又觸發了一個更妙的構想。他既然可以用現成的船貸款,何不可以用一條還未造好的船貸款呢?

  這是他學習利用別人的錢賺錢的第二階段,因而為他開創了現有的偉業。

  他的新事業的做法大概是這樣的:他首先找好了一位顧客,說自己打算建造一艘船,並且願意在船造好以後租給該顧客,然後拿著這一紙包租契約,前往銀行申請貸款,來建造這條船,貸款的方式是不常見的“延期償還貸款”,在這種條件下,在船未下水以前,銀行隻能收回很少的還款,甚至一文錢也不收回。一旦等船下了水,租船人的租金就開始付給銀行。這件事情的奇妙之處,就在於洛維格隻需要“想”建一艘船,而不用花上一分錢,就能夠坐收漁利。

  現今社會,我們需要的不再僅僅是因糧於“敵”,而是要學會向各方麵尋求幫助,借取各種力量來為自己服務。隻有這樣,才能夠讓成功來的更容易。真正的智者懂得自強,更懂得運用別人的力量。

  勝敵而益強:寧做“貪吃蛇”,不做“憤怒的小鳥”

  很多人都玩過“貪吃蛇”和“憤怒的小鳥”這兩款遊戲。那麽這兩款遊戲的區別是什麽呢?玩“憤怒的小鳥”,鳥兒往往要犧牲自己才能夠打擊敵人,有的時候還會徒勞無功。而做“貪吃蛇”,每吃一次東西都會讓自己變得更長、更強大。曆史上真正布衣起兵、白手起家的英雄任務,無不是像“貪吃蛇”一樣,通過一次次的鬥爭去收攏人才,吞並敵對勢力,最終才使得自身越來越強大。即使在現代戰爭之中,也有很多尋求在戰爭之中增強自己實力的例子。

  在戰爭之中能做到“勝敵而益強”,最終比能夠在群雄割據之中獲得逐鹿中原的資格,甚至做到一統天下;在日常的工作之中能夠做到“勝敵而益強”,則能夠不斷地拉進自己與成功之間的距離。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以今天的眼光看來,我們不但要做到“勝而益強”,還要學會做到“敗而益強”,勝利的時候要能夠趁機招攬自己的勢力,整合獲得的優勢和“戰利”,失敗了的時候一樣能夠找出錯誤的所在,從頭再來,這樣勝益強、敗益強,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張偉是一名很普通的大學生,大學畢業以後,他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投簡曆、麵試、找用人單位,反而做起了讓很多人都瞧不起的工作——在自己母校旁邊弄了一個小吃攤位。

  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認為他一個大學生這樣做“有失身份”。然而張偉的小攤子還是毅然決然的做起來了。開始的時候,張偉也吃過不少虧,因為手藝不夠純熟,一開始顧客們也不買賬,一度他甚至成為一個反麵教材。

  在這段時間內,張偉並沒有灰心喪氣,他仔細研究自己失敗的原因,發現是因為自己的商品口味不能讓顧客喜歡,而且選擇太多,反而造成了“樣樣通、樣樣鬆”。痛定思痛,張偉經過苦心鑽研,聽取以前學校的食品係老師們的建議和自己校友的意見,終於研製出自己獨有的六款食品,同時,他又改進了很多自己攤位以前不合理的地方。

  六款食品出爐以後,張偉憑借自己對學生心理的了解和對所學專業知識的運用,很快就闖出了名堂。漸漸地,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又雇傭了幾個學弟當助手,生意越做越大,最後開成了一家小餐館。

  大學附近的餐館競爭十分的激烈,張偉的店鋪生意火爆,周邊的店鋪則顯得冷清了很多,簡直要開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張偉和周邊的店主提出,自己的飯店正想擴大規模,想買下幾間店麵,但是人手不足,自己可以出一部分錢,再加上自己的品牌和技術,讓這家店成為自己的連鎖店。老板因為餐館生意不好,早就在犯愁,現在聽說有這樣子的好事,便答應了下來。

  這件生意談成以後,一條街的三家店麵都是張偉的餐飲品牌。張偉還是感覺不滿足,又把目標瞄準別的大學,並且繼續沿用自己“創業——兼並——連鎖”的路子,就這樣,數年之後,張偉終於擁有了自己的餐飲連鎖品牌。

  想要在拚搏的過程中不斷變得強大,主要過程在於消化,目的在於強大自身。智慧的人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都會“消化”成自己的優勢,而缺乏智慧的人不管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都會削弱自身。這就是承購與否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生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若是在飽經風霜以後仍舊一無所有、一無所成、一無所得,便可劃歸於失敗一類。相反,如果在每一次成功、甚至在失敗之後,都能夠做到“有所得”,就可以像一條“貪吃蛇”一樣,不管吃到的是什麽,最後都會消化吸收並且促進自身的強大,那麽這樣子的人又如何不成功?

  卒善而養之:昨日“冤家”,今日“同行”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投入手下所有兵力,也不過隻有兩萬人,然而在八年後的赤壁之戰中,僅投入到戰線的兵力就有二十萬人,而守在許昌以及接應的兵力還不計算在內。要知道,曹操率軍連年打仗,損失不在少數,但是為什麽他的兵力卻能夠在八年內增長了十倍呢?這除了曹操自己招募的兵力外,更重要的是源自敵方的降兵。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軍遭到了東漢政權和各地地主武裝的鎮壓。當時,曹操的武裝勢力也是鎮壓黃巾軍的一員。公元192年,一百多萬的黃巾民眾向曹操投降,曹操挑選其中精裝的三十萬人整編成一支隊伍,其餘的留在後方,安排屯田,作為後勤。而這挑選出來的三十萬精銳,就是後來震爍華夏的“青州兵”。

  這三十萬人,作為曹操的嫡係部隊,隻聽從曹操一人指揮,隊伍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先後跟隨曹操經曆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大大小小戰役,曾遠赴沙漠狙擊匈奴,也曾在西涼與馬超的軍隊對壘,可以說是立功無數,而且,這支軍隊世代傳承,父子相繼,可以說是曹操的一大心腹。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青州兵”隻聽從曹操一人指揮,甚至連後繼位的魏文帝曹丕也不能指揮他們。曹操去世後,“青州兵”認為失去了效忠領袖,已沒有如此英明的人領導他們,各自要求散去。當時的大夫賈逵,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為了防止他們造反,向他們無條件提供糧食和回家金錢,這支為曹魏做出極大貢獻的軍隊,在最後一次向他們效勞一輩子的朝廷朝拜告別後,大多解甲歸田,過起了悠閑的農家日子。

  曹操身邊最精銳的一支部隊,本來就是“降卒”,然而因為曹操的優厚待遇與坦誠的態度,最終卻成為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由此可見《孫子兵法》之中提出“卒善而養之”是多麽的有前瞻性。

  從古至今,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寬廣的胸襟,就算昨天還是臨陣廝殺的敵人,隻要今朝真心投降,仍舊可以為我所用,就如同春秋時期的管仲,曾經用弓箭射向齊桓公,射掉了衣帶鉤子,可以說是差一點要了齊桓公的命,然而齊桓公即位之後,重用管仲,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相反,坑殺降卒的人,難以得到人心,如秦國白起等,一般都沒有好下場。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我們更應該注重“卒善而養之”的道理。當今社會,人才無價,想要得人心,就要學會“善而養之”。當然,當今社會沒有“降卒”,但是我們應該學會用寬廣的胸襟去接納一切人才,不管是和我們有過節、有矛盾還是有不同見解的人,隻要有能力,都應該網羅。不管昨天是親人、朋友,還是“冤家”“對頭”,都應該做到唯才是用,而不是唯親是用。

  蔡元培校長是北大所有學子都在心中銘記和敬佩的人物,他在擔任北大校長之初,以“循‘思想自由’之原則,取兼容並包之主義”的辦學理念,羅織各類學術人才,使北大教師隊伍一時出現流派紛呈的局麵。如在文科教師隊伍中,既集中了許多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代表人物,也有政治上保守而舊學深沉的學者。在政治傾向上,有的激進,有的保守,有的主張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馬克思主義、三民主義、無政府主義、國家主義的不同代表。

  蔡元培1917年1月4日上任,1月11號就聘陳獨秀為文科學長,而對陳獨秀的主要考察不過是基於陳獨秀辦的幾本《新青年》。蔡元培又聘胡適為文科教授兼文科研究所哲學門主任,讓一個未拿到博士證的小夥子到北大教學,蔡元培不能不說是慧眼識英才。同時,蔡元培聘請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主任,錢玄同為文科教授兼國文門研究所教員,劉半農、周作人為文科教授。魯迅此時仍在教育部任職,但和北大進步教授保持著密切聯係。這些人士都是《新青年》的主要編撰者,以他們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運動的強大陣營。同時,蔡元培還留聘、新聘了一批學術造詣深厚而思想保守的教授,如辜鴻銘、劉師培、黃侃、崔適等,以他們為核心,形成了北大的保守派營壘。當時的北大,《新潮》與《國故》對壘,白話與文言相爭,百家爭鳴,盛極一時。

  當然,《孫子兵法》之中的“卒善而養之”並不僅僅是說明要有寬廣的胸襟和唯才是用的品德,更有著自己的戰略考慮。一般來說,“降卒”往往都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且還會害怕受到報複,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做到“善而養之”,則會比一般人更加忠心和可靠。同時在戰爭完成之後,自身實力一定會受到損失,這個時候接納“降卒”,可以迅速不從自己的實力。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

  溫斯頓是一家北非公司的老總,他們的A公司與另外一家B公司是競爭的關係。B公司內有著一名厲害的副總經理叫做卡米拉,有好幾次商戰都差點讓溫斯頓吃虧,溫斯頓自己也總是找機會還以顏色。雙方無論是價格戰、廣告戰還是技術戰,溫斯頓德A公司都略占上風,但是卡米拉憑借自己的手腕,也能夠讓B公司屹立不倒。同時,兩人的個人關係也並不是很友善,曾多次在媒體麵前大打“口水戰”,是業內有名的一對“冤家”。這一情況已經持續多年。

  然而,美國次貸危機的來臨打破了這一平衡。溫斯頓的A公司主要負責的是國內市場,所受影響很小,而卡米拉的B公司正有向國外市場發展的趨勢,結果大受打擊,並最終宣告破產,溫斯頓的A公司終於得償所願,可以以低價收購B公司。

  在洽談收購事宜的時候,溫斯頓和卡米拉展開了最後一輪對峙。此時各方優勢都站在溫斯頓一邊,卡米拉還是盡自己最後的一份力量,希望為己方爭取利益,並為此幾乎生氣和流淚。在談判結束後,卡米拉收拾文件,黯然神傷,以一個失敗者的姿態準備離去。這時候溫斯頓卻挽留住了她。

  溫斯頓溫和地說:“卡米拉小姐,你和我大大小小的爭鬥不下幾十場,已經有幾年了,對麽?”卡米拉冷笑道:“是的,今天你終於贏了。”溫斯頓又說:“但是我還沒有贏得最有價值的禮物,我確實希望得到B公司,但是我更希望我的新公司有你的參與和支持,因為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勝過了整個公司。何況,你對你的公司傾注了太多的心血,難道您不希望在這裏繼續您的事業嗎?我相信在您的帶領之下,這間公司才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所以我真誠地邀請你擔任B公司的總經理,我知道以前我們兩人有過節,但是我還是希望你答應。您同意我的說法嗎?”

  最終,卡米拉答應了這一請求,在卡米拉的領導下,B公司又恢複了活力。而溫斯頓因為重用B公司以前的領導,避免了很多原職工的流失,更省卻了很多領導上的麻煩,還得到工作上的好幫手,一舉三得。

  昨天的“冤家”,今天可能就是伴你一路同行得人,關鍵就看你是“善而養之”還是“惡而坑之”。真正智慧的人,懂得運用各種力量幫助自己成功,懂得如何把對手變成夥伴、敵人變成朋友。

  知用兵之害:千萬小心資金鏈斷裂

  但凡行兵打仗,總會存在危險。《孫子兵法》之中提出,行軍打仗花費巨大:首先青壯男子都要去服兵役,就會造成勞動力不足。另外,供給給軍隊的軍用糧草也是由民眾提供,所以戰爭造成的經濟負擔都轉嫁在百姓身上。另外,靠近戰區的地方,物價會飛漲,物價飛漲,而民眾負擔又大,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家整體的經濟情況會變得極其糟糕。如果戰爭一下子進行好幾年,那麽這種情況造成的後果又要翻倍,就會變成民怨沸騰、民不聊生了。因此行兵打仗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知道用兵的危害。

  西漢年間,經曆過文景之治後,國力本來已經十分強盛,人民富足。然而繼位的漢武帝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卻是一位過於尚武的皇帝。他在位期間,三次出擊匈奴,臣服西域,收服兩越,南通諸夷,東震朝鮮,曾經為了幾匹汗血寶馬就大動幹戈,遠攻大宛,勞民傷財,軍士死傷無數。

  大宛與漢朝距離遙遠。公元前104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出征,一路所經西域各國不願向漢軍提供食糧飲水,並且閉城抗拒漢軍。李廣利下令逐個攻打,漢軍一路消耗過大,到達大宛東境鬱成城時,僅剩數千人,且個個饑餓疲困。鬱成城守軍頑強抵抗,漢軍攻城不克,傷亡慘重。李廣利下令撤軍,回到敦煌(今甘肅省敦煌市西),漢軍生還者不過十分之一二。李廣利上書請求罷兵,漢武帝大怒,下令退入玉門關者立斬。李廣利心中恐懼,隻好屯兵敦煌。

  第二次遠征。漢武帝下令赦免囚徒,又調集惡少年及邊騎6萬人,加上大量自願從軍者。另外還征集牛10萬頭,馬3萬匹,驢、駱駝數以萬計,用來馱運軍糧及兵器弓弩等,受命參與這次軍事行動的有50餘位校尉。漢武帝又下令征集了大批水工,用來切斷大宛水源。同時增派甲兵18萬,駐紮於酒泉、張掖以北,並設置居延、休屠兩縣以護衛酒泉。漢武帝又征調全國七種犯罪之人,負責給李廣利軍運送軍糧。

  漢軍雖然在第二次戰爭中並未遇到重大傷亡,但由於將領不體恤士卒,大軍到玉門關時僅餘萬餘人。而汗血馬經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也僅餘一千多匹。

  到了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因為連年征戰導致國力空虛,民生疲憊,加上天災頻繁,官員貪汙又嚴重,各地開始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終漢武帝下達“輪台罪己詔”,承認自己窮兵黷武,造成國力衰退。

  漢武帝雄才大略,開創了前所未有的中華盛世,然而他窮兵黷武造成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文景之治的積蓄幾乎一掃而空,最後留下的隻是一個大爛攤子。由此可見,孫子提出的“知用兵之害”有多麽重要。

  那麽,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有哪些事情算是用兵之害呢?用兵之害,在於戰線過長,花銷巨大,耗費國力,導致民生凋敝,而現今的“用兵之害”則是將資金全部投入,個人的儲備空虛,最後導致資金鏈斷裂。

  1989年夏,史玉柱自認自己開發的M-6401桌麵文字處理係統作為產品已經成熟,便用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學深圳電腦部。該部雖名之為電腦部卻沒有一台電腦,僅有一張營業執照。但是就憑這間電腦部,史玉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到了1992年的時候,巨人總部從深圳遷往珠海。新開發的M-6403已經實現利潤3500萬元。

  就在這個時候,38層的巨人大廈設計方案出台。後來這一方案一改再改,從38層升至70層,為當時中國第一高樓,需資金超過10億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資和賣樓花的方式籌款,集資超過10億元,未向銀行貸款。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筆記本電腦、中文手寫電腦等,其中僅中文手寫電腦和軟件的當年銷售額即達到3.6億元。1994年年初,巨人大廈動工,計劃3年完工。1995年,巨人推出12種保健品,投放廣告1個億。同時,史玉柱又瞄準了風景旅遊區的開發建設。

  然而,史玉柱的“多麵征戰”策略的弊端在這個時候也顯現了出來——不管是巨人大廈、保健品還是其他方麵,都是要用錢的。史玉柱“四方征戰”的最終結果,終於是“氣力衰竭”。投入還沒有回報,付出難以為繼。1996年,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決定將保健品方麵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保健品業務因資金“抽血”過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極而衰。

  1997年年初,巨人大廈未按期完工,國內購樓花者天天上門要求退款。媒體地毯式報道巨人財務危機。不久隻建至地麵三層的巨人大廈停工,巨人集團名存實亡。

  仔細看起來,史玉柱的經曆和漢武帝的經曆頗有相似之處,都是胸懷大誌,但是也都因為好戰的性格導致首尾不濟,讓實力在過長的展現之中耗損。這就可以看作是現今社會的“用兵之害”。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懂得防備這樣的“用兵之害”。

  猶太人有一句名言:“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裏。”如果按照《孫子兵法》來解讀,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不要把力量都耗費在一場戰爭裏。”如果那樣的話,就變成了一場賭博,如果一不小心失敗,又有幾個人能如同史玉柱一樣東山再起呢?因此,智者當知用兵之害。

  盡知用兵之利:像“滾雪球”一樣走向成功

  戰爭雖然有利有害,不能盡述,但是在曆史交替之中,卻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曆朝曆代,大國小國,即使沒有參與戰爭,也要適可做好戰爭的準備,擁有作戰的能力,才能夠爭取自己的地位,獲得自身的發言權。瑞士作為一個小國,即深諳此道。瑞士在諸國交戰之際,自身卻已經作為中立國中立了500多年,而且有200多年沒有和任何國家發生戰爭衝突了,究其原因,就在於瑞士有著全民皆兵的理念。

  其實,瑞士差一點被卷入二戰。希特勒軍隊攻陷法國後,在瑞士東部邊境部署了50個師團,但最終讓希特勒放棄入侵計劃的卻不是瑞士的中立政策。1937年7月的某天,幾小時之內,瑞士的男人們穿上了軍裝,在一個隻有400萬人口的國家裏竟動員了50萬人的大軍,他們準備在阿爾卑斯山脈的隱蔽陣地內長期固守,危急關頭將不惜炸毀與德國和意大利相連的至關重要的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納粹德國的情報機構向希特勒匯報說,如果德軍入侵的話,將遭受重大損失!希特勒在權衡利弊得失後,最終放棄了入侵瑞士的計劃。因此可以說,瑞士之所以能作為中立國保持自己的繁榮,反而就是因為其知道“用兵之利”,明白“弱小就會挨打”的道理。

  當然,作為軍事家一定會認為,“用兵之利”絕不在於防守自身以求得安定,更在於以戰爭手段來為自己獲取更大的利益。事實上縱觀曆史,不管是中國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還是外國的亞曆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拿破侖等,都因戰爭而成名,因戰爭而獲利。

  因此,“用兵之利”在於獲得自身的地位,更在於“勝敵而益強”。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則是可以在不斷地競爭和進取之中增加自身實力,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自己,走向成功。

  馬雲所領導的阿裏巴巴網站的興起就如同“滾雪球”一般——從1999年以50萬元人民幣創業到2005年,短短七個年頭,阿裏巴巴成功地以一家並未上市公司40%的股權為代價,換來10億美元以及雅虎中國全部資產。

  這一“奇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提前進入了相應的市場,並且通過滾雪球效應,用幾何級數的增量將市場搶先蠶食掉了。阿裏巴巴所實行的是一種比較積極的圈地方式,也就是通過提供免費服務來滾雪球。它的盈利模式就寄托於會員規模,通過大規模吸收會員實現“人頭經濟”,而阿裏巴巴的對手,則是傳統的店鋪銷售模式。阿裏巴巴每從傳統店鋪模式之中拉一個商家進入自己的“網絡店鋪”,自身的力量便增強了一分,在這場新生“網絡店鋪”與傳統的店鋪銷售的激烈碰撞和較量之間,阿裏巴巴迅速地成長起來,每占領一塊陣地,就為自己積蓄了一份力量。

  從最初寥寥無幾的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開始滾起,馬雲的雪球越滾越大,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都成了阿裏巴巴的客戶,其服務的中國企業會員已超過了350萬。“阿裏巴巴是水泥,把大量的中小企業粘在一起,就具備了和大企業抗衡的實力。”馬雲這樣解釋他的“滾雪球”理念。

  競爭是為了發展,發展是為了壯大,壯大是為了擁有更加強大的競爭實力!在電商競爭之中,阿裏巴巴就是憑著“用兵之利”才能脫穎而出,成就自身的傳奇。

  有兵者有利,無兵者無權。隻有自身時刻有著麵對困難奮發向上的決心和準備,才足以向成功問鼎。因此,善用兵者,不但要“盡知用兵之害”,還要“盡知用兵之利”。隻有這樣,才能夠在風雲變幻之中,保護自己的安全,保持自己的強大,保障自己的發展。

  §§第三篇 謀攻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