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被拒絕”的力量

  不存在沒有熱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沒有智能的熱情。如果沒有勤奮,也不存在熱情與才能的結合。

  ——約瑟夫

  有時候不僅好馬需要伯樂,伯樂也需要伯樂,隻有在不斷“被拒絕”後,仍堅持自己的信念向前進的人,才能走出一條寬廣的通天大路。

  如果說一個士兵最想做的是將軍,那麽一名教練最大的夢想就是訓練出世界冠軍。作為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對於田徑運動的比賽和訓練頗有心得,他的願望就是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運動員。可是當了多年教練以後,比爾·鮑爾曼發現自己的願望難以實現,其中一個阻礙是很少有有運動天賦的苗子,另一個阻礙竟然是自己的學員缺少合腳的運動鞋!

  在訓練中,最讓比爾·鮑爾曼頭痛的不是學員不刻苦,也不是學員不能領悟他的訓練方法,而是他的學員經常因為腳部問題無法正常訓練。如果一名田徑運動員的腳總是疼痛,那麽他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績了。比爾·鮑爾曼意識到治好學員們的傷痛隻是治標,隻有設計出合腳的運動鞋,避免學員再次受傷才是根本,所以他開始研究起運動鞋來。

  比爾·鮑爾曼想到,一雙好的運動鞋不僅要輕便舒適,而且鞋的底部需要對人的身體有良好的支撐作用,運動鞋絕不是簡單地把腳包裹起來就行。

  隻有行動才能把想象變成現實,否則再好再奇特的想法都隻是空想。比爾·鮑爾曼開始兼職當了一名沒有工資的運動鞋設計師。他覺得自己的經驗加上自己設計出來的鞋,與一個優秀運動員結合必定能創造出好成績。

  “我們不需要你設計的鞋,就像我們也不想教你怎樣當教練一樣!”當比爾·鮑爾曼試著到幾家製鞋公司展示自己設計的鞋樣時,他都吃了閉門羹。

  “被拒絕”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但是比爾·鮑爾曼卻沒有停下自己的計劃,他走得更遠——他要自己製造出“好”的運動鞋。

  雖然比爾·鮑爾曼不是鞋匠,但是他懂得什麽樣的鞋最適合運動員,他所缺的就是如何把圖紙變成實物。

  比爾·鮑爾曼去街邊觀察補鞋匠如何工作,去製鞋廠和工人聊天,與他們交朋友,虛心地向他們求教,從一針一線學起,終於把運動鞋的各個部分都組織在一起。當然,這個實驗過程中不免有失敗出現,畢竟比爾·鮑爾曼隻是一個剛剛接觸鞋子製造工藝的門外漢。當鞋底和鞋麵縫合在一起以後,並不能達到先前設計的要求,可是,倔強的比爾·鮑爾曼不肯放棄。此時的他就像賽場上的一名田徑運動員,雖然看到已經有人跑到了終點,但是他不能止步,哪怕是最後一名,他也要跑到終點。他堅信隻要自己不放棄,總有一天,那個撞線的人就是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頑強的人注定比別人收獲得多。比爾·鮑爾曼終於做出了自己的第一雙鞋。這是一雙跟“美觀”兩個字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鞋,可是敝帚自珍,比爾·鮑爾曼非常珍惜它,覺得自己終於擁有了一雙適合運動員穿著的鞋。

  他興高采烈地把鞋拿給自己的運動員,讓運動員體驗一下真正為他們的腳“量身定做”的運動鞋。當比爾·鮑爾曼的運動員走進賽場的時候,很多人看著他們的腳,都發出了哄笑,因為這些有著蹩腳針腳的鞋子實在是太醜了,而且大家也不明白這樣難看的運動鞋對提高成績有什麽功效。但是,在比賽結束的時候,他們有些明白了——這一次比賽,比爾·鮑爾曼的運動員的成績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有事實做依據,比爾·鮑爾曼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設計更好的運動鞋給運動員,他認為這是一個教練員應盡的義務。

  比爾·鮑爾曼再接再厲,他不斷改進自己的運動鞋,後來與自己曾經的學生菲爾·奈特合作開了一間公司,幾經蛻變,成為現在舉世聞名的“耐克”公司。時至今日,擁有一雙時尚的耐克鞋仍是一件榮耀的事情,但在耐克剛剛起步的時候,耐克鞋卻鮮有人問津,花錢都很難買到別人的認可,最讓比爾·鮑爾曼難忘的就是多年前那漫長的一分鍾。

  本來,比爾·鮑爾曼已經習慣了被人拒絕,但是那次經曆卻讓他終生難忘。

  1976年的夏季奧運會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市舉辦,當時比爾·鮑爾曼與菲爾·奈特已經聯手打造了耐克品牌,雖然他們的耐克鞋還不能與當時的運動鞋霸主阿迪達斯一爭高下,但是他們仍希望自己的鞋能有出頭之日,而在世界上最重要的運動賽事——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揚威當然是最好的方式。更何況,蒙特利爾市距離美國不遠,正是一次在家門口亮相的絕佳機會。

  比爾·鮑爾曼和菲爾·奈特派出了9名推銷員,這個陣容有點寒酸。要知道,體育品牌的霸主阿迪達斯公司派出了蔚為壯觀的300人的營銷隊伍,作為行業的後起之秀,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耐克公司也對營銷工作有自己的期望。

  耐克公司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他們的營銷隊伍還是有一種超乎常人的毅力,他們終於說服了一個馬拉鬆種子選手穿上耐克鞋,如果這位選手以第一名的成績跑到終點,耐克這一新品牌自然就會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鮑爾曼和奈特都認為這是個好兆頭,至少,耐克公司找到了奧運營銷的突破口。他們在焦急地等待著比賽的開始。

  可是就在比賽前一分鍾,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那位馬拉鬆運動員脫下了耐克鞋,換上了一款其他公司生產的運動鞋,或許是商業利益的因素,也或許是他認為穿上別的公司的產品更有把握獲得好成績。這一行為大大傷害了比爾·鮑爾曼和菲爾·奈特,他們興奮的心情一落千丈。本來兩個人約好看直播的,但是誰也提不起興趣。

  那是一個漫長的夜晚,菲爾·奈特關閉了電視機,沒有開燈,在黑暗中靜默地坐了一夜。他怎麽也想不出自己的公司怎麽才會有出頭之日。而比爾·鮑爾曼則病倒了,很多天以後才恢複健康。

  在奧運會上,耐克被那名運動員在最後一刻拒絕,真稱得上是耐克公司的“奇恥大辱”。比爾·鮑爾曼不能接受這樣的命運,身體恢複了以後,他開始重新規劃公司的發展,並決心勵精圖治、臥薪嚐膽。

  比爾·鮑爾曼了解到,在這屆奧運會上,阿迪達斯公司風光無限。財大氣粗的阿迪達斯公司爭取到了一批金牌熱門選手穿上它們的產品,據說阿迪達斯公司這一次的投入就在600萬美元以上。

  顯然,和阿迪達斯的重金策略相比,耐克公司不足10萬美元的經費實在過於寒酸,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耐克公司會兵敗蒙特利爾。從阿迪達斯公司的成功經驗中,鮑爾曼和奈特都意識到,兩個公司之間的差距並不僅僅是590萬美元,而是從產品設計到包裝,再到營銷全方位的差距。痛定思痛,鮑爾曼決定開始絕地反擊。

  為了讓每個人都發揮最大的潛能,比爾·鮑爾曼對公司的工作進行了重新規劃,他首先分析了團隊的優勢和劣勢,發現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還是產品的設計與生產,而菲爾·奈特更擅長產品的推廣和營銷。所以,他開始和奈特做出了明確的分工。新的耐克公司好像安上了馬車的兩個輪子,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旅。

  同時,比爾·鮑爾曼還為公司的發展製訂了長遠的目標,他經過調研發現,運動市場的競爭極為激烈,如果不能實現產品的差異化營銷,很難殺出重圍,而這一切的關鍵又在於以一個什麽樣的企業文化,來引導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於是,鮑爾曼製訂了被奉為耐克公司文化金科玉律的宗旨:一切為了運動員服務,一切為了用戶的體驗服務。

  鮑爾曼說:“我們不要做市場唯利是圖的商人,而要做引領文化風潮的思想者。”

  明確了個人的分工以後,耐克公司的員工各盡其職,鮑爾曼逐漸退到幕後,潛心研究更新、更好的運動鞋。他是一個真正熱愛運動事業的教練和運動鞋設計師,他對運動員的反饋和顧客的建議總是非常虛心接受,尤其是對那些牢騷與不滿,他更是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在比爾·鮑爾曼看來,那些牢騷和抱怨就是設計的新起點,因為隻有親身體驗過耐克鞋的人,才對產品更有發言權,他們也是真正需要好鞋的人。爭取在新的設計中減去每一分不滿,耐克公司才會獲得巨大的成功。

  比爾·鮑爾曼設計的每一款鞋都經過無數次的修改,運動員們也坦陳他們試穿後的想法,給他們的設計師很多中肯的意見。顯然,鮑爾曼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做一個思想者,而不是商人,他設計的運動鞋,已經成為耐克公司無法替代的傳奇。

  與此同時,針對不同運動項目而設計的運動鞋相繼登場,跑步、跳遠、跳高、足球、籃球、排球、滑雪、自行車等各項運動的專用鞋,都可以在耐克門店一站購齊。

  幾年以後,“耐克”終於在運動品牌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它的代言人也越來越多,被拒絕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比爾·鮑爾曼引領著耐克公司,帶著他的理念和信心,終於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人們都說,如果沒有比爾·鮑爾曼這樣熱愛運動事業,並且在不斷地被拒絕中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思想者,耐克公司就不會有今天的輝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