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六章 關於克州人民醫院推廣新生兒窒息新法複蘇的調查報告

  江建華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新生兒窒息是導致全世界新生兒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全球每500多萬新生兒死亡中,其中19%死於新生兒窒息,在這些新生兒中,許多是由未接受正確的複蘇搶救。為降低我國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病死率和傷殘率,提高兒童生存質量,2004年7月,我國衛生部婦社司與美國兒科研究院啟動了“新生兒窒息複蘇培訓項目”,項目目標是確保每個分娩現場至少有1名受過新生兒窒息複蘇培訓並掌握複蘇技術的醫護人員。項目先在中西部20個省份實施,並逐漸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克州人民醫院近年也進行新生兒窒息新法複蘇培訓及推廣,並取得一定的效果。為了在全州進一步提高並推廣新生兒窒息複蘇新技術,對克州人民醫院進行了新一輪的新生兒窒息複蘇培訓,並對培訓的效果、技術掌握等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克州人民醫院是克州最大的醫院,已發展成集醫療、保健、科研、教學、預防集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全院產科年分娩量約4200例,窒息有500餘例,窒息的發生率高達11.9%,明顯高於國內5%~10%的發生率,嚴重影響新生兒的健康和預後。並且克州地域廣闊,經濟相對落後,基層醫院醫療技術落後,新生兒窒息複蘇仍然不規範,存在複蘇設備簡陋等問題,窒息的發生率更高,是導致新生兒死亡和傷殘的最主要原因。

  1.調查方法及進度。

  2014年4月——5月了解本院新生兒複蘇的流程、複蘇器材,通過現場觀察、問卷調查了解相關醫務人員對新生兒複蘇技術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不足。

  2014年5月——8月針對複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對相關醫務人員進行理論講課、模擬操作反複培訓,使相關醫務人員對新生兒窒息新法複蘇技術有進一步提高,確保多數人員達到熟練程度。

  2014年9月——11月對經過反複培訓的相關醫務人員進行理論考試、模擬操作考核、現場複蘇觀察等,了解本院對新生兒窒息新法複蘇技術提高狀況。最後將本次調查寫成調查報告進行總結,為本院、本州進一步推廣新生兒新法複蘇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2.培訓對象。按照技術推廣方案的要求,對醫院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助產士、麻醉師、新生兒及產科護師等開展為期半年的新生兒窒息複蘇技術推廣培訓。產科醫生7人,助產士9人,新生兒科醫生8人,麻醉科醫生5人,新生兒及產科護師17人。

  3.培訓調查方法。首先成立新生兒窒息新法複蘇技術推廣小組,對單位進行培訓前評估,包括醫護人員新法複蘇技術認識及掌握情況、新生兒複蘇設備配備情況、近年醫院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等。製訂嚴密培訓計劃,為每個學員發放新生兒新法複蘇教科書,醫院配備新生兒搶救模型及新生兒氣管插管訓練模型及懸掛新生兒複蘇搶救流程圖,培訓采取專題講座、現場操作示範、設置模擬操作現場、理論講解、實踐操作相結合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受訓人員實施窒息複蘇技術操作的能力,加強合作精神,定期進行考核和複訓,每名學員都要經過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不合格者進行補課,力爭達到人人過關。

  二、調查結果

  1.本院窒息發生及現場複蘇情況調查。本院年分娩量約4200例,窒息有500餘例,窒息的發生率為11.9%,每次分娩均有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在場。窒息複蘇時65%有新生兒科醫生提前進入產房、手術室直接進行複蘇,仍然有35%由產科醫生、助產士、麻醉科醫生進行複蘇,效果不好時才通知新生兒科醫生來產房、手術室進行複蘇,影響複蘇效果。

  2.搶救設備及藥品管理情況。對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科窒息複蘇設備情況進行調查。新生兒複蘇氣囊、新生兒麵罩、輻射保溫台、新生兒喉鏡、鏡片、氣管導管、氣管導管管芯、低壓吸引器、吸引管、胃管、搶救藥品等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科均有配備,但培訓前都是帶氣囊的氣管導管不符合要求,培訓後均配備無氣囊的氣管導管,而且胎糞吸引管、空氧混合儀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科均無配備,有待進一步完善。

  3.製度建設及落實情況。醫院已經建立院內新生兒複蘇領導小組,製訂了新生兒窒息複蘇培訓計劃,並開展了多次培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院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由第一次培訓前(2010年)的19.6%下降到現在的11.9%。調查發現,醫院沒有按要求在產房、新生兒科懸掛新生兒窒息複蘇流程圖,並且對克州三縣一市醫院及具有助產機構的基層醫院醫務人員的培訓力度仍不夠,沒有很好地做到定期複訓。

  4.接受培訓的46人中曾參加過有關新生兒窒息複蘇專題培訓班的有9人,聽過1次講課的有23人,從未接受過相關專題知識培訓的有14人。通過本次培訓,理論考試合格率從培訓前的57.7%(15/26)上升到培訓後的92.3%(24/26),操作合格率從培訓前的46.2%(12/26)上升到80.1%(21/26),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1)。其中培訓後新生兒科醫生理論考試、操作考試合格率(100%)明顯高於產科醫生(85.7%)、麻醉師(83.3%)、助產士(77.8%)、護師(68%)。

  三、存在問題

  1.新生兒窒息複蘇培訓項目自2004年啟動以來,已經在全國各地得到逐漸推廣,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一些邊遠地區和經濟落後地區,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克州地域廣闊,經濟相對落後,基層醫院醫療技術落後,新生兒窒息複蘇仍然不規範,存在複蘇設備簡陋、複蘇技術落後、培訓不到位等問題,窒息的發生率高,複蘇效果差。

  2.新生兒窒息複蘇培訓雖然得到衛生部門的重視和關心,並給予專款扶助,但尚未建立長期有效的培訓機製,不能保持新生兒窒息複蘇技術在基層醫院的廣泛推廣。

  3.培訓人員經過技術培訓雖然新生兒窒息複蘇技術有明顯的提高,但對複蘇的一些關鍵技術如氣管插管、氣管內胎糞吸引掌握程度仍然不熟練。

  4.重要的窒息複蘇設備配備不全。複蘇需要的胎糞吸引管、空氧混合儀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科均無配備,氣管導管不符合要求。

  5.產、兒科合作不夠密切,新生兒複蘇技術不夠熟練,不能保證窒息患兒的有效複蘇。本院窒息複蘇時65%有新生兒科醫生提前進入產房、手術室直接進行複蘇,仍然有35%由產科醫生、助產士、麻醉科醫生進行複蘇,效果不好時才通知新生兒科醫生進產房、手術室進行複蘇,影響複蘇效果。

  四、目的和意義

  新生兒窒息是由於產前、產時或產後的各種原因引起氣體交換障礙,在生後一分鍾不能建立有效的自主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為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的疾病。新生兒窒息是導致新生兒死亡和兒童智障傷殘的主要原因。要改善窒息新生兒的預後,除了要加強產前檢查,提高產科水平外,及時有效地對新生兒進行複蘇尤為重要。近年來衛生部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生兒窒息新法複蘇,已取得明顯成效,但在一些相對落後和邊遠地區仍未有效執行或推廣。本課題主要是在了解克州人民醫院相關科室醫務人員(產科醫師、新生兒科醫師、助產士、麻醉師等)對新生兒窒息複蘇理論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存在的不足反複地進行理論和操作培訓,然後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使相關醫務人員均能熟練地掌握新法複蘇,使每個窒息的新生兒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複蘇,從而減少因窒息而造成的死亡和傷殘,同時把新生兒窒息新法複蘇進一步向本州縣、鄉基層醫院推廣,使更多的新生兒得到有效的複蘇,提高新生兒的成活率,減少傷殘。

  五、討論與建議

  新生兒窒息在新生兒科及產科屬於常見病,其本質為缺氧。引起新生兒窒息的病因有很多,凡是能夠造成胎兒及生後缺氧的因素均可以引起新生兒的窒息,它可以發生在產前、產時及產後,但多數發生在產前,為胎兒窒息的延續。新生兒窒息可以引起許多並發症,比如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嚴重影響了新生兒的生存及其質量。

  為進一步增強複蘇效果,推廣複蘇技術,提高新生兒的生存率及生存質量,建議應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

  1.加強宣傳圍生期保健的重要性,提高產前檢查質量,做好產前定期檢查,早期發現高危妊娠,重點監護及時處理,減少窒息的發生。本院年分娩量約4200例,窒息500餘例,窒息的發生率為11.9%,高於國內5%~10%的發生率,可能與本州經濟相對落後、孕婦不重視衛生期保健、未定期進行產前檢查等有關。

  2.不斷強化培訓,規範複蘇技術,提高複蘇效果。注重實際操作的培訓是降低新生兒窒息率的關鍵,本州近年已進行新生兒窒息複蘇新技術培訓,本次對克州人民醫院進行新一輪的新生兒窒息複蘇培訓,采取理論授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對象是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助產士、麻醉師,針對麵罩複蘇囊的使用、氣管插管術、胸外心髒按壓、胎糞吸引、正確使用氧氣等進行重點培訓並考核,調查表明收到明顯效果。

  3.建立助產機構新生兒複蘇領導小組,建立長期有效的培訓機製,給醫院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病房配備必要的新生兒窒息複蘇教材及器械,完善本州新生兒窒息複蘇技術規範化管理機製。建立院內新生兒複蘇領導小組的目的是在所有縣級以上助產機構建立新生兒複蘇工作的長效機製,以促進科室協作,加強院內新生兒複蘇隊伍的組織和培訓,推動助產機構持續有效地開展新生兒複蘇工作。

  4.加強產、兒科密切合作。讓新生兒科醫生提前進入產科、手術室,提高新生兒窒息複蘇成功率。由於新生兒科醫師技術更加專業,況且正壓通氣、胸外按壓等需要產、兒科人員共同配合,目前為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和死亡率,許多醫院都建立了產、兒科合作製度,對有高危因素的分娩,兒科醫生提前15分鍾進入產房(手術室),通過簡要的病史采集,常能獲得關鍵的、對準備和實施複蘇有用的資料,預先製訂複蘇計劃,按照能力組織好有關人員,各自明確職責密切配合。在高危產婦有可能發生新生兒窒息的情況時,助產士要提前做好搶救複蘇準備,包括氧氣、吸痰器、預熱輻射保溫台、新生兒喉鏡、麵罩氣囊、藥物等,及時通知產科及新生兒科醫生提前到現場協助搶救。大量資料證明兒科醫生在高危現場等待分娩,能更好地進行窒息的複蘇、科學合理的用藥,向家屬解釋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及預後和轉歸,使複蘇和複蘇後的治療具有連續性,並能得到家屬的理解配合,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建立規範的培訓基地,強化政府職能幹預定期培訓。將新法複蘇技術納入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助產士、麻醉師的必考項目,製定出新生兒窒息複蘇量化考核表,針對薄弱環節,強化培訓。正壓人工通氣、氣管插管技術是新法複蘇技術推廣應用的重點,新生兒窒息複蘇成功的基礎是在新生兒娩出時盡快建立呼吸通道,特別是出生時無活力的新生兒,必須盡快插管,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通氣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6.大力培訓師資力量,使新法複蘇技術進一步在克州全麵推廣使用。隻有對新生兒複蘇技術培訓工作常抓不懈,在基層醫院推廣新生兒新法複蘇技術,不斷反複培養基層人才,才能使新法複蘇技術進一步在克州全麵推廣使用,造福於人民。

  主持:江建華

  參與:徐方 林張玲 麗肖玲

  米思露 劉旭 滕精強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